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當上教授不容易
圖: 教授的職業看似風光,但背後也有很多艱辛。
世界各國一般獲取教授資格的必經曆程,簡單地說,就是高校畢業後修博士學位,再當幾年大學助教,然後不知什麽時候,或許能取得大學中的一個教席。不過德國的情況比任何國家都更複雜:因為它從博士後到受聘為教授之前的這段過程,可謂荊棘載途,障礙重重,一般人很難了解其中曲折。
植物及生物學家威爾特靈是明斯特大學的講師,這意味著,他的事業正卡在博士和教授之間的一種不上不下的狀態。作為附加資格證明,威爾特靈於1998年完成了教授論文。這是他繼博士論文後所出的第二本專業論著,而這正是造成他處境尷尬的肇因:根據前幾年頒布的新規定,教授論文並不意味著就自動成為取得教授資格的跳板。新規定設置了副教授這一職位:一個為期六年的教書和從事研究的大學工作。
威爾特靈自己雖然沒有擔任這份工作,但基本上他和同事們都認同這一設置。他說:“總的來說,我們相信自然科學副教授一職,可以讓教師們依據框架條件,從頭到尾完全獨立和係統性地結合理論及實踐,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和目的。”
這與寫教授論文完全不同:正在作教授論文的學者不需要參加大學裏的日常運作,而是經年累月,專心地從事研究工作。提出教授論文的學者,必須成功完成一項大型研究項目,這是唯獨德國才有的製度。新設副教授一職,破除了原先的舊製,將研究學者們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解放出來。威爾特靈指出:“其實我們非常希望,也強烈要求,在我們從事研究和撰寫論文的同時,也能獲得教學理論和口才的培訓,以便將來取得教席後,能順理成章地承擔起這份重任。”
不可否認,今天確實仍有許多準教授們認為,取得優良的研究成果比會教書更重要。多特蒙德大學高校教學理論中心的丹尼女士決心改變這一現狀,她教導準教授們,如何成功地完成一堂精彩的教學:“一般的情況是:一名剛上任的新手站在課堂上才發現,自己完全缺乏教學經驗,根本不知從何下手,更別提教一堂好課了。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有點兒抓瞎,自己沒有一套方法,不知道該怎麽準備上課材料、怎麽編排一個學期的教學計劃、怎麽跟學生互動,以及師生關係的定位等等。這一切都需要一段發展和形成的時期。”
丹尼女士表示,德國現在才開始的這種對準教授進行的係統性預備訓練,在其它國家早就是常規。她說:“比如英國,他們早就有一套詳細的學術工作者培訓計劃,其中規定了每個專業一定的上課時數,可以說,是一份完整的製式課程表。美國的情況則是:不硬性規定大學教師必須接受這種教學培訓,而是由各大學教學理論中心提供可自願參加的培訓課程。想要多取得一項專業資格的教授及準教授們都可以參加。”
像多特蒙德大學一樣,現在德國許多其它大學也發現了這種培訓設施的好處:就是通過這種培訓,年輕學者和準教授們不至於毫無準備地就得麵對一個陌生環境。
現在,海德堡大學已設有向年輕學術研究者提供的行政管理學培訓課程。在這個培訓課程中,年輕人可獲得所有有關作為一名成功的大學教授的詳細資訊。
另外,法蘭克福大學每年也向打算將來選擇以教授為職業的大學生,提供暑期專業培訓班。不過,再好的培訓課程也不能保證學生將來一定能順利取得大學教席。現在也有許多課程學員的目標是取得大學自由講師的職位。由此可知,在德國,想成為一名正式的大學教授,就必須與眾多競爭者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淘汰賽。
Armin Himmel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