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還上海男人一個清白,讀《全國人民不喜歡上海人》有感 zt

(2008-12-10 00:48:35) 下一個
還上海男人一個清白 《全國人民不喜歡上海人》續三

送交者: 承諾 2008年12月08日23:54:08

如果把全中國的男士聚集在一起,上海男人是很容易被區分出來的。因為上海男人的獨特氣質別具一格,是除上海以外地區的男士(也就是上海人所定義的“外地人”)所望塵莫及的。

上海男人總是那麽白白淨淨的,非常注意個人的儀表和衛生。他們的衣服總是平平整整的。他們認為不修邊幅的穿著是沒有修養的表現,一個人的儀表不僅是為了自己,而且也是為了他人的賞心悅目。上海男人是最具有審美觀和社會責任感的。

上海男人的談吐和舉止是優雅而紳士的。他們不會當眾剔牙摳鼻,他們不會一說話就“咱大老爺們”地噴你一臉的蒜味唾沫,他們更不會一路高喊著“口號”來吆喝著給別人灌酒。

當著眾人給老婆一巴掌的事永遠不會發生在上海男人身上。因為上海男人是最懂得憐香惜玉的。上海早上的菜市場上,挎著菜籃子的上海男人比比皆是,讓人看來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更顯上海男人的獨特魅力,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太太可以在被窩裏多躺一會兒,情願自己起一個大早。

上海男人把家務活的“買,汏,燒”可以全包了,生活開支中的劃算不劃算問題自然也一清二楚,這正是上海男人可貴的精明之處,錢賺來是不容易的,用得合理才舒心,為什麽不劃算一下來用呢?那些所謂的外地大男人們看得一愣一愣的,咬牙切齒地大罵上海男人斤斤計較之餘,總是還要忍不住問一句“那麽,上海太太們整天幹嘛呀?” 因為他們認為,女人就要承擔所有的家務活,盡心盡力地服侍好大老爺們,動不動還給個三拳兩巴掌的,顯示一下大男人的威嚴。

所以說上海的女人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她們一生下來就注定被所有家庭和生活中的男士寵愛,無論是同輩的男士還是老一輩的或是下一輩的。上海男士對女性的嗬護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哪怕自己在外是個高級主管或者是大老板,在自己太太麵前,上海男人永遠是太太至上。

朋友來家裏聚會,上海男人一定會卷起袖子親自下廚,為有機會炫耀一下自己的廚藝而沾沾自喜。他們不介意在眾人麵前對著太太唯唯諾諾,被太太當眾嬌聲奚落幾句也無所謂,還會樂嗬嗬地充滿愛意地撫摸一下太太的秀發說,“我的老婆真厲害,我就怕我的老婆。”

很多上海男人還會當著朋友的麵故意廣而告之,“這個月,我的太太又克扣我的零用錢了,我真可憐呀!”其實他們是在展示給朋友看“我對太太有多疼愛呀!”

試問,這樣的瀟灑浪漫,這樣博大的紳士胸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中華大地上,還有哪方男士可以相比?

無論你是一匹來自北方的“大灰狼”,還是來自南邊的噘著切切一小碟厚嘴唇的廣東人,今天你應該終於明白了,不要眼饞著上海女人的風情萬種,嗲聲細語,這是你們可望不可及,上海女人的“嗲”是上海男人寵出來的!而你們的文化隻會孕育出更多的“男人婆”。

曾幾何時,舉國上下的男性同胞,把“娘娘腔”這三個字冠以上海男人的代名詞,與其說這是對上海男人的一種羞辱,還不如說是對上海男人的一種嫉妒挑釁,誰讓老天爺讓上海男人具備了得天獨厚的一切條件?

以自稱為上海人的大作家餘秋雨為首,寫了一堆批判上海男人的文字,餘秋雨出生在浙江的一個小村莊,小時候來到上海,自以為受到了“鄉下人”的待遇,一直耿耿於懷,率先聲討起了上海乃至上海人和上海男人。好在上海男人向來豁達。

今天撰寫此文,希望祖國大地各方男士排除對上海男人的非議和不理解,還上海男人一個清白。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上海男人特有的海派風格讓多少女人們所親睞,多少女人就愛這上海牌“娘娘腔”。


************************
“全國人民不喜歡上海人”
送交者: 承諾 2008年12月05日12:39:55

我出生在上海,那個時候,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聲。記得小時候,常常聽大人教訓小孩的時候會說,“怎麽老天爺沒有把你生在外地!還不知足!”或者就是“再不聽話,就把你送給外地人!”

小夥伴中隻要有人去了“外地”,一定帶回來一頭“老白虱”,讓家家大人恐慌一陣子,時不時地檢查一下自家小孩的頭發。所以,在我們的腦海裏,“外地”是可怕的,是落後和貧窮的代名詞。我們在迷惑“外地”到底是在哪裏的同時,不由地慶幸自己生在上海,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的住宅空間是那麽有限。

長大了,終於越來越明白了,上海人除了上海以外的地方都統稱為“外地”,而且更感覺到的是“全國人民都不喜歡上海人”。

初中的時候,有一次班級組織同學去杭州旅遊,我們幾個在杭州街頭迷路了,大家嘰嘰喳喳議論著該怎麽辦(當然是一口上海發言),問路吧!於是,我恭恭敬敬地向一位過路人打聽我們所住的旅館的方向,他向前方一指,說“就朝那直走,便到了”。我們幾個連聲道謝,興衝衝地趕路了。結果走了快一個小時,也不見旅館的蹤影,我們開始疑惑這方向的正確性了。天漸漸黑了,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少了,正巧這時,一位中年人迎麵走來,大家遲疑地看著他,還沒有等我們開口,這位中年人先開口了,“迷路了嗎?”“是的是的!請問------”我們終於遇到了一位救星,他詳細地告訴了我們路線,原來先前我們問到的是完全相反的路線。“你們知道為什麽別人給你們錯誤的路線嗎?”他突然改口說起了地道的上海話,我麽大家瞪大了眼睛,一臉疑惑。 “年輕人,別再在外地說上海話了。記住,全國人民不喜歡上海人。” 這是一句至今讓我耿耿於懷的話。

我不記得我們最後是怎麽回到旅館的,隻是一路上大家都變得沉默了,我們都有一種受傷的感覺,原來上海人是那麽不受歡迎呀!可是為什麽呢?

在以後成長的歲月裏,我一直在試圖尋找答案。
上海人的清高是我找到的第一個答案。
外地人的妒嫉是我找到的第二個答案。

(待續)

全國人民!請對我這篇,出自全國人民最不喜歡的上海人的這篇文章發起猛烈的抨擊吧!
********************
為上海人的“崇洋媚外”昭雪

送交者: 承諾 2008年12月06日18:21:57

~續《全國人民不喜歡上海人》

“崇尚國外的事務,獻媚於外國人”這應該是對“崇洋媚外”一詞的比較恰當的解釋吧。把上海人定義為崇洋媚外,是完全不公正的,是迄今國人對上海人的最大一個誤讀。

進取的上海人一向尋求完美,因此製造出從來就讓全國人民都奢求爭購的各種產品,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麵。在想當年的那個時代,中國大地每個角落的人民都以得到上海生產的產品為最高的生活標準。

那麽當時的上海人呢?他們需要精益求精,他們需要向更高的標準挑戰,他們沒有停留在眼前的成績上,他們自然把目光轉向了國外,那裏有更先進的設施,有更值得取經的地方,有更令人向往的一切。上海人有著敏銳的嗅覺和犀利的觀察力,他們很容易吸收國外先進的一切,難道這就是崇洋和媚外?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麽今天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可算是舉國上下一片崇洋媚外了。

上海人是最博大胸懷的。雖然長期以來,上海人一直背負著“崇洋媚外”這一大罪名,但是為了國人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上海人寧可忍辱負重,因為普受教育的上海人深深知道,總有一天,國人會和上海人一樣重視教育,不再無知,全國人民會感激上海人為振興中華所付出的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崇洋媚外”的上海人開中國利用外資之先河。在此,隻想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1989年,上海引進了肯德基,開啟了外資餐飲進入中國之門的先例。此後,麥當勞、必勝客等紛紛進入。肯德基率先將快餐業態及相應的連鎖經營模式引入上海,還帶來了標準化、專業化、統一化和單純化等全新的管理服務流程,以及科學、完整的開發策略、開發係統,強大的連鎖保障係統等一係列管理技術,產生了重要的示範效應。 全國人民,如今在你猛啃肯德基的時候,在你美美品嚐異國風味的匹薩的時候,你一定會暫時忘記批判上海人的“崇洋媚外”了吧!你不會想到,正因為所謂的上海人的“崇洋媚外”,使上海在商業業態及經營模式上,僅用十多年就擁有了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商業業態,走完了發達國家50年的發展曆程。
上海人是中國人民的精英,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今天,為全國人民不喜歡的上海人平反昭雪的一天終於到來了。
(待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