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中國1.5億畝土地被汙染的更詳細解讀

(2007-04-23 14:19:58) 下一個


1.5億畝不是個小數,但這其實是個被低估了的數字.環保意識薄弱,環保教育跟不上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速度...這些問題不抓緊解決,持續穩定地發展經濟就將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


治理耕地汙染要的是行動
新京報
 
 

  工業汙染相對於麵積更廣闊、影響更深遠的農業“麵源”汙染來講,是小巫見大巫。隻有六畜興旺,才能五穀豐登,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我們需要用生態學的指導思想發展農業。

  據國土資源部最新消息,我國農田汙染形勢非常嚴峻。

  汙染耕地約1.5億畝,占我國耕地麵積的8.3%.但是,這還不是我國土壤汙染的真實麵貌,國土資源部與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啟動的《全國土壤現狀調查及汙染防治》課題,投入10億元,預計用3年半左右的時間,對全國土壤汙染開展普查。

  上麵提到的汙染,是以傳統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排放為主的。如數據提到,汙水灌溉汙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占200萬畝,其實工業汙染相對麵積更廣闊、影響更深遠的農業“麵源”汙染來講,是小巫見大巫。

  後者指的是以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和添加劑為主的汙染,農業“麵源”汙染在全國鄉村有愈演愈烈之勢。

  由於生態係統退化,大量寶貴的土壤物質被水力、風力等自然力量帶走。僅黃河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中,就含有氮(N)、磷(P)、鉀(K)三種元素總量約4000萬噸,超過了2003年全國的化肥需求量(3990萬噸);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及廣闊的幹旱半幹旱區沙塵暴帶走的量,每年水土流失帶走的營養元素,按最保守的估計,也約為年化肥需求量的5倍以上。損失的營養元素靠從大氣、化石、岩石中人工合成補充,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在農村,由於農民飼養大牲口越來越少,有機肥來源少,種地過分依賴化肥,造成化肥用量居高不下。我國化肥平均用量達434.3千克/公頃,是國際化肥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利用率僅為40%左右,其餘60%給了土壤和地下水。農藥平均施用量為13.4千克/公頃,其中高毒農藥占70%,有60%-70%殘留在土壤中。畜禽養殖廢棄物為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倍多,部分地區如河南、湖南、江西甚至超過4倍。

  再以農膜為例,最近3天來,筆者在河南、河北、山東農村現場看到,農田幾乎被白色的塑料膜覆蓋;從空中俯瞰大地,真是大地一片白茫茫。目前我國每年有約50萬噸農膜殘留在土壤中。這些農膜在15-20厘米土壤層形成不易透水、透氣很差的難耕作層。

  筆者曾考察過幾十個國家,從來沒有見到一個國家像我國這樣,大規模地應用農膜。長期下去,耕作了5000多年的中國耕地,將會因現代人大量使用的農膜、化肥、殺蟲劑、除草劑,而元氣大傷。

  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我們應當像保護眼睛那樣保護耕地。我們動用了大肥、大水、殺蟲劑、除草劑、農膜等現代技術和材料,雖然產量提高上去了,然而,土地卻在較短的時期內失去其高生產力;大量的秸稈由於沒有大牲口轉化被就地焚燒,元素不能循環,隻好借助上述辦法來提高產量。這些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

  隻有六畜興旺,才能五穀豐登,道理非常簡單。我們需要用生態學的指導思想發展農業。如果國家能在投入10億元摸底調查土壤汙染之外,再能夠有針對性地投入一定資金,在全國不同的耕地類型上發展500-1000個以解決農田汙染、提高土地生產力為宗旨的試驗示範點(村),恢複土壤生態環境,帶動農民致富,並廣泛推廣,則國家耕地幸甚。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