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漫話小資女人----ZT (圖)

(2007-07-07 01:37:16) 下一個



漫話小資女人----ZT


送交者: 小小妖女 2007年6月26日21:37:17

作者:老牛耶
       
[引子]
    
  多年來,“小資女人”一詞,頻頻紮人眼睛。何謂““小資女人”,她們有怎麽樣的共性?大家都能說上一點,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說不一。
    
  
 1、女人和衣服
          
  不知從何時起,說起女人,人們開始把她們與時裝店、美容院聯係在一起;也不知是從哪一天開始,這樣一種說法傳遍大街小巷,傳進了每個人的耳朵:每個女人總覺得自己的衣櫥裏少了一件衣服。
  於是,女人們走遍大街小巷,從商場到專賣店,從休閑裝試到淑女裝,一家都不願放過,隻為了能選到一件符合自己標準的理想的衣服,就如同每個女人都幻想著擁有一雙專屬於自己的水晶鞋一樣。前不久被朋友拉去逛街,她告訴希望能買到這樣一件衣服:它要是今年的流行色,今年流行的款式,穿上後要能把自己的膚色襯托得粉嫩一點,要能使自己顯得苗條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獨一無二。女人有時候是很奇怪的,她們不願穿壓箱底的已過時的卻肯定是獨一無二的衣服,她們希望自己永遠緊跟潮流,走在時尚的尖端,卻又不喜歡在大街上每走十步,就能碰到一個和自己穿著相同衣服的女人。我說這要求太多了,但她還是朝那個目標努力。那些懸掛於店裏、穿在模特身上漂亮的衣服,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她躍躍欲試。沒想到穿在身上她卻總也達不到令自己滿意的效果,站在鏡子麵前左照右照,到後來不禁發出了每個女人都要發的感歎:每個女人都嫌自己不夠瘦。感歎之餘,不禁羨慕起那些漂亮的小女人。在這個以骨感作為標準評判美女的社會中,那些漂亮衣服好像是專為那些小女人們設計的,衣服的SIZE是越來越小,漂亮的小女人穿什麽都好看。逛了半天,最後空手而歸,她卻也樂此不疲。
  很多時候,男人往往不能夠理解女人。一個男人說要去買毛衣,買回去的絕不可能是襯衫;一個女人說要去買衣服,最後拎回家的很可能是鞋子。還令男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麽女人不願意去爬一座不足一百米高的山,但若是去逛街買衣服,女人們可以逛上一整天,就算到了最後什麽都沒買,女人們仍是樂此不疲。
  因此,男人們最頭疼的事就是陪女人們逛街買衣服,逛上一整天,累是不用說的了,到最後還不一定買。而女人們也都不願意讓男人們陪著買衣服,因為還沒逛幾家,還沒試穿幾件衣服,女人們問男人們的意見時,男人們一概會說漂亮,更有甚者,就幹脆說:你那麽漂亮,穿什麽都好看。此時,男人們腦子裏想的大概都是趕快買了衣服,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打道回府了。男人們殊不知,女人們就是從試穿漂亮衣服中得到了滿足,從逛街中找到了樂趣。
    


 
  2、閑說高跟鞋
      
  上帝對女人的鍾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高跟鞋上。
  一個女人,如果沒有一雙高跟鞋,就像一個句子沒有動詞一樣,是不可想象的——高跟鞋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東西,它使女人由名詞變成了動詞。因為高跟鞋,女人才可以把自身的曲線,盡最大可能地演繹出來:收腹、挺胸、提臀、束腰……倘若沒有高跟鞋,真的不可想象,女人如何一邊走路一邊完成這些高難度動作。
  高跟鞋使一個女人完全地動了起來。它提高了女人,使她們與天堂的距離又縮短了若幹厘米。高跟鞋,也使女人慢了下來,但又不是那種太陽下山的慢,而是春風吹開葉芽的慢。因為高跟鞋,女人走路時,才更能找到感覺,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可以這麽說,因為高跟鞋,女人才變成了移動的風景。
  相對於平跟鞋與運動鞋的俗常,高跟鞋更是女人夢幻的一部分。換言之,高跟鞋簡直使女人有了脫離平庸,擺脫凡俗生活的可能,它使日子更加楚楚動人。隻有高跟鞋,才能釋放出地麵中的“哢嚓哢嚓”聲,像一把小提琴,把音樂給拉了出來。高跟鞋,它是夢想的指尖麽?它使女人步步生蓮——不,高跟鞋,更像一個魔術師,它把女人變成了蓮花。
  女人因為高跟鞋,才有了最為迷人的搖曳、婀娜、顧盼生姿……相對於布鞋的質樸,高跟鞋浪漫而嫵媚;相對於運動鞋的輕鬆閑適,高跟鞋性感而優雅。
  曾在王府井商店裏,看到過一雙高達十六厘米的高跟鞋,如果哪個女人穿上這雙鞋,增加了多少美,自不必說。但我也為伊擔心,憑空增高了十六厘米,走路不就成了踩高蹺?但我相信,高跟鞋再高,也不如女人的心性高,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高跟鞋暗合了女人天性中的浪漫、神秘、優雅、高貴(有時是神經質)的氣息,如迷魂香,使女人情動於衷、不能自已。
  既然如此,帶“小資”色彩的女人,能不喜歡那高跟鞋麽?
  
   
  
    3、說說“浪漫”這個詞
      
  “浪漫”,字典上的意思是:富有詩意和充滿幻想。當然它還有另一種解釋,但那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話題。
  就讓我們從品茶說起吧。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當我們品著碧螺春聊天的時候,自然會隱隱透出一種古典的浪漫情懷。
  朋友說:“碧螺春具有一種‘悠然心會’,而又難以與君言說的妙處,這種妙處雖是淡淡的,卻令人回味無窮。這大概就如浪漫之人的氣質吧!”
  “浪漫是一種唯心的感覺,就像品茶,濃淡自知吧!大凡浪漫之人,身上總有一份單純之美,就如我們正在品著的碧螺春茶。”朋友聽我如此道來,便淺淺地笑著說:“盡管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我們已經少有單純了,但單純的東西和單純的人,總是令人喜愛和留戀的。就如水的潔淨、花的芬芳總讓我們喜愛和留戀一樣。”我說:“是啊!‘晶晶亮,透心涼’,可口可樂公司就抓住了人們的浪漫主義心理。”
  “當然這種‘浪漫’是有別於如今都市裏那種嫵媚當道式的濫情的。回溯一下曆史,許多人從閱讀瓊瑤小說開始直到現在,那種濫情總沒有收斂的時候,其結果往往導致感情的外衣徹底脫落。其實這是一種無情之極的現象,這種現象真不知何時是了!”我邊品茶邊聽著朋友慷慨陳詞,便安慰了她幾句:“……你看你怎麽又像個憤世青年了!”
  “其實浪漫也是一種心態,卓爾不群當然好,但更多的還是‘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吧!”我補充道。
  是的,當我們將一杯茶一飲而盡後,仿佛覺得淺腹陶杯內似在悠然冒著白煙;兩手握住已空的茶杯仍能感受到茶留在杯中的餘熱。這餘熱迅速地傳遞到我們的心底,就如人在曆盡滄桑之後,突然感覺並觸摸到年少時沸騰的熱血如今仍在心中蕩漾一樣。
  彼此沉默了許久,朋友若有所思地說:“哎,還是承認自身的平凡吧!或許生活本來就如這平淡的碧螺春。”“是的,還是承認我們的平凡吧!否則置身於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被理性拖累情感的誌趣的,那就大可不必了呀!”我讚同道。
  接著我們又聊起了一些與浪漫相關聯的話題,比如每一個浪漫之人總是與幽默、自信靠近的,幽默是一種智慧的過剩和精神的釋放;自信是一種修養的支撐和生命的胸襟。懷著這種情感方式生活的人,還能在困境中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等等之類的話題。
  已是午夜時分,朋友還在饒有興味地說:“如果能和這樣的人出去走走,可以行走在綠野鄉村裏,攜著鄉間花草的芳香,臨水自有一種流動之美,憑風自生一份搖曳之姿。我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這樣的人一起慢慢變老,直到老得哪兒也去不了,彼此還能視對方為手心裏的寶,相互靠著,坐在一泓清波前,讓清澈的湖水浣洗彼此的倒影。”
  或許你在追求“浪漫”的行程中,成就了自己的“小資”的旅程的了。嗬嗬
      
    
   

    4、說說“優雅”
      
  優雅,是一種人性的高級覺悟,它是以品位為主題的。它既不是穿在身上也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作為個體生命對生活、對人生、對思想的感悟,很自然地煥發出的一種氣質和內涵之美。這中間最大的差距不在於物的高下,關鍵詞是人的“精神”。也就是說,優雅是自身孕育出來的,不是靠物質堆砌而成的。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樣很奇妙地存在於人群中,悄悄地散發著淡淡的詩意之馨香。
  有一次在與好友的聊天中,他們這樣娓娓道來:“優雅與浪漫差不多,但又不同於浪漫,它們同屬於古老的傳說,同屬於曆久彌新的、既時尚又古典的話題。”於是我們便一起感慨我們的時代如果能夠做到“花爛漫,人浪漫”,那該有多麽優雅呀!
  是的,我們可以少一點享受,少一些身外之物,但優雅卻與我們如影相隨。就算歲月將我們拋至綠野,那麽我們就是喝白開水也能喝出甜蜜來;就是吃粗茶淡飯也能吃出浪漫來。我想這並非隻是我們的夢想,所有具有生活品位的人都能付之於自己一天一天的日子裏。
  每當麵對那些滿腹牢騷的人,我常常對他們說:“不要總盯著生活的艱難、生活的困苦,別忘了生活還有品位。”英文中的“taste”應該是比較能表達的詞。品位泛指一個人的欣賞力和對美的接受量,是一種由外而內的能力表現,而優雅卻不盡然,優雅是一種不經意的流淌,關鍵詞是“品位”。它往往體現在人們的舉手投足的神韻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優雅是有生命的,活的,流動的,它是由內而外的流光溢彩。
  優雅是不分男女老少和地位高低的。白領的優雅含有一種尊貴,在質的深處散發著一種氣質之美。這樣的人,不一定生得非常漂亮,卻常常被稱為“美女”,就像珍珠一樣,盡管一時不能顯露其光華,但那種濕潤的情懷卻一以貫之地種在心田。這是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斂之人,隱隱透出一種有意賞花而眉宇間卻結著淡愁一點的韻致,這種人無意留戀美景,步履間卻生出風情無限。就如雨巷詩人所言:“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像夢一般地淒婉迷茫。”
  由此可見,優雅與時下都市裏的那種嫵媚當道式的濫情是迥然不同的,它是屬於古典浪漫的情懷。沒有什麽標準的答案,它是一種非常主觀的判斷,這判斷建立在每個人對美好事物的感知上,它需要歲月的浸染、學問的充實、修養的支撐。這種人不是為了超凡脫俗,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從俗”的生存法則,看淡世俗,讓自己有足夠的心智去接納、去改善和創造人生。當我們不再用不屑的口氣傲慢地淩駕於世俗之上時,也許我們就靠近優雅了。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理解的優雅往往是以不承認人性的弱點為前提的,以為優雅就是人的孤標傲世。這樣就往往容易造成在優雅與世俗之間掙紮錯位。
  看世界芸芸眾生,優雅的人總懷有一種年輕的心態,這樣的人不會隨時光的流逝而老去,隻會在歲月的磨礪中更顯達觀;這樣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堅硬的一麵,或許看到了,或許跨越了,誰說得清呢?這樣的人隻會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一切,喜歡簡單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屑於蜚短流長,就是被流言所傷,也會帶著傷痛隱忍前行,因為生活依然擁有能夠不斷重新開始的可能性,所以心中始終貫徹著一往無前的豪邁。他們有時會自己對自己說:“其實什麽都不需要解釋的,讓時間來解釋和證明一切吧!”他們活著,他們愛著,這已足夠!優雅嗎?是的,他們會優雅到老。
  
    

  5、聽音樂遐想
      
  一曲《如此愛你》的薩克斯在耳邊回腸蕩氣地響起,音樂的魅力,就這樣在夜深人靜的時刻,輕易地潛入了人的靈魂。
  也許你剛從喧嘩的酒店裏應酬完客人回來,那《秋日私語》的幾縷滑音猶如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撫平了你因為假笑而拉得肌肉僵硬的臉,讓你在卸去外套的時候,精神也同肉體一樣放鬆下來,融入進溫暖、寬鬆和美麗裏。你會不由自主地隨著旋律滑上幾步,想象著與心中理想的愛人攜手共舞,那一刻你柔情似水,沐浴在清泉般樂流中,通體透明如天使。
  也許你剛經曆了一場變故,事業的挫敗讓你眼前一片黑暗。你坐在黃昏的薄暮中,失望得連燈也不想打開,就想這樣與日光共同消失。隔壁鄰居家女孩的音響,熱烈地響起了《命運》那震撼心靈的前奏,你仿佛被牛虻蜇了一口,從失神中醒來,茫然四顧,正好聽到了貝多芬那喚起了無數人重新審視生活的超強音符,如洪水般不可抗拒地淹沒了你,幹澀的雙眼刹那間被熱淚衝湧,幹枯的心猶如春雨後的小草,重又滋滋地泛出了綠意。這一瞬間,你有了惡夢初醒的感覺,你會覺得剛才那痛不欲生是不是太愚蠢。看!窗外晚霞滿天,華燈初放,青草地上有少年們在踢足球,情侶們正雙雙對對地漫步在柳陰中,生活還是那麽美好,生活還是那麽充滿活力。在鏗鏘的旋律中,你重新升起一股衝動:沒什麽了不起的,走,今晚與朋友喝茶去!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也許你剛窩了一肚子的氣回家,公共汽車上自己不小心踩了別人,卻怪人家的腳不長眼睛。這一吵,吵得你心煩意躁,怎麽會有那麽多的煩心事?買菜碰上了缺斤少量,買油買糖碰上了假冒偽劣品,沒一件是順心的。你越想越窩囊,在廚房裏做晚飯的時候,你那一肚子火終於向家人傾瀉,大吼一聲:“這日子過得還讓人活嗎?!”在客廳裏的父子倆悄無聲息,卻傳來了《回家》那深情的薩克斯管的低音,二室一廳像一隻巨大的音箱,那絲絲縷縷的柔情纏向了屋裏每一個人。你切菜的手勢輕柔了,低頭的刹那間,你丈夫的手輕輕地撩起了你鬢角的散發。在溫暖渾厚的貝斯聲中,你的心融化在親情中,覺得生活原來還是美好的!
  小資女人和愛音樂的人們一樣,善於行走在音樂中,與優雅、睿智、歡樂的神靈共舞。行走在音樂中,就是心靈接受一次次洗禮。音樂是人世間靈魂的天籟,引領人們走向美好和幸福,就更為小資女人鍾愛了。
  
  6、聽《女人花》隨想
      
  午夜未眠,戴著耳機聽音樂。猝不及防,梅豔芳那首《女人花》似窗外細雨,纏纏綿綿流瀉而出:“我有花一朵,長在我心中,真情真愛無人懂,遍地的野草已占滿了山坡,孤芳自賞最心痛。”一刹那間,我又被這如泣如訴的歌詞和旋律打動,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似乎被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撥動,不禁再為女人們呐喊幾句。
  多少年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女人總是作為被欣賞者欣賞著,任男人們評頭論足。一句“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便將女人釘上了弱者的十字架。
  在男人們製定遊戲規則的社會中,女人們從來就沒有獲得平等的地位,即使在社會文明進化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人們還在為自己的平等奔走呼號!女大學生就業難,四十來歲的女職工再就業更難。女人,難道因為你的名字叫女人,就要承受比男人更不公平的命運?
  是的,女人如花,她們有著如花般的容顏,更有著比花美的心靈。她們處處為生活增光添彩。她們可以放棄休息跑遍大街小巷,隻為了給新居配上色彩和諧的窗簾;她們寧可節衣縮食,卻不吝嗇買上幾束鮮花,為的是給家庭添上一抹溫馨的亮色。沒有女人的愛美之心,男人到哪裏去感受美?
  是的,女人如水,她們有著如水般的溫柔,更有著比水深的柔情。她們為情付出畢生的心血。她們可以承受眾叛親離,隻為了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她們寧可放棄自己生的希望,也要讓兒女活得更好。沒有女人的愛情,沒有母親的親情,男人從哪兒去感受人間的溫暖?
  是的,女人如詩,她們有著如詩般心靈,更有著比詩還純的純潔。她們追求愛情,追求友情,追求親情,就像向日葵追求太陽,唯獨在金錢、名利麵前,她們永遠像個孩子。沒有女人的善良,男人到哪兒去感受人情的美好?
  有了女人,世界才完美;有了女人,人間才有愛,這是一個淺顯的真理。但女人需要的社會平等還要等待多久?因為隻有當男人們真正地尊重女人的時候,女人才可能最終獲得精神意義上的平等。從而,女人才可能真正地似陽光下的花一般美麗,似山間的流水一般流暢,似火一樣詩歌般張揚起來!
  “我有花一朵,種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與暮暮,我切切的等候,有心的人來入夢。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隻盼望,有一雙溫柔的手,能撫慰,我內心的寂寞。”梅豔芳還在幽幽地低吟……
  
  7、還從聽《女人花》說起
    
  大多女人都喜歡聽梅豔芳的《女人花》。
  小資女人們大約沒有不喜歡音樂的吧,說不定不少還是“發燒友”呢。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個2000元左右的一個隨身聽,“索尼”、“愛華”等品牌,擁有它真的太頂級的、奢侈極了,我就見過好幾個女子節衣縮食省下錢來買。現在女人們化上千元去買套化妝品,比起那,恐怕還是小巫見大巫的了。她們一定是最早擁有MP3的人群,近來連普通打工妹都有那容量1G的MP4時,她們有的早就不帶,有的則放在包內了。一套專業級的家庭音響,抵得上一輛小車的價,以前是發燒友的專利,現在可能不一定了。
  小資女人們不一定都很懂得音樂,但她的生活裏的確不能沒有音樂,因為樂音還是情調最好的添加劑,令人遐想的催化劑。尤其在夜晚,聽著那委婉的樂曲,看著那點點銀星,望著那遠處人家的燈火,她會想哪顆星星是我,每盞燈下會有怎樣的故事呢?甚至凝視一輪皓月,忽發奇想“我是嫦娥我會奔月而去麽”。當由網絡故事演變而成的《丁香花》風靡時,她們更堅信了每一首動人歌的後麵,必定有一個動人故事的說法。
  《女人花》好聽,可人們在聽梅豔芳很本色的低吟聽時,不禁會聯想到她那輝煌而短暫的一生,讓多少喜歡她的影迷、歌迷扼腕痛心。
  其實,喜歡《女人花》的另一個理由是它的歌詞寫得好。歌詞婉轉告訴女人們要自愛、自尊,這就最合小資女人的口味了。小資女人們很懂得自愛、自尊、自立、自強的,她們永遠不會不去工作而在家做“專職太太”,更不會成為別人的“金絲鳥”。她們深諳“今天放棄工作、明天就會失去自我”的道理,所以稱之小資女人的,大凡都是有一定的能力、學曆底蘊的。
  然而,不管什麽條件都具備了,一旦傍了大款了,你就永遠沒有資格入小資女人行列裏了,這恐怕也是讓人稱道、小資女人竊喜之處。
  
  8、讀《廊橋遺夢》說小資
      
  近日,又翻開那本曾經風靡全球的美國經典愛情故事《廊橋遺夢》。沏上一壺茶,坐下來邊想細看。
  麥迪迅——美國一個僻遠的鄉村小鎮。這是一片讓人做夢的地方,碧綠的草、清清的溪水、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雲,還有那座飽經滄桑的廊橋……這是一片古老、美妙而又神奇的土地,處處彌漫著鄉野的氣息;這是一張滋情潤愛的溫床,就像傳說中愛的伊甸園,充滿了靜謐與安詳。不難想象,在這裏發生這樣的經典故事是偶然中的必然。書中的男主人公羅伯特是一位旅遊攝影師,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哥是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均已人到中年。男女主人公邂逅在一個夏日的黃昏,從相識、相戀、心心相印到相互擁有、融為一體的整個過程隻有短暫的四天。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兩顆陌生的心靈撞出了愛的火花。然而,命運就是這般殘酷,女主人公是一個已婚且有了兩個孩子的家庭婦女,給她留下偷渡愛河的空隙是因為她的丈夫攜孩子外出趕集了,她能獨自支配的時間隻有四天。丈夫和孩子就要回來了,是隨著今生的真愛遠走高飛呢,還是把這份愛深深埋在心底,繼續守著丈夫和孩子過著平凡的生活?
  不能否認,少年青梅竹馬,青年相互傾慕,中年相親相愛,最後相伴到終的愛情是存在的,但有情人難成眷屬的也不乏其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沒有愛的經曆,但愛得激情四溢的也為數不多。試想:如果劇中的女主人公不會有這次意外的邂逅,那她的生命也會一如既往平平淡淡,她的生活就會像她生活的小鎮一樣平靜而單調地延續下去。她是浪漫的,同時又是現實的。她有過了真愛,但沒能留住。從她留給家人的日記中可以看出:這四天的美好時光一直作為甜蜜的回憶珍藏在她的記憶中,至死,她才向世人敞開了自己的心扉,證實她曾經有過一次這樣的愛。
    
  應該說書中的女主人從現在的目光看似乎不夠“小資”,但她那“為自己好好愛一回、為真愛盡情投入一回”的做法,是令小資女人欽佩和追棒的。她能把這故事寫在日記中給家人留下的做法,更讓小資的女人們感慨萬千,回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