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比較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zt
(2009-01-06 12:06:44)
下一個
怎麽比較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送交者: 樂維 2009年01月05日19:38:42 於
樂維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這是一個老題目了,很多人都寫過這類文章,今天我也來湊湊熱鬧。長期以來,買房比租房劃得來的理論占壓倒優勢。理由是:租房的錢都丟到水裏了,買房卻除了付利息,其餘付了本,很多年下來,房子是你的了;買房增值,等於免費住了房還賺了錢;利息免稅,每年省很多稅錢;等等。結論:買房比租房好。
不過近來由於房價瘋長,而租金卻隻是微幅上升,逐漸有一些文章開始討論是不是租房比買房劃算的問題來了。一些人認為,在房價與租金的比值超過一定的比率,則租房可能更劃算。這些文章拿出了數據,比以前僅僅定性地討論買房與租房的優劣要進步多了。但還沒有在定量比較買房與租房。比如買房到底比租房省多少錢?增了多少值,省了多少稅?怎麽去計算?原因可能是很難找到租房與買房的可比點,進行準確計算就更加困難。像買房的首付款不一,貸款的期限不同,利息千變萬化。而且每年付息還本比率是不一樣的,開始幾年付的大部分是利息,慢慢利息份量下降,還本分額增加。算起來非常複雜,還要用高級一點的計算器。令人頭大的計算使得用定量來比較買房與租房,變得讓人摸不著頭腦。
很多人對能省一美元或者幾毛錢的coupon很有興趣,不厭其煩地天天收集,每年可能省下個幾十上百美元。但在買房上動咎可能省下幾千,或可能損失上萬的買賣卻不花時間研究,或搞不清楚。結果檢了幾個芝麻,丟了大西瓜。為什麽會這樣呢?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那些華爾街的人將房地產交易裏的計算搞的很複雜,讓本來數學就不好的美國人一頭霧水,算不清楚,隻好聽他們的了。
其實買房與租房成本的比較是可以簡化算出來的。近年來華爾街那些聰明的腦袋發明了很多新的金融產品,他們因此發了大財,也因此毀了自己,害了別人。不過有些東西理論上還是蠻有用的,像“零首付+隻付息“貸款(0 down payment, interest only mortgage),用它來比較買房與租房卻是簡單易行的。 因為零首付+隻付息貸款買房,與租房結果一樣,錢都“丟到水裏了”。具有可比性,而且計算簡單。讓我們用它來算算買房與租房的成本比較。
假如你想買一棟$40萬的房子,用零首付+隻付息貸款。如果是6%的利息,每年的要付2.4萬利息(40x6%)。如果你付$5000地產稅,你貸款利息加地產稅一共是2.9萬。假設你的聯邦加州稅一共是30%的稅率,減去這免稅部分,你實際付2.9x70%=2.03萬。零首付的情況下,你必須買房屋保險(home insurance),如果你買$2000 房屋保險。假如每年需要$500的維修費。最後你買房的成本就是:$20300+$2000+$500=$22800/年,相當相當於$1983/月。
我不是稅務專家,上麵的利率也都是假定的,隻是為了顯示如何計算。你可以谘詢會計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得到適合你的準確的利率,算出你的準確成本。想要說明的是,這裏隻需算大帳,因為房價動咎上萬美元的波動(這在下麵我們還要討論),你精確到幾美元完全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粗略的估算就可以比較買房好還是租房好了。
如果房價穩定不變,按照上麵的計算,每年租這樣一棟房子的錢要是比$22800多,就是買房劃算;如果比這低,就是租房劃算。對於那些租公寓的人,雖然便宜多了,但你卻犧牲了居住條件,所以並不具有可比性。隻有租同樣的房子,才有可比性。我們習慣租用$1000到$1500租公寓房,而不習慣用$2000美元以上的租金租Town House 或獨立房。其實隻要劃得來,為什麽不能租獨立房呢?從現在的房市看,每個月$2000美元在很多地方可以租到一棟很好的Town House,或者獨立房。因為那些賣不掉房子的房主大部分都樂意將房子租出去,而想租獨立房的人很少,所以租金高不上去。除了紐約市那樣的地方,你很容易花$2000或稍多一點錢就可以租到很好多獨立房,比花$1400,1500擠在一個小的公寓舒服多了。
有人說,假如我可以down pay 20%,那我不就不需要付那麽多的貸款利息了?這是對的。具體算法如下:還是那棟40萬的房子,20%的down payment 就是8萬。但是你要知道,假如你不買房,這8萬美元起碼可以放在銀行吃利息。你將這8萬放入銀行CD,一般每年平均4-5%(現在隻有3%或更低),每年平均你可以得到3-4千的利息。這是down payment 的損失。不過因為你有20%的down payment, 你可以不買房屋保險, 你可以節省$2000。 如果還是6%的利息,貸款32萬(8萬已經down pay), 利息是3.2x6%=1.92萬, 加上5千地產稅,2.43萬。30%的稅,你實付70%。算下來,大概你實際上要付的是1.7 萬(2.42x70%)。加上因為down pay的錢不能吃利息的損失(算3500,進入成本),減去不用買房屋保險省的錢(2000),加500維修費,最後大約是$19000/年(17000+3500-2000+500)。比沒有down pay的成本低了$3800。這裏隻算了利息部分,你多付的本金不用算,因為和租房比較就是用付貸款利息的部分和租金比較才有意義。
這是房價不變的情況,但是房價幾乎都在波動。尤其近年來,波動甚大。這種波動都在每年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變化,相對於買房與租房比較的好處在每年幾千美元來說,實在是太大而更顯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麽我們隻需要算大賬的原因。
房市跌了很多了,目前還在跌。如果房價還要跌,用$22800租那棟40萬的房就劃算了,你等一兩年再買就省大錢了。假如你在$22800租不到那樣的房子,即使你出更高一點租金租房子,等待房價進一步的下降,也比現在就買要劃算。比如你用$28000租那棟40萬的房(或運氣好的話能租到賣價為45萬或50萬的房),這要比原來的$22800每年多花$5200。根據大部分專家的預測,房市還有10%的下降。當然專家們在近年來的預測房市中基本上是錯得多,對得少。假如這次他們不是很離譜,或者我們相信他們是對的。那麽40萬下降10%,就變成$36萬了。下降的4萬遠遠高於租房多付的$5200。你推遲一年買房就等於省下了3.48萬美元(4萬 - 5千2)。你在沒有降低居住條件的情況下,以$5200美元的代價將風險交給了房東,換來了房價的可能大幅度的下降。
所有這些和實際情況會有偏差。尤其房市的走向,地域不同則有很大不同。這就要你考驗你的判斷力了。其實隻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常識往往要比一些眼花繚亂的理論正確。比如常識告訴我們,房價有漲就有跌。但華爾街的精英們卻發明了讓房價永遠漲的理論和產品,而且連續十幾年的大漲,幾乎讓人們相信房價永遠不跌。不然不會有那麽多人湧入房市。但是最終華爾街不但坑了別人,也幾乎把自己給葬送了。
自從2001年股市崩潰,我就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麽專家了。這次的金融風暴和房地產泡沫,更加說明了這一點。投資專家的話隻能做參考,因為你信了他們,虧了錢,還是你自己買單。當然他們虧了,也可能還是你買單。這次華爾街bailout, 不就是我們納稅人出錢嗎?不管願不願意,你自己必須做自己的專家。專家們常常無意或有意將計算搞得很複雜,結果大家都不懂,隻好聽他們的了。
我就常常自己估算,簡單,清楚,而且更加可靠的。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