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勸世古歌

(2008-12-09 15:29:21) 下一個

人生一世,諸多無可奈何。如生在何家,長在何地,誰是父母,自然條件,天生稟賦,性格興趣,體質基因,社會時代,等等均不由自己選擇。這是好理解的。然而在屬靈的一麵則一般人很少注意。如眼神,臉色,心領神會,靈感,潛意識,直覺,心思意念,印象,似曾相識,夢魘,等等則屬於靈的範疇。其自然反應,亦不在人之選擇控製之內,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存在。特別是意念,似乎是出於自己,殊不知不盡然也。人碰到人,遇到事,首先有意念,然後才根據那個意念裏的理由,對錯認知和自己的所能去行動。而行動的結果如何有時馬上就能知道,有時要多年以後才能知道,如婚姻。在當時人的行為決定一般是自認為正確和有著自己的充分理由的,至於以後的結果是否如此,則另當別論。關鍵是如究其當初為何會認為是對的,到頭來卻是錯的原因,則很少有人細想,或百思不得其解。多數人會用“年輕”,“沒經驗”,“以為是”和“性格”原因作為所謂的理由和解釋。如果我們套用那些理由去看現實中的所有人,顯然是不成立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衡量真理的標準有二: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不論何時何代何人,二是在實踐中的結果必為好結果。人之可歎,以社會潮流所認可,所接受,所允許的標準為標準,何能不惑,何能不錯。

還有第三個方麵不在人生的選擇和控製之內:機遇和緣分。

意念(包括是非觀念,善惡),條件(包括健康,知識技能,所在環境)機遇(包括現實需要,時間及地點)和緣分(包括人際關係,遇到何人)決定了人生的吉凶禍福。也就是所謂的“命運”。而凶吉禍福的決定權一是出於本心,二是出於天意。以下“勸世古歌”是關於本心的,而天意難測,但天意必善必公正,隻不過有些原因和理由不為人知罷了。

區分本心的善惡或好壞,自有天作公判,這裏且列出心不善(出於邪靈的)諸條,以作參考標準:

驕傲,自私,空虛,貪戀,嫉妒,灰心,懶惰,色欲,苦毒,憂煩,焦躁,悲傷,埋怨,懷疑,壓抑,記恨,懼怕,論斷,惡言

自然“心好”的標準是與以上相反,望同修努力,常閉門自省悔過,並祈禱神明賦予改變自己之能力,自有福氣好運。

                         勸世古歌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皆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