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宗薩欽哲仁波切談實修

(2009-02-19 03:15:20) 下一個

在密勒日巴的十萬首道歌當中,其中有一首是在講述安靜的地方。他說,就是在這樣安靜的地方,過去所有的菩薩找到了他們所要找的東西;也就在這樣的地方,不須要太費力,三摩地很自然便會生起。

  把我所有在印度、不丹、西藏的佛學院加起來,也許有超過1500位學生在學習佛教哲學。不過我開始感到有點疑惑,我是不是在以所有這些佛教研究提供大家一種對佛法的渴望?這樣做是否真的讓大家真正接觸佛法?

  我佛學院裏的學生僧眾可以直接在心裏默誦許多經論,我可以說學院裏有超過一半以上非常好、非常優秀的學生和學者,我的三個佛學院裏也已經培養出大約超過100位堪布,其中有許多堪布也到其他教派傳承的佛學院去,甚至去教書。

  但是如果問我這當中有幾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那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了。這裏頭也許有學者、有僧眾,但是有沒有真正實修佛法的修行者呢?我有點懷疑。

  事實上,許多僧眾、學者、堪布的自我很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學者,同時因為有了些許的佛學知識,他們反而失去了最純真、最原初的(對於佛學的)虔誠心。對於所有精神上的修行,不論是持咒、打坐,或是繞塔、建舍利塔等等,他們都會說「噢,所有一切都是空性,所以不需要這些。」之類的話,他們變得很會談這些。

  舉個例子,很多學者就像這樣:假設我們從來沒有去過菩提迦耶,許多的學者會去研究菩提迦耶,他們會研讀有關菩提迦耶的一切,所以他們知道菩提迦耶的形狀、尺寸、距離、大小等等,他們很懂,但是他們從來沒去過那裏,不僅從來沒去過,他們甚至不會想去。

  但是有些佛法的修行者,他們或許不是學者,他們沒有去研讀菩提迦耶,對他們而言,他們會想「噢!我沒有太多的時間,我隻有一個長假,我不可能花六天時間去研究菩提迦耶的資料,我隻要直接買機票去那裏就好了。」

  修行者也許沒有那麽豐富的學識,但是他們修行,所以就直接去了。沒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資訊,所以他們在路上會遇到一些曲折,不過沒有關係,因為他們正在往道上行走。

  這些實修者他們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他們會犯錯,但他們會從這些錯誤當中學習,然後總有一天他們會到達目的地。而那些學者卻還在繼續研讀書本。

  當然,若對這一切完全一無所知,先有些資訊是很重要的。研讀是好的,嚐試學術研究或學習批判也是很好的,不過,從事學術研究或學習批判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要找到修行的道,然後實際的去修行

  西藏有四個教派傳承,雖然這樣的分法不是很精確,但我認為薩迦派與格魯派是比較學院傾向的,而寧瑪派與噶舉派是比較傾向實修的。他們彼此之間常互相開玩笑,有時候那些玩笑開得滿認真的。我有些薩迦派的朋友說:「如果隻是修行卻不研讀,就像四肢殘障卻試著要攀岩一樣。」

  我回答他們:「但是你知道,典型的格魯巴,他們試著去擁有一千隻手臂卻從來不去攀岩,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我必須強調,在現今這個末法時代裏,決定要直接去菩提迦耶的人是很少有的。第一,佛學在現在是比較式微的,特別是用研究的方式來看待佛法、接近佛法──那種「佛法文化」,現在也許還存在許多那種從文化上產生的佛教徒,而真正學習佛法的佛教徒可能越來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就像白天裏的星星一樣,他們就在那裏,但我們就是看不到。

  所以修行真的是非常重要,加上我們其中很多人其實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這些人當中,有些正處在由山頂開始慢慢往山下走的狀態,如果我可以活在地球上90年,那麽一半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很寶貴的,所以將自己的精力跟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在修行上非常值得敬佩,也是我們大家應該非常渴望以此為誌的。我們應該要這樣祈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