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原創]陳成嶺的《粟裕評傳》

(2005-08-18 07:50:41) 下一個
--- [原創]陳成嶺的《粟裕評傳》 ( http://www.jsqg.cn/bbs/ShowPost.asp?id=2572 ) -------------------------------------------------------------------------------- 作者:陳成嶺 發表時間:2005-3-30 22:13:00 [原創]陳成嶺的《粟裕評傳》 (陳成嶺) 發帖日期: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本帖原創地:強國軍事縱橫 → 虎嘯血野 → 華東野戰軍 http://jsqg.cn/bbs/ShowForum.asp?forumid=93 侗人網論壇→粟裕研究 http://www.dongpeople.com/bbs/showforum.asp?forumid=8 前言: 當代中國出版社有一本83萬字的《粟裕傳》,被廣大軍史愛好者奉為經典巨著。本人不揣冒昧,寫一篇《粟裕評傳》,7萬餘字,以作為對《粟裕傳》的補充和完善,見笑了。 其實,起先隻是鑒於網上舊帖過多卻無條理,一個個資料都是孤立的,想整理一下,將舊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有製訂“粟派的ISO9001標準”的意圖。但在整理過程中,提出了自己新的見解、分析,並增加了新的內容,於是重新定位為“粟裕評傳”。 要討論粟裕,如何選擇切入點呢?就從“粟裕為什麽沒當上元帥”這個話題開始吧。 目錄: 第一部分:概論 第二部分:解放後的中央機關概況 第三部分:總參謀長在軍隊係統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1954年的情況 第五部分:1955年授銜情況 第六部分:軍銜製的意義與授銜標準 第七部分:任陳毅為華野司令員兼政委,是因為他的威望很高嗎? 第八部分:“粟裕司令員+陳毅政委”才是華野最佳模式 第九部分:解放戰爭中,毛澤東對粟裕的態度 第十部分:戰績最好的野戰軍,同時也是差點被撤銷番號的野戰軍 第十一部分:對粟裕的“二讓司令”應作何評價? 第十二部分:陳毅在華野(三野)呆了多長時間? 第十三部分:1958年粟裕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錯誤 第十四部分:解放後,毛澤東對粟裕的態度 第十五部分:作為軍事家,粟裕的首發地位和林彪的替補地位 第十六部分:1958年劉伯承、肖克的教條主義 第十七部分:尾聲 =========================================================== 第一部分:概論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粟裕不授元帥軍銜,原因在於毛澤東對粟裕曆史上一貫的“使用而不信任”的用人策略(指政治上的信任),而新四軍將領在中央領導人中邊緣人的地位,又使得這種策略得以早在1955年授銜時,就能外在地表現出來。其他新四軍將領如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均不授大將銜,同樣是因為這種邊緣人的地位。另外,與粟裕拒絕渡江躍進、謝絕擔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也有一定關係。 粟裕不授元帥銜,不是因為這些理由:資曆、威望、“1954年製訂的11人軍委委員名單中不包括粟裕”、“讓帥論”、“10人名額限製論”。這些,都是事物的表象。按照馬克思主義原理,真象從正麵反映事物的本質,假象從反麵歪曲地來反映事物的本質,透過假象也可以看本質。 資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靜止不變的。而這種動態變化的過程,就是一次次對資曆進行重新洗牌的過程。沒資曆可以變成有資曆,如華西列夫斯基,二年半時間,少將變元帥;有資曆可以變成沒資曆, 如袁也烈少將。 要進行一次次洗牌,就要有一種比資曆更加重要的東西,操縱著資曆的變化、官職的升遷、個人的命運。事實上,資曆和軍銜一樣,都是個人才能、人際關係,上級的戰略利益、以及上級對你個人和你所在的那個集團綜合評價的共同結果。 而那些迷信“資曆”的網友,忽視了這個洗牌的過程,以宿命論的思維看待資曆,認為你今天的果,都是前世的因所造成的。你1940年以前的資曆,就已經決定了你1955年的軍銜。從1940年起,我黨就進入了一個“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的大鍋飯時代。我們吃著大鍋飯,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人的主動能動性是多餘的,沒有必要去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因為這不會引起任何改變。 毛澤東對粟裕“使用而不信任”策略的由來,源自粟裕和中央高層在人際關係史上的空缺,使得中央不願在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時,采用“粟裕司令員,陳毅政委”這種東北、晉冀魯豫野戰軍通用、科學的管理模式。盡管陳毅早已顯示出不適合擔任司令員,中央還是采用了“在陳領導下,戰役指揮由粟負責”這種不通用、不科學的管理模式(相信會有人駁,下麵詳細論述)。 毛澤東與粟裕關於渡江躍進分歧的背後,不單單是二人在軍事理論上的差別,還在於華東野戰軍應保留番號還是撤銷番號的分歧。粟裕對自己建議的堅持,以及謝絕擔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大大降低了他在國家領袖中的印象分。因為能夠拒絕“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這種誘惑的,隻有三種人:聖人、傻瓜、野心家。彭德懷對粟裕這種拒絕的評價是,“這正說明你陰險”,雖說莫須有,但這種莫須有的推測本身,是合乎邏輯的。但搜查證據畢竟不是政治家的工作習慣,隻要有這個懷疑,就已經足夠了。 此後,中央從1948年5月城南莊會見時粟裕的“擁抱”,而轉向後來的疑忌、壓製。比如淮海戰役前中央裝傻,不去明確二大野戰軍的指揮關係,促使粟裕發揚風格,請陳鄧統一指揮。 又如,1954年6月突擊補選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時,選陳毅而非粟裕,從而埋下了“以陳代粟”授元帥銜的伏筆。並與1948年擁抱時的“以粟代陳”形成鮮明的比照。而這種缺乏信任,又與對粟裕的重用構成辯證的統一體。在內定粟裕為大將的情況下,1954年10月提拔粟裕為總參謀長,該職位在十帥十將中排名第二位,但後來所授粟裕的軍銜,卻排名第十一位。 下麵就來分析一下。 =========================================================== 第二部分:解放後的中央機關概況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周恩來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副主席5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程潛(1951年11月,增補高崗、林彪) 軍委委員22人:賀龍(西北軍區司令員)、劉伯承(第二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華東軍區司令員)、林彪(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兼華中軍區司令員)、徐向前(總參謀長)、葉劍英(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不久任華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副總參謀長兼華北軍區司令員)、高崗(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張雲逸(華東軍區副司令員)、鄧小平(第二野戰軍政委)、李先念(湖北軍區司令員)、饒漱石(華東軍區政委)、鄧子恢(第四野戰軍政委)、習仲勳(西北軍區政委)、羅瑞卿(公安部部長)、薩鎮冰(起義將領)、張治中(起義將領)、傅作義(起義將領)、蔡廷鍇(起義將領)、龍雲(起義將領)、劉斐(起義將領)。 1950年12月,粟裕赴蘇聯就醫。 1951年9月,粟裕回國。 1951年11月12日,任命粟裕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下屬的總參謀部第二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徐向前身體不好,故由第一副總參謀長聶榮臻,以代總參謀長的名義,主持總參工作。) 1952年4月,彭德懷回國。 1952年7月,彭德懷接替周恩來,主持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日常工作。 1952年10月,任命黃克誠為第三副總參謀長。 1954年6月,葉劍英、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被補選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注意,6月份把他們選進委員會,9月份即撤銷該委員會。短短3個月的時間裏,還要準備人大會議,根本來不及開展工作。而增選的這7人,加上以前的7人,和9月份選出來的11人軍委委員名單相比,極其接近,差別隻在於前者多了周劉高三位國家領袖級人物,和國民黨將領程潛,後者則多了鄧小平一人。其餘10人,和後來的十大元帥名單完全吻合。而9月份的軍委委員11人名單,又和一年後的11位元帥候選人名單完全相同。顯然,6月份的補選,是突擊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幾位後來成了元帥的將領,名正言順地進入軍委委員名單;而進入軍委委員名單之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元帥候選名單,然後就可名正言順地授予元帥軍銜。一切都在人為操作下進行,正因為是人為操作,所以賀龍早在1953年,就已經知道自己將授元帥銜了。) 1954年9月,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取代臨時憲法(指1949年製訂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對國家機構進行了調整。成立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取代了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一職撤銷。 國防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係谘詢機構) 副主席15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龍雲。另設委員81人。 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不設副主席,彭德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軍委委員11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比照國防委員會,軍委隻少了4名國民黨將領,其他完全相同。) 國務院:下屬30個部和5個委員會,即內務部、外交部、國防部、公安部、司法部、監察部等。 1954年9月,成立國防部,彭德懷為國防部長,隸屬國務院。彭德懷帶4員大將,2員上將,1員中將。 副部長7人: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肖克、李達、廖漢生 1954年10月31日,將“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由隸屬革命軍事委員會,改為隸屬中央軍委。任命粟裕為總參謀長(同日任命黃克誠為中央軍委秘書長) 下轄:作戰部、情報部、技術部、通信部、軍務部、裝備計劃部、人民武裝部、軍事運輸司令部、政治部、幹部處、測繪局、行政經濟管理部等。 軍委所屬八總部如下: 一、總參謀部:總參謀長粟裕,粟裕帶1員大將,9員上將 副總參謀長10人:張宗遜、李克農、陳賡、王震、許世友、鄧華、彭紹輝、張愛萍、楊成武、韓先楚。 二、訓練總監部:部長劉伯承(後葉劍英代部長),劉伯承帶4員上將。 副部長4人:張宗遜、蕭克、彭紹輝、李達 三、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葉劍英,葉劍英帶3員上將,1員中將 副部長:周純全、楊至成、陳再道、閻揆要 四、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羅榮桓帶4員上將。 副主任4人:譚政、傅鍾、蕭華、甘泗淇 五、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羅榮桓帶2員上將,1員中將 副部長3人:宋任窮、賴傳珠、徐立清 六、總後勤部:部長黃克誠,黃克誠帶1員上將,2員中將 副部長3人:洪學智、張令彬、邱會作 七、總財務部:部長楊立三(1957年5月,總財務部改屬總後勤部) 副部長:餘秋裏、唐天際、湯平 八、總軍械部:部長陳錫聯(1957年7月,總軍械部改屬總參謀部) 比較: 國防部:彭德懷帶4員大將,2員上將,1員中將; 總參謀部:粟裕帶1員大將,9員上將; 訓練總監部:劉伯承帶4員上將;(注:1955年正式成立時,是葉劍英帶6員上將) 總政治部:羅榮桓帶4員上將; 監察部:葉劍英帶3員上將,1員中將; 總幹部部:羅榮桓帶2員上將,1員中將; 總後勤部:黃克誠帶1員上將,2員中將。 這裏存在二個突出的問題,一個是總參謀部的配置極為豪華,僅比國防部稍遜,不愧為總部之首。就這個地位而言,總參謀長粟裕的軍銜偏低。另一個是廖漢生中將,原第一野戰軍第一軍政委,何以擔任國防部副部長? 1955年9月27日,授予粟裕大將軍銜。 1956年11月,增補黃克誠、粟裕、陳賡、譚政、蕭勁光、王樹聲、許光達、蕭華、劉亞樓、洪學智為軍委委員。 1958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解除粟裕總參謀長職務,改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 第三部分:總參謀長在軍隊係統中的地位 總參謀部成立於1931年11月,隸屬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葉劍英是首任部長,1932年6月,部長改稱總參謀長,1932年10月劉伯承任總參謀長,協助周恩來、朱德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1946年,中央軍委參謀長葉劍英,調任軍調處中共代表,周恩來任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輔助毛澤東進行軍事指揮,是解放戰爭中實際意義上的總參謀長。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國內主要決策人是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和主持總參工作的聶榮臻,抗美援朝戰爭後期,總參似以粟裕主持為主。 1954年成立的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是中央軍委下屬的8總部之一。國防部成立於1954年,是國務院下屬的30個部之一。 與我軍總參謀長對等的,蘇聯也叫總參謀長,美國叫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民黨叫參謀總長。對應中外將領有:朱可夫、沙玻什尼科夫、華西列夫斯基、馬歇爾、布雷德利、陳誠、顧祝同等。 蘇德戰爭期間,蘇聯的頭三任總參謀長。 第一任是朱可夫:1940年6月,晉大將軍銜。1941年1月,被任命為蘇聯總參謀長。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因主張放棄基輔,全力保衛莫斯科,與斯大林意見不合,被免除總參謀長職務。1942年8月,朱可夫被任命為最高副統帥,1943年1月,晉元帥軍銜。 第二任是沙玻什尼科夫:資格甚老,蘇德戰爭前即為元帥,接任了朱可夫的總參謀長一職。 第三任是華西列夫斯基:1940年6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41年8月任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2年5月任總參謀長。1943年2月晉元帥軍銜。 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主持製訂一係列重大戰役計劃,參與領導解決各方麵軍所需人員、物質和技術器材保障以及為前線準備預備隊等重大問題。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經常作為大本營代表親臨情況最複雜的前線,直接傳達任務和指導工作,監督戰役計劃的實施。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直接指導和協調參戰部隊抗擊敵軍進攻,並主持製訂反攻計劃,為徹底擊潰進攻之敵作出了貢獻。 馬歇爾:1939年9月至1945年11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當時尚無參謀長聯席會議之設置,馬歇爾的職權即等於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領臨時上將和永久少將軍銜,作為羅斯福總統的主要軍事助手,組織和領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次重大戰役。1944年,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 布雷德利:1949年8月至1953年8月,美國首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50年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 國民黨的軍事製度借鑒了美國模式,1945年12月起,陳誠任參謀總長。1948年5月後由顧祝同接任。1946年5月白崇禧任國防部長, 1948年5月何應欽接任。在國民黨軍中,總參與國防部的分工是怎樣的呢? 《國民黨軍隊中的美軍顧問》一書中,給出了詳細描述: 按照美方的建議,國防部為行政院之一部,在部內又分部本部和參謀本部兩大部門。部本部設部長辦公室及軍製人事司(司長劉永堯)等六個司,直接受部長的領導,是部長的幕僚機構。部長以內閣(即行政院)閣員身份職掌有關軍政事宜,如軍事預算、兵員征召等,對行政院負責。參謀本部的機構則極為寵大,除參謀總長辦公室(主任錢卓倫)外,還設有一般參謀機構的6個廳,特業參謀機構的11個局。 參謀總長在軍政方麵,對國防部長負責,向部長請示匯報。在軍令方麵,則是全軍的參謀長也是全軍統帥參謀長,直接向作為全軍最高統帥的總統負責。在總統府內設有軍務局(局長俞濟時)掌管軍務。國防部成立後,由白崇禧任部長,次長三員為秦德純、鄭介民及劉士毅。陳誠任參謀總長,次長亦為三員,初為林蔚、劉斐、郭懺,後方天繼郭蕭毅肅繼劉。其中負主要責任的為林蔚與劉斐,林管軍政,劉管作戰。 按照上述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職權劃分,部長隻是一個按期參加行政院例會,照轉參謀總長提出的軍事預算案和兵員征召案,表麵上是參謀總長的上司,實際上毫無實權,對下下達都用參謀總長名義。所謂部長不過是一個名義好聽的閑員而已。大權完全操於參謀總長陳誠之手。 這也是蔣介石一貫玩弄的排斥異己的手法之一。對桂係主要人物的白崇禧,表麵上委以重任,實際上是奪其兵權。而白崇禧本來是一個不甘寂寞的野心家,豈肯雌伏、安於現狀?因而和蔣介石親信陳誠之間的明爭暗鬥至為劇烈。例如:關於國防部對下行文,用部長的名義還是用參謀總長的名義,是部本部與參謀本部之間長期爭執的問題。這項爭執,結果是由美軍顧問團裁決,仍用參謀總長的名義行文了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上麵介紹的美蘇和國民黨的情況,可以看出,總參謀長名義上是國防部長的下級,但實際權力是很大的,比國防部長有過之而無不及。除領袖外,在軍中地位僅次於國防部長,可列第二位。 布雷德利:1949年8月12日,布雷德利任第一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50年9月22日晉升五星上將,1953年8月13日退休。 粟裕:1954年10月31日,粟裕任第一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長,1955年9月27日授予大將軍銜,1958年8月31日免職。 由粟裕和布萊德利的比較可以看出,粟裕的軍銜明顯壓低了。 =========================================================== 第四部分:1954年的情況 1954年,有二件事,對粟裕在黨內的地位有些影響: 一、 1954年2月,召開中共七屆四中全會,高饒反黨聯盟受到批判。周恩來主持召開高崗問題座談會,鄧小平、陳毅、譚震林主持召開饒漱石問題座談會。隨後高崗自殺,饒漱石停職檢查。 1954年底饒漱石“鬧翻案”,聲稱是陳毅借機整自己,自己檢討是被迫的。結果再次受到批判。1955年4月,饒漱石、原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原上海市公安局長楊帆先後逮捕,被誣為“饒潘楊反革命集團”,原山東分局第二書記向明受到撤職處分。文革結束後,除饒漱石外,分別予以平反。 饒漱石在解放戰爭中曾讚揚粟裕是“模範布爾什維克”,又主張“以粟代陳”。1954年的高饒事件中,有人將粟裕往“高饒反黨聯盟”的線上掛,隻因毛澤東不願將肅反擴大化,這才幫粟裕解除了危機。 粟裕長期在遠離中央的戰區作戰,和中央高層領袖缺少來往,早期戰友中,方誌敏、尋淮州、劉英均已犧牲。後來得到來自白區、在軍中缺少根基的劉少奇、饒漱石的信任。高饒事件的發生,對粟裕在黨內的地位,有一定不利影響。(當然,有利必有弊,在黨內背景複雜,固然能使自己受惠,但也容易沾上各種說不清的問題。) 二、 本來,聶榮臻作為原代總參謀長,由他接任新的解放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長,是理所當然的事。結果卻是粟裕擔任。 張震:1952年春任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對應於國民黨軍參謀本部第三廳,即作戰廳廳長郭汝瑰),1953年赴朝鮮實習,任24軍代軍長兼政委(仍兼部長職務),1954年赴南京軍事學院戰役係學習。1957年10月,免去作戰部部長職務,調任南京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 粟裕1951年9月回國,11月上任第二副總參謀長,次年春即任老部下張震為作戰部部長,可見,毛澤東對粟裕還是比較重用的。而聶榮臻,就不免感到一種威脅。 1952年7月,聶榮臻受到毛澤東批評,1953年3月,毛澤東指示聶榮臻到杭州休養。4月,聶榮臻返回北京。7月聶榮臻到秦皇島休養,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9月聶榮臻再度返回北京。 1954年3月,聶榮臻再度病發,外出休養,6月返回北京。9月當選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粟裕是委員)、軍委委員(粟裕不是)。11月9日,聶榮臻被免去代理總參謀長職務,粟裕正式接任總參謀長。此後,聶榮臻以軍委委員身份,分管軍工生產。1955年授元帥軍銜。1956年6月,擔任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主任。 1956年11月,任國務院副總理,接替陳毅主管科學工作。 我們不知道,聶在被免去代總參謀長職務之前,這一係列“病情”是怎麽回事,但有一點很明確,粟裕在總參謀部占有越來越高的地位,最終取而代之。雖然聶榮臻是11名軍委委員之一、15名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之一,而粟裕隻是81名國防委員之一。但粟裕全麵主持總參工作,聶榮臻卻隻是以軍委委員的身份,在軍委內部進行分工時,分管軍工生產這一塊。顯然,授銜前,就“實權”而言,聶榮臻在粟裕之下。二人的恩怨也是這麽來的。 據《張震回憶錄》: (1952年7月)“毛主席在頤年堂召集軍委開會,通知我列席。會議由毛主席主持。他開門見山地說:今天這個會,算軍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的交班會。我與彭總談過,總理太忙了;今後軍委的日常工作由他主持,但對外暫不公布。朝鮮戰場看來大仗打不起來,最後是要和談停戰的,待停戰後再正式公布。還沒有等大家發言,毛主席突然把話題一轉,嚴肅地說:最近一個時期,我感覺工農青婦的菜,擺滿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軍隊係統的菜太少,我餓得慌。你們為什麽對我封鎖呢?……我看了看聶總,他的表情很平靜,隻是一言不發。毛主席見聶總不吭聲,就對著他說:你講話呀!過去政治局開會,我請你列席,你也不講話。我怕把椅子坐壞了,就不請你了。……接著,毛主席又對聶總說:榮臻,你講講。聶總還是不做聲。毛主席更生氣了,說:如果你不講,就做組織調整。這時,其他領導同誌趕緊出來打圓場,表示不要急忙處理,由榮臻回去後向毛主席寫個報告再說吧。會議就沒有繼續開下去。” 據《粟裕蒙冤始末》: 為此聶榮臻不得不寫報告向毛澤東作了檢討。粟裕認為自己也有責任,因此也向毛澤東作了書麵檢討。沒想到毛澤東不僅在他的檢討上作了批示,表示“檢討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聶榮臻的工作做了對比,肯定了粟裕半年來的工作,同時對聶榮臻又作了批評。他還特地把這個批示交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聶榮臻等傳閱,這就引起了聶榮臻的很大誤會。 =========================================================== 第五部分:1955年授銜情況 關於1955年授銜,有以下村料: 一、 據粟裕夫人楚青回憶,為授銜,毛澤東專門找粟裕談過,說是你的軍功很多,以前一直是在當華野的家等等,粟裕聽出了弦外之音,立刻表態說是服從中央的決定,革命不是為了當官。毛澤東很高興,連連說,以大局為重。陳毅後來對粟裕說,你的事情我聽主席和總理說起過,很為難,你要理解。粟裕說沒什麽,隻說能夠看到革命成功已經不容易了,要是淮洲(尋淮洲)活著,不也是大將了嗎? 侗楓為上海戰役,采訪了原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政委郭化若老將軍。 “郭老將軍,有戰史稱,解放上海之戰是人間奇跡,您老是上海戰役的直接參加者和指揮者,是否可請您老談談這方麵的看法。” “你當過兵嗎?”郭老反問。 “從小在部隊長大,長大後當地收十二年現役軍人。當然,與您老相比,您是父輩。” “那好。”郭老將軍沉思良久,仿佛回到了烽火年代,又仿佛在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他呷了一口茶,撂動了一下身子,說:“孩子,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必須先說清幾個問題。首先,粟裕同誌是在華東地區,這個特殊戰場成長起來的的一代名將,是我們黨自己造就出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舉世聞名的軍事家。如果,粟裕同誌當年跟著主力紅軍長征了,他的聰明才智,同樣能夠得到發揮,但是,那就不是現在的粟裕,更不是代表整個華東部隊的粟裕了。這就是說,我所說的粟裕,不僅僅指他個人,而是指我們整個華東部隊。粟裕最能代表我們整個華東部隊。第一,是他從未離開過華東戰場;第二,華東部隊的所有變革與重大勝利都與他密切相關。 “同時,我要說說陳毅與粟裕。由於工作需要,陳、粟之間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三年解放戰爭而言,陳、粟始終在一起隻有11個半月,大部分時間不在一起,特別是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陳總在中野,即二野工作。當然,陳總在政治工作上輔助鄧小平同誌,在軍事工作上輔助劉司令員,都有突出成就,特別是在解決、促進高層團結方麵,功不可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郭化若說“粟裕最能代表我們整個華東部隊”,所提的二個理由,一個是“從未離開過華東戰場”,一個是“華東部隊的所有變革與重大勝利都與他密切相關”。陳毅這二條全不符合。另外,根據毛澤東的話,“以前一直是在當華野的家”,也能看出,粟裕比陳毅更加適合代表華東部隊。 如果單純從“代表華東部隊”的角度考慮授元帥銜,粟裕比陳毅更適合。從1947年1月華東野戰軍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陳毅實際上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華野(三野)。 在這種情況下授陳毅元帥軍銜,隻能說明一點:在考慮“由誰代表華東部隊”的元帥人選時,“誰最能代表華東部隊”本身,反而沒起到決定性作用。選中陳毅,是其他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 二、 下麵是部分元帥的履曆: 賀龍:1952年11月,任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954年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陳毅:1949年5月28日,任上海市市長。1954年10月,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分管科學院、政法、文化工作。1955年4月,隨周恩來參加萬隆會議。1955年5月,國務院再次分工,確定陳毅分管第一、第二辦公室、民族事務和科學、衛生工作。 1958年2月,任命陳毅為外交部長。 1955年9月3日,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等,呈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劉少奇,建議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1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無粟裕。 有人提出,陳毅不參與軍隊工作,就不用授帥了(張鼎丞、鄧子恢就是因為這個理由才不授大將的)。如果說,以前是饒漱石對陳毅使絆的話,那麽1954年饒漱石停職檢查,1955年3月被開除黨籍,顯然此事與饒無關。 1955年9月11日,周總理打電話給楊尚昆,主張授予陳毅元帥軍銜。周總理在電話中指出:“軍銜授予,對陳毅同誌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蘇聯的布爾加寧同誌原來也有元帥銜,現在他做部長會議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帥的頭銜了。可以說是一個例子。”[見《周恩來年譜》] 周總理的電話意見,或因持異議的同誌被說服,或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被中央最後采納,才得以於9月16日簽發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函件,將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0人授予元帥軍銜的名單,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會討論。9月23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建議,通過授予朱德等1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 另據《曆史的真言—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紀實》邸延生著,新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616至617頁: 回到北京後的一天深夜,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一起在中南海牙頤年堂的小會議室裏,商討解放軍高級將領的授銜、授勳事宜,李銀橋和成元功、郭仁、石國瑞等人侍衛在側間房中,聽毛澤東談起了粟裕。 毛澤東吸著煙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都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 周恩來說:“可也不能不兼顧中國革命的各個曆史階段和各野戰軍的情況,要盡量做到人心舒暢、鼓舞士氣,使全軍有一個新的氣象、新的麵貌。”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授銜時!”毛澤東感歎道:“我們軍隊中有一些人,打仗時連命都不要了,現在為了肩上一顆星,硬是要爭一爭、鬧一鬧,有什麽意思?” 朱德笑了說:肩上少一顆豆,臉上無光麽!同一時當兵,誰也沒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說哩! 劉少奇說:要做思想工作,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這時候決不可以放鬆。 毛澤東還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又讓元帥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強千百倍麽! 周恩來也說: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人才難得,大將還是要當的。 毛澤東補充說:“而且是第一大將,我們先這樣定下來,十大將十元帥。提交中央軍委討論最後通過。” 劉少奇這時說:“主席,軍委會上許多人提議,你應該像斯大林那樣,領大元帥銜,人大上也有人提出了相同的建議。” 毛澤東擺了擺手:“我不要穿那身軍裝了!總司令總司令,人人都曉得總司令姓朱名德,我還是當我的主席好了。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有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和政府主席三個頭銜,我看可以了……” 毛澤東的話把在座的人們都說笑了,侍衛在側間房中的李銀橋等人也笑了…… 注:任命李銀橋為衛士長的時間,是1955年5月15日(此前是衛士、副衛士長),上麵談粟裕讓帥的時間,根據上下文,是1955年9月中旬,毛澤東赴邯鄲視察,回來後在頤年堂小會議室裏談起了粟裕。李銀橋當時在側間房裏擔任侍衛工作。請注意這句“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都可以領元帥銜”,把資曆也涵蓋了。而且“資曆”並不是排名第一位,而隻是排名第二位,這樣很顯然,粟裕比陳毅更加適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評: 顯然,元帥人選名單和一年前的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名單完全一致!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人為安排的結果。 早在1952年冬,我黨便著手研究軍銜製的問題。1952年11月26日,總幹部部在向毛澤東主席並軍委的報告中,對實行軍銜製度準備工作等問題擬製了初步計劃。 1953年,賀龍率祖國慰問團赴朝, 在對誌願軍高級將領的一次講話中評論過軍銜製,並以詼諧的口氣透露:“軍委已內定兄弟我為一名元帥了。”可這個時候,新的中共中央軍委還沒成立,更談不上11人委員名單,賀龍何以如此肯定?顯然,一切都是在人為操作中進行。隻有人為操作,才有可能提前透露未來之事。你什麽時候見過美國總統候選人提前二年宣布自己將在大選中勝出的?果如此,原因隻有一個:大選是人為操作的,不能反映廣大選民的真實意願。 如果隻是站在工作需要的角度討論,很多人沒有理由進軍委,如體委主任賀龍、國務院副總理陳毅,有進軍委的工作需要嗎?總參謀長粟裕沒有進軍委的工作需要嗎?在邏輯上說不通。 因此,試圖把1954年9月的軍委委員名單,作為“粟裕隻能當大將”的理由,根本就是反因為果。 事實是首先內定粟裕當大將,然後不選他進軍委。這和上麵楚青的回憶也對應,就是事先決定好了,粟裕不能當元帥,然後才是毛澤東做粟裕的思想工作。粟裕在理解了毛澤東的意圖之後,這才寫信辭帥的。最後毛澤東表揚了粟裕的“高風亮節”。當然,這種“表揚”,就很虛假了。 華野、新四軍不可能無人授帥,那樣的話,就把事實上早已存在的黨內矛盾,過早地公開化了。因此,有人對陳毅的授銜資格問題提出異議,實際上等於主張給粟裕授帥(劉少奇?)。 但這種異議是徒勞的。如果毛澤東真想給粟裕授帥,那麽,1954年6月他就會讓粟裕突擊“補選”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這樣一來,粟裕自然就會出現在1954年9月份的軍委委員名單裏,接下來順理成章地出現在1955年9月的元帥候選名單裏。 周恩來為陳毅出頭,當然是出自毛澤東的授意,但周說的明顯是歪理,周說:“軍銜授予,對陳毅同誌現在和將來的工作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必要時穿)”。 可是,此時蘇聯的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是元帥軍銜,如果授予中國總參謀長粟裕為元帥軍銜,在對口交流時,豈不更加方便嗎?我們實行軍銜製,是跟蘇聯老大哥學的,為什麽這一點上就不學了?授總參謀長元帥軍銜的理由,總比授國務院副總理元帥軍銜的理由要來得充分些。 周恩來自己也知道授陳毅元帥銜不那麽理直氣壯,所以他強調“均無不便之處,平時可以不穿軍服”,這種說法,很難算作“理由”。 至於“10人名額限製論”,作為一些網友認為粟裕不能授帥的理由,根本就是荒謬。我們不知道在提交這11人名單之前,是否內定了“十一分之一”的淘汰率。但無論是否內定淘汰率,元帥數字追求整數,簡直就是反科學。你什麽時候聽過中國必須湊14億人的“整數”,多生一個就要殺掉,少生一個就要硬生出來的道理? “10人名額限製論”,隻能是一種事後的借口,決不會是粟裕不能授帥的真正原因。 胡璉在豫東戰役中表現不佳、受到批評,失去了蔣介石的信任,加上白崇禧落井下石,於是,整編第18軍改編為12兵團後,兵團司令是黃維,胡璉隻能擔任副司令。 表麵上的理由,是黃維資曆較胡璉為深,但長期脫離軍隊的黃維擔任兵團司令,還是讓人感到突兀。事實是首先有了不讓胡璉擔任兵團司令的想法,然後才想到將老資格的黃維調來壓胡的。而不是首先想到將黃維調來,然後出現了胡璉不能擔任兵團司令的局麵,這就是官場。是首先有了壓製某人的想法,然後才將資格比他更老的人調來。陳毅在解放戰爭中,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華野(三野),後期不在,這一點也和長期脫離軍隊的黃維相似。 不能說“陳毅搶了粟裕的元帥軍銜”,也談不上“黃維搶了胡璉的兵團司令之職”,一切都是國家領袖在操縱著,陳毅、黃維並不存在這個“搶”的過程,隻不過機緣到來時,沒有錯過而已。 總之: 找再多的借口,打再多的轉轉,其實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不想讓你粟裕當元帥,別的都是走過場,找借口。 在蘇聯,二戰勝利後的1946年,朱可夫被斯大林指責為“不謙虛,過於傲慢,把戰爭期間取得所有重大戰役勝利的決定作用歸功於己。”並被貶為敖德薩軍區司令員。當然,你可以說這是鳥盡弓藏。 不過,與中國在和平年代授銜不同,蘇聯是在戰爭期間授銜的,因此朱於1943年1月被授元帥軍銜。 假如蘇聯在二戰期間停止授銜,戰後再搞, 在戰後政治生活不太正常的環境下,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都不太可能當得上元帥。在此情況下,把軍銜看作“低級趣味”,未嚐沒有道理。 鞠開回憶:我得悉黨外高層民主人士邵力子說粟裕應該評元帥的消息後,作為一個喜訊當麵報告他,並把材料指給他看,以為他會高興的,哪知他臉一沉,脫口而出:“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麽元帥呢?我隻嫌高,不嫌低。”然後他又進一步向我嚴肅指出,“這都是低級趣味,今後不要議論這方麵的問題了,沒有什麽意思。” 其實,就軍銜製本身來說,並不是“低級趣味”,關鍵在於,一個國家,在實行軍銜製過程中,有沒有搞成低級趣味。 =========================================================== 第六部分:軍銜製的意義與授銜標準 我國為什麽要實行軍銜製?軍銜製的意義是什麽? 在西方(包括蘇聯),軍銜製主要有二層意義,一是完善和強化軍隊製度,有利於統一指揮和管理;二是對軍人全部貢獻總和的綜合評價和肯定。 後一層意義,其實就是對於我軍優良傳統-立功運動的繼承與發展,粟裕符合這一層。 至於第一層意義,毛澤東曾安慰粟裕說:“你擔的是大將銜,而幹的卻是元帥任務啊”,這裏說的是曆史上的粟裕。再談當前,1955年授銜時,粟裕任總參謀長,按這個職位來說,授元帥銜,與蘇聯老大哥做對口交流,確有工作必要。對內,“軍委要把重點放在總參謀部,依靠它去領導全軍工作”(彭德懷語),為了增強權威性,有利於統一指揮和管理,更有必要授予粟裕元帥軍銜。因此,粟裕也符合這一層。 由此可見,單就軍銜製在西方國家的意義而言,粟裕是極為合乎條件的。陳毅則不幸地不符合任何一項條件,授銜時既不在軍中當差,曆史上又缺乏獨立的戰功。 當然,你可以說,陳毅有資曆,但是,資曆本身,畢竟無法納入“軍銜製的意義”的範疇。相反,為了提高部隊士氣,還需要克服“資曆”帶來的不良影響。用《鍾期光回憶錄》中解放戰士稱讚“立功運動”時說的話,就是:“新四軍真是賞罰分明,不象在我們國民黨軍隊裏,打了勝仗,好處是當官的,小兵子有吊子功勞。”如果把軍銜製搞成資曆運動,與國民黨軍隊有什麽不同?何以“賞罰分明”?如何激發部隊士氣?而且,這樣的軍銜製,是否構成對我軍立功運動這樣一個優良傳統的背叛? 在學習蘇聯、加強部隊正規化建設過程中,蘇聯模式與我們的傳統思想產生了激烈的衝突。毛澤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授銜時”。其實,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於“爭軍銜”,不應視為道德敗壞的行為,如果大家都不爭軍銜,軍銜就失去“榮譽”這一層意義了,其存在的價值就值得質疑。 關鍵是在實行軍銜製過程中,有沒有貫徹公正、合理的原則,有沒有真正成為軍人功、曆、才、德的綜合體現。如果把軍銜製、勳章獎章製度,搞成純粹的論資排輩、打壓某座山頭、人踩人,那麽引起爭議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並沒有試圖解決這種因為不公正而導致的爭議,而是因噎廢食,於1965年廢除軍銜製。免得影響同誌之間的團結。與其部隊因實行軍銜製而搞得思想動蕩,倒不如政治掛帥、以德治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1958年1月22日,在全軍後勤工作會議上,彭德懷說:“我軍官兵都來自勞動人民,是接受人民的委托,保衛社會主義建設的,因此不應該向國家要求特殊的榮譽和待遇。” 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說:“打了那麽多仗,死了那麽多人,沒有誰要賠償損失。現在搞建設,也要一場惡戰,拚幾年命。幾年後還要拚,這總比打仗死人少。不能按鍾點計算時間,那還算什麽道德高尚?靠物質獎勵,重賞重罰過多是不行的。我們今後不要發什麽勳章了。” 1964年11月,軍委辦公廳發出《征求關於取消軍銜製的意見的通知》,其中說:“我軍的軍銜製度,是照搬蘇聯及其他國家的,過去沒有這個製度,也一樣打勝仗。實踐證明,這種製度不符合我軍的優良傳統。它是一種資產階級法權,等級表麵化,助長了個人名利思想和等級觀念。不利於我軍的革命化建設,不利於同誌之間、上下級之間的軍民之間的團結。”1965年5月22日,第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取消軍銜製的決定,同日由國家主席劉少奇公布實行。 下麵,再看看我國於1955年製定的元帥授銜原則。 1955年2月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裏麵規定:“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根據上麵的條例來看,在中國,元帥授予二種人,一種是有資曆的,一種是有戰功的。 粟裕符合評帥條件,符合第二條“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功勳”。 至於第一條,粟裕符合但勉強。最大不足在於,在十年內戰中表現一般。粟裕開辟了浙西南根據地、蘇南抗日根據地、蘇中抗日根據地、蘇浙軍區,在我軍將領中,算是開辟根據地、創建人民武裝力量較多的。但這四塊根據地均不能歸入晉察冀那樣的“骨幹級”根據地之列,隻堪與賀龍創建的晉綏那種小型根據地並肩。 不過,粟裕親手創建20、23、24、29四個軍級部隊,前三者均屬三野頭等王牌,在“人民武裝力量”地位顯赫。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粟裕勉強符合“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 說不符合是不對的,20、23、24在共和國軍隊中均可進前十名,粟裕的這種建軍能力,全軍沒幾個人比得上,這樣的地位,難道還不能算“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 陳毅符合第一條“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十年內戰時期,地位極為崇高,與粟裕差距懸殊。抗日戰爭時期在“創建和領導”方麵,因過早離開華中,打了折扣,但其新四軍代軍長的身份,仍可與粟裕並肩。 第二條,陳毅不符合。 不過,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講,陳毅雖然符合第一條,同樣是很勉強的。大家想想看,解放後的哪個軍是陳毅培養出來的?陳毅培養出來的嫡係,就是粟裕的嫡係,是葉王陶,但實際擔負培養工作的是粟裕,並不是陳毅。如同國民黨74軍,是王耀武培養出來的,若說俞濟時培養,倒也可以,但勉強。所以我說,陳毅實際上連第一條都勉強。 但話又說回來,依據條例規定,並未要求二條均得符合,方可授帥。因此,陳毅、粟裕均符合授帥條件,完全可以同列元帥。 另外,為了維護條例的嚴肅性,條例不可能為“10人名額限製論”提供法律上的依據。 因此,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陳粟均授元帥是可行的。 考慮當前職務: 粟裕在1954-1958年期間,任總參謀長,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職位,本該勝過名義上的上級、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但彭德懷又主持軍委日常工作,這樣,實權也在彭德懷之下。 除彭外,羅榮桓是總政治部主任,略在粟裕之下,但考慮到中國黨指揮槍的特殊國情,羅榮桓的地位很高,何況他還兼任總幹部部長。劉伯承為訓練總監部長,未到任,由葉劍英代理部長,均在粟裕之下。其他元帥,不過是中央軍委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之類虛職。實職則是諸如體委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軍隊係統以外的官職,或者軍事院校職務。 這樣,1955年授銜時,就當前的工作需要、當前在軍隊係統中的地位而言,比粟裕更有資格授元帥銜的,唯彭德懷一人而已。 不過,參考一下條例規定的授銜標準,我們就會發現,將領在授銜時候的職務,根本不予考慮。當然,這裏存在一個雙重標準:授銜時的其他職務不必考慮,可是軍委委員的職務,卻“必須考慮”! 綜上所述,1955年授元帥銜原則,具有二個特點: 1、不考慮當前工作需要,不考慮當前在軍隊係統中的地位; 2、不考慮當前所任其他職務,但軍委委員的職務必須考慮。 那麽與曆史的聯係呢?大將、元帥級將領,所得到的軍銜,與他在曆史上,在軍中的資曆、地位、威望、戰功,成正比還是反比?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說成正比還是反比。毛澤東說,“既要承認山頭、照顧山頭,又要克服山頭主義”(當然毛的山頭除外)。這個問題貫穿了我軍曆史的始終,並在軍銜授予過程中有所體現。 為了說明這一點,這裏以楚漢戰爭作比,如下: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楚漢戰爭開始。 公元前203年,韓信主動向劉邦索要“假齊王”,“假”者,代理也。跟粟裕的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職務差不多,而且都是以“鳩巢鵲居”的形式,把真齊王趕跑了,根據地也一樣:都是山東。 不同的是,劉邦很“大方”地授予韓信“真齊王”,粟裕則謝絕擔任真齊王,隻當假齊王。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立即改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在齊地威望很高,但在楚地,除留下“跨下之辱”的“佳話”外,並沒什麽威望。4個月後,又改封淮陰侯。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殺。從西漢建立,到韓信被殺,僅隔六年。 新中國從成立到授銜,同樣隔了六年。結果是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以“不在軍隊工作”為借口,不授大將。粟裕則隻授大將。這些,全是新四軍的幹部,對新四軍這幫邊緣人的打壓,可謂狠矣。張鄧粟譚是華中軍區的四大巨頭,張鄧譚是閩西南根據地領導人,粟裕是浙西南根據地領導人,李先念則是西路軍的軍政委,沒有一個不是黨中央的邊緣人。 山頭要一座一座地鏟,不能四麵樹敵,先撿容易的下手,張鄧粟譚的山頭,就比劉伯承等人的山頭容易鏟平,因此劉伯承可以當元帥,張、鄧卻不可以當大將。當然,到1958年劉伯承也挨了批,1965年取消軍銜製,打倒一切,更是撕去一切偽裝,原形畢露。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對山頭的“鏟除”工作,並不是一些網友想象中的1955年授銜之後,才開始的。早在解放前,就已經有鏟除山頭的跡象了,要不然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0師何以發展不起來?何以被調到名為保衛中央、實為貧瘠地區的晉綏?為何不用343旅保衛中央? 一些網友之所以堅決認為“鏟除山頭”是1955年以後才開始的,主要原因在於,多數網友在十帥中有自己的擁護對象,作為“既得利益階層”,就要極力維護1955年授銜的“清白”。至於是真清白還是假清白,那就顧不得了。 奴隸主從來就反對奴隸起義,至於起義是否正義,是否受到壓迫才被迫起義,是否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對此,他並不關心,他所關心的,隻是這種起義是否觸犯自己的利益。 =========================================================== 第七部分:任陳毅為華野司令員兼政委,是因為他的威望很高嗎?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陳毅在華東(山東)建立“威望”,是從1947年1月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開始的,而不是從1946年1月擔任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開始的。陳毅的威望,是通過47年1月以後粟裕打勝仗得來的,而不是通過他自身的“資曆”得來的。要得到更高的地位,中央的信任才是關鍵,資曆並不是關鍵。 粟裕的秘書鞠開,發表了《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授銜大將的真相》等一係列“挺粟”力作,受到了廣大軍史愛好者的歡迎,但也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作為一種妥協,他又寫了篇名為《粟裕為何不願當司令》的文章,完全否定了自己過去的立場,將他過去站在品德的角度談“讓司令”,改為不是因為品德,而是粟裕不得不如此。 文中寫道:“粟裕說過,我讓司令不是因為謙虛謹慎,是為了作戰指揮上的便利”、“陳毅資格老威望高,粟裕會打仗,毛主席取他倆的長處,把他二人配在一起,絕妙。” 反駁如下: 如果“讓司令”真是“為了作戰指揮上的便利”,那麽中央在1948年5月硬將陳毅調離,沒有“取他倆的長處,把他二人配在一起”,拋開中央是否愚蠢不提,至少,華野從此就應該是屢戰屢敗,可事實卻是屢戰屢勝。不知這樣的事實,可否抵得過鞠開的“雄辯”? 同樣是5個縱隊攻擊,孟良崮戰役5個縱3天殲敵3.2萬,傷亡1.2萬,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淮海戰役中攻打碾莊,5個縱隊11天殲敵9萬,傷亡3萬人左右,也能堅持到底。可見,粟裕指揮打碾莊時,部隊堅持時間之久、忍受傷亡之大、執行粟裕命令之堅決,都遠遠超過了陳粟在一起時的孟良崮戰役。並沒出現沒了陳毅,粟裕就指揮不動(或在敵我雙方意誌的較量中,堅持不下去)的情況。 粟裕的這種客套話,不但在對陳毅讓司令時說過,在對張鼎丞讓司令時同樣說過。1945年10月27日,粟裕致電中央:“鼎丞同誌不論在才、德、資各方麵,均遠較職為高超……對於執行黨的政策與掌握,均遠非職之所及……為慎重,更有利今後工作起見,特再電呈,請示中央以鼎丞為司令,職當盡力協助。” 另外,鞠開本人就對陳毅不信服。 據《粟裕首長二三事》作者:餘力、鞠開、崔協詳、俞傑、唐洪。 該文中說:“1948年9月,濟南戰役勝利結束,這時粟裕首長又一次提出請陳毅同誌回來的要求,我們很不理解,有意無意地流露出埋怨情緒。首長對此頗有些生氣,向支部建議搞一次‘共產黨員應該爭什麽與讓什麽’的座談會。” 這裏要問一句:鞠開自己為這篇文章簽了名,不知能否代表他的意思?名字是否可以亂簽? 總的來看,鞠開的《粟裕為何不願當司令》,定位定錯了,在中央已經把陳毅調離的情況下,仍然要維護陳毅“陳毅資格老威望高,粟裕會打仗”這一論調,不但與中央調離陳毅的命令構成衝突,而且也無法在華野其後的戰場表現中得到驗證。因此,鞠開的這篇文章,其實並不難駁。 但是,如果他換一種表達方式,那麽,欺騙性就會大大增強,反駁的難度也大大增加了,即:中央在1948年5月將陳毅調走,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已經不存在“粟裕指揮不動”的問題。但是中央在1947年1月任命陳毅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任命粟裕為華野副司令員,同樣是正確的。因為如果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隻任政委,就會發生嚴重的“粟裕沒有威望,指揮不動”的問題。如果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將陳毅調到晉冀魯豫野戰軍,擔任副司令員,那麽,“粟裕指揮不動”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事實上,一些網友也正是這麽認為的。 反駁如下: 首先,正麵反駁: 宿北戰役發生在1946年12月,在華東野戰軍成立之前,就讓我們看看,是不是如一些網友臆想的那樣,“粟裕指揮不動,隻好借助陳毅的名義,然後部隊才執行命令”呢? 宿北戰役,淮海區第三中心縣委和第三支隊負責人章維仁回憶:前線指揮所設在陰平以西葉莊的一個獨立家屋,一個有圍牆的小院子,三間坐北朝南的新草房。走進草房,看到牆上掛滿地圖,粟裕站在一條板凳上,一手指點地圖上的村莊,一手拿著電話筒,正在與前線的指揮員通話。他有時向站在左邊的陳毅講幾句話,陳毅點點頭,又接著通話。過了大約半小時,與前線指揮員通話完畢,陳毅轉過身來,對章維仁說,我們這次布了一個口袋陣,戴之奇的整編69師已經被我軍包圍。他用手拍拍軍服上的口袋,哈哈大笑說:這一仗是甕中捉鱉,我們完全有把握在一周之內消滅他! 據《宿北戰役陣中日記》記載,從12月14日到19日,在戰役進程中,陳粟發出的指令共34次,其中標明“陳令”、“陳示”的8次,標明“粟令”、“粟示”的14次,隻標“令”、“示”的12次。另有陳粟致陳唐的指示信1件。 粟裕的秘書徐玉田,在致《黨史研究資料》編輯部的信中,提到如下幾點:“魯南戰役時,粟帶華野指揮機關在前線指揮,我當然在他身邊,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陳老總這時不在一起,粟既關照戰役全局,又著眼於焦點、關鍵。打棗莊時,他的確身體很好,沒有生病。” 孟良崮戰役,據《孟良崮戰役陣中日記和戰後分析》記載,隻有“粟令”,沒有“陳令”。王必成在《懷念粟裕同誌》一文中說道:“這次戰役,從調動兵力創造戰機,到戰役實施的全過程,無一不是按照粟裕同誌提出的方案實施的。” 根據這些記載來看,早在華東野戰軍成立之前的宿北戰役中,就已經是以“粟令”、“粟示”為主了,並不是一些人臆想中的,粟裕隻是提出建議,陳毅采納粟裕的建議,然後,再以“陳令”、“陳示”的名義下發給部隊。上麵的資料還顯示出,宿北戰役時,陳粟是在一起的,顯然,如果將“粟令”、“粟示”改用陳毅的名義,客觀條件是允許的。 在客觀條件允許的前提條件下,仍然以“粟令”、“粟示”為主,而宿北戰役仍然取得了勝利,事實證明,沒有必要將“粟令”換成“陳令”,即使使用“粟令”、“粟示”,部隊同樣會執行的。 根據宿北戰役的這種表現來看,在1947年1月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員,陳毅任政委,是可行的。 至於魯南戰役時,陳毅到底在不在前線,值得進一步研究。不過,陳毅曾說,“打起仗來我及時走開很重要,免得粟裕事事向我請示,貽誤戰機”,陳毅的話反映出一點,就是:打起仗來,並不是一些網友想象中的“陳毅千萬不能離開,一旦離開粟裕就指揮不動”,而是趕緊離開。 其次,再用歸謬法的反駁方式。 要證明“1947年1月如果任粟裕為華野司令員,陳為政委,粟裕就指揮不動”論調的“正確性”,就要論證二個問題: 一個是邏輯問題,“因為你權力小的時候在指揮中有卡殼,所以你權力大的時候在指揮中有卡殼。”“因為你當小官的時候我不聽你的,所以你當大官的時候我不聽你的。” 另一個是史料問題,要論證出這麽一個“史實”:1947年1月前,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都是服從陳毅指揮的(作戰部署是另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要論證一下,陳毅除了缺乏高明的戰役部署之外,其他方麵,和林彪是相同的。即“隻有陳毅去了才可以把華東的黨政軍民各方麵統一起來”。 (注:《林彪的這一生》,文中講道:毛澤東對羅瑞卿說過:“受任於亂軍之際,奉命於艱難之間,隻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東北的黨政軍民各方麵統一起來。”) 反駁如下: 參如下材料: 陳毅之子陳昊蘇說:“我父親曾經說過,在華東野戰軍的軍事鬥爭中,他主要是依靠粟裕同誌進行戰爭的指揮工作,而他自己可能更多的是起了一個政治委員的作用。” 《一個老兵心中的陳毅元帥》王昊  上海文藝出版社 381頁:陳毅的秘書杜易曾經向采訪者說過一件事:黨的“七大”閉幕後,毛澤東找陳毅談話,請閑居一年七個月的陳毅重返華東。陳毅起先不肯,說華東無事可做,不如去其他戰場。毛澤東執意請陳毅回華東,對他說:“你到華東,什麽事也不要做,隻需呆在司令部,下下圍棋,擺擺龍門陣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上麵的材料來看,雖然網友認為“隻有陳毅去了才可以把華東的黨政軍民各方麵統一起來”,但陳毅本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陳毅對自己的評價,比網友對他的評價,要低一些,他認為自己可能更多地起了政委的作用,而這正好驗證了本人鼓吹的“粟裕司令員,陳毅政委”模式。 另外,陳毅在返回華東前,擔心自己無事可做,這個自我評價,比網友對他的評價,要低得多。 與陳毅的觀點相同,毛澤東同樣不認為“隻有陳毅去了才可以把華東的黨政軍民各方麵統一起來”,他對陳毅的要求,就是“什麽事也不要做,隻需呆在司令部,下下圍棋,擺擺龍門陣即可。” 下麵,就來分析一下,陳毅的擔心,是否杞人憂天?毛澤東對陳毅的“工作”如此看輕,是低估了陳毅的本事,還是將陳毅那二下子看得一清二楚? 解放戰爭一爆發,陳毅就南下淮北了,這樣,我們就先從華中說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華東戰場參謀筆記》王德: 泗縣沒有打好,二淮又沒守住,華中分局的幾位負責同誌就把責任推到陳毅身上。他們召開了“七人批陳會議”(注:似指陳師庵會議),批評“不執行毛主席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指示”,這真是天大的怨枉!用一句地道的地海話說,那真叫“天曉得”!陳毅怎麽不懂得集中兵力?!他又為什麽不能集中兵力?!說起來還真複雜得很哩!好在陳毅肚量大,把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虛心傾聽著大家的批評與責問。 出人意料的,是在進行“七人批陳會議”的同時,饒漱石向中央提出“以粟代陳”,要把陳毅趕出華東。這時候,中央軍委與毛主席對陳毅在淮北仗沒打好,也有些不滿,便提出了要派徐向前同誌來協助陳毅指揮打仗。具體地說,就是擬派徐來山東負魯南前線指揮之責,讓陳毅負責淮海前線並統籌魯南、蘇中、膠濟各前線,這一措施的真正含義,誰看了都會心裏明白。陳總絲毫不從個人的得失、榮辱考慮,第二天就回電表示了歡迎來魯主持。他還真心實意地等了二十多天,歡迎的電報發了又發,就是沒見徐向前來。 不過,這些當時參謀們並不知道。有一天夜裏,我在值班,陳毅同誌走了進來,他心情沉重地對我說:“我將來還是搞我的文化工作去好了……我們給中央說話也不靈了,提什麽意見都不靈了。”我當時很驚訝,深深感到陳老總有情緒,也深為他處境之難而擔憂、著急。 其實,現在看來,我當時想到的、知道的,與陳毅初到山東處境之真正困難相比,還真是些雞毛蒜皮。比如說,陳饒關係,不能不說是一個大疙瘩。 這裏,不妨公開一個當時極高的機密:據“三野戰史編輯室”的同誌後來采訪陳老總,聽陳老總說:“毛主席麵告饒:‘陳粟不可分,陳粟合則勝,分則敗。’並交代饒親自向下傳達。不言而喻,這主要是針對饒漱石的。饒後來在萊蕪戰役時,在內部作了傳達。這,再一次地挫敗了饒漱石的陰謀。 …………………… 宿北戰役後,陳老總的情緒特別好,有人說他高興得甩了頭上的帽子,情不自禁地說:“誰說陳毅老了,不能打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當時的華中分局,書記是鄧子恢,副書記譚震林,組織部長曾山,常委是張鼎丞、粟裕、劉曉,不知該書所說的“七人”是哪七位? 姑且不談“七人”到底是誰,但有一點很明確,就是:華中分局沒有一個人的資曆比得上陳毅,而且在職務上是陳毅的下級。陳毅是華東局副書記,而華中分局隸屬華東局。 七人敢於批陳,表明,當時我黨的民主作風還是很好的,華中分局幹部對於陳毅較老的資曆,和上級的身份,並沒有象一些網友想象中那樣看重。 “七人批陳會議”發生的時間,大約在1946年9月20日二淮失守後、10月30日陳毅赴魯南之前這段時間內。 七人批陳和饒漱石有沒有聯係? 楊尚昆在《回憶高饒事件》中說:“1946年底前後,北平軍調處執行部解散,饒漱石(軍調期間,任中共代表團書記,對外用顧問名義,葉劍英對外負責)飛回延安。我去機場接他,招呼他“小饒”。他就象沒有聽見一樣,我追上前喊一聲饒政委,他才答應。” 宿北戰役後,1946年12月23日,陳粟等致電中央:盼饒漱石仍回山東原職。 根據上述史料來看,王德在書中把“七人批陳會議”與饒漱石結合起來討論,是不對的,七人批陳時,饒漱石並不在華東。另外,王德在書中寫道:“聽陳老總說:‘毛主席麵告饒:陳粟不可分,陳粟合則勝,分則敗。並交代饒親自向下傳達’。” 既然是“麵告”,那麽,時間上應為1946年12月,饒漱石從北平飛到延安後,毛澤東當麵對他說的。然後饒漱石返回華東,傳達了中央精神。不過,“聽陳老總說”,這種表達方法,在可信度上就打了一點折扣,畢竟陳毅是當事人,利害攸關,王德所轉陳毅的話,這裏僅供參考。 既然陳毅在華中名聲掃地,那麽山東呢?在山東,陳毅是不是如一些網友想象中那樣,雖然戰役指揮不佳,但以他“崇高的威望”,部隊仍然服從指揮呢? 1946年6月22日,毛澤東指示“山東以膠東對付青、濰,以渤海對付濟南,其餘魯中、魯南、濱海三區主力及新四主力全部南下”。 依照該命令,山東軍區4師、9師、10師、葉飛1縱,也應南下淮北。但最終,這些部隊都沒去,隻有山東軍區8師,以及原新四軍部隊2縱、7師,隨陳毅南下淮北。 這是怎麽回事?陳毅的“崇高威望”到哪裏去了? 據《20軍史話》: 山東軍區於7月4日命令第1縱隊北上膠濟線,“配合”魯中軍區部隊尋機殲滅濟南、濰縣對進之敵。葉飛致電陳毅請示,陳毅隻得同意1縱去魯中“配合”作戰,予進犯膠濟線之敵以打擊,“一個星期以後仍按原定部署南下,加入淮北戰場”。7月7日,魯中部隊圍攻淄博,1縱打援,吸引濟南方向之敵來援,在運動中殲滅之。最終,魯中部隊攻擊淄博未得手,撤退,敵人不來增援了。7月17日,1縱配合渤海軍區部隊打益都(青州),渤海7師圍益都,1縱打援,計劃運動中殲滅東線8軍榮譽一師。但18日,攻城部隊撤出戰鬥,敵人又不來增援了。 二次圍城打援都沒打成,無仗可打,葉飛致電陳毅和山東軍區,要求繼續南下,執行中央原定的作戰部署。陳毅立即回電要1縱南下,葉飛接電後於8月2日率縱隊南下。不料8月3日山東軍區來電:1縱停止南下,繼續在山東內線作戰。而陳毅又來電令催促1縱南下。葉飛決定服從陳毅,南下。8月12日,1縱到達臨沂附近,山東軍區再來電報,稱敵人有進攻臨沂意圖,要1縱留在魯南保衛臨沂,並說已經通報了陳毅和中央軍委,葉飛隻好停止南下。從此1縱擔負起了保衛臨沂的任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中所說的“山東軍區”是誰?陳毅本人就是山東軍區司令員。 當時,陳毅擔任華東局副書記、新四軍軍長、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司令員,而華東局書記、山東軍區政委饒漱石,山東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均在北平軍調處工作。山東軍區副司令是張雲逸,副政委是黎玉(兼山野政委)。 可見,書中的“山東軍區”隻能是張雲逸、黎玉。 少了饒漱石,顯然,陳毅在山東的官職是最高的,這一點,和1948年5月陳毅離開華野後,粟裕在華野的地位很相似,沒人比自己官更大了。 可是,根據上麵的分歧結果來看,陳毅說話就不如張黎說話靈驗。於是,陳毅最終能夠帶著南下淮北的,也就隻有2縱、7師、8師。 對此,你可以再作辯解,說張黎守土有責,因此不願過多抽調部隊南下。那台棗反擊戰呢?目的是保衛張黎的老窩臨沂,這可是迎合了張黎“守土有責”的要求,這下張黎不會不配合陳毅了吧。 1946年10月30日,陳毅率8師,離開淮北,回到山東。同魯南的葉飛1縱一起,於11月10日展開台棗反擊戰,打了一個消耗戰。戰後,葉飛對他說:“你這個大司令比我這個小司令也大不了多少,我指揮3個旅7個團,你指揮4個旅10個團。有了打阻擊的,沒有打突擊的;有了圍點的,沒有打援的;手裏連預備隊也沒有,能打什麽仗?!陳老總,我建議你,不要受各方牽製,集中三個縱隊兵力在手裏,就有辦法尋求戰機,殲敵一個旅或兩個旅。否則,兵力不集中,什麽仗也打不好!”[《20軍史話》] 由此可見,既使迎合了張黎守土有責的要求,陳毅仍然無法集中部隊,陳毅的“崇高威望”呢?到哪兒去了?可見,陳毅此時沒有足夠的威望,把部隊集中起來。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魯中、魯南、濱海三大軍區的骨幹部隊,組建了3、8縱,加上葉飛1縱,正好三個縱隊。也就是說,要讓陳毅手裏有三個縱隊的強大陣容,隻需把山東三大軍區骨幹部隊集中起來就已經足夠了,並不需要命此時留在華中、歸粟裕指揮的山野2縱、7師北撤魯南。此時,華中才是國民黨進攻重點,如74師、11師、7軍、25師、83師、69師,均在華中。除非我軍打算放棄華中,否則,盡量不要管華中要部隊。 在陳毅內憂外患、指揮不動部隊的同時,粟裕的人氣指數卻是直線上升,被延安總部發言人稱讚為:“粟裕將軍的曆史,就是一部為民族與人民解放艱苦鬥爭的曆史。今天,粟裕將軍成了蘇皖軍民勝利的旗幟。”有意思的是,1958年批判粟裕時,粟裕還有一頂罪名,“在華中地區工作時,群眾掛他的畫像,沒有製止。”[見吳欣峰《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真相》,《炎黃春秋》2004年第一期] 1947年1月2日,陳粟發起了魯南戰役,殲敵5.3萬,戰果輝煌。我軍參戰部隊多達27個團,遠較台棗反擊戰為多。 不過,隻有華野1師(8個團)是華中調來的部隊,1縱、8師係台棗反擊戰的老部隊,其他部隊均為台棗反擊戰時,本可參戰、但卻並未參戰的山東部隊,番號如下:4師10團、9師、10師、濱海警備旅、魯南軍區特務團。 當時,山東各軍區領導如下: 魯中軍區司令員王建安、政委向明、 魯南軍區司令員張光中、政委傅秋濤、副司令員郭化若 濱海軍區司令員陳士榘、政委唐亮(陳唐已在山野任職) 粟裕指揮的魯南戰役,他們都參加了,可為什麽陳毅指揮的台棗反擊戰,他們就不參加呢? 既然在山東、華中都無法駕馭別人,而軍事指揮又有問題,這樣看來,離開延安時,陳毅擔心到了華東無事可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陳毅並非杞人憂天。毛澤東也不是門縫看人,而是符合陳毅的實際情況。 事實上,10月30日陳毅北返山東時,隻帶了山野8師,山野其他部隊(2縱、7師)均留華中,歸粟裕指揮。一直留在山東的葉飛1縱又是粟裕的老部隊。 這也意味著,在12月15日宿北戰役前,拋開陳粟共同指揮不提,粟裕單獨指揮過的部隊,在山野、華野所有部隊中,占十二分之十一,隻有8師那1萬人,粟裕從未指揮過。試問,在粟裕拿到12張選票中的11張的情況上,他有沒有資格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呢? 當然,1947年1月成立的華東野戰軍,並不止原山野與原華野部隊,還增加了3(主力師為原山野8師)、8、9、10縱。這些部隊中,9、10縱,陳粟一樣地陌生;8縱,陳粟一樣地剛在魯南戰役中指揮過。隻有3縱的前身8師,粟裕在指揮上,確實不如陳毅指揮的時間長。 由此可見,在華東野戰軍成立的9個縱、27個師中,陳毅在“指揮”上,唯一比粟裕有優勢的是8師,占全部部隊的二十七分之一。 這裏提一提宋時輪。 內戰開始後,宋時輪一直擔任山野參謀長。 據《華東戰場參謀筆記》: (泗縣失利後)我如實是向了陳總反映了我們參謀同誌事前曾向宋參謀長建議:“鑒於時值雨季,部隊行動受阻,各準備不及,應考慮推遲發起戰鬥。”宋說:“司令員決心已下,不好再變。”陳總說:“嗬?你們提了意見,我不知道。”但他馬上轉向話鋒,說:“主要怪我的決心錯了,可以不打這個敵人。事前也未開會討論,征求各縱意見。我們過去打仗,隻要時間許可,總是開會征求意見,充分討論後作出決定,這次太草率了。”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泗縣不是宋時輪堅持打的,而是陳毅堅持打的,主要責任,自然應由陳毅負責。但1946年10月陳毅挨批,卻是宋時輪作為替罪羊,被免除了職務,調任渤海軍區7師師長。以後為華野10縱司令員。就這個履曆來說,宋時輪雖不見得“恨上”陳毅,但陳毅對華野10縱,很難有太大影響, 一些網友,有二大壞毛病: 一、一些網友的第一大壞毛病,就是:醜化解放戰爭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把解放軍貶低成和國民黨一樣,極端重視資曆。 下麵,就讓大家看看,解放軍有沒有一些網友臆想中那樣,“極端重視資曆”。 《鍾期光回憶錄》提到: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數十萬指戰員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的結果。他們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具有堅強的組紀律觀念。為了共同的戰役任務和戰略目標,不同經曆、不同地域、不同素養、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數十萬人,聚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東野戰軍的戰旗下,衝鋒陷陣,克敵製勝,而個人的一切都不在話下。 兩廣縱隊政委雷經天,原是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的老上級。廣西百色起義時,韋國清還是戰士與共青團員,雷經天已任中共右江特委書記和蘇維埃政府主席。淮海戰役中,兩廣縱隊調歸蘇北兵團指揮,上下級關係易位,但在作戰中雷經天同誌自覺地服從命令聽指揮,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第12縱隊政委李幹輝,是大革命時期的營、團黨代表,也參加了百色起義,任紅7軍軍部宣傳部長,資曆比韋國清同誌老得多。但第12縱隊編入蘇北兵團後,他們的關係很融洽,既是上下級,原則問題按命令指示辦,又是戰友關係,互相尊重,彼此合作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雷經天、韋國清的“上下級關係”易位,並不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磨合,才“彼此合作得很好”的。 事實上,壓根就沒有磨合期!1948年2月,韋國清率華野2縱南下蘇北的,與華野11、12縱一起,建立蘇北兵團,韋任兵團司令。但此時廣縱在粟裕直接指揮下,參加了豫東、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是雷經天、韋國清二人,頭一次遇上這種尷尬事。在頭一次遇上的情況下,二人就已經合作得很好了。 由此可見,解放戰爭中的解放軍形象,並沒有一些網友想象中那樣醜陋。 再以八路軍115師為例。林彪以前隻是紅一軍團長,指揮三、四千人,現在指揮1.5萬,大部分部隊他沒有指揮過。這一點,他不如粟裕。 排除陳粟共同指揮,粟裕單獨指揮過的部隊,在原華野、山野部隊中,就已經占到了十二分之十一。如算上和陳共同指揮,包括華東野戰軍成立前的宿北、魯南戰役(陳毅可能還不在前線)在內,這樣,在1947年1月組建華東野戰軍時,粟裕指揮過九分之七的部隊。而林彪任115師師長時,隻指揮過115師所屬四分之一的部隊。 由此可見,1947年1月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的條件,比1937年8月任命林彪為115師的條件,要好得多。 對於115師,最符合一些網友迷信的“資曆原則”的任命,應該是這樣的: 師長:朱德,副師長(即政委):毛澤東 343旅旅長:彭德懷,副旅長:林彪 344旅旅長:徐海東,副旅長:空缺 但曆史上對115師的任命,完全違反了一些網友所迷信的“資曆原則”,如下: 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 343旅旅長:陳光,副旅長:周建屏 344旅長:徐海東,副旅長:黃克誠 在這種情況下,林彪有沒有因為“指揮不動”,而成為常敗將軍呢?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1937年11月,廣陽大捷,1938年2月負傷,返回延安,後赴蘇聯養傷。可見,林彪並沒有成為常敗將軍。 羅舜初在東北民主聯軍3縱的地位,比陳毅在山東的地位高得多,羅舜初自抗日戰爭起,就是3縱前身部隊的老領導了,而陳毅在抗戰中和山東軍區不搭邊。 如果按照一些網友迷信的“資曆原則”,那韓先楚無論如何不配擔任3縱司令員,隻能是羅舜初為3縱司令員兼政委,韓先楚為3縱副司令員,實行“在羅舜初領導下,戰役指揮由韓先楚負責”模式。 而林彪任命羅舜初為民主聯軍3縱政委,韓先楚為3縱司令。但3縱並未因此而成為一支屢戰屢敗的部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些網友的第二大壞毛病,就是嚴重的軍閥主義思想,對我軍三大民主作風懷有刻骨的仇恨。 覺得上級讓你幹什麽,你就得幹什麽,你們就是一群沒有腦子的戰爭機器,不能有半點異議。 比如,孟良崮戰役時,許世友對粟裕說:“你們當官的隻知道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我們當兵的是兩條腿!” 在一些網友看來,就覺得,粟裕指揮不動啊!好象部下發句牢騷,就能上綱上線到“指揮不動”這個高度上去。 反駁: 一、許世友講的是“你們當官的”,並沒把陳毅排除在外。 二、作為一名勇將,對上級指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事,也是三大民主所允許的。中原突圍時,中原軍區1縱1旅2團長鍾發生對於一味避戰、疲勞行軍很有意見,指著旅長皮定鈞的鼻子罵:“怕死鬼!敵人來了,老子幹他!”是否能證明,鍾發生對皮定鈞“不服”呢?事實上,鍾發生恰恰是皮定鈞多年的老部下!而且在鍾發生罵了皮定鈞後,吃過飯,照樣執行皮定鈞的繼續行軍命令。而不是一些網友想象中的,“他罵了皮定鈞,決裂了,當然不會服從皮定鈞的指揮了。” 長征路上,會理會議前林彪說:“盡走弓背!盡走弓背!不會走弓弦嗎?這樣會把部隊拖垮的,像他這樣領導指揮還行?”,林彪說這番話,是否能證明以毛澤東的威望鎮不住全軍,遵義會議是錯誤的呢?顯然不能,部下發牢騷是很正常的,不能隨便理解成“鎮不住”。而且發牢騷和不執行命令是二個不同層麵上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三、粟裕也未將這種睚眥小事放在心上。 據本論壇版主jhealth所說:父親1967年在粟裕的直接領導下工作了兩個月,在國防科工委係統支左。粟裕和周恩來是我父親現在最敬仰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不過,聽父親說,粟裕沒事時愛講許世友的故事,講得眉飛色舞。粟裕講許世友的故事,不僅講他戰爭年代的抗命,還講他文化大革命怎麽對付造反派,對付毛澤東和林彪。 另據本論壇網友青山依舊風雨中所說:解放後,許對粟還是尊敬的,58年粟倒黴後,有一次粟讓許幫忙一件事,許立即關照部下,粟總長交代的事一定要辦好,而此時粟已經不是總長了。 下麵,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麽陳毅在沒有粟裕的時候,指揮不動部隊? 其實很簡單:砧板再好也是用來打鐵的,光靠嘴說、打仗不行,還是無濟於事。 如果說,陳毅指揮不動山東部隊,是因為抗戰中沒指揮過山東部隊的話,那麽,林彪呢?林彪在這一點上,比陳毅有優勢。東北民主聯軍多數高級將領,是他抗戰中的老部下,長征時也在一起。 下麵,就讓我們看看,當林彪打敗仗時,有沒有通過他的“崇高威望”,來實現“即使打敗仗,部下仍然服他”這樣一種一些網友期盼的理想境界呢?(其實就是愚兵政策) 《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 他(林彪)首先乘坐的是一輛吉普車,才行駛40公裏就拋錨了。後來換乘政治部的大汽車。一路上,他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幹部中發牢騷的人很多,甚至有人當著他的麵埋怨“瞎指揮”。林彪閉目養神,對此充耳不聞。 有一天晚上,前指在一個村莊宿營。林彪到作戰處去交待任務,發現屋裏正議論紛紛。李作鵬對參謀們說:“現在部隊人對林總意見很大,說他到莫斯科吃了幾年洋麵包,連仗都不會打了。”幾位參謀也附和說:“說林總怪話的多啦!說常勝將軍變成撤退將軍和逃跑將軍了。” 林彪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臉漲得通紅,幾次想踹開房門,質問這些怪話是從哪裏來的,造謠的都是哪些人?可他最終還是以咳嗽聲打斷了參謀們的議論。如果不是要及時向他們下達指示,他寧願轉身離去。他對普通幹部戰士的議論是不在意的,但是無法容忍高級幹部也有人在他背後“犯自由主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麵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林彪並沒有達到那種“理想境界”。 據《傳檄到中原》: (1948年5月)這個一方麵的實質是:實際上是將陳毅調離華東,並且免去了他對軍隊的指揮權——軍權。軍權,這在中國意味著什麽,毛澤東闡發得最透徹。陳毅在1932年1月,調任省軍區工作,一直沒有多少能打仗的部隊好指揮,可他還是正職:軍區司令員、支隊司令員。直到黃橋一戰,打開了華中局麵,才贏得軍事上的聲譽。代軍長、軍長、華東軍區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饒漱石隻是華東軍區政委,野戰軍陳毅是軍政全權。對這,陳毅不能不有所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裏也可以看出,黃橋一戰,仗是粟裕打的,但“軍事上的聲譽”卻劃歸了陳毅,其原因就在於他是正職。這也從一個側麵表明,陳毅在華東的威望,是通過陳毅擔任正職、粟裕打勝仗而實現的,而不是通過陳毅自己的“資曆”實現的。因此,陳毅實際上是把本該屬於粟裕的“威望”竊取了。用《鍾期光回憶錄》上解放戰士的話說,就是:“打了勝仗,好處是當官的,小兵子有吊子功勞”。 這也意味著,假如中央在1947年1月,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根據“好處是當官的”原則,軍事上的聲譽是粟裕的。因此,這種任命是可行的。 =========================================================== 第八部分:“粟裕司令員+陳毅政委”才是華野最佳模式 下麵分析一下,陳毅擔任粟裕政委的可行性。 早在黃橋戰役時,陳毅所擔負的實際職能,就相當於粟裕的政委了。陳毅為新四軍1支隊司令,粟裕為2支隊副司令;陳毅為江南指揮部總指揮,粟裕為副總指揮;陳毅為江北指揮部總指揮,粟裕為副總指揮。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粟裕為1師師長,後兼任6師師長。陳毅去延安整風,粟裕任蘇浙軍區司令員。 按照陳粟的這種曆史淵源來看,如果將陳粟關係調整為司令員與政委的關係,算不上是領導製度上的重大變革。粟裕的升遷幅度,比林彪由紅一軍團長,升任八路軍115師師長,還要小一些。無非是相當於林彪從紅一軍團長升任343旅旅長。對於這種調整,陳毅會擁護的,陳毅其實並不是一個太過斤斤計較的人,在黨內,一直蒙受打擊,特別是通過延安整風,早已暮氣沉沉,失去了銳氣。 下麵,就將“司令員加政委”模式,與曆史上的“在陳領導下,戰役指揮由粟負責”模式,做一下優劣的比較。 說到指揮製度,古人雲“將權貴一”,又雲“孫吳之所以能製勝天下者,用法明也”、“非有賞罰,孫吳不能以為將”。解放軍的軍事指揮製度與古人略有不同,普遍采用“司令員加政委”模式,接近“將權貴二”,但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將權貴二,因為司令員在軍事指揮上的權限,仍然是很大的。 我軍這種模式,單從軍事的角度,未必有什麽合理性。不過,我黨一向反對單純的軍事觀點,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從這個角度講,任命擅長團結同誌、長於思想動員、對黨忠心耿耿、但不善打仗的陳毅為政委,非常合乎情理。而林彪任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東北局書記,彭德懷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都是典型的將權貴一。 “在陳領導下,戰役指揮由粟負責”,這種我們曆史上奉行的模式,絕不是最佳模式。 因為,采用“司令員加政委”模式,意味著賞罰、軍法、戰役指揮均掌握在粟裕手裏,陳毅負責的是中央命令的貫徹執行,以及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處於輔助地位,但有最後決定權,在黨內的地位也比粟裕要高。 而采用“在陳領導下,戰役指揮由粟負責”模式,意味著賞罰、軍法、中央命令的貫徹執行、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都掌握在陳毅手裏。粟裕處於輔助地位,但是,作為戰爭核心的戰役指揮,卻要掌握在粟裕手裏。 如果“戰役指揮”是一門孤立、單一的學問,那麽這種任命是可以的。遺憾的是,戰役指揮恰恰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涉及到部隊平時的管理、訓練、幹部任免、情報的掌握,這麽多問題,絕不是單憑“打起仗來我及時走開很重要”、“粟裕看地圖時,任何人不要打擾”,就可以解決得了的,進行二人軍權的再分配,在所難免。 堅持這種不合理的模式,就使得客觀上出現了“外行領導內行”、“陳毅有權無責,粟裕有責無權”的現象,大大增加了粟裕取得戰役勝利的難度,又造成了陳毅權力上的浪費,備而不用。郭化若曾說:“解放戰爭中粟裕同誌的指揮環境是各個戰略區領導中最差的”,在我的理解,就是指這種陳粟關係的模式不合理,需要進行改革。 粟裕指揮環境差,除粟裕權力不夠大之外,可能與陳唐也有關係,宿北戰役後的12月22日,陳唐致電中央,建議山野回援魯南,華野仍留華中。 這個建議本身,是很可取的,如果說有缺點,那麽有二個:一個是單獨山野北上,兵力還少了點,後來的魯南戰役,華野1師也北上了。另一個是,戰爭是敵我雙方將領鬥智鬥勇的搏鬥,具體說來,就是粟裕與張靈甫的較量,陳唐的耐心不足,不夠持重。 當時,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命令占領漣水的整74師及7軍171師向北進攻,並限其於12月23日攻占沭陽。關鍵是張靈甫是否執行這個命令,如果執行,就為我軍乘其冒進之機,殲其於運動之中提供了可能。粟裕就是要等張靈甫這麽做,等敵人露出破綻。沒有足夠的耐心是不成的,沒有耐心,魚就不會上鉤,這就是為什麽在陳唐向毛澤東提出放棄尋殲74師、北上建議後,毛澤東沒有表態支持、陳毅粟裕同樣沒有表態支持的原因。關鍵是“耐心”二字,後來的萊蕪戰役,在王耀武命李仙洲集團北上時,如果我們不是堅持隱蔽開進的計劃不變,而象某些人建議的那樣,迅速出擊,那麽萊蕪戰役就隻能殲其尾巴,根本無法打成大殲滅戰。正因為我們堅持繼續隱蔽開進,這才使得王耀武再次上當,命李仙洲南下,陷入我軍包圍。是役,充分證明了耐心、持重待機的重要性,也證明了戰爭就是敵我雙方將領的較量。 魯南戰役前這次作戰計劃的分歧,也是如此,粟裕一直等到12月24日,才放棄尋殲74師計劃,和陳毅一起致電毛澤東:“74師遲援,我決放棄殲擊,留部隊鉗製,主力回援魯南並相機收複淮北。”毛澤東複電同意。 如果粟裕12月22日沒接受陳唐的北上建議,而導致魯南戰機喪失、魯南戰役打不成的話,那麽陳唐22日的北上建議電報,還是有一定的“先見之明”的。但事實勝於雄辯,後來粟裕北上指揮的魯南戰役,殲敵5.3萬,並沒有因為拖到12月24日才北上,而導致魯南戰役打不成。可見粟裕對於魯南、淮北之敵戰機、敵將心理、風險、收益的綜合分析,還是比較全麵的。 還需要說明的是,毛澤東接受了陳粟的北上建議,但複電的語氣是“似”、“宜”,而不是“甚好甚慰”。如果是後者,言下之意,粟裕啊,以前你錯誤,現在總算改過來了。但事實是前者,則表明,毛澤東不願意陳唐的那份“蔑視領導,私自上書”的電報,在陳粟心中留下陰影。還需要說明的是,毛澤東在這份複電裏麵,指定的收件人中,並沒有陳唐,也就是說,毛澤東不想太過支持陳唐,使他倆太過囂張。該電如下: 12月24日,毛澤東複電:“陳粟譚,張鄧並告張黎:敬電悉。主力似不宜分散,如放棄74師不打,似宜集中25個團(包括4師、9師、10縱、警旅在內)左右兵力於魯南地區,殲滅26師,迫退馮治安部,然後相機出淮北較為有利。如何,請按實情辦理。軍委 敬亥” 本來,陳唐的建議雖有缺陷,但是可取的,關鍵是越過陳粟、直接向中央發電,太沒組織性、紀律性了!好在中央掌握了火候。不過,陳唐私設電台,隻怕是毛澤東授權的,也不知陳唐的電台後來撤掉沒有。就這件事來說,粟裕在華東的環境也差了些。 說陳唐“服陳毅不服粟裕”,是不對的,畢竟粟裕是華野幹部,而電台建在山野,山野司令員是陳毅,不是粟裕。就算陳唐不服,也隻能是不服陳毅,私設電台,隻能是打陳毅的小報告。隻不過後來,粟裕來到山野,適逢其會而已,粟裕以第三者的身份,見識到了山野司令部內部相互不信任的景象。 記不清哪本書,描述過七月分兵前華野內部分歧的情景,看後感覺就是:陳士榘是一派,主張出擊;粟裕是一派,覺得出擊把握不大,陳毅傾向於陳士榘一派,但粟裕不表態,他難下決斷。隨後,中央於6月29日來電,建議分兵,於是陳士榘派占了上風,陳毅也擁護,就分兵了。如果當時粟裕是華野司令員,陳士榘又怎麽占得了上風?可以說,當分歧到來時,“拍板權”是極為重要的,如果讓沒有拍板能力的人掌握了拍板權,就會做出錯誤決策,進而打敗仗。 當然,中央29日那份電報,不象以前的電報那樣,充滿了“似”、“宜”之類字眼,而是很明確,這也構成華野執行分兵命令的一個原因。但陳毅作為司令員,沒主見,也是不對的。 遇上七月分兵這種重大分歧,可以說,“在陳領導下,戰役指揮由粟負責”模式的不合理性,暴露得淋漓盡致,陳毅是“大老板”,但他沒有決策能力,他的決策,在粟裕、陳士榘、中央三者間晃來晃去,最終選擇晃向中央,但當中央錯誤時,他就要跟著錯了,無法象粟裕在蘇中戰役時那樣,糾正中央的錯誤。這樣一來,他在內外線均失利的情況下,於1947年8月失寵,從此三天二頭離開華野,一會兒去渤海,一會兒去晉冀魯豫,一會兒去陝北,也就成為必然的事了。 1948年1月,陳毅在楊家溝寫詩“穩渡長江遣粟郎”後,回到濮陽又被粟裕說服,如此沒有主見,這樣的“司令員”,中央就更加不滿。這才下令陳粟均去城南莊,而不是下令持異議的粟裕一個人去,原因是中央有心調動他的工作。 據《傳檄到中原》:“中央有人說:‘陳毅在山東,很多有能力的幹部他沒有充分用起來,很多事情他攬在自己一個人身上,結果這些事情沒有做好。’而這人和饒漱石的關係密切。” 以常理分析,書中此人,應指劉少奇,這句話的意思同饒漱石一樣,主張以粟代陳。劉少奇的話確有一定道理。在陳粟模式不合理的情況下,將陳毅趕走,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就是1948年城南莊調走陳毅的背景。 陳毅到了中野以後,淮海戰役期間,有些擠兌華野。攻打宿縣時,華野3縱的攻堅能力,早在洛陽戰役中,已經顯示出勝過中野最強的4縱。但此時,陳毅寧可把華野3縱的炮火調撥給中野3縱,也不願使用華野3縱攻城。 其實,以陳粟良好的個人關係來說,本不需要結成這種“你死我活”的關係,完全可以實現“雙贏”。就是: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為政委。 從成立華野那一天起,中央就錯了,對陳粟指揮關係定位錯誤,導致了陳粟指揮關係上的深刻矛盾,再好的個人關係,都難以化解工作中出現的這種指揮關係上的矛盾,進而導致中央為了取得革命的勝利,將陳毅趕出華野。而這種行為,又為1958年時機到來時,陳毅對粟裕進行集中批判,埋下了伏筆。 =========================================================== 第九部分:解放戰爭中,毛澤東對粟裕的態度 上麵說了,要得到更高的地位,中央的信任才是關鍵,資曆並不是關鍵。那麽,中央對粟裕的信任度如何呢? 粟裕南昌起義出身,井岡山的老兵,根紅苗正,出身還是不錯的。但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沒參加長征,而且延安整風、七大召開期間,也未象其他軍事幹部那樣,赴延安一行,長期在一個遠離中央的戰區,指揮作戰。1944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蘇浙軍區,任命粟裕為司令員。11月26日又指示:粟裕南進後,統一指揮江南鬥爭。 12月27日 率領新四軍第一師指揮機關、3個主力團和地方幹部近萬人渡江南下。如果沒有這次南下,而是去了延安,對他以後的仕途,會有很大幫助。 粟裕和中央領導幹部(除劉少奇)素無往來,和主力紅軍中的那些高級幹部相比,在這一點上,存在先天上的劣勢。和毛澤東本人更是天各一方,長達17年之久。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粟裕這“遠水樓台”,就隻能用戰功,來彌補先天存在的劣勢了。 1945年6月,在七大會議上,選舉產生了中央委員會委員44名,候補委員33名,粟裕隻是一名候補委員。而林彪,不但是委員,而且得票數名列第六位。充分顯示出林粟在中央地位上,極為懸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顯然不是能力上的,而是人脈上的。人脈在中國有多重要?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 1945年11月,中央任命粟裕為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而且還一度打算任命他為蘇皖(華中)軍區司令員。粟裕在華中如此顯赫的地位,就更凸現他在中央地位的低下。 “在野”可得高分,“在朝”隻得低分,但官職畢竟是“朝廷”給予的,這樣,粟裕的升遷幅度慢些是自然而然的事。 1948年4月25日,陳毅在華東野戰軍高幹會議上說:“粟裕是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個。他受過人家的打擊,決不會打擊人家。” 其實毛澤東對粟裕的軍事才能,一向極為欣賞,早在1944年車橋戰役後,毛澤東就說過:“這個從士兵成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