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有關三鹿的故事 zt

(2008-09-17 01:38:06) 下一個
有關三鹿不得不說的故事

Metoo

  牛奶的故事實在太多。這次三鹿不幸陷在裏麵。所以說不幸,不是因為同情三鹿,而是因為這個行業從來都有這種種的潛規則在裏麵,沒有哪個公司能夠幸免,不過這次三鹿做的過火了一些。
  
奶粉有問題,市麵上的所謂鮮奶又能怎麽樣?可以教網友做個簡單的實驗:從超市上買來你信賴品牌的鮮奶,混合自己鮮榨的豆漿,比例可以隨便,建議1:1,蓋上鍋蓋直到煮沸,這時候掀開鍋蓋聞一聞蒸汽的味道,如果聞到一股氨水的味道,很不幸,你的牛奶裏摻雜了尿素。其實試驗的原理很簡單,尿素遇熱分解,如果混合在堿性的溶液裏,尿素與堿性物質產生化學反應,分解的速度加快,生成氨,就是我們所說的氨水。
加入豆漿的目的就在於鮮豆漿都有一些生物堿,屬於弱堿性液體,有助於尿素的分解。不幸的是,這個實驗能夠揭穿幾乎所有所謂大品牌的畫皮:-(,大家不妨都試試,畢竟你也要關注自己身邊的健康,讓更多無良企業曝光。所以用豆漿沒有用其他堿性物質,比如小蘇打之類的(效果會更明顯),因為如果試驗沒有檢測出來尿素成分,你還可以有牛奶和豆奶喝,不會浪費:)。
  往牛奶添加尿素是老生常談了,可以算是經典配方。早期奶農上繳原奶都要往奶裏摻水,可是這樣奶太稀了,比重不合格,蛋白質含量不足,不知道哪個聰明人,發現往牛奶裏摻尿能夠混過所有的監測(我國這種聰明人是受到鼓勵的,我不願意說中國的商業文化是什麽地方的人敗壞的,大家心裏都很明鏡,改革開放第一批受益的人就是那些道德淪喪的人,靠著假冒偽劣掏到第一桶金,他們沒有受到懲罰,並在全世界麵前樹立了假冒偽劣大國的形象,他們富裕起來的,可是受到懲罰的是全國人民,包括這次三聚牛奶就是這種綿延不絕的後遺症。曆史上中國的徽商晉商都誠實為本,那是真正的屬於世界的商業文化,可惜他們商業的失敗,連帶造成了中國商業道德的淪喪),於是一發不可收拾,開始是奶農自己往原奶裏撒尿,收奶站人少沒有那麽多鮮尿:(,摻了水後往奶裏再摻尿素。這樣的牛奶拿到乳業公司,他們不知道嗎?他們知道,但是奶源少,乳業公司隻能壓價收購,造成一種惡性循環。這樣收購上來的奶,不用煮就已經味道很衝了,通常就是高溫加熱,去除一部分尿素,可是還不行,殘留下來的尿素含量還很高,
而且更要命的是名義“蛋白質”含量不達標了,按照指標甚至連劣質奶的標準都達不到,隻能添加一些其他原料補充。有良心的就是添加蛋白粉,無良的企業就添加蛋白精,也就是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作為添加劑真是專利於中國的天才發明,原理上講,三聚氰胺具有一定的化學穩定性,無色無味,毒性小,適合用來做奶粉加工,不會分解,這點比尿素實在強上不知多少倍。不過要想摻雜得好,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普通人能夠掌握的。更不是奶農所能夠想到的,這種技術應該屬於大公司的專利,隻是不知道怎麽就流傳出去了,先是國外的源於中國的寵物糧食中發現這種添加劑,造成了大量寵物的死亡,引起國外對中國寵物糧食的禁運,並要求中國此後的出口飼料需提供沒有三聚氰胺的檢驗證明。在檢驗三聚氰胺上中國的經驗並不少,可以算是世界領先水平,不象有些人宣稱這種檢驗很難,甚至完全沒有預料會有這種添加物質。從目前三鹿的行徑看,公司很難擺脫自我添加這種化工原料的嫌疑,至少他們是持有一種行業慣例的態度,不予重視。
  三聚氰胺造成的腎髒結石與鈣化結石不同,後者幾乎不溶於水,除了手術碎石外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前者的結石具有微溶於水的特性,因此隻要不是大量長期食用,能夠形成結石的幾率較小,這是醫生建議患者大量飲水自我消解的原因,也是成年人或者稍大一些兒童很少發病的原因,更是奶粉企業有恃無恐的原因。可是問題還是出來了,對於非母乳喂養的嬰兒,就是長期大量喂食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他們能夠自我大量飲水的機會幾乎沒有,他們腎髒內管通道很狹小,這些都意味著三聚氰胺形成的結晶體難於排出體外,富集在腎髒各處形成淤塞,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將轉變成腎髒不可逆轉的腎衰。目前的醫學,成年人的腎衰,多數轉變成不可逆的腎髒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基本沒有複原的希望,對於嬰兒腎衰救治後是否有後遺症還未有定論,因為這樣的病例實在太少,正常的生物體在自然條件下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故,即使是非常容易形成腎結石的飲食及環境,這樣小的嬰兒也不會產生結石。我們隻能自我安慰說嬰兒自我修複能力非常強,會逐步恢複腎髒應有的功能,但是誰又敢打這樣的保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