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戰德國士兵眼裏的俄國對手 zt

(2009-08-02 11:09:41) 下一個
二戰德國士兵眼裏的俄國對手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09年08月01日00:15:30 於

性格

  一位德國衛生員清楚地記得,那位俄國醫生身著便服,穿越戰線,來到德軍醫院尋求藥品的情景。

  我們立即停止了工作。大家都屏住呼吸。他當時在想什麽?為什麽他不怕我們?在這令人難以置信的環境中他竟然微笑著,他的笑容是那樣坦然。

  幅員遼闊、廣茂無垠的大自然決定了這個國家和這些人的命運。在這廣闊博大之中曆史緩慢地流淌。   每個民族當中,都能找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也能找到完全相反、對立的人群。然而,在每一個俄國人的軀體上,都活躍著兩個靈魂。

  俄國人可以很急躁、很生硬、很尖銳,這時他不知分寸和尺度。然而,他卻極富同情心,他永遠會和你分享最後一塊麵包。俄國人性格的謎底就蘊含在這相互對立的極端之中。

  俄國人喜歡贈予,並且是以一種極為溫和委婉的方式,你簡直難以想象,他們就像是在轉交別人的禮物。當你向他們致謝時,他們會麵色發窘;你還會發現,他們的內心充溢著幸福。

  在一段漫長的歲月中,俄國人身上沒有‘仇恨‘兩字。


  農民

  俄羅斯農民溫厚善良、愛好和平。我們走路感到口渴時,曾走進他們的小木屋。他們給我們牛奶喝,好像對待朝聖者一樣。我常常看見俄國農民對著受傷的德國士兵哭泣,仿佛這些士兵是他們的兒子。

  貧窮的人們與我們分享著最後一絲善良。他們這樣做出於恐懼,還是因為這個民族天生就富有自我犧牲的精神?也許,他們這樣做是出於善心,甚至可能是出於愛心?亞曆山德拉77歲了,丈夫死後她一直一個人生活。3個孩子死了,另有兩個兒子上了前線。她知道,我們是她兒子的敵人,但他仍然為我縫補襪子。她補好襪子想給我,還打打著手勢仿佛我就是它的孩子對於她來說,仇視、敵對似乎是很陌生的字眼。


  力量與耐性

  質樸簡單的民族,你很容易引導它轉向你所希望的方向。但是這個民族蘊藏著無窮豐富的、充滿活力的力量。正因為如此,這個民族在曆史長河中仍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麵的還是負麵的作用,這將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領袖具有怎樣的道德素質。

  俄羅斯民族是地球上最健康、最快樂、最聰慧的民族之一。它善於以彎曲的脊背抵折恐怖的強權。這個民族擁有如此燦爛的古代文明,擁有如此強烈的信心,或許,這個民族將會在世界上建立起一個最公正的秩序。

  對於工作,俄國人顯得隨意、漫不經心,他們嘲笑德國人的認真嚴謹。不過,這種嘲諷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批評。俄國人在工作中缺乏平穩的心態,缺乏定性。他們總願意沉灑在遠離現實的遐想之中。

俄國人工作時非常靈巧敏捷。在我們那裏隻有依靠技術才能進行的工程,俄國人僅憑著雙手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和我們的工人.農民相比,大部分俄國人對所有事物都表現出更多的興趣。他們具有迅捷的領悟力,善於運用才智解決實際問題。

  毫無疑問,俄國人具有如下特征:渴求知識,對別人的機器、武器充滿好奇心,堅定頑強,敏感且接受能力強。


  教育

  在一戶人家我看到一本厚厚的《普希金文集》。書是14歲女孩瑪露霞的。她按我的請求朗讀了幾首詩。當然,我一個詞也聽不懂,但是我感受到了語言音符的魅力。女孩興衝衝地把她的練習本拿給我看,上麵是她用稚嫩的筆畫寫出的幾首詩。…我驚呆了--這個小女孩已經會寫詩了!我感覺得到,詩裏麵描寫了月亮、春天、白雪以及家中的古井……女中學生們能講一口流利的德語,這些俄國姑娘也就十六七歲。

  一位21歲的俄國姑娘,僅僅民校畢業。在與她的交談中我得知,她熟知歌德和席勒,不用說,她對本國文學更是知之甚多。當我向會講俄語、對俄國人有較深了解的海德裏希博士講述我的驚奇時,他說:‘德國人與俄國人的區別在於,我們德國人把自己的古典精品用華美的外表裝幀一新,擺在書櫃裏;而這個時候,俄國人卻用普通的報紙印刷他們的古典名品,雖無富麗堂皇的包裝,然而這些作品卻深人民間,人們都在閱讀。

  不能否認這樣一個事實,俄國人民具有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也正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的特點,我們才可以解釋,為什麽俄國人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對於他們的成就,我們心悅誠服地承認。



  宗教

  一次,我看見一群逃難者,我不由自主地拿出自己的十字架。為這些不幸的人向上帝祈禱。他們看著我,鞠躬.跪下。然後,有一位婦女向我走來,她從頭上取下一個發結,解開。我吃驚地發現,那上麵有一個小小的聖像。那位婦人吻著聖像,眼中滿含感激與我告別。她畫著十字,繼續走著自己艱難的路程。

  士兵馬吉斯曾監管在田中勞動的俄國人,他回憶道:一個小夥子走近我,手伸進我的衣領,小心翼翼地從裏麵拉出~條銀色的小細繩,繩上掛的是士兵的標識牌。他把這個金屬小牌放到手上,又翻到另一麵,而後搖了搖頭。看得出,他很失望。我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後來,一切都明白了:他解開自己的衣服,拽出一條細繩,上麵掛著一個小小的銀色的十字架….我們周圍的其他人,都並始讚許地點點頭。

  我們親眼看到,在死亡的恐懼麵前,俄國士兵是怎樣畫著十字,怎樣親吻著貼身戴的十字架。

  每天傍晚,俄國人在他們的個屋前唱著一首又一首歌曲,他們有如此豐富的民歌寶庫。每當這時,我們德國人便會感到羨慕、嫉妒和傷感。我們的民族喪失了優秀的歌曲,隻剩下戰歌和流行歌。

  德國歌曲充滿著一種情緒,俄國歌曲卻像在講述一段段故事。俄羅斯在自己的歌曲和人民的歌聲中擁有了強大的威力。

  婦女們的合唱中有一種獨特的傷痛之情在回響。它喚起一種縹緲不定的憂鬱愁緒。仿佛回歸永恒的未知世界,單調重複的旋律卻讓你感到充實。這一切正如這句國家的本質特征--不斷重複的神秘,不知疲倦的心靈…生活、情感在這裏得到最直接的表達和釋放,不像我們,總是被理智所控製束縛。出於尊重,我們不會在街上親吻異鄉人,我們不會因歡欣而哭泣,也不會因痛苦而喊叫,但是,在這片土地上,這一切都會發生。 :

  歌曲使德國人更深入地接近、了解俄國人,歌曲使戰爭中敵對雙方的情緒得到緩解。戰爭結束後的第一個冬天,3個德國戰俘走進俄國一戶人家烤火取暖。主人禮貌地接待他們,並拿出麵包給他們吃。戰爭的陰影仍舊揮之不去,雙方都感到空氣的凝重,沒有人打破沉默。出於感激,或是出於別的什麽原因,我們3個德國戰俘開始輕聲哼唱起來……主人應著拍子,點著頭,他拿出了手風琴。就這樣,異鄉人唱著愉快的歌曲,主人也奏出歡快的旋律。隔離我們的一切仿佛瞬間消逝無蹤… 剛從戰場歸來的主人變成了音樂家。大家都明白,寬容和解在這一刻降臨。

  各民族擁有許多相通之處:痛苦、愛情、死亡。歌曲中沒有芥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