哥廷根大學的中國青年教授
圖: 入圍德國精英大學的9所高校
幾年前,德國研究協會DFG從近百所德國大學中選出了9所精英大學。其中哥廷根大學就是首批入圍此類大學的精英院校之一。這也就意味著,哥廷根大學可以獲得德國政府每年提供的巨額資助。例如:該校經濟學院的每位課題負責人還可獲最低2萬歐元)的科研經費。今年,哥廷根大學還吸引了一位華人經濟學博士於曉華,這位年僅30歲的科學家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目前已經獲得哥廷根大學經濟學青年教授一職。德國大學似乎正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體製。
或許因為每天與經濟學打交道的關係,電話那端的於曉華先是從日本、德國和美國教授的工資談起,他介紹說:“這三個國家非常有意思。日本是完全照搬德國的體製,和德國一樣,日本大學的教授都是公務員。但在2005年以後,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後,大學相對獨立。而美國大學是公私雙軌製,公立大學隻有部分經費來源於州政府,這樣看來私立大學教授的工資會多一些。可是在德國大學,不管教授的科研成果如何,所有教授的工資都要按照國家的標準。”
不管是工資還是科研經費,經濟基礎對任何科研項目都起著重要的作用。2001年,於曉華本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又先後在日本京都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應用計量經濟學和農業經濟學是他的研究方向。今年四月,他接到了哥廷根大學經濟學院的任職通知。在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的時刻,能在德國獲得教授的位置還要得益於德國的教育體製改革。於曉華表示:“其實過去在德國,教授都是終身製。這使得教授的科研能力下降。現在它逐步向美國化靠攏。原來的體製下,拿博士學位隻是第一關,然後你要去另外一所大學作博士後,這個時間是4到5年,同時還要發表你的第二本論文。最後,你才能申請教授的職位。但是到了2005年以後,德國開始學習美國,引入了W1青年教授職位。”
通常情況下,在一所德國大學獲得(W 1)青年教授職位5到6年後,必須轉去另外一所大學任教。但是德國精英大學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打破這個慣例:如果這位教授的科研成果突出就可能繼續任教直到成為終身教授。
哥廷根大學曾生活過近40位諾貝爾獲獎者和政界名流。如今,數學家高斯的銅像還矗立在哥廷根市政府門前。對於專門研究製度經濟學的於曉華來說,並不是他的研究理論被誰采納或接受了,更重要的是能讓他的研究理論載入教科書。
采訪中於曉華還多次談到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轉型問題。他認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情況,處於一個雙軌轉型階段,也就是從農業到工業化、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在這樣的階段遭遇世界金融危機,中國麵臨的兩大問題會比預計更嚴重。他說:“在經濟學術語中這個問題被定義為滯脹。通俗來說,就是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並存。中國最困難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到來。”
於曉華繼續講解著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收支平衡中出現的問題,他畢竟還很年輕,他說,希望有一天在教科書上能出現以於曉華名字命名的理論。
作者:嚴嚴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