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注:《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心要》 /竹慶本樂仁波切

(2009-01-05 10:28:07) 下一個
末學讀過這本書的英文版 - Wile awakening。與其說這本書是大手印、大圓滿的心要,更準確的說,這本書是大手印、大圓滿次第的介紹,注重於從次第上對於兩大傳承進行係統的介紹,但是其中沒有涉及到竅訣的引導。

這本書的英文版在海外是很受歡迎的,強烈推薦一下。。。。。。
竹慶本樂仁波切新書《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心要》即將出版發行

直指俱生心為法身

    這個口訣教授指出,俱生心或本然心(coemergent mind)即是法身,也就是無生的根本虛空或自由解脫的境界。在根大手印的脈絡中,我們說萬物的本質即是無生的法身,這個說法與道大手印相同;此中含意是,從無始以來自心本性與法身便是無二無別的,心與法身一直都是雙融合一的,並沒有一個有別於法身的「心」存在,而這便是「俱生心」的意義。細察這個眾生視為「我」的心時,我們會發覺它是無生的,再者,如果去觀照煩惱妄念——我們的執著之根基,我們也會發覺它們的本質是無生的。

    第一個直指教授止觀二層麵的修持中,我們必須先修止禪,這是更為重要的修持。「止」有時也被譯為「止寂」(calm abiding)、「平等定」(tranquility)或「奢摩他」,而「觀」則被譯為「勝觀」、「洞見」(insight)或「毗婆奢那」。在大手印的脈絡中,「止」另有特殊的意義,它被定義為「來去之念的自然平息」,這表示心安住在它自然(法爾)的境界——樂、明和無念之中。

    大手印止禪的特色之一即是:我們專注於「心」本身,以自心作為生起平等定的對境;我們並不用呼吸(出入息)或佛像作為禪修對境,而隻是把心安住在它的本質中,也就是俱生法身中。

    那麽,我們又如何把心安住在它的本質中?

    1、不追憶上一個念頭。
    2、不迎向未來的念頭。
    3、赤裸地安住在當下清新覺性的本質中。

    這便是大手印止禪的定義。 此外還有另外三種安住自心的方式:

    1、安住在自心的鮮活清新中,不要散亂。
    2、自然、寛坦舒泰地安住自心。
    3、安住於心,此心要能自明自照。

    “安住在自心的鮮活清新中,不要散亂。” 意思是:我們的心不受內外環境的幹擾,而能安住在當下的覺性和當下的剎那體驗中。

    “自然、寛坦舒泰地安住自心”意思是:在禪修中,我們要保持離造作或不刻意、不用力的心態。傳統上把這種不費力的專注功德比喻婆羅門織紗線;紗線拉得太緊便會斷裂,然而拉得太鬆的話,一縷縷紗線便無法被搓成較粗的線。同樣地,當我們自然、寬廣舒泰地安住自心時,身、語、意三門並非是太繃緊或太放鬆的。

    “安住於心,此心要能自明自照”意思是:從正念覺察之本性中所生起的念頭之本性、以及覺知這些念頭的覺性,我們不將之視為分開的兩者。

    這即是大手印止禪的第一個口訣教授:直指俱生心為法身。

安住於平常心

    在大手印止禪中,我們就這樣自然地放鬆,契入自心的非緣起之境。大手印專有名相中,心的根本狀態即稱為「平常心」(ordinary mind)或「無生的心」(unborn mind),平常心即是佛的智慧和解脫的境界。偉大的瑜伽士帝洛巴說道:“要讓心在非緣起的境界中放鬆,心能夠放鬆時,我們便得到解脫。”

    如此安住於平常心即稱為止禪,而當我們契入那非緣起的境界時,我們便是安住在遠離希望與恐懼的狀態中;我們並不期待進入安住的狀態,同時也不害怕煩惱心的幹擾、散亂、紛擾。如果能單純地安住,不帶有任何期望與恐懼,那麽,我們便是真正在安住。

    舉例來說,當我們攪動一池泉水時,被擾動的池水便會與池底的沈澱物混合,使水池變得混濁。試圖以攪動池水來使它變清澈,隻會令池水更加混濁而已,然而假如讓水池保持靜態,它便會自動變得澄清,水池終究會自然回複到原來清新、清淨的狀態,因為即使是池水被攪動時,那些混合在水中的泥巴也無法汙染池水原來的本質。

    同樣的,本然心就如同泉水一般恒常清淨。當我們的心被強烈的情緒擾動時,盡管它看似混沌不清,但事實上,自心本性從未被這些情緒汙染過;不斷掙紮想要清淨或淨化自心的一切努力,使我們覺得自心是混沌的,就好比不斷攪動池水卻想讓池水變清澈一樣,自心並未有機會自然回複它通透、清明的狀態,因為我們從不給它這個機會。因此,本階段止禪的口訣教授便是:安住,不帶任何期望與恐懼。



開啟自心本性的無盡智慧寶藏

竹慶本樂仁波切在本書所傳授的大手印與大圓滿心要,乃極其難得甚深稀有之無上妙法。身為大圓滿與大手印智慧傳承的持有者,竹慶本樂仁波切以貼切實際且深入心性的行文示現,清晰詳盡的口訣教授,及有次第性地對藏傳佛教之「根、道、果」迸行邏輯分析,由此引導我們一探心靈修持之堂奧,成就覺醒頓悟的菩提大道。


仁波切於本書所揭示的修持法門,殊勝地揭示出智慧本質之所在,內外融徹,清淨圓明,直指心要。仁波切的心即是大手印與大圓滿兩大法脈合一的寶藏,本書正是開啟寶藏的鑰匙,透過本書,仁波切引領我們開啟自己心中慈悲與智慧的無盡寶藏,以慈悲與智慧之光照亮十方。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歡喜推薦《狂野的覺醒》


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學習具有智慧及諸多方便法門的佛法。深具智能且佛學知識淵博的上師竹慶本樂仁波切(噶瑪鬆樂給敦滇貝嘉晨)廣為教授了離戲的圓滿次第修持心要「大手印」與「大圓滿」,他的弟子集結了這些開示,出版成書,對此我心中感到非常歡喜,並祈願和這些開示有關的佛行事業都能廣大昌盛。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鄔金欽列多傑


《智慧之日》作者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推薦


竹慶本樂仁波切是一位殊勝的上師,已有七世被公認是大手印及大圓滿成就者。在那瀾陀佛學院就讀時名列前茅,是班上第一名的優秀學生。他亦曾深入研究現代心理學,再加上長年於歐美地區生活及教學,因此對西方人有著極為深入獨到的了解。他所撰寫的這本書有如一盞明燈,能夠照亮行者證悟自性的修持之道。請好好研讀本書,讓它打開你自心本性的滿願如意寶!


《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的推薦


本書呈獻給讀者的大手印及大圓滿修道,是我所見過最完整、最實用、最容易入門的指導!竹慶本樂仁波切是藏傳佛教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老師之一,他以令人讚歎的清晰豐富內容,解釋了實修傳承的心要,其中次第介紹了顯經、密續、心要大手印以及九乘佛道,引領我們直達卓千大圓滿!


本書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被譽為現代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最重要的學者與教育家之一,也被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認證為第七世竹慶本樂仁波切。仁波切在尊貴的噶瑪巴、頂果欽哲仁波切及其他大師座下領受了噶舉和寧瑪傳承的教法和灌頂,他既是教內首屈一指的學者,亦是偉大的禪定大師、書法家、詩人與藝術家,仁波切為人風趣幽默,教法靈活流暢,深受弟子愛戴。


他是兩大傳承持有者藏傳佛法金剛乘最重要的兩大傳承:紅教寧瑪派的「大圓滿」,和白教噶舉派的「大手印」,兩大可以引導究竟證悟的智慧,圓滿地融匯於一顆心。


他是西方弘法最成功的上師之一。金剛乘教法在西方開出燦爛的花,仁波切是典範之一,他在西雅圖帶領美國弟子成立的「那爛陀菩提」中心,在弘法、翻譯、出版等方麵都有出色成就。


他是「計算機仁波切」 他擁有古老的智慧法脈、轉世傳承,但他卻非常了解現代工具與西方事務,他善巧運用數字整理並弘揚佛法,他會用你我的現代生活語言,美式幽默,直接殺入古老的人心陷阱:我執,用大圓滿和大手印,指出一條活路。


他是金剛乘弟子事奉上師的典範。上師與弟子的金剛三昧耶,是藏密最美好的精髓之一,仁波切曾親受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和頂果欽哲法王教導,現在依止有「現代密勒日巴」之稱的根本上師竹清仁波切。仁波切事奉上師時,一如孩子,以柔軟的身語意,全然仰望上師,令人動容。如果一位擁有偉大傳承的祖古,都這樣事奉上師,我們更應該這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