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接受德國《明鏡》采訪我軍暗示潛艇突破美航母事件屬實, (圖)

(2008-03-26 04:09:40) 下一個



接受德媒采訪我軍暗示潛艇突破美航母事件屬實(圖)

新華網

德國《明鏡》周刊3月19日文章,原題:我們將利用各種手段維護我們的主權
編者按:《明鏡》在采訪中稱中國海軍已經顯示了能夠震懾美國人。比如,你們的一艘潛艇就在被發現前接近了“小鷹號”航母。陳舟表示那隻是巧合,與美國海軍相比,我們的海軍還很弱,我們的活動範圍還隻達到了所謂的第一島鏈,即日本、台灣和菲律賓。

  德國《明鏡》周刊就中國追趕美國軍力、台灣問題以及黑客攻擊德國政府計算機等問題對話中國戰略家陳舟。

  陳舟,54歲,中國海軍軍官,中國軍事科學院教授。

  明鏡:中國為什麽在軍事上投入如此多的資金呢?

  陳舟:中國不僅經濟在發展,軍事也在發展,我們非常理解有些國家對此的擔憂。但是,這種擔憂是沒有根據的。我們不會尋求霸權,我們所追求的是和平發展。

  明鏡:那麽,中國為什麽要大肆發展軍事呢?

  陳舟:如果我們經濟發展了,軍事也一定要得到發展。我們必須要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保衛國家安全。曆史上,中國軍隊主要就是由地麵力量組成的,這就是為了保衛國土安全。1980年以來,由於世界其他地區發生了地區衝突和戰爭,中國也一直在發展軍事。請不要忘了台灣還有分裂活動……



為潛艇裝載魚雷



  明鏡:如果台灣宣布獨立,你們想用軍事威脅誰呢?
  陳舟:我們將利用各種手段維護我們的主權。事實上,如果我們被迫用軍事手段阻止分裂活動,我們的海軍和空軍力量還不是足夠強大。在那樣的衝突中,我們必須要保持海空優勢,至少是局部優勢。

  明鏡: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你們打算達到台灣的主要盟友美國那樣的軍力呢?

  陳舟:對中國來說,根本沒必要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我們所考慮的是,在台海出現危機時阻止美國的幹預。應該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而不是其他人來解決台灣問題。利用和平還是軍事手段來解決問題完全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

  明鏡:北京打算如何阻止美國人的幹預呢?

  陳舟:(中美)雙方都希望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中國想發展經濟,我們不希望發生戰爭,甚至連危機也不希望出現。情況就是這樣,但我們必須做軍事上的準備。

  明鏡:也就是說,北京強調的是威懾?

  陳舟:對,威懾是我們的戰略之一。我們的目標就是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過去,我們對威懾的研究重視不夠,現在,我們對威懾的效果很感興趣。我們一定要能夠阻止、解決和控製危機。危機管理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如果我們能夠威懾,就能夠解決危機。

  明鏡:你們已經顯示了你們能夠震懾美國人。比如,你們的一艘潛艇就在被發現前接近了“小鷹號”航母。

  陳舟:那隻是巧合,與美國海軍相比,我們的海軍還很弱,我們的活動範圍還隻達到了所謂的第一島鏈,即日本、台灣和菲律賓。

  明鏡:你們打算在未來進一步向外拓展嗎?

  陳舟:傳統上,中國就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一個陸權國家。在中國的近代史中,外部勢力之所以能夠侵略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海軍。現在,我們想從海上進行防禦。為了更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我們要發展遠洋行動能力。我們的海軍會航行得更遠,但我們的目標始終是防禦。我們不是一個具有進攻性的國家。

  明鏡:但是你們的海軍也表現出了對航母的興趣,為什麽你們想要這種純進攻性的武器呢?

  陳舟:關於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存在爭論。我認為,對於從海上發動戰爭來說,航母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人卻認為在導彈時代,這種龐然大物就是移動的靶子。中國是否需要航母取決於三點:政治戰略、軍事裝備選擇的優先次序以及中國的軍費開支。

  明鏡:美國在曆次戰爭中所展現的科技優勢沒有對你們發展軍力產生作用嗎?

  陳舟:這是明擺著的事情。1991年的海灣戰爭幫助我們改變了國防現代化的政策方向,因為它促使我們致力於發展信息科技,而信息科技正在推動軍事領域的革命。我們的目標就是發展能在2050年贏得信息戰的軍事能力。

  明鏡:那也包括攻擊西方國家軍方和政府的計算機,也包括德國或者更多……。

  陳舟:這樣的指責根本沒有任何依據,事實根本就不是那樣。我可以向你保證,中國的軍隊沒有入侵過你們政府的計算機。我們是遵守國際法的,即使我們能發動那樣的襲擊,那也不符合我們的外交政策目標。

  明鏡:中國人民解放軍要多長時間才能獲得美國那樣的軍事優勢?

  陳舟: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我們相信我們能縮小差距。這並不是說我們想與其他主要大國展開軍事競賽,我們隻是想獲得最新的軍事發展。

  明鏡:難道你們不擔心你們的政策會引起整個地區的軍備競賽嗎,這甚至可能會給中國帶來災難?

  陳舟:在我們看來,經濟和軍事要同步發展。中國人不傻,不會把大把的錢花在發展軍事上。

  明鏡:不少專家都認為(中國)官方公布的(軍費)預算數字打了很大折扣,這些軍費包括軍事科研、武裝警察以及空間項目的經費嗎?

  陳舟:軍費預算確實包括了軍事科研的費用,但是不包括武裝警察的費用,我們的空間計劃中隻有軍事部分的經費是來自國防預算。

  明鏡:(軍事)更加透明會緩解你們鄰居的疑慮,不是這樣嗎?

  陳舟:最近10年來,我們已經變得更加開放了。但是我們也要顧忌到國內批評的聲音,他們想知道我們為何要對外國透露這麽多的軍事秘密。不過我承認,更加開放會導致更加信任。


*********************
軍報:解放軍應提高戰略能力維護國家利益(組圖)(1)

陳舟: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多次參加中國國防白皮書起草,著有《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和《粟裕兵法》等著作。

  維護國家利益,曆來是軍隊的神聖使命。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國家利益發展中出現許多新情況、新特點。胡主席站在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國家利益全局的高度,提出軍隊要“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國家利益在軍隊曆史使命中的地位作用,賦予了我軍職能使命鮮明的時代內涵。如何認識國家利益,軍隊在維護國家利益中應具備哪些戰略能力,記者就此采訪了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

  維護國家利益是我軍的根本職能

  記者:軍人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使命,首先應弄清什麽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概念,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安全環境條件下,強調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應當如何把握國家利益的本質特征?


中國海軍406號核潛艇

  陳:國家利益是與特定的社會經濟關係相聯係的國家物質與精神需求、生存與發展需求的總和。馬克思主義認為,建立在一定生產力發展水平之上的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決定著國家利益的存在方式。從這一觀點出發,就能真正理解國家利益的本質、內容及發展變化,理解為什麽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是現階段中國的根本利益,理解為什麽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國家利益既是具體的又是曆史的。不同的經濟政治狀況、國力軍力水平、安全環境特點和曆史文化傳統,不同的曆史發展階段,決定了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國家利益追求。依據重要性和表現方式的不同,國家利益可區分為根本利益或核心利益、重大利益和一般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軍事利益和文化利益等。

  記者:我們黨對國家利益的認識也是隨著曆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的。

  陳: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利益觀念,是在救亡圖存、反霸求強的英勇奮鬥中形成和發展的。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實現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而浴血奮戰,在新中國成立後又為捍衛國家安全和利益而堅決鬥爭。鄧小平同誌從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條件出發,明確提出處理國家關係不要以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劃線,而要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來處理問題。江澤民同誌在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的基礎上,強調處理國與國關係要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關注和維護國家發展利益。胡錦濤主席著眼於新世紀新階段的時代特征和國情軍情,多次強調要從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全局思考和處理軍事問題,要從維護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利益全局出發來思考和籌劃軍事鬥爭準備和軍隊建設。將國家利益作為軍事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反映了從戰爭年代的革命軍事製度向和平時期的國家軍事製度轉變的必然趨勢。維護國家利益,是提高我軍戰略能力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肩負起捍衛新的曆史條件下國家利益發展的重任

  記者:中國的和平發展,是在推進世界多極化、融入經濟全球化和發展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實現的。時代變化、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地位上升,必然改變國家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生存和發展需求,改變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存在方式。充分認識我國當前國家利益的發展變化,對於有效履行我軍曆史使命是十分必要的。

  陳:這確實是一個必須弄清的問題,在我看來,我國國家利益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從“圖存”到“求強”。新中國的成立,標誌著困擾中華民族百年的救亡問題得以解決。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國家仍然麵臨大規模外敵入侵的現實威脅,“圖存”即鞏固和維護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成為國家安全戰略的重心。改革開放以來,“求強”即維護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開始成為國家安全的基本目標。從總體上看,國家利益的重心已經由生存轉變為發展。維護國家利益,就是要堅持安全與發展的統一,謀求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的綜合安全。

  二是從立足國內到內外兼顧。以往國家利益的實現,主要立足於自主發展。現在,我們走上了一條既獨立自主又與經濟全球化密切聯係的發展道路。國家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國家利益必然隨之向外延伸。我國對海外能源、資源和市場的需求和依賴程度都在上升,保障經濟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保持正常的對外經濟交往和聯係,維護能源、資源供應和運輸通道的安全,保護公民和法人海外利益、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妥善處理同其他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麵的分歧,事關國家發展全局。

  三是從三維主權空間到多維相關空間。國家利益的基礎首先是國家主權管轄的空間範圍。隨著我國日益融入全球經濟體係,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變化和新軍事變革的迅猛發展,影響國家利益的相關空間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領土、領海、領空安全,海洋、太空和電磁空間的安全對國家利益發展的作用凸顯。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無論是維護主權統一和海洋權益,還是發展海洋經濟、保障海上通道安全,海洋安全都與國家的戰略利益密切相關。21世紀也是人類開發和利用太空的世紀。太空將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的基礎,成為增強綜合國力新的戰略製高點。21世紀還是信息社會和信息化戰爭全麵發展的世紀。電磁空間作為信息的基本物質載體,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戰爭的全過程產生越來越深刻的影響,爭奪電磁空間主導權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記者:國家利益的發展延伸了國家安全利益。毫無疑問,國家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所需要的,就是我軍職能之所在,使命之所係。

  陳:胡主席提出的“三個提供、一個發揮”軍隊曆史使命的核心,就是要求軍隊把維護國家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維護國家根本利益與各國共同利益有機統一起來,肩負起捍衛新的曆史條件下國家利益發展的重任。古往今來,國之大事莫過於發展與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利益是貫穿於軍隊全部使命的主線,是我們正確理解軍隊使命的鎖鑰。

  記者:目的與手段、需求與能力總是相互關聯的。維護國家利益這一目標要求我軍必須要有很強的戰略能力。

  陳:我們堅持和平發展,但我們不是和平理想主義。我們反對在國際事務中搞實力政策,但我們自己必須有實力。這就是曆史的辯證法。國家利益的維護當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如利用政治外交活動、經濟交往手段等。但在這些方式中,軍事力量發揮著基礎性、全局性和長遠性的作用。軍事能力是國家戰略能力的核心,是其他各種維護國家利益方式的戰略支撐。國家利益發展到哪裏,就應當具有能夠延伸到哪裏的軍事能力。對我們這樣一個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安全環境又非常複雜的大國而言,擁有一支與國家地位相稱、同國家發展利益相適應的軍事力量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協調發展經濟和加強國防兩大戰略任務,強化戰略規劃、係統優化、效益為上和科學管理意識,以世界的眼光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全麵提升我軍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製戰爭、打贏戰爭的能力。

  提高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能力是我軍當前緊迫任務

  記者:國家利益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自覺樹立新的國家利益觀,站在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的高度加強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籌劃指導。從國家利益發展的戰略需求和安全環境的特點看,我軍應具備哪些戰略能力?

  陳:我認為主要包括幾個方麵:

  一是戰略籌劃和指導的能力。軍隊的戰略能力,首先就體現在軍隊領導幹部特別是高中級幹部應當具備良好的戰略素質,有很強的戰略意識。這就是要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為提高我軍戰略能力的前提和保證。戰略意識又是全局意識。要有很強的全局觀念和寬廣的世界眼光,從國際戰略全局和國家利益大局籌劃軍隊建設和運用。戰略意識還要有預見性和前瞻性,審時度勢、把握先機、多謀善斷、爭取主動,有為維護國家根本利益而鬥爭到底的戰略意誌和決心。

  二是遏製和打贏戰爭的能力。通過戰略威懾遏製、延緩戰爭,最大限度地保持戰略穩定,是國家根本利益的要求。打贏能力是遏製能力的前提,但遏製能力在政治上要求更高。要發展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提高戰略核力量的突防能力、防護生存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建設可信的戰略威懾力量。要從傳統的重陸輕海到陸海並重,堅持以海、空軍和第二炮兵為重點的諸軍兵種協調發展,提高奪取製海權、製空權、製天權和製電磁權的能力。要加快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型,加緊推進軍事鬥爭準備,全麵提高預警偵察、中遠程機動、精確打擊、信息對抗、聯合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

  三是應對危機和突發事件的能力。當前,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並有新的發展,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汙染、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正在上升,社會轉型期的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問題麵臨新的挑戰,安全威脅呈現多元化、不確定、突發性和防範難度大的特點。軍隊必須發展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既能應對傳統安全威脅,也能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既能應對戰略力量對比失衡情況下的外部威脅,又能應對國內不穩定因素帶來的內部威脅;既能遏製和打贏戰爭,還能處置突發事件和控製危機升級。

  四是營造有利於和平發展戰略態勢的能力。當今世界安全威脅多元化、全球化的趨勢,使得各國在安全上共同利益增多。我們要高舉互信、互利、平等、協作新安全觀的政治旗幟,加強與主要國家和周邊國家的戰略協作和磋商,保持地區戰略力量平衡,推動各國安全和軍事互信機製的建立。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識國際軍事安全合作,發展中國特色的海權、空權等理論,重視非戰爭軍事行動,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國際反恐合作和災難救援行動,開展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做出更大的貢獻。




增強海洋國土意識 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任向群

  海洋既是人類文明的曆史源頭,又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寶庫。在當今海洋競爭的時代,如果不能有效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我們的國家利益就會受到重大損失,國家的發展就會受到極大製約。

  海洋權益包括國家的海洋權利和海洋利益。海洋權利屬於國家主權的範疇,是國家領土向海洋延伸而形成的權利,主要指沿海國對領海和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以及在公海和國際海底的各項自由和權利。國家的海洋利益是綜合性的,包括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等。

  海洋被譽為“藍色的聚寶盆”,蘊藏著豐富的淡化水、食品、能源、金屬等戰略資源,生長著25萬多種海洋生物,石油可采儲量僅近海海底就達2500億噸,相當於陸地的3倍。向海洋進軍,成為沿海各國謀求生存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171號防空型驅逐艦

  我國在海洋空間擁有巨大的戰略利益。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廣袤的“海洋國土”,有18000多公裏的大陸海岸線,6900多個麵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並對300萬平方公裏的海域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日益融入國際經濟體係之中,國家經濟利益正在向海洋拓展和延伸。首先,豐富的海洋資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所轄海域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僅魚類就有3000多種。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南海我國傳統海疆範圍內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420億噸。以海洋資源為開發對象、以海洋產業為主體的海洋經濟,可形成包括海岸帶經濟區、大陸架、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和國際海底采礦區為一體的海洋經濟區,並將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其次,海洋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命脈。我國有30多條遠洋運輸航線通達150多個國家地區的600多個港口,對外貿易的絕大部分和石油進口的90%依賴海上運輸。從中東由紅海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經印度洋然後通過馬六甲海峽到南中國海,是中國能源輸入的主要通道。海洋航道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海洋不僅事關我國的發展,還與我國的安全息息相關。台灣是我國大陸通向大洋的戰略要衝,台灣問題不僅事關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對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維護海上安全也至關重要;由於曆史等複雜因素,我國與周邊國家存在海洋劃界和島嶼歸屬等紛爭,對我領土主權、海洋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造成嚴重影響;一些海上強國強化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給該地區的安全帶來不穩定因素;此外,海上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非傳統海上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對我國的海上安全提出新的挑戰。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實施海洋開發戰略是我國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權益永遠要靠力量來捍衛,增強海洋國土意識,維護我們的海洋權益,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有效應對海上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曆史使命的重要內容。

 太空是維護國家利益新的戰略製高點

  -王繼新

  21世紀是人類全麵走向太空,開發和利用太空的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和對太空開發利用的深化,國家利益對太空的依賴,就像20世紀對電力和石油的依賴一樣,太空將日益成為國家利益的戰略重心,對國家利益產生全麵而深刻的影響。

  開發利用太空能夠開辟國家新的經濟發展空間,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經濟活動的觸角延伸到太空。航天大國在發展航天技術的過程中,開辟了許多新的經濟部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21世紀,隨著航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類將會開展更加頻繁的太空活動,包括礦物資源、太陽能資源、空間軌道資源、空間信息資源,以及太空環境資源等在內的太空資源將會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同時,通過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大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損耗,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結構優化,帶動高技術產業發展和基礎產業結構向高層次轉化,加速國家經濟建設的轉型升級,推動國家經濟的全麵發展。


資料圖片:巨浪1型洲際彈道導彈

  開發利用太空能夠有效增強國家的軍事能力,有利於促進軍事安全。最能夠有效利用太空的國家總是可以率先獲取軍事上的優勢,使其軍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作為推動軍事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是其他因素所無法替代的。在開發利用太空進程中發展起來的太空力量已成為維護國家軍事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太空力量對於國家軍事能力的影響主要在於,它能夠促進軍事力量一體化建設,有效增強軍隊作戰能力;能夠運用於武器裝備發展和軍隊建設,大幅度提高國家軍事實力,有效增強國家戰略威懾能力;能夠提供更高效率的各種信息的收集手段,有效增強信息優勢的獲取能力。這些都是國家軍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發利用太空能夠積極推動國家的科技發展,有利於促進科技進步。航天技術集宇宙學、氣象學、物理學、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眾多科技成就於一體。作為重要的高技術領域,一方麵航天技術涵蓋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一方麵又不斷對新技術發展提出更多需求,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機會,最終使新技術不斷問世,如人工智能、機器人、遙控、加工自動化、新型材料等都因航天技術而進一步得到發展。

  太空是維護國家利益新的戰略製高點。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太空角逐,21世紀的太空競爭將更加激烈。我國的航天技術主要是依賴於自己的力量發展起來的,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航天科技產業體係,是我國最不受製於人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對於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已經產生了巨大影響。麵對21世紀的太空競爭,加快發展我國的太空力量,進一步深化對太空的開發利用,繼續大力推動我國航天產業發展,對於新世紀新階段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



維護國家在電磁空間的安全

  -熊玉祥

  電磁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無形能量,電磁空間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而被人們逐步重視起來的物理空間,成為事關國家利益的重要領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國家利益正在向電磁空間拓展。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上,人類活動的空間延伸到哪裏,國家利益就會抵達到哪裏。國家利益始終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擴展而延伸。當前,人類社會正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將電磁作為記錄和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對電磁的利用無處不在。電磁日益滲入到金融、通信、電力、廣播電視等事關國家安全的各個重要領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是信息時代將經濟、軍事等各方麵各部門聯成一體的紐帶,與每個人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經濟社會發展、軍隊建設和作戰對電磁空間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電磁空間對國家利益的實現具有越來越深刻的影響。


運-8J型雷達監視飛機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電磁空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有人預測,在下一次世界災難中,可能看不到蘑菇雲甚至硝煙,隻聽見一聲遙遠的哢嚓聲,所有重要電腦連同其中所有數據都將被“烤焦”,標誌文明世界的聲音都將消失。這並不是危言聳聽,電磁技術和數字化的網絡在提供便捷快速服務的同時,也把這種電磁平台的“軟肋”展露無遺,給國家安全帶來嚴重隱患。保證電磁空間安全,防範電磁幹擾破壞、電磁信息泄漏、黑客入侵、病毒襲擾等,是信息時代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當前,世界各國都把發展電磁技術、爭奪電磁空間主導權放在突出位置,發達國家正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獲取更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信息化戰爭是在複雜多變的電磁環境中展開的,電磁環境效應直接影響著武器裝備戰鬥效能的發揮和戰場的生存能力。電磁空間的信息爭奪是情報戰、電子戰、網絡戰的基本內容,信息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電磁戰。在信息化戰爭中,沒有製電磁權,就談不上製空權、製海權和製天權,電磁空間安全直接關係著戰爭主動權。電磁戰場已成為繼陸、海、空、天戰場之後的“第五維戰場”。




  保護電磁空間安全,關係到國家和軍隊建設的長遠發展,已經成為信息時代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性任務。許多國家投入巨資,加強研究維護電磁空間安全的各種手段和措施,構築適合自身特點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護體係。我們要適應信息時代的經濟社會和信息化戰爭發展需要,提高認識,大力拓展戰略視野,高度關注電磁空間的安全威脅,密切追蹤世界電子與信息技術發展趨勢,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攻克對當前及未來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的電子信息技術,加強軍地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力解決電磁空間安全存在的問題,切實提高我國維護電磁空間安全和利益的戰略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