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馬都吃興奮劑的德國,為何《南德報》《世界報》德廣播電台不斷抹黑中國zt (圖)

(2008-08-04 02:21:41) 下一個

連馬都吃興奮劑的德國,為何《南德報》《世界報》德廣播電台,德國巴伐利亞廣播台等德國媒體不斷抹黑中國zt

連馬都吃興奮劑的德國 為何不斷抹黑中國

--------------------------------------------------------------------------------

新華網 2008-08-03 19:58:46


連日來,德國媒體汙蔑中國是“興奮劑大國”的報道不斷,雖然沒有任何真憑實據,但德國記者們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編造能力,還是創作出了一係列抹黑中國的報道。最典型的是德國電視一台拍攝的一部名為“北京奧運=肮髒的交易”的紀錄片。在這部紀錄片播出後,《南德意誌報》、《世界報》、德意誌廣播電台、德國巴伐利亞廣播台等德國媒體一哄而上,紛紛指責中國是興奮劑泛濫的地方。該紀錄片還被搬上了美國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

  在這部所謂的“紀錄片”裏,多次出現劉翔的鏡頭,汙蔑劉翔有服用興奮劑的可能。其另一個具有爆炸性的噱頭是,中國有醫生在以24000美元的價格出售“基因興奮劑”,並就此得出結論,中國是“興奮劑大國”。可事實上,所謂的“基因興奮劑”根本還沒發明出來,正在北京的國際反興奮劑專家大衛·科萬教授對此表示:“基因技術現在隻在老鼠身上進行試驗,這項技術要在人身上得到應用,還需要很多年。”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被查出服用興奮劑的德國賽馬“淘金狂”和騎手貝爾鮑姆(資料圖 來源:新華網)

  一項被專家認定尚處於科幻小說階段的技術,竟被德國媒體炒得神乎其神,而它的所謂證據隻是一段沒有對白、沒有人物臉部的圖像。在這段圖像中,德國記者假扮美國遊泳教練,在北京一家醫院向一個所謂的“中國醫生”購買興奮劑,這位臉部被全部遮蓋的“中國醫生”表示了同意。

  但問題是,觀眾無法聽到這位“中國醫生”說的任何一句話,所有對白全部被消聲,隻有德文配音在談什麽“基因興奮劑”。這樣的“紀錄片”違背了基本的新聞采集規律,讓受眾完全無法核實、難辨真假。像這樣的“紀錄片”,隨便找個人,穿件白大褂就拍得出來,既可以配音說這個醫生在賣“基因興奮劑”,也可以說他在賣毒品或者賣避孕藥,一切都由拍攝者的意圖來決定,這樣的“紀錄片”,有什麽真實性可言?

  該片的可笑之處還不止於此。為了證明中國有使用興奮劑的嫌疑,德國記者竟然領著國際興奮劑檢查員,去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大院,被禁止入內後,就說中國人阻撓國際檢查。眾所周知,總參、總政、總後、總裝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四大總部機關,其所在地均為軍事禁區,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不能隨意出入。德國電視一台領著國際興奮劑檢查員去闖總政大院,明顯是故意製造“中國人阻止興奮劑檢查的畫麵”,以此來誤導觀眾。

  德國媒體煞費苦心編造這樣的片子來汙蔑中國,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奧運會。作為奧運會主辦國,中國是當前世界矚目的焦點,抹黑中國最具新聞效應。其次,在興奮劑問題上栽贓中國,也與德國不幹淨的奧運曆史有關。

  在現代曆史上,長期大規模組織奧運選手服用興奮劑,是德國除納粹以外,另一段抹不掉的曆史汙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組織上萬名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給許多運動員的健康造成了終身傷害。其後,與德國有關的興奮劑案件層出不窮,2000年悉尼奧運會時,德國摔跤選手雷波爾德就因服用興奮劑,被剝奪了金牌。

  為了在奧運會上獲得好成績,德國人還“勇於創新”,不僅運動員服用興奮劑,連馬也要服用興奮劑。上屆雅典奧運會,德國一名馬術選手在奔赴雅典前,參加了一場在意大利舉行的比賽,其賽馬被查出服用了興奮劑,被取消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但是,這一醜聞並未阻止德國馬術隊的“冒險旅程”,在雅典奧運會上,德國的兩匹賽馬又被查出服用興奮劑,德國隊獲得的團體障礙賽、個人三日賽和團體三日賽的3塊金牌都被剝奪。要知道,奧運馬術比賽金牌總共隻有6塊,而德國人依靠興奮劑,差點兒偷走了其中的一半!

  正因為有這樣不光彩的曆史,所以德國媒體特別注意其它國家的興奮劑問題,總是盼著“天下烏鴉一般黑”,免得一到奧運會,全世界就想起德國作用興奮劑的曆史。而抹黑中國,正好可以轉移世界對興奮劑問題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在酸葡萄心理下,任何與中國有關的負麵新聞都會被大肆炒作,哪怕這些新聞明顯是編造的,也會大受歡迎。比如,這次德國電視一台的“紀錄片”一播出,就立即登上了英國、美國媒體的重要版麵,而“紀錄片”的真實性卻無人理會。在德國,攻擊、抹黑中國更是成了近兩年一些媒體的時髦,隻要能抹黑中國,就從不言倦。

  這些媒體的歪曲和抹黑,對中國的國際形象當然會造成損害。但比這更嚴重的是,它阻礙了中國民眾與西方民眾的相互了解,是在播撒不信任的種子。奧運在即,我們歡迎各國媒體的到來,也歡迎各國媒體的批評和監督。但我們也希望那些喜歡編造新聞的媒體,能夠遵守起碼的新聞道德,客觀地報道奧運,客觀地報道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