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Q: 初入者讀經求速讀不求解其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2009-02-02 06:56:08) 下一個
Q: 

念經別隻求數量,要用心體會.  切忌,不能隻為了誦讀便數達到XXX,而誦讀;也不能為了達到其他目的,而誦讀。就像《心經》所說:“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才是真正的讀《心經》。如果隻是追求便數、追求有所感應,追求……,那麽豈不“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麽?即使誦讀999……99便(不隨文入關),根讀1便,又有何區別?

       《心經》是佛法之一。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心經》即非《心經》,是名《心經》。隻要我們領會佛法精要,虔誠修行,何須執著於《心經》?就好像執著於“渡船”一樣?其結果隻會原地踏步!

A1 :

這個質量應該說是從兩層含義來說的。一是定,二是慧。以上說的太落於慧,實際上也偏了。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這三學是階梯發展的。而持誦的嚴明了,戒就也是定,也是慧了。定會生慧,但定不是慧,隻重慧偏舍定戒。除上上根器可以做到,單單一句“應無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誰人可比,誰人可學。學不來,他一個字不認識能到這程度,那是多生多劫修來的。像看佛祖傳記,初轉法輪時世尊隻是講幾句經那幾個弟子就馬上開悟了。開始可能認為是誇張,後來感悟佛法是不虛的。那是個根器問題。

像淨土與禪宗的區別,古德說,有禪有淨土,猶虎帶角無禪隻修淨土這對於末法眾生來說是穩妥的,但不修淨隻修禪的,成功者少之又少,為什麽?我們看看近現代的大德乃至於到宋明之後的各宗門的領軍人物,他們也是都要配上一個念佛法門?為什麽?這可以作為一個話頭。實際上也不是,這說明什麽呢,六度無般若無頭,這是到一個點上時說的,無智慧就上不了路,但這個慧在許多關健時刻是一個指導,在眾多的積累後的會產生一個噴發(開悟),但這時的慧又決對不是我們現在學的慧,那是另一處風光,大德們也說是本地風光。本來就具有的。可開悟也不是就成佛了,隻是找準路了,離的還遠了。而對於我們的生活修行來說許多地方在轉不開時要慧,但更多的候還是一個定,簡單說你嗔心、貪心起時。怎麽辦。要慧思明白,可無力執行還是一樣犯。所以戒為先,而後再擋不住就要看你的定功了,到最後到慧,隻是空守沒什麽用的。光是這個色身問題就化不開。心裏明明白白,脾氣照發,貪心照起。如何有用。所以初期,慧隻要跟著走,我是這麽認為。至於兩位師兄要求質量之說。深自同意,也深自有所感慨。一部經,一句咒,定要做到字字清,字字明,從口出用耳入心,直到從心出入於心。這樣才會一部是一部,一字是一字。才會念到最後字字金光。所以之後定要再做到一個嚴明。

- 摘自地藏緣論壇


A2  摘自宣化上人- 妙法蓮華經序品淺釋
         http://bookgb.bfnn.org/books/0119.htm


妙法的境界是不思量、不分別。正如某人要學楞嚴咒,他就落到思量和分別上。須知你越思量就越學不會,越分別就越不明白。你若要去想為什麽,就不能記住楞嚴咒。什麽也不想,而隻知道念楞嚴咒是我的本份才對。要想記住楞嚴咒就不要用分別和思量心去念,分別就是第六意識,思量就是第七意識我們要用不分別、不思量的妙法,要用真心去學佛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