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大家增加談資:校園槍擊事件:韓美文化的致命結合

(2007-04-19 11:46:14) 下一個
校園槍擊事件:韓美文化的致命結合


● 於時語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案,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慘重的校園屠殺事件,震驚全球。特別因為凶嫌是亞裔,事發倉促之際,甚至連中國大陸的電視廣播也誤報凶徒是持學生簽證的中國人。在美留學的數萬名華人學生在中國大陸港台等地的父母親屬,以及子女充斥美國優秀大學校園的眾多華人移民,無不為之揪心。

  目前真相初步顯露,凶嫌是23歲的韓國移民趙承熙,華人們鬆了一口氣,在哀悼死者的同時,不禁也要發問:為什麽在一所相當不錯的大學(按《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弗州理工大學本科在美國公立大學中排名第26;工學院在全美排名第17)校園,會發生如此慘重的血案?

  以筆者的看法,這一校園屠殺凶案是韓國和美國現代文化的不幸致命結合。

自殺文化的蔓延

  先看韓國:韓國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度之一,而且越來越嚴重,在過去十年中翻了整整一倍不止,2005年達到每10萬人口中超過26人自殺的程度,自殺不僅已經成為韓國的第四大死因,更是20到30歲人口的首要死因。

  其中的原因言人人殊,但是韓國高速現代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以及強烈社會競爭導致的家庭、學習、工作壓力,顯然與此有關。

  近年來幾起韓國全國知名人士的自殺案,彰顯了韓國的“自殺文化”。例如韓國現代集團董事長鄭夢憲2003年8月跳樓自殺(其兄長鄭夢禹幾年前也因病自殺),韓國著名女星李恩宙和韓國三星集團總裁李健熙的小女兒李允馨分別於2005年2月和9月在首爾(漢城)和紐約曼哈頓自縊身亡,今年年初,韓國另一當紅影星鄭多彬和流行歌手Yuni又相繼上吊自殺,不勝枚舉。

  韓國“自殺文化”的另外特征,便是常常帶有抗議報複的動機,以及集體性謀殺-自殺案層出不窮。前些時候韓美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時,韓國便有人自焚抗議,集體性謀殺-自殺則常見於韓國人殺害自己配偶子女後再自殺的案例。

  這樣的自殺文化並不限於韓國國內,而是隨著韓國移民向海外蔓延。前述三星集團總裁女兒李允馨自殺,就是發生在留學美國期間。據《洛杉磯時報》今年3月中報道,在去年一年中,僅在南加州一地,就有三戶韓國移民家庭父母殺死子女後再自殺,其他還有全家自殺未遂的案例。

  從這些例證和數字,要說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謀殺-自殺案與韓國“自殺文化”完全無關,恐怕難以服人。
槍支管製舉步維艱

  至於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案的另外一麵——即其巨大的犧牲者人數,則不得不認為與美國日益失去控製的“槍支文化”有關。

  眾所周知,美國是西方世界中民間槍支最多、政府槍支管製最為鬆懈的國度。這一情形起源於美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反英運動觸發獨立戰爭的曆史,以至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明文規定美國公民有持有武器的權利。

  但是這畢竟是兩百多年前冷兵器尚未退出曆史舞台時代的舊文。在今天槍支彈藥技術突飛猛進的現實下,再援引美國憲法上述條文,堅持人人都可以持有槍械,造成民間槍支泛濫,實在導致了巨大的社會安全問題。

  最近幾十年來,美國國內加強槍支管製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持槍權”向來是美國白人保守派心目的“天賦人權”,美國全國槍械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縮寫NRA)因此成為美國最有權勢的政治遊說集團,影響力不亞於猶太遊說勢力,迫使像克裏那樣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也不得不做出“愛好打獵”的公關姿態。

  但是因為NRA成員中強烈的南方保守白人成分,在郊外和鄉間的共和黨地盤尤盛,“持槍權”近年成為共和黨“保守革命”的有機部分,導致過去十多年來受民主黨和受槍支泛濫傷害最大的城市人口推動的美國槍支管製不斷倒退。

  例如1994年克林頓政府製定的禁止私人擁有一些超強力自動和半自動步槍法案2004年到期,共和黨控製的國會便任其失效。

  過去幾年中,美國主張加強槍支管製的人士曾經想借鑒反煙草運動的成功,發動槍擊受害者控告槍械製造和銷售商。結果NRA迅速發起遊說,壓迫國會通過保護槍械商不受這類官司控告的法律。

  與此同時,隨著槍械技術的進步,美國私人可以擁有的槍支和彈藥的殺傷力越來越大。例如至本文截稿時的消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凶嫌使用的兩支槍,都是可以大量連發的半自動手槍。這次校園屠殺的犧牲者之眾,由此不難理解。

  美國的槍支泛濫,不僅造成近年來一係列死傷慘重的槍擊案,還禍及境外:加拿大本身盡管有嚴格的槍支管製,但是從美國流入的槍支成為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等大城市惡性槍擊案件飆升的重要因素。

  美國民眾在這次校園屠殺事件後痛定思痛,或許會推動近年來不進反退的槍支管製努力。但是因為憲法“持槍權”和NRA在共和黨和保守勢力中的堅固基礎,筆者對美國槍支管製的前景並不樂觀。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