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京大屠殺紀實:拉貝日記,介紹約翰·拉貝(John Rabe) (圖)

(2009-04-25 08:31:38) 下一個

約翰·拉貝
John Rabe
出生 1882年11月23日(1882-11-23)
德國漢堡
逝世 1950年1月5日 (67歲)

死因 中風
國籍 德國
知名於 南京大屠殺中救助難民
雇主 西門子公司
職業 商人
政黨 納粹黨(後來退黨)


約翰·拉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於漢堡市的德國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行為、以及作為南京大屠殺翔實證據的《拉貝日記》而著名。


早年曾在非洲數年的拉貝,於1908年來到中國,1911年至1938年間受雇於西門子康采恩的中國子公司--西門子中國公司,開始在中國沈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在中國時間前後長達30年。1931年至1938年前後,拉貝任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曾代理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南京大屠殺時納粹德國是日本的盟國,拉貝以其特殊的身份目擊了日本軍隊在中國南京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並將其記錄為著名的《拉貝日記》。並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金陵大學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建立了3,88平方公裏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被選為主席,因為人們希望他作為一個德國人並首先是一個納粹黨成員可以對日本軍隊施加影響。但收效甚微。);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難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拉貝自家的花園中亦庇護了600名左右的難民。1938年2月拉貝被西門子公司召回,4月抵達德國後立即四處公開演講作展覽放映馬吉拍攝的紀錄片揭露日軍暴行,並寫信給希特勒,提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告,希望德國政府出麵對日本施加壓力。但此報告當時沒有公開(一般認為,由於德日為盟國,故德國當局禁止他發表在南京的所見所聞)。之後,他甚至因此一度被蓋世太保逮捕。他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和馬吉拍攝的影像資料與此期間也被沒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而被先後蘇聯和英國逮捕。在麵見了朱可夫元帥並證實他沒有犯錯之後,他在1946年六月被同盟國去納粹化和釋放,生活拮據。宋美齡很快就找到了拉貝一家的下落,希望拉貝能在東京審判中作為南京大屠殺的證人出席,但被拉貝婉言拒絕。鑒於在南京時的功績,他因而得到南京市民的捐助及國民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全家得以度過戰後物質匱乏的難關,包括蘇聯封鎖西柏林的艱難日子。這種接濟一直持續到國民政府撤離南京為止。1950年1月5日拉貝於西柏林中風逝世,日記資料由他的家人保存。1996年年底拉貝日記重見天日後,拉貝才重新為世人所知。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保存。

拉貝是一百多年中德關係史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10月31日,德國駐上海總領事Dr.Roehr(中文名“芮悟峰”)在南京拉貝故居落成儀式上的講話中說,“還有誰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德中兩國之間的友誼呢?”

目錄 [隱藏]
1 拉貝日記
2 “東方的辛德勒”
3 拉貝交流中心(德國海德堡)與拉貝故居(南京)
4 拉貝墓地
5 電影
6 參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連接



[編輯] 拉貝日記
1996年,《拉貝日記》在美籍華人張純如女士及邵子平博士等人的尋訪下得以重見天日,12月13日在美國紐約的南京大屠殺紀念大會上,拉貝外孫賴因哈特女士將2000多頁的日記副本首次向外界公開,立即引起轟動,成為南京大屠殺最重要、最詳實的史料之一。日記中記述了城區內的600多例個案,很多可與其他資料互為佐證,如幸存者李秀英等。

1997年8月,在整整60年之後,時隔南京大屠殺一個甲子輪回,《拉貝日記》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開出版,著名史學家胡繩撰寫了序言;當年底,在前駐華大使埃爾文·維克特(Erwin Wickert)先生的努力下,德意誌出版社(DVA)出版了拉貝日記的德文版。(無論是德文版還是英文版、日文版,都是日記原文的部分節選,章節選擇略有不同,而中文版出版的則是日記全本。)


[編輯] “東方的辛德勒”
外界一般受張純如女士的影響將拉貝稱為“東方的辛德勒”,但按照邵子平先生的評價“應該說辛德勒是一個小小的拉貝”。一般認為辛德勒雇傭1200名猶太人做工時納粹德國已顯敗象,除商業利益外辛德勒也有對自己前程的考慮;而拉貝等人保護25萬難民則完全出於單純的人道主義動機,並與西門子公司及德國政府的意願相反。


[編輯] 拉貝交流中心(德國海德堡)與拉貝故居(南京)
在德國海德堡,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教授建立了一個旨在促進世界和平的小型的約翰·拉貝交流中心。網頁有中德英日四種語言文字的信息。2005年8月,在德留學生及旅德華人為其捐獻了一尊小型半身青銅塑像。

1999年南京市政部門變更道路拓寬計劃,以便使位於小粉橋1號的拉貝故居保存下來。2003年時任德國總統的約翰內斯·勞(2006年1月逝世)訪華期間造訪了南京,隨後建議西門子公司出資修葺拉貝故居。2005年底,在經過與西門子公司兩年多的談判後,現屬南京大學的拉貝故居也將修絨一新,並計劃於2006年8月底辟為紀念館對外開放。德方提供二百二十五萬人民幣用於修繕。

拉貝故居已經於2006年10月31日落成向公眾開放,正式名稱為“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 和“拉貝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拉貝故居”已成為省級文保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


[編輯] 拉貝墓地


------------------------------------------------------
南京大屠殺紀實:拉貝日記


《拉貝日記》在塵封了60年後終於麵世。

拉貝,德國西門子公司駐中國商務代表,在中國工作了30年。在侵華日軍侵占南京前後的日子裏,出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在此期間,他以其獨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視角,在呼嘯的槍炮聲中、在屍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滿激 情而又冷峻的筆觸逐日記載了這中國曆史上最為慘痛的一頁。日記所展示的侵華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以及拉貝先生感人的人道主義精神,都將使今天的中國讀


第一部分

60年前,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所犯嚴重罪行之一,是中國現代史上極其慘痛的一頁。雖然日本當時當權者和以後當權者中的許多人竭力否認有這樣的慘案,企圖隱瞞事實真相,但事實就是事實,不斷有身經這個慘案的人(包括當時的日本軍人)提供了揭露慘案真相的材料。


序出版說明序文/胡繩前言(1)前言(2)前言(3)

1937年日記

在那些狂轟濫炸的日子裏,我和我的中國人坐在一個自己設計建造的防空洞裏,它雖然不是絕對安全,但可以保護不受榴霰彈的炮火和炮彈碎片的傷害。在院子裏還撐起了一塊長6米寬3米的帆布,我們在帆布上畫了一麵有卐字標記的德國國社黨黨旗。中國政府建立了一個很好的警報中心。約在空襲20分鍾一30分鍾前就響起清脆的警報聲,發出某種較短信號時,所有行人都要離開街道,一切交通都要停止。步行者全部躲進前麵已經提到的各條街道上修築的防空洞裏,盡管有些防空洞相當簡陋。在防空洞裏蹲上幾個小時也是相當不舒服的!


九月日記(1)九月日記(2)九月日記(3)九月日記(4)九月日記(5)十月日記(1)十月日記(2)十月日記(3)十月日記(4)十月日記(5)十月日記(6)十月日記(7)十月日記(8)十月日記(9)十月日記(10)十月日記(11)十月日記(12)十月日記(13)十一月日記(1)十一月日記(2)十一月日記(3)十一月日記(4)十一月日記(5)十一月日記(6)十一月日記(7)十一月日記(8)十一月日記(9)十一月日記(10)十一月日記(11)十一月日記(12)十一月日記(13)十一月日記(14)十一月日記(15)十二月上旬日記(1)十二月上旬日記(2)十二月上旬日記(3)十二月上旬日記(4)十二月上旬日記(5)十二月上旬日記(6)十二月上旬日記(7)十二月上旬日記(8)十二月上旬日記(9)十二月上旬日記(10)十二月上旬日記(11)十二月上旬日記(12)十二月中旬日記(1)十二月中旬日記(2)十二月中旬日記(3)十二月中旬日記(4)十二月中旬日記(5)十二月中旬日記(6)十二月中旬日記(7)十二月中旬日記(8)十二月中旬日記(9)十二月中旬日記(10)十二月中旬日記(11)十二月中旬日記(12)十二月中旬日記(13)十二月中旬日記(14)十二月中旬日記(15)十二月中旬日記(16)十二月中旬日記(17)十二月中旬日記(18)十二月下旬日記(1)十二月下旬日記(2)十二月下旬日記(3)十二月下旬日記(4)十二月下旬日記(5)十二月下旬日記(6)十二月下旬日記(7)十二月下旬日記(8)十二月下旬日記(9)十二月下旬日記(10)十二月下旬日記(11)十二月下旬日記(12)十二月下旬日記(13)十二月下旬日記(14)十二月下旬日記(15)十二月下旬日記(16)十二月下旬日記(17)十二月下旬日記(18)


一九三八年日記

早晨7時許,張跑來告訴我說,他的妻子又犯病了。我迅速穿好衣服,同張一起第三次把她送進鼓樓醫院。醫生們似乎還一直沒有診斷出他妻子究竟得的什麽病。當我乘車回到任處時,人們用歡迎國王的禮炮迎接我,老百姓(我的可憐的難民)組成了夾道歡迎的隊列,點燃了為慶祝新的自治政府的組成而從日本人那兒得到的許多鞭炮,向我表示敬意。

一月上旬日記(1)一月上旬日記(2)一月上旬日記(3)一月上旬日記(4)一月上旬日記(5)一月上旬日記(6)一月上旬日記(7)一月上旬日記(8)一月上旬日記(9)一月上旬日記(10)一月上旬日記(11)一月上旬日記(12)一月上旬日記(13)一月上旬日記(14)一月上旬日記(15)一月上旬日記(16)一月上旬日記(17)一月上旬日記(18)一月上旬日記(19)一月上旬日記(20)一月中旬日記(1)一月中旬日記(2)一月中旬日記(3)一月中旬日記(4)一月中旬日記(5)一月中旬日記(6)一月中旬日記(7)一月中旬日記(8)一月中旬日記(9)一月中旬日記(10)一月中旬日記(11)一月中旬日記(12)一月中旬日記(13)一月中旬日記(14)一月中旬日記(15)一月中旬日記(16)一月中旬日記(17)一月中旬日記(18)一月中旬日記(19)一月中旬日記(20)一月中旬日記(21)一月下旬日記(1)一月下旬日記(2)一月下旬日記(3)一月下旬日記(4)一月下旬日記(5)一月下旬日記(6)一月下旬日記(7)一月下旬日記(8)一月下旬日記(9)一月下旬日記(10)一月下旬日記(11)一月下旬日記(12)一月下旬日記(13)一月下旬日記(14)一月下旬日記(15)一月下旬日記(16)一月下旬日記(17)一月下旬日記(18)一月下旬日記(19)二月上旬日記(1)二月上旬日記(2)二月上旬日記(3)二月上旬日記(4)二月上旬日記(5)二月上旬日記(6)二月上旬日記(7)二月上旬日記(8)二月上旬日記(9)二月上旬日記(10)二月上旬日記(11)二月上旬日記(12)二月上旬日記(13)二月上旬日記(14)二月上旬日記(15)二月上旬日記(16)二月上旬日記(17)二月上旬日記(18)二月上旬日記(19)二月上旬日記(20)二月中旬日記(1)二月中旬日記(2)二月中旬日記(3)二月中旬日記(4)二月中旬日記(5)二月中旬日記(6)二月中旬日記(7)二月中旬日記(8)二月中旬日記(9)二月中旬日記(10)二月中旬日記(11)二月中旬日記(12)二月中旬日記(13)二月中旬日記(14)二月中旬日記(15)二月下旬日記(1)二月下旬日記(2)二月下旬日記(3)二月下旬日記(4)二月下旬日記(5)二月下旬日記(6)二月下旬日記(7)其他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拉貝早年喪父,因此初中畢業就離開了學校。他當了兩年半的學徒,後來又在漢堡的一家出口商行當夥計,為時一年半。經老板的推薦,他前往非洲東南de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在洛倫索馬貴斯(譯注:即現在的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

附錄 (1)附錄 (2)附錄 (3)附錄 (4)附錄 (5)出版後記封底文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