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開示:以佛法來治療憂鬱沮喪_梭巴仁波切 & why 無聊、寂寞、懶散_耶喜喇嘛 & 工作態度_梭巴仁波切

(2009-02-03 02:36:20) 下一個
http://www.folou.com/thread-16811-1-1.html

如何治療憂鬱沮喪?

梭巴仁波切 開示
洪玉軒 翻譯


  淨除憂鬱惡業最好的方法是修持金剛薩埵淨業法門。隻要這個惡業沒有被淨除,你就會一而再的於未來世持續性的承受憂鬱的痛苦。  

  當你一早醒來,沒有任何原因就覺得非常沮喪,如果你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或許你可以試著去睡一覺、或者是去某個地方休息、或是開車去某處。否則的話,你會很心煩,並且影響到你周圍的人。當你生氣的時候,很多種壞念頭、無法克製的思想都會出現在你的心中。 

  如果你的因為某種事情的發生而憂鬱,那你可以運用和特定狀況相關的某種禪修技巧來改善,如果是沒有任何原因而覺得憂傷,最好的方法是修持菩提心。 

  你可以念誦上師薈供中的道次第文“加持認清惜我之陳痾 即是生起不欲苦之因 然後於之歸咎而懷恨 摧毀我執此巨大邪魔”,由於憂鬱的困擾,責備這個自我愛惜的魔。然後再念下麵的偈頌“加持認清惜他予樂心 即是生起無邊功德門”   

  上師薈供中另一個偈頌是“縱使此諸眾生成為敵仍珍惜之勝過惜己命”如果你覺得憂鬱的時候,每天能念這些偈頌,是很好的。然後你可以運用你的憂鬱來修持這兩個偈頌。“我”是所有一切痛苦問題的來源,因此這個“我”是你應該舍棄的對象。而所有個人和他人的安樂、所有的證悟、一切完美的安樂等,都來自於珍愛他人。 

  所有美好的一切都是來自於珍愛他人的態度,來自於他人,因此眾生是應該永遠被珍愛的。所以你應該要報答這些眾生對你的恩惠,盡你所能去幫忙他們。但如何作到這些呢? 在無數的輪回中,他們都曾經是億萬富翁,也都曾作過國王,但是這些都沒有讓他們從輪回中解脫出來。報答他們最好的方法是修持道次第,將愚癡、執著、及自我愛惜轉為慷慨、純淨的思想。由於證得了成佛之道,你就可以輕易的解脫眾生。因此報答眾生恩惠最好的方法是思維菩提心。 

  因為所有一切美好的事務都來自於珍愛他人的態度。這些都依賴於他人。因此所有的眾生都應該永遠的被珍愛。你應該報答這些珍貴眾生的恩惠,盡你所能的幫助他們。最好的方法是什麽?他們曾經無數次當過億萬富翁,他們也曾經都當過娑婆的國王,但是這些都沒有讓他們從輪回當中解脫出來。報答他們最好的方法是修習道次第。將愚癡、執著、自我愛惜轉化為慷慨;純淨的思維。由於證悟整個道次第,你將可以輕易的解脫其他眾生。因此報答他們恩惠最好的方法是在你的心中思維及增長菩提心。

  取
  所有的眾生都是你過去、未來及現在的安樂源。透過以下思維生起悲心:我要將所有一切眾生痛苦及痛苦因取到我的心中來,包括熱地獄、冰寒地獄、以及一切令人不悅意、惡心、不安樂的、病態的、染汙的環境。如此的思維將可以去除你的自我愛惜的態度。當你的自我愛惜的態度被摧毀時,將你的心安住在空性中作短暫的思維。

  施
  自我愛惜的心被摧毀以後,生起將你所擁有的安樂、功德、及美好事物、包括你的財富、身體、及健康布施給眾生的愛心。  

  圓滿他們所有的願望、如同擁有一個如意寶珠一般。由於布施一切給眾生,你累積了無量的福德。當他們獲得所擁有的一切時,你可以持誦咒語。實際上他們不覺得他們真的獲得他們要的。他們所需要的是遇到佛法。但是如果他們不了解佛法的利益,他們要佛法以外的東西。  

  他們獲得這些好事物後,觀想幫助他們成就道次第的證悟,清淨二障,他們獲得佛的色身,成就佛果。思維:如果我能為他們作到這些的話,那該有多好!在過去世,我已經無數次為了個人的安樂而死去,但是都一無所成。我仍然在輪回當中。我從未因為為利益他人而死,如果是因為幫助眾生成就佛果、斷除煩惱、停止造惡業、停止掉到地獄,那將是非常值得。  思維:“所有眾生無量的恩惠,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現在、未來安樂的來源。”要成就個人的佛法僧來自於清淨自己的惡業後,才能成就佛果。而所有這些都需依靠眾生。因此每個眾生都是我生命當中最珍貴的。除了服務眾生以外,其他都是無意義的。這包括替他們經驗沮喪的痛苦。除了服務眾生以外,沒有其他。其他是完全無意義的。思維:“這些不是我的沮喪,是無量眾生的沮喪、是他們的沮喪,他們的痛苦,我在正替他們體驗沮喪苦。”給他們每一種安樂、包括自輪回中解脫的安樂,以及獲得成佛的無上安樂。那有多好啊。  生起歡喜心。這是他們的沮喪,替他們體驗沮喪的痛苦。然後生起隨喜心,隨喜你能夠有此機會為眾生受這些苦。“多麽好,我在替眾生經曆沮喪的痛苦。” 這樣的修習方法,藏文叫做Tonglen也就是施與取。  

  一而再的如此思維,多麽美好,我每天祈請為眾生受苦,現在這些祈請終於實現,我每天在為眾生經曆這些痛苦。多麽好,這使得我的生命變得有意義。 

  思維你的生命的意義,透過這種心理方法,將對由你自己內心觀念所誇大產生的痛苦有很大的差別。要完全減低或去除內心的痛苦是可能的。“我生命的目的不是在獲得財富、名聲、健康、以及擁有眾多朋友圍繞”就算我擁有這些東西,這也不是我生命的實質意義。就算我活了一千年,身體健康沒有病痛,如果我的內心沒有半點的悲心與愛心,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生命的意義在利益一切有情。 

  所以發生什麽都沒有關係,健不健康、沮不沮喪、有沒有癌症、富不富裕,都沒關係。生命當中最有意義是讓死亡很有意義。就算我得了癌症,我應該利用他來為眾生體驗痛苦,利用他修習慈悲心、證悟道次第如此則癌症也可成為安樂因。沮喪憂鬱可用在此世及來世利益眾生成就佛果。尤其是那些承受憂鬱症的人如此去修,就如同取毒蛇之毒液來製成解毒藥般。  

  你在用你的憂鬱症來成就佛果。如此做,由替眾生經驗憂鬱痛苦而成就安樂因。思維:“生命的目的在利益眾生,將他們從痛苦當中解脫出來,為他們此世及來世帶來安樂,就算我有癌症、愛滋病、及憂鬱症,或其他的病,我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帶給眾生安樂,為他們承受痛苦。”如此思維則憂鬱症也成為成佛的快速之道,為他人受苦成為快速的成佛之道,因為為他人受苦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淨業方法。這是很殊勝的。 

  以前有位出家人,他在行腳途中經過一條河,河岸邊有一位婦人,那位婦人患有麻瘋病,全身都是傷口,由於害怕涉水時的疼痛,她央求這位比丘背她過河。由於比丘不得碰觸女眾,這位出家人拒絕了。稍後,這位比丘的徒弟,來到河邊,他一看到這位麻瘋病的婦人時,對他生起悲心,於是二話不說地就將這位遍滿傷口的婦人背在背上,涉水過河,結果在河岸途中,這位麻瘋病人變成金剛瑜伽母,並且將這位徒弟帶到空行淨土去,不隻是他的意識,包括他的色身。這代表,這位比丘在那邊成就佛果,因為隻要到空行母淨土的人都會在那裏成就佛果。在這個故事中,金剛瑜伽母透過凡夫的形象,麻瘋病婦女來激發這位徒弟心中的悲心。悲心迅速地淨化他無法見到瑜伽母的惡業。 

  同樣,密勒日巴透過對馬爾巴上師的承事,淨化了他看不到瑜伽母的惡業。同樣,如果在悲心的基礎上,你為其他眾生經曆憂鬱的痛苦,則這種施予取的修持方法,成為迅速的成佛之道,如同那未比丘一般。這是最迅速的成佛之道,因為替眾生體驗癌症、憂鬱症、以及其他痛苦的是不可思議的淨業法門。 

  憂鬱的痛苦是很好的。因為它可以幫助你了解其他眾生的痛苦。當你經驗憂鬱沮喪的痛苦時,你可以輕易的感受到其他眾生所受的不可思議的痛苦。有非常多的人在經驗憂鬱症的痛苦,也有很多人正在造來世憂鬱的因。為其他有情眾生體驗憂鬱症的痛苦,可能比修習密乘道更能迅速成佛,因為如果沒有依於三主要道修習密乘的話,則不是迅速成佛之道。

  當你憂鬱沮喪的時候,你要思維:“我正在消除造成無始以來所累積造成憂鬱症的惡業”隨喜,你應生起歡喜心,思維你的惡業結束了,而不是認為是一件壞事。  

  在上師薈供中提到“器情世間充斥眾罪果 不欲之苦滂沱如大雨 加持認此盡惡業果因 然後轉諸逆緣為道用”故請加持“認此憂鬱症為過去惡業之果報,並加持我能迅速轉此逆緣為道用”。當你作此禪修時,可以持頌咒語。 

  例如,當你在清洗衣服時,看到衣服的汙水流出,你不會認為不好,你知道是代表衣服正在清洗幹淨,同樣當你在修持佛法時,惡業成熟讓你生病時,是因為透過修行正在淨化你過去所累積的大量的惡業。所以當你憂鬱時你應該很歡喜。  憂鬱沮喪一開始發生在由於過去受“自我”的控製、自我愛惜之心、執著、嗔心、破戒、破誓言、及擾亂上師及聖者的心等等。這個憂鬱事由自我所作祟的,自我愛惜的態度、及“我”的存在。反其接受憂鬱症,不如將他丟回自我愛惜的態度。  

  運用憂鬱為摧毀錯誤觀念“我”的炸彈。然後思維自性存在的“我”是空。有一些方法將憂鬱症轉為快速成佛之道。透過這些方法可以增長悲心及菩提心,將累積如虛空般的功德並淨化難思量的功德。他可被運用來摧毀產稱憂鬱症主因的永恒存在的我的炸彈。是這個惡魔阻礙你成就佛果、阻礙你從輪回中解脫、一切證悟,它是你一切問題的來源。 

  也可以透過一些前行,如金剛薩埵,來淨除憂鬱沮喪的惡業。

我們為什麽無聊、寂寞、懶散?

耶喜喇嘛/開示

  因為我們不願意為他人完全敞開心胸。如果你願意敞開心胸麵對別人,你的懶惰,自私,寂寞就會消除。事實上,使你感到寂寞的原因是因為你什麽也不做。如果你很忙,就沒有時間覺得寂寞。寂寞隻會落入怠惰的心。如果你的心很貧乏,身體很懈怠的時候,就會覺得寂寞。基本上,這些都來自於自私的態度,你隻關心自己。自私的態度是導致你寂寞、懶散及封閉自心的主要原因。

  除非你改變態度,從執持自我轉而放開心胸去關懷他人,不然我們不可能獲得恒久的滿足。如果你能這樣做,保證你會感到滿足,而且永遠不再懶散。

  自私的心很不可思議,它比一把插在你心上的刀更糟糕。自私會殺害你,毀滅你的生活。世界上所有的政治紛爭都是來自於自私的態度。不論你自私的對境是你的名聲、國家、資源或金錢,自私的態度是主要的麻煩製造者。我們因為自我愛惜的想法而自相殘殺,我們隻在意保住自己的幸福快樂,卻從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一切人與人之間不和協的關係,例如丈夫與妻子,上師與弟子,全都來自於自私的態度。當你認真思維這一點,就會清楚地發現,地球上所有麻煩,全都是因為隻關心自己而忽略他人所造成的。

  自私是痛苦的,真的很痛苦。如果你想要解脫心中的痛苦,就敞開心胸,盡可能地透過發展對他人普遍關懷的胸襟,把一切眾生放在你心中。這就是自私的解藥,自私的態度造成你心中的痛楚。我真的相信這是得到解脫的唯一方法。

  我們總擔心自己不能解脫。我們不希望自己不快樂或心情沮喪,我們想要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擔心自己的福祉。我們總是不斷地談這些事。但讓你從痛苦及情緒中解脫出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為他人奉獻自己。這會自動地消除我愛執和自私的痛苦。如果你無法為他人奉獻自己,隻要等視自己與他人,亦將止息你心中的痛苦。思維:“我想要快樂啊;我不要一絲一毫不快樂的感覺。其他人也一樣。不論種族、膚色等等,我們希望快樂的心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不應該做分別,因而使自己不自在。”

  試著發展這樣的態度其實比培養“金剛喻定”來得簡單。它不僅有力量,而且容易理解,而且這種為別人奉獻的態度,你心中原本就已經發展到某種程度了。你隻需讓它增長。

  還有,修行人可能會變得敏感而易怒。他們在修行時絲毫不想分心,變得非常自私。有人製造了小小的噪音,他們就會非常的生氣:“你毀了我的禪修!”一種可以由哲理上、心理上和科學上理解的法門,對你來說會容易多了。“他人最珍貴;我願為他們的福祉而奉獻。”你為他人而奉獻自己的當下,心中就有空間──即使他人辱罵你,你也毫不動氣的空間。

  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有一副好心腸,也有些人為他人奉獻自己,但他們大多不是修行人。這也就是為什麽我覺得為他人而奉獻的態度是如此簡單,如此合乎邏輯。它會帶給你一種完全不同的滿足感,和你平時體驗到的完全不一樣,而且會消除所有負麵的思緒。如果你能奉行這一點,你可以說,這種奉獻的態度其實就是你的修行,你的生活;正念的修行就是在消除自私的態度和為他人奉獻。如果有人能這麽說,我覺得這非常令人歡喜。如果你能為了利他而生活,這非常實際。你或許不會出名,但隻要依自己的方式這麽去做,就夠了。


隻要以真誠的態度、以珍愛他人的慈愛心來工作,你每天的行為自然就會趨於良善

梭巴仁波切/開示  

  要讓你的生活最有意義、有利益,就是以菩提心──最究竟的善心──過生活。在一天之中,努力用菩提心──最究竟的善心──來做每件事。即使你無法修持菩提心,也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而成就佛果的利他心願時,也要盡量懷著一顆善良、慷慨的心去過生活。究竟的善心是為了服務一切眾生而希求佛果的心。  

  即使你對究竟的善心並沒有去深入的修持,至少有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一份工作,不要隻是想:“我做這份工作隻不過是為了活口。我得吃東西,所以必需為了食物而賺錢。”如果你用這種生活態度過日子,除了自己以外什麽也不考慮,這顯示出你毫不關心他人。在一切有情當中,除了一位有情,你誰也不關心──而那位有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以這種隻求溫飽的態度工作,你的心無法快樂或放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態度,隻會造成痛苦和悲哀。凡事隻考慮自己,做每件事的時候都隻以自己的安樂為出發點,這就是憂鬱症的主因。憂鬱症和侵略行為等問題,全都來自於自私的態度,他們迫使你必須在生活上仰賴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使你的生活越來越昂貴。自私的態度也讓你更加忙碌,因為這樣一來你就得去賺錢付給精神科醫師等等。  

  即使你隻為了一家三口而工作,甚至隻為了一個人,隻要以真誠的態度、以珍愛他人的慈愛心來工作,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將你的行為轉化為善行,你每天的行為自然就會趨於良善。即便一個人從未聽聞過菩提道次第,隻要他每天都依這種真誠的態度而行,那就是清淨如法的行為。因為他們不受自我愛惜的想法染汙,這些行為是最難實踐,卻是最為清淨的聖法。  
 
  佛法就是保護一個人免於苦,免於輪回。如果有人正遭逢墜落懸崖的危險,你會用繩索來救他。佛法就是使我們免於墮入三惡道受苦的繩索。我們本身的善行,佛法,在真正的苦,及真正的苦因中保護我們。  一個人即使對佛法或菩提道次第毫無所知,但如果他以珍愛他人的想法過日子,那就成為清淨的聖法。這是最好的保護,也是此世及來世安樂的最佳肇因。否則,如果我們的一切作為都以不善的動機而行,完全是以自私和世間法為出發點,隻考慮自己與今生的安樂,既然不善的行為是此世及未來世煩惱和痛苦的因,一天當中的所有行為全都變成了苦因。  

  有時事情看起來似乎是我們所受的教育全都被用來造惡業,而不是積聚樂因。一個人取得學位之後,也許是進入一家公司工作,直到退休。無論這個人工作了多少年──甚至四十年!──如果他的心態是出於此世安樂,這些年來的工作,全都變成在造惡業。  

  自私的態度產生了貪戀今生及一己安樂的俗慮。如果沒有自私的心態,心中將不會有任何空間可以容納俗慮,也不會有空間容納許多紛擾的思緒,例如嗔恨心。

  如果能以慈悲心與菩提心這種愛惜他人的想法來取代自私的心態,這些迷惑心就不會生起。這樣一來,個人的生活中就會有更多寧靜與安樂。他的家庭和周遭的人也會感受到更多安樂與和諧。因為生活中有好心腸,結果就是這個人心中將經曆到更多寧靜與快樂,不僅是此生,來生也會一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