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蓮師金剛七句祈禱文講解/ 達真堪布

(2009-03-08 14:25:55) 下一個

蓮師金剛七句祈禱文講解/ 達真堪布

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71205121552.html


金剛七句祈禱文通常被稱為蓮師祈禱文。金剛即堅固、不壞之意。能摧毀一切魔業、違緣、障礙,能戰勝一切,無堅不摧。

  金剛七句祈禱文加持力特別大,是很多種蓮師祈請頌裏最殊勝的。在藏地,那些大德高僧給信眾摸頂加持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念誦金剛七句祈禱文。蓮師曾經說過:“念誦此法一定能夠把諸佛菩薩迎請到。”

  平時自己或他人感覺身體不舒服,周圍環境不清淨,或遇到其他一切的違緣和魔障時,隻要誠心誠意念誦金剛七句祈禱文,諸佛菩薩、上師三寶、善神護法一定會降臨到你的身邊加持幫助你。

  原文           譯文

  吽 歐堅耶傑呢向燦     鄔金刹土西北隅

  意解:此句為蓮師出生地,印度西部鄔金地區西北邊的達那郭夏湖。

  巴瑪給薩東波拉     蓮莖花胚之座上

  意解:此句為蓮師降生的方式。湖中有一朵巨大的蓮花,蓮花生大士於蓮莖上的花蕊中化生於世。末法難化眾生唯有上師能夠救度,阿彌陀佛為度化末法眾生,幻化為蓮師,降臨於娑婆世界。從阿彌陀佛的心中放射出五色智光,光中有一個“舍”字,降臨到蓮花的花蕊上,花蕊中化生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蓮花生大士。

  雅燦巧格歐哲尼     稀有殊勝成就者 

  意解:此句為蓮師的功德,蓮師是一位極其稀有、無比殊勝的大成就者。

  巴瑪炯內義色劄     世稱名號蓮花生

  意解:此句為蓮師的名號,世人尊稱蓮花生大士。

  括德喀卓芒布果     空行眷屬眾圍繞

  意解:此句為蓮師的眷屬,空行、空行母、勇士、勇母等無數的眷屬圍繞在蓮師的周圍。

  且傑吉色達哲傑     我隨汝等而修持

  意解:此句是發願,我要向蓮師及一切諸佛學習,精進修持,證得佛果。

  辛吉洛協夏色所     為賜加持祈降臨

  意解:此句是祈請加持,至誠祈請蓮師降臨世間,賜予一切眾生不可思議的加持。

  格熱巴瑪色德吽     格熱班瑪色德吽

  意解:此句為祈請加持咒,“格熱”是上師,“班瑪”為蓮師的名號,“色德”是我們希望得到的共同與殊勝的成就,“吽”為蓮師的心字或種子字,意即賜予加持。全句意為:上師蓮花生大士啊,請賜予我成就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ad.php?tid=1252

蓮師是一位大成就者,神通與法力無邊,藏人相信他是文殊、金剛手、四臂觀音三尊合一的化身,佛經裏麵也稱蓮師為第二位佛 。他所留下非常殊勝的密法遺跡至今在西藏各地仍隨處可見,蓮師對於佛法傳播到西藏有著特殊的貢獻。

    今天藏傳佛教紅教所修持的密法是蓮師及他的二十五大弟子所傳下來的口傳與岩藏法,後來紅教大師們把這兩種傳承合並整理,集結為六十二冊經典,這一套六十二冊密藏經典是蓮師及他的二十五大弟子所傳下的密法精髓,至今仍被保持的非常完整,而且修成密宗大圓滿而得到虹身成就者仍不斷的出現。

    後弘期是在第十世紀中從印度所傳來新的密法,新密法分別歸納到藏傳佛教花、白、黃三個教派的傳承體係裏,新密法是一種混合式的,以大乘佛教精神為基礎加入無上瑜伽法做為主要的修持方式,嚴格說無上瑜伽法不是原始密法,但它可以當做是修持密法的方法之一。像大圓滿法是屬於原始的密法,但修持大圓滿法並不立金剛法像或本尊,但修持無上瑜伽法仍以修持本尊為主。無上瑜伽法在藏傳佛教裏是後弘期才形成,分別歸納到藏傳佛教花、白、黃三個教派的傳承體係中,如花教的喜金剛法、白教的大手印法與 Naro 六法、黃教的時輪金剛法等都是屬於無上瑜伽法。新密法今天在藏傳佛教花、白、黃三大傳承體係裏被保持的非常完整,西藏有無數修行者因修持無上瑜伽法而得到開悟證果,如白教的密勒日巴大師、花教的薩迦班智達大師,黃教的宗喀巴大師等。無論是那個教派,密法修行過程皆不對外公開,而且密法傳授也是針對特定的人士。今天藏傳佛教外表的一些形式如誦經、法會儀式等,被一般人誤認為是密法,這是十分錯誤的觀念,這些隻能說是藏傳佛教傳統習俗而已。許多人認為藏傳佛教等於密宗,而喇嘛所說的或修持的法就是密法,這是錯誤的,雖然密宗是藏傳佛教基本的特色,但真正了解或修持密法的人為少數。

前言:
  一、 祈請頌之本頌,原文七句,後加蓮師心咒一句。祖師依漢文習慣,譯作八句讚偈,即將心咒亦意譯為第八句頌文。

  二、 釋文由十八世紀寧瑪巴之大學者 Mipham Namgyal Rinpoche 所注釋,名為《白蓮華》;由 Tulku Thondup 英譯。英譯者原附言雲:‘原文極深奧難解,難以翻譯,僅就概要而勉譯之。'今則依此英譯本而翻譯為中文。

  三、釋文原文分五次第解釋:通義一;密義三:解脫道、圓滿次第(方便道)、大圓滿寧體(倫珠妥噶──任運成就頓超法門);果義一。其中圓滿次第及大圓滿寧體部份,因涉及特殊觀修,故今不譯,僅譯餘三。又最後總結處,有觀修之法,今亦不譯,請依親傳上師之教授而修持。

  四、 釋文原文將本頌分為四部份:種子字音聲──吽、祈請因──前五行、祈請句──後二行、祈請密咒──心咒。今則舍此分法,直接依句次第解釋。

  五、 英譯於原釋文前,皆加‘本義’提要,中文略之,必要時摘附於每句釋文之後。

    六、東杜仁波切附言簡介雲:“本頌為寧瑪派中最神聖且重要之祈請頌,於少文句中,總攝一切外、內、密之義理與修持法要而無餘。奉持任一教法,皆可獲其殊勝功德。西藏寧瑪派瑜珈行者,於任何祈請文、禪修、或法會之前,均先誦本頌三遍。亦有眾多密乘行者,終日持誦不輟,如其呼吸、如其生命,以之祈請、以之禪修,而持誦十萬遍圓滿。”


烏金刹土西北隅,勝妙花莖蓮蕊上,
證得稀有成就者,蓮華聖號十方聞,
空行眷屬眾圍繞,我隨汝尊而修持,
祈請降臨賜加持,咕嚕貝瑪悉地吽。


一、 緣起
  據聞,此祈請頌為金剛空行母祈請蓮師降臨薈供之讚頌。(與會者包括持明、成就者、勇父、空行母等聖眾。)

  往昔,有精通聲明與因明之外道,至那爛陀寺,誹謗佛法,那爛陀寺之佛教學者卻無法反駁。其後,眾多佛教學者,同於夢中,獲寂護空行母指示:“爾等若不祈請吾兄──住於黑暗寒林之顱鬘力金剛(蓮師名號之一),終不能勝外道,佛法亦將覆滅。”眾問:“黑暗寒林路途遙遠,如何迎請?”空行母道:“可先於寺頂預備供品,焚香奏樂,再同誦金剛祈請頌即可。”空行母隨即將此七金剛句祈請頌授與眾學者。

  眾學者依法祈請,蓮師即時現於空中,領導眾學者以聲明及因明辯勝外道。外道以神通威嚇蓮師,蓮師乃開啟獅麵空行母所贈之寶篋,中有十四字密咒,蓮師誦此密咒,即時天降閃電,誅滅外道邪惡咒師。所餘外道徒眾,則由蓮師攝受,修學佛法。

  此七金剛句祈請頌,據聞即由此而流傳。

  其後,蓮師於八世紀至西藏時,將此七金剛句祈請頌授與西藏之君臣民,並為利益後世弟子故,遂將之埋藏於眾多伏藏中。之後十世紀內(即蓮師離藏至釋者所在時期之間),此七金剛句祈請頌,由寧瑪派眾多伏藏師中之百位大伏藏師所一再發現、至心祈請、教授、與修持。

1.概要
  此層次之修持,主要是祈請蓮師世間化身之顯現。

  蓮師之本體,與無始本自究竟解脫之自生法身普賢王如來無二;且不離於法身,而任運成就具五圓滿(處圓滿──密嚴刹土、佛圓滿──報身佛、伴圓滿──十地菩薩、法圓滿──大乘教法、時圓滿──盡未來際)之大樂身(報身);亦以悲心反照而自顯為各種化身形相。此為蓮師真正之安住與顯現,亦為佛陀之示現。

  而為利益此世間之具緣弟子故,蓮師示現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八年或十二年,化生於鄔金國外之達那郭夏海中。隨後,蓮師廣學各種密法,成就如大遷轉身等諸大成就。蓮師之利生事業,主要是在印度、鄔金國、及西藏,以如蓮師八變等種種示現,教化成熟眾生。

  於此層次之解釋,乃為適於一般弟子,以蓮師為皈依之勝境,而作祈請。

2.攝義:
    第一句為蓮師出生之地,
    第二句為蓮師降生之方式,
    第三句為蓮師之勝妙功德,
    第四句為蓮師聖名之殊勝,
    第五句為蓮師之眷屬,
    第六句乃懇切祈求與蓮師不二之成就,或生起對蓮師堅定之信心,
    第七句為蓮師加持賜成就。

3.釋義:
  頌文起始句──“”:祈請頌之頌文,首先以種子字“吽”,祈請蓮師心中放光加持。此“吽”字乃一切諸佛心中自顯之種子字。

  頌文第一句──“鄔金境之西北隅”:在瞻部洲之西,鄔金國之西北方,位於充滿八功德水之達那郭夏海中,空行之島上。

  頌文第二句──“勝妙花莖蓮蕊上”:蓮花盛開於蓮莖上,蓮師即誕生於蓮花之花蕊、花瓣中。十方諸佛之身口意加持與功德,總集於空中,化現為“啥”字,融入於阿彌陀佛心中。複由阿彌陀佛心中,放五色虹光,照注蓮花之花蕊上,即化現成蓮師。蓮師即以此蓮花化生之方式,出現於世。

  頌文第三句──“證得稀有成就者”:蓮師降生後,自然成就自他兩利,並顯現如蓮師八變等類之不可思議身相,且獲證與金剛總持無異之不共成就,而非僅是一般成就。

  頌文第四句──“蓮華聖號十方聞”:蓮師隨後以‘蓮華生’(藏文譯為蓮華生處)之名而被普遍稱揚。

  頌文第五句──“空行眷屬眾圍繞”:蓮師恒時常被空行母等眷屬重重圍繞。

  頌文第六句──“我隨汝尊而修持”:行者應具足三種信心(淨信、樂信、勝解信)而祈請,想道:“怙主!我將追隨於您之足跡而修持。”

  頌文第七句──“祈請降臨賜加持”:為救護如我般沉淪於三苦大海之無量眾生,祈請具足大智、大悲、大力之蓮師降臨,以身口意三密加持我等,如化鐵成金。

  心咒之密義──“咕嚕貝瑪悉地吽”:‘咕嚕’為無上、崇高、吉祥之精神導師。‘貝瑪’為蓮師名號之第一部份。‘悉地’為我等所欲證得之共與不共之成就。‘吽’為祈賜成就。故全句之意為:“蓮師啊!懇請賜與我成就。”

三、 解脫道義釋
  頌文起始句:行者於祈請之始,先誦自心種子字之咒音‘吽’,藉以喚起根本智,此即輪回與涅槃之根本。

  頌文第一句:鄔金國為密續之發源地。而就體性法而言,心性才是密續之本源,故鄔金即意指眾生之心性。心性超越於輪回流轉與涅槃還滅,因其既非屬於、亦非偏於輪涅二邊。
  [英譯本義:鄔金意指心性,西方意指輪回,北方意指涅槃,邊界意指超越。]

  頌文第二句:蓮華意指法界,即所證悟之本體。法界本無方所,而遍一切處;自始本淨,正如蓮華之不染。
  花蕊意指光明,即金剛本覺,此為能證悟本體之智。它任運成就,自明本覺,為根本之智。此覺智隨心性之清明而開展,正如蓮華之花蕊。
  如蓮莖同持花與花蕊;心性乃法界本體與覺智本明之雙運,任運住持之自生大樂根本智。
  [英譯本義:蓮華意指本淨之空,花蕊意指金剛本覺之光明,蓮莖意指兩者雙運。]

  頌文第三句:心性乃自生之光明大圓滿,為絕對本質之根本智,為第四灌頂義,此乃不可思議[稀有]。其法爾恒為一切佛心之根本,故證得與金剛總持境界無二無別之無上成就。

  頌文第四句:心性乃三世諸佛之根本,而體性猶如蓮華之開敷,故佛以蓮華之名而普聞。此須了知蓮華生即是真實之佛(即體性)。

  頌文第五句:根本智具有不可思議之特質,依其變化可分為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在法界虛空中,本有覺智持續不斷地放射無量無邊之力能。
  [英譯本義:聚集意指根本智之特質;空行眾者,空指法界本空,行指放射,眾指無量之力;圍繞意指不離而現,此五智、無量力用等,皆不離根本智而展現。]

  頌文第六句:了悟此根本智之不變本質,並以不變之信心而禪修以證得,是即般若。
  [英譯本義:您之足跡意指根本智之不變本質,我修行意指具決定信。]

  頌文第七句:若能以禪修而悟見本來,將能轉化所有染幻顯相之纏縛,而回歸根本智之清淨本體。若未證根本智,但為獲得自性之加持,則作祈求:‘願依上師口授之加持力,及自己修持覺照力,令我消溶能所對待,而悟見法性,如水入水。'
  [英譯本義:加持意指淨化顯相纏縛,回歸根本智;祈請降臨意指令我悟見法性。]
  心咒之密義:根本智之本體空分為法身,超越一切思量境界,至高無上,即‘咕嚕’。
  根本智之自性明分,為任運圓成之報身,具不斷展現之能力;但不離於本體。此為‘貝瑪’,不受他法所染汙。
  ‘體’與‘性’之不可分性,即是大悲,顯現於輪涅中之化身,能圓滿所有眾生之願求,此為‘悉地’。
  ‘吽’自生根本智,為心中之種子字音,亦是五智之總持。
  [英譯本義:格熱意指本體空、法身,班瑪意指自性明、大樂身,悉地意指大悲遍滿、化身,吽意指五智。]

四、 果義釋
  頌文起始句:吽──神聖之根本智。
  頌文第一句:鄔金國為密續之發祥地,‘鄔金’意為‘飛行’。若以密法而言,由自心之密續傳承之覺醒,能速自輪回二現(能所對立)之泥沼中獲得解脫(喻如飛行)。
  令心覺醒,可自輪回泥沼之沉淪[西]中解脫[北],超出輪涅之境[界],淨諸垢染,滅諸幻相,契入法界。
  頌文第二句:一切音聲皆清淨,以成語之壇城[蓮華];一切意想皆圓滿,以成意之壇城[花蕊];一切現象皆成熟,以成身之壇城[花莖]。此為佛之三密。
  頌文第三句:證得根本智,通達平等無二之境,斯乃不可思議[稀有]。當證根本智時,乃成就[證得]因果不二之無上成就[勝成就],此即金剛總持位。
  頌文第四句:此成就乃以自生究竟蓮華生之名而普受稱揚。
  頌文第五句:其性乃不離本初地,而由根本智生起無盡力用,顯現輪涅諸法。如無限之虛空,展現其力能。
  頌文第六句:若通達根具之義理與果證之實事,安住其中,如如不動,則如金洲中了無石塊可得,可止息一切幻有之染相,唯本初純淨之相自然顯露。一切業纏及煩惑憂苦皆得解脫,一切事業任運圓滿成就,法身常住。此即‘恒住[我修行]本淨[您]之證境[足跡]’。
  頌文第七句:一切諸法,皆以四金剛壇城(佛之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根本智)之形相──自心根本智之加持──而顯現[加持故]。此乃由證得本初地、自性本體之果位,而成就如是功德[祈請降臨]。
  心咒之密義:通達[吽]方便與智慧,為無上[咕嚕]無染[貝瑪]究竟成就[悉地]。

五、 結論
  此七金剛句祈請頌之修持,等同上師相應法。若依通義而修持,可引生甚深之根本智。若從具德上師依解脫道、方便道、或大圓滿而修持,將於教授所解釋之成就獲決定信,並證得持明果位。

  此中修持之關要,在承受上師身口意之加持。因究竟之解脫,特於甚深道成就之勝進,唯依於信而令上師加持進入自心,以為根本。
  為證自心之究竟根本智,行者須熟知顯經及密續之共與不共教理,及識別究竟根本智之教授。並依個人之覺受、悟境、及堪能,選擇解脫道或方便道,依之而修,必可證得暫時與永久之成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