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馮海音和索裏奇談: 言論自由也有一定界限,圖 zt

(2009-01-25 04:35:27) 下一個
言論自由也有一定界限

言論無牆有界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媒體和讀者針對德國的新聞自由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德國之聲希望通過一個係列節目,向大家闡述一下關於德國的媒體自由原則,公法廣播電台和電視台,還有德國對媒體的監督等情況。節目第四輯:德國之聲中文廣播部主任馮海音采訪德國之聲廣播部總編索裏奇。

馮海音:索裏奇先生,您不僅是德國之聲廣播節目的總編,同時還是記者無疆界組織的主席團成員。該組織經常對許多國家的新聞和言論自由狀況提出激烈的批評。今天我想問問您,德國的新聞和言論自由情況是怎樣的?




馮海音
索裏奇:記者無疆界當然也對德國提出過批評,因為這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德國在數據保護和信息來源保護方麵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我認為,如果和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相比的話,德國的新聞和言論自由狀況還是相當不錯的。在記者無疆界的各國新聞自由排行榜上,德國名列第20,這個名次還是比較靠前的。而且,在遇到有關新聞自由的爭議性案件時,德國的法院都是站在記者一邊的。



馮海音:那在這個記者無疆界的排行榜上,台灣和中國大陸分別排在什麽樣的位置呢?




索裏奇
索裏奇:據我所知,台灣排在第32名,而中國大陸則排得很靠後,在第163名。我想,這是因為中國可以說事實上並沒有我們西方人理解的那種新聞自由。



馮海音:那德國是怎樣保障新聞自由的呢?



索裏奇:新聞自由是由德國憲法和很多其他相關法律確立的。隻要有人認為自己的新聞和言論自由受到了限製,就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訴。我剛才也說過了,法院在這方麵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凡是出現這類爭議,法院都是站在新聞和言論自由這一邊的。此外,我認為德國從曆史中吸取的教訓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在1933年至1945年納粹統治德國的這段時期,媒體完全由納粹獨裁者控製,被迫發出同一種聲音。在二戰結束之後,德國人吸取了教訓,決定建立一個完全獨立於國家的、可以監督政府的媒體體係。因為,民主體製正常運行的前提就是,公民能夠完全及時暢通地獲取關於國家政治動態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媒體對政界的批評,這樣公民才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才能夠判斷政府做出的這些決定是對還是錯,也才能夠在選舉的時候決定是否要把選票投給某個政黨或是某個政治家。



馮海音:那新聞自由是不是等同於記者的一張暢行無阻的通行證呢?記者是不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撰寫稿件,並且在任何場合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呢?



索裏奇:原則上講,一個公民是享有極大的言論自由的。他可以公開支持或是反對一屆政府,可以公開支持某一個政黨,什麽觀點都可以,在這方麵,他的言論自由是不受限製的,他也不會因為批評政府而鋃鐺入獄。然而,言論自由在德國也是有一定界限的,這種言論自由是建立在我們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基礎之上的。這些基本價值觀包括人的尊嚴不可侵犯--這也是憲法明文規定的。德國之聲的記者從這些基本價值觀中總結出了一些基本行動準則,並將其寫成了一本手冊,其中包括我們支持和反對的觀點,比如說,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原教旨主義、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等,都是我們反對的。也就是說,德國之聲的記者支持民主,支持人權,支持這個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從專業角度來講,細心和謹慎在記者這個職業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剛在提到的這本手冊中就寫到了這一點,我們享有高度的言論自由,但這種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