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個上海70後工薪家庭的理財故事。中國夢比美國夢更現實,更易實現zt

(2009-08-15 03:08:51) 下一個
一個上海本地普通70後工薪家庭的理財故事。中國夢比美國夢更現實,更容易實現。

(625 reads)

時間: 2009-8-04 周二, 17:00


--------------------------------------------------------------------------------

作者:sealion


今天我36歲虛歲了,工作12年。目前擁有源深地區二房一套(大概100平米),三房一套(大概140平米),現金股票等大概價值x百萬,保險大概每年交2萬左右,車子一輛,小孩4歲就讀浦幼兒園。
先從97年畢業工作開始寫起吧。

97年從大學畢業,找工作已經有點困難了,不過沒有像現在那麽困難。當時通過社會招聘和熟人介紹,找到兩份工作,一份是在證券公司,一份在銀行。在谘詢了熟人後,最後去了證券公司。
現在大家都認為證券公司是一個香餑餑,但是我那時真的沒有一點香餑餑的感覺。這個證券公司是一個國企,總部在外地。進公司後,工資2000塊出頭一點,(這個工資持續了大概2年吧),當時真的羨慕那些去了外資公司的同學,特別是去會計師事務所的同學,雖然累點,但起薪水就是高。不過,國有企業有國有企業的好處,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97年恰逢香港回歸,公司借機每人都發了過節費,大概有2000元。那時對於我而言,2000元就是一筆巨款呀,這個開心呀。你想剛報道沒有幾天,就有2000元巨款到手,真的開心。
有人說,2000元就把你開心的這樣!但對於我,是的。我來自上海的一個郊區。父母都是普通的人,還有一個哥哥。我的感覺是家裏不是拮據的那種,但也不是有錢的那種。反正母親用錢總是算著用的,有時我都覺得她摳得可以,這點到現在也沒有改變。對於這樣家庭背景的人,一下子有2000元到手,感覺自己到這個單位真是值了。
公司在市區,而我的家在郊區。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抱著一定要在市區買房的決心,一是有點要擺脫鄉下人的感覺,二是在畢業找工作時吃夠了家在郊區的苦,很多公司一看到你家在郊區就根本不給你機會了。
家裏沒有錢,隻能靠自己了。當時的房價不高,但對於我這樣一個身無分文的人而言,根本就不敢買房。為了省錢,我就住在父母家裏,每天乘公車上下班。雖然公司那時有班車,但班車的最近的點離我家也很遠。每天9點上班,我基本6點就起來了,6點一刻到20分就要出門了,坐一輛公交車,基本上是終點站到終點站,然後再班車點等班車來。這樣的日子我一直到2003年我結婚才告一段落。一個高中同學,他家裏有錢,他畢業後,家裏幫他在曲陽買了一個一室。我那個羨慕哦。。。。。
在證券公司,好的是有點年終獎,但根本不是外麵人所想象的那麽多(直到我最後離開證券公司,我都沒有拿到超過5萬的年終獎)。我拿到工資,基本留一點夠用的零花錢,其他的錢都交到母親那裏,她都幫我存了起來。放在她那裏,我總是放心的。具體我都忘了每月存多少錢,但基本上大頭都存起來了。那時候,還買了5000元債券,大概98年吧公司承銷發行的。利率是3年8%,5年9%。我基本就到了5年後才去兌現的,整整45%呀。
在證券公司做,有些福利是好的。比如中飯是不用出錢的,比如手機費是可以按額度報銷的。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手機還是奢侈品,領導們是公司配發的,而我們,公司就賠給我們每人一個CALL機,還是國脈中文台的。後來,公司開始說可以給我們報銷手機費,大概每月100吧,我就去買了一個手機,好像是西門子C2588,那時還要交給移動公司一筆什麽費用,好像有3000多元的,不過過了3-4個月後,這筆費用就取消了。這給我很大的教訓,就是不要太趕時髦。
由於膽子比較小,怕被抓。因此我沒有炒股票。其實在證券公司裏,除了個別人之外,很多人根本也就和散戶一樣的,沒有什麽必然賺錢的,內部消息很多也都是騙人的。現在回看,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進入股市。
到了2002年,工資基本漲到了5000-6000元。而儲蓄大概也有10多萬了。這時,辦公室裏的人都在討論買房,而同事們也開始紛紛買房,於是自己也動了買房的心。現在回想起來,證券公司的人還真的對經濟很敏感,而且有時人來瘋也是好的。
說起這個儲蓄,基本都是靠省下來的。很久之後,部門領導和我討論的時候,我說“你掙的多,我會省”,這就是來錢的途徑。說起這個領導,他賺得比我多的不是一點點,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現在絕對沒有我資產或者錢多。他的錢都成了名牌包包、手表和手機、CLUB消費等。當然我不是說他的生活方式不對,每人有每人自己的生活方式,隻要自己開心就好。但是千萬不要奢望麵麵俱到,除非你非常出類拔萃,而我自認不是這樣的人。對於我,要錢要買房,可靠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途徑就是存錢,犧牲部分的消費。雖然壓縮消費,但對於一些需要的交際,我還是會交際的,我也不是把自己弄得像癟三的那類人。
對了,要插一件事。保險一定要買的(我不是保險公司推銷的)。可能自己大學專業的緣故,97年一畢業我就自己找人買了養老險。中國人壽的遞增養老保險,一共繳2000元/年,以後可以大概拿1.5萬/年。這保險沒有想過要賺錢,但的確是賺到了。說起保險公司,我的大學同學說要買外資公司的,因為他們的財務穩健,的確按照我們所學的,在那時中資的公司都差的可以,四大國有銀行都技術性破產了。但是我還是買了中資的,因為我認為中國人壽是不可能倒的,因為如果它倒閉了,那麽就意味著人民幣完蛋了,不值錢了,即使投保外資公司,外資公司將來支付的也是人民幣,那還有什麽用呢?現在回看,那家保險公司的母公司已經破產成為美國的國有企業了,而中國人壽卻活得很滋潤。
回到買房。
看到同事們紛紛買房,心裏很急。於是下定決心要買房。由於錢的局限,因此給自己劃了一個框:總價不能超過60萬。因為這樣我的首付夠,而且每月還貸大概2000多元,大概占我工資的50%不到。這樣不影響我的生活,畢竟2000元的日子我已經過了那麽久了,不會不適應。但若低於2000元,估計我也適應不了了。
在買房的時候,我留了一個心眼,那就是這房子一定是要投資和自住兩相宜的。我的同事一直都說我,他們的消費就是消費,而我的消費總要考慮投資。可能是的,但我也沒有認為這點不好。畢竟很大一筆投資,萬一將來自己失業了還不起貸款了,總要把這個房子拋掉的。如果考慮好投資會比較好。
在這種考慮下,我目標投向了市中心區和浦東。但是市中心區的房子太貴了,都超過了60萬的預算,於是隻好到浦東。恰好一個朋友介紹了源深體育中心附近的一個樓盤,考慮到這地方離陸家嘴近,而且附近的小區是區政府官員的住宿區,因此就下定決心買了。其實,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想法,那就是體育中心附近基本上都是區域內最好的地段,因此我很喜歡。後來這裏成了學區房,成為一個熱點,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定好這個小區,我就等開盤的消息。但那時開盤根本就沒有消息,也沒有人排隊。我朋友在浦東工作,就幫我留意。一天他告訴我開盤了,我就趕到浦東。走進售樓處,裏邊沒有什麽人的,就一個模型沙盤。我就問售樓員房價,然後拿60萬一個個套。終於發現一個低樓層的2房符合預算。當時根本沒有樓層、朝向的概念,心裏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超過60萬。結果,還有97折的優惠。
在付了首付後,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此生第一套房子終於搞定。
有趣的是,在我買房後,我的死黨也紛紛開始買房。看來,是需要一個刺激的,要人來瘋的。
說起買房,首付,貸款。我有一個觀念,那就是貸款一定要貸足,即使你有錢能夠一次付清,也一定要貸款,而且要貸的時間長點,不要怕多付利息給銀行。人的收入一般是隨工作年限而增長的,因此不要怕貸款;而自己手頭要有錢,因為一則投資機會可能隨時就會來到,你要做好準備,二則手裏有點閑錢,心裏比較安穩;貸款期限長,是因為這樣的話,每個月付給銀行的就相應少點,自己的生活水準不止於下降的利害。
我認識一個人,應該算是一個有點錢的人。買房前,日子過得比較滋潤的。和女朋友兩個開開心心的,逛街買東西也不太考慮價格的。開始準備結婚後,就買房了。他們的出發點是少負債,盡快還錢。結果他的積蓄全部用光(結果裝修的錢都沒有),之後和女朋友逛街的時候對價格開始超級敏感,對女朋友買東西也開始有微詞了,最後女朋友也不和他逛街了。你說,這又何苦呢。
當然,貸款給人的心裏壓力很大的。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我媽已想到我貸了40多萬的款,晚上都睡不著覺;而我的丈人在他女兒答應嫁給我,直到我有40多萬貸款的時候,還是很有顧慮的。不過,隨著現在的狀況,他們的想法已經慢慢得給我扭轉過來了。不過,如果讓他們這樣貸款,他們絕對是不肯也不敢的。
買方的時候還沒有女朋友(原來的那個吹了)。那時家裏人比較急,因為要奔30了,而我的哥哥的孩子也已經要讀小學了。於是家裏人忙著介紹,我也本著開放的態度看了很多。反正不要不好意思,看看總是沒有錯的。最後碰到了一個好女孩,也最終成為了我老婆。
說起找老婆,我發現老話是對的,那就是一定要門當戶對。我老婆也是郊區的,和我一個區的。家裏背景和我家差不多,但是稍微比我家好點,也有一個哥哥。可能同一個地區、基本同樣的背景的緣故,我老婆是也是那種比較節儉的,而且很大氣(某種程度上,比我還大氣)。她不喜歡亂花錢,但必要的錢一定會花。在談朋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她能坐公交車的,絕對不會打的。而我卻正好相反。
03年年底我們結婚了,結婚後就住到了我買的那新房裏。對了新房是03年交房的。交房後開始裝修。這時已經認識了還不是老婆的女朋友,於是總要征求意見。她給了一個建議,這個建議成為我家以後裝修的標準模式:不能搬走的一般弄弄,能搬走的買好點的。當然一般弄弄,我們材料還是買好的,隻是吊頂之類的花哨能少怎少,能不弄就不弄。結果房子的裝修大概隻花了不到6萬(不包括家具和電器)。其實能省的就省了,房子隻要自己住著舒服就可以了,花哨是給別人看的。
所以說取個好老婆很重要。
結婚其實我們還小賺了一筆,那就是結婚酒席上大人們給的人情,那筆錢我們都存起來了。
結婚後,我和LP的收入就並在了一起。我LP的工資和我差不多。這時我的月收入大概已經有8000-10000了,而我老婆大概也有這麽多。我們開了一個賬戶,把所有的錢都開始存起來,包括結婚的那筆錢。對了,結婚後我們開始給雙方父母錢,大概每家每月1000。其實,我LP自己有一套房(他們家是拆遷的,因此她也有一套房的),那套房一直出租著,她結婚後,丈母娘要把租金給我們,但是我們回絕了,還是給他們用比較好,我們也不缺錢。
後來算了算,我們每年大概可以存下來20萬左右。因為雙方還有年終獎。這時,我有點開始想投資股票,但是股市也不好,我膽子又小。正好市場剛剛推出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於是小試了,記得一個是申萬巴黎盛利精選,一個天治財富,是通過浦發銀行的一個同學買的,她還退了100塊錢給我們。不過,買好後就一直跌,我們也不敢繼續投資。其實現在想想,應該一直堅持下去的。但我們不敢,於是就將所有的錢全部投入了貨幣基金,記得是招商現金增值,但後來又轉成華安現金富利,因為後者的收益好點。不過,貨幣基金穩是穩,但收益還是很低的。不過,我們心也不貪。每月的工資,到期的存款就慢慢的全部轉入貨幣基金。記得,那時我媽笑我們,一到周末就去銀行,好像我們有多少錢似的。其實,我發現,多去去銀行總是好的,至少多了解了解銀行的產品。
04年,在住到新房沒有多久後,老婆懷孕了。為了照顧方便,我和LP舉家搬回了丈人丈母家。也可以搬回我家,但婆媳關係總是一個難題,因此還是搬到丈人丈母家比較方便。在這裏要讚一下丈人丈母。我們在丈人丈母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丈人丈母沒有一句怨言。可能他們也會有,但他們從來不表露。再這裏,要謝謝他們了。
搬回去後,新房就空出來了。我們就把它出租出去了。雖然有人說,那麽新的房子,包括家具等,你們是否舍得。但我的想法卻是,至少在孩子讀幼兒園之前,我們不可能回來的。這樣至少要4年,這段時間房子空關也是空關,家具電器都折舊的,裝修也老了。或許,你回來後還要重新裝修。索性不如出租,這些年的租金也夠將來的裝修了。於是,房子就以4500多/月的價格出租了。這時真的佩服自己的眼光,這房子自從出租後,從來沒有斷過,總是很緊俏的。目前還在出租中,租金已稍微有所上漲。這筆錢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足夠COVER房貸和給雙方父母的錢了。
住在丈人丈母家,還有一點好處。我們的生活費用省了,至少不用自己每天買菜了,水電煤氣費我們也不出了。
到了05年,我們手頭已經有了蠻多錢了,大概50-60萬吧。老婆原來結婚前存了大概有20萬。她有一個很好的存錢方式,那就是每個月都存一筆錢,存一年。這樣一年後,每個月都有一筆錢到賬了,心裏感覺會很好的,而且利息收入還比活期要高。
05年年中,小孩出生了。很多人說,小孩出生後開支就大了,但我們的感覺是在一歲前,開支還是可以的。一則,我們盡量母乳喂養,不是為了省奶粉錢,而是母乳喂養對小孩身體好;二則,人家送的奶粉、尿不濕、小孩衣服太多了,用不掉,特別是小孩衣服,後來一看還有很多都沒有穿過。這也可能我們雙方都是郊區人,雙方親戚朋友同學比較多的緣故吧。
05年底,我的公司倒閉了。雖然國有公司有人會接盤的,但是我心理上開始了辭職走人的準備,這最終導致了07年我從證券公司辭職了。這次辭職現在有點後悔,但沒有後悔藥吃的。
雖然公司倒閉了,但我覺得股市開始要好轉了。於是和老婆商量,開始將資金從貨幣基金轉入股票基金。我膽子還是小的,隻轉了部分,記得是中銀增長正好認購,大概06年春節的時候。我老婆說,既然你看好,為什麽不把錢全部投入呢。在她的堅持下,終於我們將所有的資金全部轉入了股票基金。巧的是,當時公司正在推薦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和上投阿爾法,於是就買了他們,就當支持做經紀業務的同事一把,結果這兩個基金是當年的第一名和第三名,這是後話。
後來我們的錢就一直進股市,主要是股票基金。當然這是心裏也按耐不住了,就用老婆的名義開了一個帳戶,轉了部分資金進去,開始自己炒股票了。雖然也是賺錢的,但實話實說,並沒有原來想象的賺得多(沒有基金賺得多)。雖然自己是專業人士,但是心理作用也罷,還是什麽原因也罷,賺得一般般。我LP說你做做虛擬的、介紹的股票都比較好,實際做自己的就是不好。其實就是這樣的,自己的錢自己做是會有壓力的,再說我本來就是膽子小的人。
在06年的時候,我們取出了部分錢,去結清了房子的商業貸款,本來公積金貸款也要還的,在我的堅持下,我們最終沒有還,剩下了公積金貸款。這次的還款,我一直後悔。因為07年股市還是大漲的,總是覺得自己少賺了。不過還了也就還了吧,至少每月到手的現金多了,到手後我們還是放入股票和股票基金。
06年我們還買了車,一輛桑車3000,牌照費大概4萬多。買車是因為小孩出生後,有車比較方便;買桑車是因為維修方便,而且說實話,自從02年拿好駕駛證後,我還沒有真正開過車,桑車如果撞壞了,也不至於太心疼。另外,這桑車我們也賺錢小外快的,但是不多,隻能補貼一汽油費(其實汽油費都不夠)。現在這車子就停在小區的地下車庫,一周我們開一次。有點後悔買車。
06年轉到新公司(原公司換個名而已),收入是增長的,大概可以到15000/月了。股票賬戶的錢在持續增長中。但我始終認為工資是根本,股票的錢隻能給我一個開心。我有一個朋友以炒股票為職業,成為炒股票的自由職業者。我佩服他的勇氣,羨慕他的灑脫態度,但換成我,絕然不行的。
06年-07年的4月,基本是很平淡的,基本上就是炒股票,把錢轉入基金和股票賬戶。
這時候還不斷教育丈母和老媽,讓他們投錢炒股票和買基金。結果還真鼓動成功了,他們都投錢給我們和基金。這筆錢都賺了,但也虧了,為什麽虧了,後麵就知道了。
說起我媽的投資,其實早在2001年,她就買了封閉式基金。但隨後就一直深套,不過由於不是生活必需的錢,因此她也沒有去管它。結果到了2006年,終於大賺錢。而我哥的投資,他家裏出點事,而他的錢都在股市裏,結果無奈割肉換錢,結果錯過牛市。這說明了,千萬不要把急需的錢都投入股市,投入股市後要做長期作戰的打算。
偏離一下炒股票的跑道。說點其他的事。
一是要努力爭取工資以外的收入。我們其實除了房租外,也在努力爭取其他的收入。比如在證券公司做的時候,爭取客戶到自己公司開戶做交易,公司是有交易傭金提成的。我就介紹了朋友來開戶做交易,當然給與朋友的傭金費率要比外麵的低。這樣對於朋友也有交待,朋友不虧,我也有賺。這樣每月也有1千左右的收入,當然也要看市場好壞的,好的時候多點,差的時候少點;
二是財務的集中管理。我們有一張卡,這張卡和帳戶是我們理財專用的,所有的基金、存款、銀行理財產品都在這張卡上,連股票帳戶的第三方存管也在這帳戶上。每次,我們有收入的時候,在留出相應的現金放入其他一張卡後,其他所有的現金全部存入這張卡,這錢我們基本不取出的,當然後來買房時我們從中取錢的。我們還有另外一張借記卡,連接水電煤氣電話,小孩的托費等,另外有一張貸記卡,平時消費盡量拉卡,而且集中拉這張卡。每月領工資的時候,就還卡,存入借記卡必要的錢,留一點現金,其他就存入那種不取出來的卡了。
那張貸記卡,我還辦了一張附屬卡給我的老婆。我們盡量的拉這卡。老婆公司有時候公司付款,如果可以個人支付,我LP就拉這卡。有時候,我們去超市買小東西,我們也問是否可以拉卡。我丈母一直笑我們,不過我們還是堅持。現在連丈母我們都給辦了一張附屬卡,丈母開始學起了拉卡的生活。為什麽盡量拉卡,因為一則財務管理清楚,知道自己用了什麽怎麽用的,二則可以由積分。我們辦的是工商銀行的卡,20000積分可以換50元的聯華OK卡,這OK卡給我丈母和我媽,他們也可以小開心一吧,有時給小孩買買小零食也是好的。我們的手機積分也換了OK卡的積點的。其他東西也可以換,但我們覺得不實用。
這裏要讚一下工商銀行的卡。有時的活動還真不錯。一次快遞給我們了一套樂扣樂扣,一次快遞給我們了一個電飯煲。我們都還搞不清楚,後來才知道有一個什麽一個季度拉滿多少送東西的活動。也算小驚喜一下
回到炒股票。

我們繼續將資金轉入股票和基金。出於對自己的不太信任,也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我們沒有將資金全部自己操作投資股票。而是基本按照60%對40%的比例進入基金和股票。當然,我們還買了一點銀行理財產品,記得是民生銀行的一款產品,2年,年率4.2%,半年付一次利息。這款產品還推薦給了丈母。結果我們住的地方沒有民生銀行,還要開車去市區買。丈母娘看到其他老頭老太排隊買,就感歎道“到底上海人腦子活”。不過,我丈母娘現在也算腦子活的一類人了。對於他們這樣年紀的,其實這樣的產品挺好的,根本沒有必要進入股市,除非他們想調節一下情緒。
幸運的是,股票市場一直很好。好到不能令人相信,我們的資產也就在慢慢的增加。

在資產增加的同時,一個問題始終在我腦子裏,那就是炒股票是為了什麽??為了錢多,那麽錢多了又怎樣?繼續留在股市,錢始終是一個符號而已。可能這是個哲學問題,自己也沒有辦法搞清楚,但有時總在想。
小孩2007年已經2歲了,到了2008年就要讀幼兒園了,這時就開始考慮起小孩讀書的事情了。小孩的戶口在丈人丈母家,因為打預防針之類比較方便,但是在丈人丈母家附近沒有好的幼兒園。而我那套房子正好就是對口浦南路幼兒園的,聽說這幼兒園比較好,所以就開始打算搬回去了。這時,一個問題產生了。那就是原來的房子是兩房,太小了。我們兩個要工作,沒有辦法帶小孩,需要請一個保姆。但是LP不放心外麵的人,說即使請了保姆,也要有一個老人在家看著。如果這樣,索性就讓老人搬過去和我們一起住。這樣,三房就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了。
小孩要讀浦南路幼兒園,老人要接送,因此新房子不能太遠。因此我們鎖定了源深路、張揚路、南洋經路、楊高路之間的區域。開始了看房的過程

到了2007年4月,算了一下,我們股票、基金、現金等總共大概已經有了160萬左右。不要問我為什麽那麽多了,我們也不太清楚,估計是因為股票市場比較好,而我們不斷有資金注入的緣故吧。
開始準備買房,不過還是延續之前的套路,我們決定以160萬為限。
說起買這個三房,老人們是不同意的。他們覺得湊合一下二房也能住,沒有必要花那麽多的錢去買三房,或者把二房賣了去換三房。說實話,我們覺得二房不行,我們也想過換房,但是小孩讀幼兒園需要戶口在那個二房,我們不可能把二房賣了的。那買個一房呢?我們也想過,不過附近的區域基本沒有一房的。
看房在鎖定區域後,從報紙上刊房源,然後打電話給中介。有趣的是,報紙上的房源在打電話過去後,總是沒有了。中介總給你介紹其他的房源,總價總是比你的預算高那麽一點,讓你總感覺墊一下腳能夠夠到,就這樣墊一下,墊一下,最終的房子遠遠超過了我們當初的預算。

2007年4月,這個區域的房子大概還在1.5W/平米左右。我們看了有新天家園、第五大道、申立苑、陸家嘴花園一期、盛世年華等
新天家園的房子是二樓複三樓的,裝修很好,我們很動心。結果業主要求全額現金。最終還跳價。我們最討厭跳價,所以就拒絕了;
第五大道的房子是一樓的。第五大道小區還不錯,棟距也大,但是因為是一樓,家裏人不喜歡,於是作罷。
申立苑是12樓複13樓的,實際使用麵積比產證上要大,但是小區比較老,同時房子不是南北通的,因此不做考慮。
陸家嘴花園一期的房子基本在踏入房子的那一霎那我們就否決了,裝修比較老,房型比較怪,廳和陽台是一體的,兩個小房間是朝北的而且很小。
盛世年華的房子和小區真的很靈。但是我LP一票否決,因為她認為水的區域太大了,一則養蚊子,二則小孩將來玩不安全。買房當然是大家開心的事,既然她這樣說,那就否決這個小區。不過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盛世年華很靈的。

我們本來也希望陸家嘴花園二期,但是一則比較貴,二則根本沒有什麽房源出來,所以也就死心了。
一路看房,一路否決。結果房價就在這個時候起飛了,那個漲呀,真是叫人赤了腳也追不上。幸運的是,同期股市也是一路飆升,我們的資產也在上升。有了這個後盾,我們的預算也就一路增加,結果發現中介介紹的房子價格總是比我們的預算高了那麽一點。這裏要讚一下我們的中介的一個小夥子,很熱忱的,不虛偽的那種熱忱。不過他們公司不太好,感覺總是價格比較高。這個小夥子現在跳槽了,我公司賣房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通知了他,也算是我沒有通過他買房的補償吧。
到了2007年9月,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了,被房價、房子折磨得精疲力盡。每次看房要從很遠的地方趕到浦東,雖然有汽車,但我們還是很累,所以決定速戰速決。我LP已經開始決定放棄買房,而我則堅持要買。這點我好像比我老婆膽子要大。
最後在家庭內部小吵之後,我們決定買下陸家嘴花園旁邊灰褐色立麵的那個小區內的一套三房(小區名就不透露了),總價大概300多萬。我們的股票資產那時候大概也有300萬了。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當初的預算了,但是我們認為我們的資產還會增加的,畢竟那時的股市一片牛氣,大家都非常看好,我們也不例外。
買這個房子很有趣。直到最後交房時,我們才真正看到房子的內部。因為原來這房子是溫州人買的,被二房東群租出去了。而租客又不讓我們去看房。我們隻能通過中介看高樓層同樣戶型的房子來了解房子的基本戶型。
另外一個驚險的事是,我們通過一個沒有什麽名氣的中介買的房子。這個中介野路子,可以幫我們做低價格,因為我們要求淨價,不管什麽稅費之類的,反正300萬,它答應了。之前很順利的,後來很驚險的。因為10月後,房地產市場突然降溫了,這家中介就沒有生意了,眼看著就要卷鋪蓋走人。我們最終搶在它倒閉之前完成了所有的事。結果那個銷售合同也拿錯了,拿了人家了。不過既然產證到手了,銷售合同也就不怕了。這給我們一個教訓,不能太急吼吼的買房,也一定要找正規的中介。不過,如果要省錢,你就要冒風險。
另外一件幸運的事是,我們的貸款是9月24日在銀行簽的合同。結果9月27日政府就出了二套房貸收緊的政策。當時我們的貸款正在審批,不知道銀行是否批準。那時,我一個電話一個電話的打給銀行的客戶經理,終於督促他給我辦了下浮15%的貸款。後來政府又出了下浮30%的政策,我就又打電話給客戶經理,逼他給我下浮30%。他說我是他們銀行的第一個人這樣做的,很多客戶都在等銀行的統一答複,隻有我主動不斷問他。最後他給了我下浮25%,說是底線了。我不信,自己再去找其他銀行,結果銀行間搶生意,有小銀行願意給下浮30%。我就威脅我原來的銀行,準備換銀行,結果客戶經理最終給我爭取到了30%。後來,又有銀行發短信給我,說什麽轉貸款到他們銀行,可以送電腦之類的。我也很心動,不過在直到電腦不值多少錢後,為了避免麻煩,我沒有挪銀行。
對了,此次貸款我還是貸了130多萬,貸款期限為29年(因為房子已經有1年了,所以不能貸30年),沒有公積金貸款(因為此時我和我LP剛好都跳槽沒多久,公積金帳戶沒有連續6個月繳款,而且我的前套房子的公積金貸款沒有償還清楚)。為什麽貸款130萬,而不是更多或更少,是因為我們衡量了我們的工資收入(不能計算獎金),覺得每月支付銀行8500元左右還是可以承受的,也不會對我們的生活水準產生多大的影響,當然後來利率下降而導致月還款下降是一個驚喜。支付約180萬後,我們還有100多萬的現金股票類資產,這樣也不影響我們繼續投資,況且還要準備裝修的錢。
對了,2007年年中的時候,我們夫妻倆都跳槽了。我的工資大概到了2萬/月,而她基本在1萬/月左右。我們還是認為工資收入很重要,不能說股票賺錢就隻剩股票了。對我們而言,當前或以後很長時間,工資收入是支柱,是穩定的;股票隻是補充,雖然可能賺很多錢。但不能放棄根本。

07年年中的時候,我跳槽了,離開了證券公司,去了一家幾乎和證券沒有關係的公司。這次跳槽實際上並不令人高興,跳槽的原因也和工資增加無關,主要是05年原證券公司倒閉後,部門也重新重整,原來幾乎明確的前途也暗淡了(也就是基本不可能有升職的機會了),於是從公司倒閉後,我就一直在找工作。好工作不太好找。同樣我也不希望因為我自己心理感覺的因素而盲目的跳槽。其間也找到一份工作,但工資降到9000,在考慮再三後,還是放棄了。結果在07年年中的時候跳槽去了一家外資的公司。開始時,很高興,在新公司做的也很順手,職業前景似乎也明朗起來了。結果,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襲來,08年下半年公司巨變,外方舉起了裁員的大刀。而年終獎也沒有在09年春節前露麵,估計也不可能有了。這時再回看原來重組後的公司,這時發現國有企業的好。不過,後悔藥總是沒有的。現在又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前途開始重新新的尋職旅程,不過在未找到新工作之前,我還是不會衝動辭職的。在這裏,要謝謝原來公司的同事,他們對我的現狀表示關心,並表示願意我再回去。不過,我還是希望自己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生涯,希望有前途的。畢竟自身職業的發展也是理財的一種,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種理財。

整個08年似乎又回到了06年前的日子,我們開始重新存錢,買貨幣基金,買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這時,雖然每月要還的銀行按揭比以前多了,但好在換了工作,收入也增加了,因此基本上影響不大。另外,原來的那套房子的公積金貸款,我也轉成了每月衝的方式,結果這套房子基本不用自己出錢了,每月我的公積金衝貸款後還有節餘。這套房子被我們基本看作無貸款了。
08年9月,小孩開始上幼兒園,我們搬到浦東,丈人丈母一起搬過來,因為LP不放心請外人。而且她認為即使請外人,老人也一定要來,要老人在旁邊監督的,否則她不放心。於是最後就是老人和我們一起住。這時開銷大概每月比之前增加,但我們還是持續的存錢,不會因為錢少而不投入貨幣基金了。
丈人丈母原來的房子在我的建議下出租掉了,錢還是給他們自己用。我現在的建議,我丈人丈母還是蠻接受的。

08年全年其實蠻鬱悶的,工作從開心到不開心,股票從賺錢到縮水嚴重。唯一值得開心的事或者說是阿Q的事是雖然我們的房子價格從高點回落了,但和我們買入的價格沒有太大的差異,我們總是安慰自己,還算好,買了房子,否則全部在股票裏,現在就要懊惱死了。
08年下半年,經濟形勢很不好。國外開始大降息,中國央行突然改變了前期的緊縮政策而大幅降息,最直接的反應是我們的貨幣基金收益突然跳升,華安富利出現了一天萬份收益8元多的奇觀(其他有的貨幣基金比它還要高),我們小小的高興了一把。雖然股票還是不死不活,但我們總是找高興的地方高興一把的。心態真的很重要。
09年開始,貨幣基金的收益開始直線的下降,這時我們覺得應該可以嚐試股票投資了,因為原來股票賬戶裏的資產好像也回升了一些。而且我是學經濟的,寬鬆的貨幣政策必然會導致資產升值,這是最淺顯的道理。此時,由於看不清楚,我們定下一個基調,那就是不再把錢投入自己的股票賬戶,而是把錢投給股票基金。因為一則我們都有工作,不方便直接炒股;二則從之前的經驗看,自己炒股雖然可以高興一時,但長期卻是跑不過股票型基金的,而且即使下跌,基金跌的也要比我們自己少的多的多。
於是我們開始從貨幣基金轉股票基金,轉的很慢,因為我們也不清楚市場到底會怎麽發展。我們主要認購新發行的股票型基金。有趣的是,在2月份,上投摩根中小盤發行,我們認購了。結果基金公司的客服打電話來我們為什麽要認購,估計當時認購的人很少吧。這個基金表現的不錯的,也算我們小小的又贏了一把。至於為什麽要選擇上投中小盤,一則我們之前買過上投阿爾法和雙息平衡,覺得這公司還可以;更主要的是當初隻有這個股票型基金在發行。不過我們沒有將全部資金都用去認購,因為我們當時也沒有底。後來,市場一路向上,我們才陸續將貨幣基金的錢轉成股票基金,反正都是新基金發行時認購,如海富通、銀華,還有最近6月初截至的申萬巴黎。
其實08年年底和09年春節前,我是還想買房子的,原因還是認為資產價格要上揚。但現在,我已經在考慮是否要賣房子了。至於為什麽想要賣?主要是我看到一則新聞,說現在做實業的總小企業主都開始不做實業而買房了。這種情形其實我個人認為和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以及東南亞危機的爆發都極其相似,都是實體經濟的錢湧向虛擬經濟,而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持,虛擬經濟的泡沫遲早要破的。現在的房市有點像一個“比傻”的遊戲,看誰成為最後的傻瓜。我認為自己沒有那麽聰明,也不可能從最後的瘋狂中提前逃離,所以還是退出比較好。在岸邊觀看比較符合我。當然說想賣房,我也不太可能真的賣的,因為賣了總要再買的,而我又不是炒房的。
目前,我們就是這樣過著。反正穩步的走,不急不躁,找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日子還真是不錯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