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CCTV正告CNN:中國網民為什麽憤怒?(組圖) CCTV (圖)

(2008-04-03 00:44:33) 下一個


CCTV正告CNN:中國網民為什麽憤怒?(組圖)

CCTV

今年3月初西藏拉薩發生了打砸搶燒的嚴重暴力事件,一些外國媒體在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時,出現了大量失實的報道,這些報道引發了境內外眾多網民的抗議。一些網民甚至自發建立了一個anti-cnn網站,意思是反對CNN不實報道。

  CCTV東方時空節目說,3月27日,在外交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西方媒體提問:這個網站是否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是這樣回應說:你提到的這個事情反映了一種社會現象,值得在座的媒體進行反思和思考。你問是不是有政府的成分在裏麵,你們應該看一看有的西方媒體的報道,這種現象難道還用中國政府去煽動嗎?這完全是中國各界群眾對這種不負責任,違反職業道德的報道予以自發的譴責和批判。

  CNN是美國著名的新聞媒體,一直強調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報道新聞,但是在報道拉薩發生的暴力事件中,以CNN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媒體卻出現了大量失實報道。

  部分西方媒體失實報道引發網民抗議

  今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發生打砸搶燒暴力事件,一些不法分子追打過路群眾,衝擊商場和政府機關,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18名無辜群眾被燒死或砍死,造成直接財產損失近2.5億元。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組織公安、武警,對在拉薩街頭打砸搶燒的不法分子進行依法打擊,迅速平息了事態,維護了社會穩定。

  但是,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在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時,卻完全違背了新聞的客觀公正原則,進行了失實的報道。



中國網民擬起訴歪曲報道拉薩事件的西方媒體

網站引起西方媒體的攻擊


  3月17日,CNN網站上使用了一張拉薩事件的圖片,圖中兩輛軍車正向兩名平民駛來--事實上,如果完整展示圖片的話,可以看到當時軍車旁有約10名暴徒在向軍車投擲石塊,顯然CNN網站的圖片故意剪裁了暴徒向軍車投擲石塊的圖像。

  同日,BBC網站上刊登題為藏人描述持續騷亂的報道,所配照片的說明是:拉薩目前有大量軍隊。而事實上,配圖是西藏當地公安武警協助醫護人員將騷亂受傷人員送進救護車的場景,圖中救護車上急救二字頗為醒目。即便不識漢字,救護車上大大的紅十字也讓人難以視而不見。

  3月18日,德國《柏林晨報》網站刊登一張照片,圖片的說明是警察在抓捕藏人--而事實上,圖片上顯示的是西藏公安武警正解救被襲擊的傷員。

  德國RTL電視台在其網站的新聞欄目登出一幅表現4名揮舞棍棒的警察追打遊行者的照片,圖片說明為:中國警察在西藏鎮壓抗議者。但照片實際上是尼泊爾警察17日在加德滿都驅散遊行示威者。而同樣的錯誤也出現在德國N_TV電視台的節目中。

  這些媒體都是西方社會的主流媒體,它們向來以客觀公正的新聞觀作為自己的標簽,但是在對此次拉薩事件的報道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真正的客觀公正,很多失實報道顯然不是用失誤所能解釋的。

  國內的反CNN網站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由網民自發建立起來的。他們將這些造假的報道集中展現出來,主題就是:西藏真相:西方媒體汙蔑中國報道全記錄。

  在日漸清晰的事實麵前和海內外網民強大輿論的壓力之下,本月23日,德國RTL電視台網站發表聲明,承認其有關西藏的報道出現失實,並表示遺憾。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並沒有看到其他媒體的態度。

  國內網民饒謹

  今年23歲的饒謹去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專業,現在自己開了一家IT公司。拉薩事件發生後,饒謹和留學海外的朋友聊天,聽到了一些讓他感到非常震驚的情況。

  饒謹:他們每天都看到外麵的報紙整版整版地在報道西藏的事件,而且用的都是不實的圖片。當時我感覺也是非常氣憤,因為我知道媒體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些偏向性,但是不管你立場如何,你不能無中生有,捏造事實。

 CNN、BBC、德國RTL電視台等部分西方主流媒體,對拉薩事件做出的失實報道,引起了中國網民的強烈反感。

  網友:當我知道這些事情以後我自己有點憤慨,這可以說是一個赤裸裸的就是很明顯的造假行為。

  網友:首先我覺得就是中國人都應該有的反映,就是比較憤怒,然後我覺得大家還是在這件事情上一個是表現得很理性,在比較理性地反擊,一個是熱情很高,就是說大家還是很愛國的其實可以看出來。

  饒謹在網上和網友們聊天,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漸漸萌生出一個想法。

  饒謹:有網友建議我們應該進行反擊,奪回話語權,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讓西方的民眾了解事實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在網友們的支持下,3月20日,饒謹創辦了一個域名為anti-cnn.com的網站,也就是反CNN網站,旨在收集、整理並發布部分西方媒體失實報道的證據。幾天之內,有近2000人發來帖子,經過核實後,饒謹將得到確認的內容放到網上,其中包括美國的CNN、福克斯電視台、英國的BBC、泰晤士報、德國的RTL電視台等部分西方主流媒體的失實報道。

  饒謹:比如這個,《多倫多新報》3月24號搞了一個網絡投票,題目是《中國是主辦奧運一個合適的國家嗎?》,投票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到目前為止,他自己的網站上顯示的還是76%的讚成,23%的反對。然後他今天發布標榜公正的報紙今天卻將結果公布成17%讚成,82%反對,這是他們自己搞的投票,而且結果現在也還在他們的網站上顯示,這確實是一個彌天大謊。

  網站發布的帖子迅速被無數網友轉載至其他論壇,現在網站每天的訪問量已經超過50萬人,其中國內的訪問量站60%,國外占40%。隨著網站訪問量的增大,反CNN網站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有人認為網站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幕後支持,甚至說這些網民是受中國政府雇傭。

  饒謹:我覺得提出質疑是必然的,但是其實這種說法是挺可笑的,我們完全是由網友自發提出這麽一個ID,然後自主來運作的這麽一個網站。在網站上線不到一天的時候,不到一天就收到了好幾百封的E-mail,其中有非常多的網友要加入誌願者,收集整理材料,擔任網站建設工作或者翻譯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政府方麵的機構或個人跟我們聯係過。

  國際網民王平

  在這次眾多網民的網絡反擊中,已經分不清哪些是國內網民哪些是海外網民,大家做的同一件事情就是盡其所能,還原事情的本來麵目。

  王平到美國已有6年時間,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經曆了求學和工作的過程,現在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3月中旬,他在當地的媒體上看到了關於拉薩事件的報道。

  王平:我們也不是很清楚那麽多事,但是憑直覺感受不對,因為這些媒體在報道中國事情上一貫誇大,後來跟國內朋友通話,才知道有問題。

  受到當地媒體不實報道的影響,美國一些不明真相的教授公開站出來進行所謂的聲援西藏的行為,這事讓王平十分氣憤。

  王平:他們完全不顧及事實,很氣憤。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拉薩事件的真相,王平開始搜集資料,並給這些不明真相的教授一一發去電子信函。

  王平:我就給他講過去西藏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現在是多少,過去嬰兒死亡率是多少,現在是多少。

  記者:你現在還要做些什麽事情?

  王平:我在準備把藏族同胞寫的一些回憶錄放到網上去,讓大家都來了解一下。

  在采訪中,王平一直說他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限,為了還原拉薩事件的真相,很多海外華人這段時間都和他一樣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

  劉:有個叫吳的同學製作招貼畫讓大家看真相,我說想花多少錢給我打電話,可惜的是我還沒資助呢,錢就湊齊了。

  米:我就做了100張傳單,100張VCD,到時代廣場去發。

  海外學生:就像侮辱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都是自發的。

  對於在報道拉薩事件中,部分西方媒體和中國網民的不同表現,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在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得很精彩,他說:拉薩事件留給中國廣大民眾一個遺產。它就像一麵鏡子,照出了國際上有些人的真實麵目。它也是一部教材,一部反麵教材,教育了中國民眾,有些西方媒體標榜的所謂公正、客觀到底是什麽?

  那麽,為什麽一些外國媒體在此次拉薩事件的報道中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失實報道?又該如何評價中國網民在反擊這些報道中的表現?

專家觀察:外媒失實報道和網民在此事件中的反應

  2位長期從事新聞傳播研究的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對此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喻國明:我想按照我們做新聞研究的角度來說,我們覺得這種歪曲性的報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屬於由於無知,由於缺少了解所造成的一種混淆,我想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還是可以理解,可以麵對的,但是如果是一種有意的移花接木,指鹿為馬的那種混淆、顛倒事實的真相,這樣的一種做法原則上來說不可能是由於無知,不可能是由於缺少了解所造成的,我們隻能判定他是有意為之的。這種有意為之一定是跟他的某種政治意圖,或者說某種背後更深刻的國家利益是聯係在一起的。

  尹韻公:應該說在達賴集團這個問題上,西方一直存在著三偏,第一個就是偏袒,就是偏袒達賴立場,第二個偏執,觀點偏執,就是一心自我,就向著達賴,對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視而不見,第三個是偏見,由於他偏袒達賴立場,他觀念又是偏執,他報道必然是偏見。

  在西藏這個問題上,他們一點也不公平,一點也不公正,為什麽?那麽多暴徒打傷了那麽多的漢族群眾和藏族群眾,還有五個花季少女被活活燒死,我至今沒有看到任何一家西方媒體對這些受到肢體傷害的中國老百姓表示過哪怕一絲一毫的人性關懷,這樣的報道沒有,那麽你們所說的人權何在,你們所說的公理何在?

  記者:那我們也看到有很多公眾針對這種行為,自發地建立一些網站或者是通過其他的一些渠道來表達他們的抗議,對他們的行為您怎麽評價?

  喻國明:我想這是非常正常的。西方媒介這種偏見式的報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國際舞台上隻有一種聲音,隻有一元化的聲音,如果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數字化技術,利用我們現在的傳播手段和公民外交等多種渠道,我們就可以形成一種對於這種單極化話語霸權的壟斷的一種打破。

  其實,此次部分外國媒體對拉薩事件的失實報道並不是偶然的,認真觀察這些年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就會發現,他們對中國的偏見實在是根深蒂固。

  謊言與偏見

  2007年8月,美國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召回2000萬件中國產玩具。雖然美泰公司明確玩具召回的主要原因是設計缺陷,但部分美國媒體還是以含鉛玩具為主題進行大肆報道的,嚴重損壞了中國製造在美國的形象。

  去年一年,一些國外媒體還連續報道了中國出口的含二甘醇牙膏、巴拿馬藥品中毒、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等事件,渲染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但實際上這些事件中有的是屬於各國檢測標準不同,有的是商品通過非正常途徑進入進口國,而有的根本就是一些西方媒體的失實報道。

  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北京的天氣和環境也開始成為部分國外媒體發揮的目標。在去年北京的山地自行車測試賽期間,美國一家媒體的標題就是北京的汙染是運動員的大敵,內容是說,因為汙染嚴重,美國的一位選手感到呼吸困難,不得不放棄比賽。 進而就有人提議:給參加奧運會的美國運動員配發口罩。

  而像台灣問題、達爾富爾問題、人權問題等更是部分外國媒體常常拿出來炒作的材料。

  專家分析屢次歪曲報道背後的深層原因

  實際上,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這種戴著有色眼鏡的新聞報道,其背後是有著深刻的意識形態等深層次的原因的,

  記者:其實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應該是一個沒有國界的準則,但是我們卻遺憾地看到,除了這次拉薩事件以外,在以往的一些新聞報道中,西方媒體對我們國家的報道也有失實的地方,那您覺得造成這種現象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麽?

  喻國明:因為西方媒介一貫是以西方價值中心論作為它圖解、理解世界,觀察世界的一個基本的把關標準,審美標準,是非標準,所以出現一些對於一些發展中國家,對一些意識形態跟它不同的國家的一些角度上的、邏輯上的這種差異本身,其實也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這樣的一種對發展中國家和對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一種雙重標準實際上是他們始終都存在著的,比如說我們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在法國,前不久法國騷亂的時候,法國作為他們的西方盟友,他們對於那個騷亂的群眾直接指稱的就是暴徒,對於政府本身所采取的一係列的措施,他們都是持寬容和積極的態度,但是對於在我們中國西藏發生的這樣的一個事情,明明是暴徒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在傷害老百姓的生命,襲擊各種各樣的店鋪和國家機關,這樣的一種明顯的犯罪行為本身,他們的這種指稱可能明顯是跟法國的騷亂報道當中他們的用語、他們的邏輯和他們的傾向明顯是不同的。

  記者:類似拉薩事件這樣的一些失實報道,這次不是第一次發生,可能也不是最後一次,那麽以後在麵對類似的事件的時候,我們的民眾應該以一種什麽樣的心態來麵對呢?

  喻國明:對於這樣的一種歪曲報道也好,失實報道也好,我想我們中國的公眾包括政府在內,我們的心態要更加理性,僅僅情緒化的反應,僅僅說對方是誣蔑,對方是造謠本身我覺得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國際的傳播領域裏麵,西方媒體所建立起來的那一套規則,以及它所占有的份額,基本上是由西方媒介它的文化,它的價值觀所構成的,這是我們必須要麵對的一個現實,因此,我們如何來打破這樣的一個西方媒介的這種話語霸權,我想用多種多樣的方式,第一就是我們自己媒體的聲音,要逐漸隨著我們的政治實力、經濟實力的增強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第二,要動員多種多樣的社會力量來進行公民外交這種渠道,因為傳播本身並不一定僅僅是通過新聞媒介來傳播,公民之間的交往,學者之間的交往,社會各個行業之間的交往同樣也是傳播構成的最重要的要素,這種公民外交事實上現在地位越來越重要,它形成它的這種壓力也好,形成它的影響力也好,其實有的時候比政府外交可能起的作用還要大。

  尹韻公:我們也要學會利用現代最新的傳播技術,比如說互聯網,以後手機還會發展,你看我們也可以像很多中國人,比如像今天的加拿大和德國的留學生一樣,他們會自發地出來表達對這種不公平的對待中國這種抗議,利用這種方式來展示我們中國,真實的中國。

  麵對此次在拉薩事件中,部分西方媒體的失實報道,也許法國的《歐洲時報》21日發表的評論員文章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文章說:如同炒作中國威脅中國間諜中國玩具達爾富爾等議題一樣,進一步暴露出深藏於西方輿論之中的一貫的、對待中國問題的雙重標準。

  新加坡《聯合早報》同日發表的評論員文章也指出:很多西方人為騷亂者尋找開脫之詞,甚至予以合理化和正當化,但事實上,藏獨勢力早已將自己的動機廣告於天下。

  最後,我們以反CNN網站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節目:我們並不反對媒體本身,我們隻反對某些媒體的不客觀報道;我們並不反對西方人民,但是我們反對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