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俺的偶像說要討論鹹魚翻shen(g),那就討論討論

(2007-01-10 14:16:39) 下一個
zt
今天看到一本勵誌書的書名《鹹魚翻身》,跟一朋友起了爭議,一個說“鹹魚翻身”正確,一個說“鹹魚翻生”才對。誰也說服不了誰。

於是,就通過網絡搜尋,同時也問QQ裏的各地朋友們,總結了一下,下麵詳述,不知能不能說得清楚?

一個典故是這樣的:過去窮人家太窮了,沒有多少招待客人的菜肴,隻能弄一條鹹魚,來客人後,過一遍麵糊,炸一下招待來客。而客人也都知道規矩,隻吃麵糊,不能吃鹹魚,因為,下次來客人還要再過一遍麵糊,炸一下繼續招待來客! 所以一條鹹魚都要用一年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總也有些不守規矩或不知道規矩的客人,要吃一點。或者主人多少也要讓一讓客人,客人過意不去,總也要吃一點,所以鹹魚就越來越少了!當鹹魚吃完一半時,就要翻過來吃! 這也就預示著,鹹魚已經吃完一半,快吃完了,等吃完了還要再去買一條鹹魚,日子將更加困難! 所以“鹹魚翻身”也就是說日子將更加困難,而不是出現重大轉機。後來,借用成語的表麵意思,反而將這個詞用在形容一個人困難時突然出現轉機,從不利狀態走到了成功。不知“東山再起”也是同樣的意思呢?

再來看看日常生活裏常常用到這個詞的地方。 “樓市紅火 鹹魚翻身 老樓盤起‘死’回生”(千龍網2000/12/20) “據報道,目前上汽已經派遣相關人員進駐煙台車身廠進行接收準備工作,國產藍龍轎車很快就會全麵推向市場,山東大宇項目即將‘鹹魚翻身’。”(《經濟參考報》2002/10/18)“由於‘開局不錯’,各家媒體毫不吝嗇地用了‘鹹魚翻身’、‘冬去春回’、‘枯木逢春’等詞語來形容此次投連險‘高調回市’。”(《國際金融報》2004/5/12)

總結一下,就是把一個人生活或事業處於低穀的時候,突然出現轉機,一下子紅火起來比作鹹魚翻身。 鹹魚本來不能“翻身”,說鹹魚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極泰來的意思,指處境短時間內由壞變好。

引申出來,鹹魚,它本來是條死魚,如果它翻身那就表示它活過來了。也就是說一個人從極度困難遇到微乎其微的轉機,讓自己從要死的地步變成很成功。就像一條魚(死的),被曬幹後,浸泡鹽,還能活過來。這種事可能發生嗎?
不如我們從字麵上來解釋吧,鹹魚“翻身”不可能是鹹魚自己能辦到的事。鹹魚之所以能翻身,一定是有人幫忙的。一個人要遇到轉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有貴人幫忙。所以,要對人好,你永遠不知道哪個人才是你的貴人,也許你的仇人就是你那生命裏唯一的貴人。不論你多麽討厭一個人,不要把那種厭惡感擺在臉上,不然人家欠你一百萬,你也別想那麽容易拿回來。
還有一點是很重要的,你要知道,鹹魚翻身後,它還是鹹魚。到底好不好看,好不好吃,那還是要看鹹魚本身。所以,有人幫你是一回事,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

接下來我們看關於“鹹魚翻生”的說法。

“翻生”是粵語,意為起死回生。以前的香港是漁港,漁民出海打魚沒有什麽先進設備,更沒有冰,也就沒有冰鮮魚。但漁民們又想多捕魚,於是他們會把先捕上來的魚用大量的鹽醃著,不讓魚發臭。等漁民回港時,魚已被醃製多時,死翹翹了,就跟木乃伊似的。這是初級的鹹魚,假如漁民在撿這些魚的時候,突然發現其中一條是活的,還能蹦起來,這魚生命力極強,就叫“鹹魚翻生”。通常用於沉寂多時的人,突然間聲名鵲起。不過,這詞帶點貶義,有調侃嘲弄之意,一般都是背後說,不會當麵講。
周星星電影台詞說到“要是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麽兩樣”,這句話是說沒有夢想,就跟那些被鹽醃著的死魚沒有什麽區別了,隻是不會發臭腐爛而已。不過,根據香港的語言習慣,以鹹魚喻事喻人,都帶點貶義,因此這話有一點點的,輕微的嘲弄。

以上說法,都好像各有道理,大概意思也差不多,我們猜測,出現這樣的兩種字麵,是不是跟語言發音有關呢?從粵語轉為普通話之後,“生”與“身”聲音接近,不懂得粵語的人自然會用普通話講成“翻身”。希望以後把這個詞錄入詞典時候,相關部門可以調查清楚後再作選擇。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