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人在北京看奧運,圖,zt

(2008-08-04 01:24:10) 下一個
幾天後,就在8月2號,我就要動身去北京參加奧運了。為期7周,包括殘疾人奧運會也在內。




大概20年前我們3個人背著大背包在香港辦簽證,就為了去廣東3天,想起來真是很不尋常。那時我們坐著公交車穿越經濟特區來到廣州這個匯集著漢人的大城市,這個對我們來說完全陌生的世界,完全陌生的文化圈。



當年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同樣我對中國也一直保持著興趣。如今,我將伴隨德國奧運軍團到北京,那不僅僅是為了在奧運村和大家取得聯係和合作,除此之外,我還想了解少年營的情況,德國的機構,德國奧運軍團的大本營,還想拜訪德國人的家庭和團體。當然,我不會忘記奧運會的國際性,還有東道主中國和北京。那裏的體育大學是怎樣的?我們的居住地怎樣?教會在那裏的情況如何?還有2010年召開世博會的上海和周邊地區也吸引我。



周六啟程後,我會隨時在此寫下我的感受,――對未來的7個星期充滿了好奇。


Hans-Gerd Schütt 30.07.2008, 13:46
#
7 我要發言

北京非常安全
我記得以前沒有身份證的年代裏也沒有恐怖主義,那時候很安全。隨著電子攝像技術的成熟,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給自己的公民辦了一張貼有照片的身份證或者護照,全世界各地都可以聯網查到一個人的身份,應該來說這樣的時代更加安全了。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有了恐怖主義。恐怖主義使得人心惶惶,特別是在舉辦重大的活動的期間。北京的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所以安全的問題真是非同小可。



北京的外國人非常多,一般來說他們到達北京之後,都需要到當地派出所登記備案。奧運會即將來臨,對外國人的管理嚴格了很多,外國人需要把護照和派出所登記時刻帶在身邊以備隨時地檢查。



北京的大街小巷多了很多警察和保安,我聽說現在大大小小的公園都駐紮了軍隊來保證安全。每個地鐵站裏安置了和機場一樣的安全檢測係統,乘客的行李和背包都需要被檢查和監督。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到處的安檢確實給很多人帶來了時間上的不便,但是為了保障絕對的安全,也許這是唯一的辦法。




我工作的辦公樓裏也裝起了人員檢測門,現在我們需要天天拿著大廈裏發的IC卡才能進去,因為這條路是奧運會馬拉鬆經過的地方,所以這裏的安全被嚴格重視起來,也許連蒼蠅都很難飛進去。





小攤小販消失了

北京是個很熱鬧的城市,尤其是買東西特別方便,半夜12點,隻要你願意,一出小區大門就能買到各種新鮮水果,啤酒飲料還有香煙。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半夜還能捧一大西瓜回來,那真是解渴!冬天的夜裏到處可見千裏飄香的羊肉串,烤雞翅,再喝上一盅二鍋頭,簡直是一種享受!






我們小區對麵天天開到淩晨的水果攤最近忽然不見了。 本來還以為是因為旁邊的五星級酒店在施工,所以他們搬走了。可惜之餘我嚐試著去公司附近的水果攤買水果,但是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一下子都消失了。現在隻能天天跑到大型超市去買水果蔬菜,水果新鮮程度先不說,但是結賬處長長的隊伍總是讓我煩惱。



小攤小販消失了,這些本來像報亭一樣的小屋很快就被拆遷,並且鋪上了綠地,或者多了一些花花綠綠的垃圾桶。北京一下子變得利索了,整齊了,新穎了。






電視上報導說大貨車不允許進五環以內,本來煙熏的彌漫的工廠搬走了。北京變得幹淨了。



一直給我們送啤酒的小夥子有一天忽然和我說,啤酒漲價了,漲了三分之一,原因是運啤酒的大貨車進不來了,現在隻能用小車來運,那可想而知運費自然暴漲。北京忽然變貴了。



我在杭州教書的時候自行車總是被偷,但是在北京到處都有人管理自行車,我的自行車用了1年半了,仍安然無恙。北京變安全了!



我很期待! 希望有一天小攤小販們會回來,當然北京的安全我很享受!
Thomas Emmrich 28.07.2008, 12:27
#
我關心的是奧運前後老百姓的故事
我對北京奧運會的報道:



幾乎每個人都在說奧運, 但是我並沒有把這個天天提在嘴上。當每個人都在說奧運的時候,我倒是覺得奧運本身並不是最熱門的問題,反而應該作為一個背景來看看奧運期間老百姓的生活。



我將會對奧運會前前後後的北京老百姓生活的故事做一些記錄。



很久之前我們就已經感覺到了因為奧運而給北京帶來的一些巨大變化,新建的高樓大廈隨處可見,空氣質量日益改善,市民的禮節教育日益增強,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報道和宣傳奧運。通過我的博客我想讓大家更具體的了解奧運前後北京老百姓的故事。
 


 



 








恩德馬



中國已經陪伴我走過很多年了。我上大學的時候對中國文化和中文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中國的哲學,因為那時候我想從以歐洲為中心的想法走出來,去看看世界別的角落。



1982年的夏天我第一次背著旅行包到了中國,六個星期的旅行讓我對中國有了最初的實地了解。



在感慨萬千的同時我對中國產生了很深的情結。這也是影響了我後來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的原因。



2004年我在中國杭州當了德語教師,杭州是個美麗的城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去年開始我在北京管理卡爾·杜伊斯堡語言培訓中心。

舒特

德國天主教教會體育專員舒特同時也是天主教大眾競技體育聯合會的顧問。他隨德國奧運軍團一起前往北京。這位德國的奧運牧師從北京寫來他的感受。



想要了解舒特在奧運會上的特殊工作,請點擊這篇報道奧運軍團裏的心靈安撫師

自我介紹

DW-WORLD
target=_sel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
Thomas Emmrich 28.07.2008, 12:01 # 4 我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