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社保體係:應對金融危機的屏障zt

(2009-04-21 01:10:59) 下一個
德國社保體係:應對金融危機的屏障

zt

在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嘯衝擊下,幾乎沒有哪個國家不“受傷”。在歐洲,人們就看到,法國和英國民眾因對政府經濟政策不滿,走上街頭抗議進而引發騷亂。但在另一個歐盟大國德國,社會卻保持著相對的平靜,甚至隨著三月的陽光變得溫暖起來,街頭還出現了更多休閑消費的人。

  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德國未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今年1月5日,德國排名第五的億萬富翁、74歲的阿道夫·默克勒就因金融危機和投資失手的雙重打擊自殺身亡。還有消息稱,此輪金融危機是德國60年來遭遇的最大危機,失業率在3月份達到了8.6%,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有較大縮減。但是,為什麽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德國百姓的生活卻沒出現大起大落的變化?

  金融危機對德國普通百姓生活很“無奈”,原因是多方麵的。曆史上,德國曾不斷經曆經濟危機,加上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客觀上使民眾的承受力較強。同時,德國人在消費上比較保守,不像美國人那樣喜歡超前消費。據美國《新聞周刊》統計,德國大概隻有13%的人口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在整體上為社會保持穩定打下了基礎。

  本輪金融危機是因為三個泡沫——房市、股市、金融衍生品——破裂而產生的,但並沒有多少德國人卷入其中。很多德國人喜歡租房住,而且不少德國地方政府也不喜歡大興土木,這使得德國很難產生房地產價格泡沫。盡管過去一年裏德國股市下跌了40%以上,但由於眾多德國人並未投資其中,所以也沒有受到股市泡沫破裂的影響。雖然德國銀行是美國有毒資產的投機者和受害者,但是普通德國居民卻很少有人投機以美國次貸衍生品為代表的金融產品,這也使得他們個人的生活免受金融衍生品泡沫衝擊。

  普通德國人為什麽不熱衷於投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人享受著較高的社會福利。在世界上,德國是最早開始建立社會保障體係的國家之一。早在 1883—1889年期間,德國政府就頒布了疾病保險、工傷事故保險和養老保險法。上世紀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時期,德國政府又出台了失業保險法。二戰結束後,德國的社會福利製度更加完善:嬰兒剛出生,父母就可得到撫養費;大學生可申請助學金;失業者能領到救濟金;退休者享有養老金;連死亡者都可以得到一筆喪葬費。這種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製度,無論是居住在城市還是鄉村的德國公民都可以享受,它對縮小貧富差距、保證社會協調發展功不可沒。

  就此而言,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是對抗金融危機衝擊的最好屏障之一。所以從國際視角來看,中國新近出台的投資達8500億元的新醫改方案,既是當前給民眾一劑定心丸,鼓勵居民消費、刺激內需的良策,也是防範未來國際金融風險衝擊的一道堅固防線。當然,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德國也麵臨著如何協調好高福利政策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量入為出難題。由此看來,德國等高福利國家的政府在促進經濟早日複蘇方麵仍然任重道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