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闡述大乘法義、修心七義論的著作,一部讓大乘法義融入內心的實踐之作。
大乘精髓及日常實踐
土丹卻準 著
李勝海 譯
目錄
上部:大乘精髓《修心七義論》要義
第一節:修學前的準備工作
一、聽聞佛法的方法
(一)消除三種過失
(二)具備六種觀念(六想)
二、弟子應具備的質量
第二節:《修心七義論》簡介
一、本論的由來
二、本論的內容
三、書首敬禮
四、第一義:加行
第三節:暇滿人身的寶貴
一、構成暇滿人身的因素
(一)我們具有人的智慧
(二)我們處於有佛法的時代
(三)我們有健康完整的身體
(四)我們對佛法產生了興趣
(五)我們遇到了佛法與師長
(六)我們擁有生活資財和道友的支持
二、暇滿人身的意義
(一)為將來生作準備
(二)實現解脫與成佛的究竟目標
(三)每分每秒地提高自己
三、暇滿人身的難得
(一)從數量的角度來看暇滿人身的難得
(二)用譬喻來思惟暇滿人身的難得
(三)從暇滿人身的因來看它的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