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航空救生部隊首次參加抗震救災----難得,第一次

(2008-05-19 05:30:15) 下一個
我航空救生部隊首次參加抗震救災

特約記者 伍軼 記者 譚潔
2008-05-16 20:07:15 來源:中國軍網

【 字號:大 中 小 】 【 我要打印 】 【 我要糾錯 】 【 Email推薦: 】

  我航空救生部隊形成戰鬥力後首次在抗震救災一線亮相,便以其高超的專業技能和先進的搜救裝備大展身手,迅速搭建起搶救生命的空中通道。今天下午,記者登上某型專業搜救直升機,緊急飛赴地震重災區綿竹運送物資和搶運傷員。

  起飛!直升機拔地而起。“看,我們正在沿著這條紅線飛。” 領航員段延超指著駕駛艙右下方的多普勒導航計算機告訴記者,陌生空域和航線都難不住他們,隻要將著陸點的經緯度輸入,沿著電子地圖上的航線飛。

  一望無際的雲海、座座高山翠綠的褶皺間,直升機靈活地鑽著山溝。這時,透過舷窗望去,白茫茫一片,能見度越來越低。“我們有明亮的眼睛--氣象雷達,能顯示一兩百公裏以外的氣象情況。氣象條件再惡劣也有充足的時間避開危險區域。專業搜救直升機上的應急飄浮係統,還可以使飛機出現險情後在水麵上飄浮半小時。”團長李春輝鎮定自若地說。

  沒有地麵引導,沒有對空指揮,茫茫大山中,如何保持信息暢通、準確搜索目標、確定機降位置?空中機械師張世峰不慌不忙在“對空廣播”上插上話筒,開始向地麵廣播和喊話。“先進通信手段還有不少,緊急情況下可以用救生電台保持空地聯絡。” 他同時啟動紅外成像設備上下左右360度旋轉搜索目標。“發現目標,準備降落!”

  直升機平穩降落在重災區的一塊平地上,旋翼飛轉,掀起陣陣旋風……等候已久的災區群眾馬上聚集上來,開始緊張工作,隨即,飛機盤旋升空,翻越一座座山嶺,直飛成都。

  截至目前,該團分布在2個機場4個機型戰機已經出動23個架次,運送16名醫護人員到災區,成功運出58名受傷群眾,給災區帶去了近10噸藥品和食品等物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