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沒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這樣的因,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果,絲毫不能勉強。有的人做了壞事,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隻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中毫無把握,隻是口硬心裏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受。
為什麽許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為人類的智慧,隻能及到今生今世,過去世怎樣的?未來世又是怎樣?都是我們知識領域以外的事。可是據佛法言,今世的因,並不一定在今世成熟,這要看這種因的性質,及輕重而定。有的因可能要來世或幾世之後方才成熟。今世的果更不一定是由於今生所種的因,而可能是前世或幾多世前所種的因,強烈的因是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如即在今世)結果的。但這隻是指非常強的大善或大惡業而言,方能在今世見到現果。
還有,一個人種的因,並不一定全是善因,或是全是惡因,往往是多種善惡的因都有;有的果,也可能由於緣的不足而消沈,因此單看某個人某件作業(因),就很難說他一定會得如何的果。
明白了上麵所講的道理之後,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終身享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彷徨的斷見。
佛法說任何因,不論大小,一定會產生它應有的果。法華經上明明講,任何微小的功德,如向佛像低頭稍稍致敬,如小聲唱念一、二句經句或佛號,這種小因都會漸漸成熟,最後得成佛道。所以我們倘若能隨時隨地想到因果,就自然而然的會種下多種善因,無論其大小,至少也可以少種點惡因,此種隨時隨地想著因果的習慣,一旦養成,力量是很大的。各位不妨從今天起,嚐試試看,在做任何事時,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即是一種極有力量的修法。
恒心,毅力
我們都應該知道,世界上盡管有明顯的確切的因果現象,然而這種因果現象的產生,卻絕對不是呆板固定毫無彈性的一種機械作用,主要原因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相當自由的意誌,都可以在相當的範圍內隨心所欲從事「作為」或「不為」的能力,這種「想為」與「不想為」所造成的「因」便往往使後來命運的發展產生極大的變異,例如童話故事中,烏龜與兔子賽跑的結果便是最好的說明。我們知道烏龜雖然笨拙,完全不是兔子的對手,然而勤能補拙,鍥而不舍的結果,最後竟能擊敗驕傲自滿、聰明自誤的兔子。「愚公移山」寓言中的愚公也以最大的恒心和毅力終於淫平了一座擋路的大山,而造福了無數的村民與後代的子孫。前往西域取經的玄奘,更是事在人為,有誌竟成的最佳範例。
因此一個人隻要有抱負、有信心、有毅力,不斷克服目前的困境,並多做一些有益社會人群的事,那麽在自助與天助的配合下必是可以開拓光明的前程。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便以「天意如此」「命中注定」或「因果使然」來自我安慰,那麽這種「聽天由命」「逆來順受」的宿命論所造成的「因」當然隻好任憑命運的擺布。因此千萬不要誤會因果完全是不可抗力的,是無可改變的作用,而應該多多注意「人定可以勝天」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倒海之難亦有成功之日,這種積極樂觀的一麵。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而不是命運擺布下的可憐蟲。
佛教的平等觀
世間所謂平等的意義,是狹小的,枝末的,僅僅隻講到政治地位的平等,經濟地位的平等,教育機會的平等,而不講究徹底的平等,人生來就有很多的差別,論家世、論相貌、論品行、論智慧、論體格,就有貴賤、美醜、剛柔、智愚、強弱之分,根本就不能平等,但就佛教的教義說,這不過是假相的差別,論其理體,實是徹底的平等,所以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佛教所以說平等,不是局部的,乃是全麵的平等,不單說人與人平等,佛與佛平等,人與動物,人與天神鬼獄都是平等的;不單說有情平等,一切心法,一切色法,心法與色法,因法與果法,無不平等,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眾生本性,起顛倒邪見,遂妄見種種差別,實則各各本性依然平等,未嚐改變,這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全部教義皆從此流出。
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
為什麽有些人做善事後很快就產生感應,甚至發生奇跡,而有些人卻毫無作用,根本沒有善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乃是一般公認的現象,並沒有錯。問題乃是在一個人所做所為是不是真正的善,或真正的惡,必須分辨清楚,才能正確的定論。例如一個法官鐵麵無私,執法如山,毫不接受罪嫌家屬的關說,做事絕不徇私。又如一位老師在監考時非常嚴厲,一發現違規即照章處罰,這種「惡」便不是真正的「惡」。反之一位法官如果對任何人都很隨和,對罪犯的判決和處罰也非常具有「人情味」,處處予以通融,則這種「善」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善」。因此這些人將來的果報也就常常不符合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
此外,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1)此人可能業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與過去的業障相較,簡直還不成比例,這時自然就會不能產生明顯的效果,正如一個曾經貪瀆或倒會幾百萬元,後來捐了幾千元或幾萬元作善事,便想獲得善報是一樣不切實際,因此必須長遠布施行善,持之以恒,將來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佛家曾雲∶「為善必昌,為善如不昌,其身或祖上必有餘殃,殃盡乃昌;為惡必殃,為惡如不殃,其自身或祖上必有餘昌,昌盡乃殃。」一個人為善為惡之後,有時未能立即獲得應有的報應,其理由也在此。
(2)所作的善事可能並非真正的「善」。所謂「善」應該是純粹出於「利他」的動機,為解救別人的不幸或痛苦才不顧一切的施予援手,完全不考慮作此事後,將有何種的「回報」,或對自己將有何種的「好處」。如果在布施時,一再考慮「自身的好處」,甚至隻是存心沽名釣譽,那麽基於這種「自私」的動機,則布施的意義就不一樣,將來的「果報」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行善時最好不要心存回報。這種不求善報的布施,事實上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功德」,以及更多的善報。
(3)如果經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時由於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麵的一些業障,(例如曾經出手傷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節受損,或心中常有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雜念,或對父母不孝,待人不仁不善,或縱狗傷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氣、廢水等等各種的公害,其他類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惡破九善」「火燒功德林」善惡兩者互相抵銷,結果也就毫無功德可言。正如一個人,經常在銀行存款,然而一方麵卻也不斷開付支票,結果到月底結算,銀行存款所剩無幾,甚至有時還會透支的現象一樣。因此為人不僅要盡量行善積德,而且平時更要注意修持或嚴守戒律(不殺盜淫妄酒等等)以免造成惡業抵銷善行,正如一個人除了要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外,還要注意減少無謂的支出,這樣才能增進財富,道理完全一樣,因此修福與修慧兩者都很重要,應該同時並重,不可偏廢才是。
切莫誤會分別心
有些學佛的人動不動就說∶「不要起分別心」推測他們的想法,有許多是些誤會。按分別心就是思考、思索與思維的意思,也就是探求、研究、推尋等等求知的意思,這是聞思修三慧裏的思慧的初步運用,也是求取開悟的基本功夫。
我們凡夫本來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接觸佛法,若不分別是非善惡、邪正好歹,再不追究人生真理,將來如何得救,如何解脫,就是佛法我們也得用心分別,至少能了解少許。
佛法裏所說的「無分別智」那是得了道果以後才能證得的「如如智」,我們今天還是博地凡夫,若是一開始就不去分別,豈不是等於不用腦筋,而變得更為糊塗了嗎?
老實說∶我們今天所需要下的功夫,正是那些「分別心」的合理運用,我們的分別心用得愈深,則所見的真理愈高;我們的分別心用得愈精,則所見的真理愈明,否則便不會有進步,等到能夠「不用心自用」的階段,那才可以「放心」。所謂「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那才是「無功用道」的境界。那時節,我們才可以說∶「不要起分別心」。
如何 除自卑感
深觀緣起的人,就沒有自卑感。緣起哲學告訴我們∶如是因加如是緣,必有所成。如果我們努力充實自己,動機純正,一旦機緣成熟,不怕不能發展抱負。中年不成,可待老,老年不成,可待來世。一個人的腦力,體力,學曆,家世若與人差不多,固然比較不易自卑,萬一差得多,就必須觀察三世因緣果報之理,懺悔業障,今生加倍努力,改過遷善以積福,多聞多思以積慧,使福慧俱增,自可扭轉劣勢,有所成就。
況且差人一等的感覺原是比較得來,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既是相對的,就不是超越時空之外的,不同時間與不同的對象相比,結果便不相同,感覺也不樣。一個人何必固執地與他人比,而不與他物比呢?若非與他人比不可,又何必固執地往上比,而不往下比呢?若非往上比不可,何必固執此時與他比,此地與他比,此方麵與他比,而不以後再與他比,他處與他比,他方麵與他比呢?
自卑的人是不會快樂的,用緣起哲學想一想,自卑原也沒有什麽道理,既是無道理,所以不快樂便是不必要的。
一個人優越與卑劣常無一定的標準,就算有一定的標準,而世上比我差的人何其多,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又何必自卑呢?就算天下的人都比我強,但我若與螞蟻比,與蛇蠍、鳥獸比,我又是何其幸運 |
真心,妄心
真心是宇宙的本體,因為無相,則不生不滅,故稱真。妄心是萬有的能源,能生諸法,因有生滅,故稱妄。恐尚不夠明白,現在再補充一下說明∶錢好比是真心,如果不用,永遠還是錢,假使想開服裝店,錢就會變成服裝。用錢比真心,現在錢變成服裝,是否真心也變成了妄心呢?這一點須特別注意。錢雖然變成服裝,但服裝仍有錢的價值。錢相雖滅,錢性仍存,把衣服賣了,不是又變成錢了嗎?
錢是隨著人們的思想變現的,眾生也是跟著無明而起惑造業所成的。相是變了,但佛性未變,隻要能依教修行,去一切惡,行一切善,還是可以成佛的。現在我所要修的,就是修這個念念生滅,攀緣執著的妄心。此心滅跡,生死自了。
再者或雲∶妄心雖然造業,不見得都是惡業。對,但不見得都是善的,假使把惡業當作汙垢,那麽善業就是肥皂,而肥皂確有去汙的功能,如果汙垢既除,服皂若不衝洗掉,還是不乾淨,為了求得真正的乾淨,還要把水擦乾,擦水的布也須放下。所以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此理。
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不可執善,亦不可執惡之意。
破無因論的迷執
許多人說∶「人生的際遇都是偶然的。」所以「在一次偶然機會裏,我 ......」便成為一般人常用的口語了。所謂「偶然」就是「無緣無故突然發生」的意思,「某人無緣無故被車撞了」「某人無緣無故突然大叫」「他無緣無故對著我笑」但是我們仔細想想,一件事情無緣無故,怎麽會發生呢?說穿了,這是無因論的迷執。
許多年前有一本書,裏麵有一段說到∶「生命就像凋謝的花瓣一樣,風起時,花瓣紛紛飄墮,有的墮到籬笆上,有的墮到草地上,有的墮在茅坑裏,有的墮到水池裏,際遇不同但有一點相同,便是花瓣的命運都被「偶然」所決定,照這樣說一切既然偶然,所以成功是僥幸,失敗是不幸,努力與否,品德如何,和人的成敗禍福,便沒有太大的關連。某人當皇帝是因為他僥幸生於帝王之家;某人三餐不繼,是因為他不幸生於貧窮之家;某人高中是運氣好,某人落第是運氣壞。當然百分之百的偶然論、無因論者是少有的,但一般人或多或少,總以為人生的種種,總有少分或多分屬於偶然或無因。
緣起哲學的看法是宇宙萬物都是緣起,非偶然而生,非無因而生。一個人的成敗禍福與他今生的努力有關,更與他過去的「業」有關。過去世未曾種善因的人,這一世很難遇到貴人相助。過去世不能成人之美,這一世必是阻礙重重。每一個人今生的父母、師長、兄弟、夫婦、朋友都與自己有密切的「緣」存在。無緣是不能相聚的。「緣」有善有惡,善緣使人和樂相處,惡緣則令人衝突別扭。佛教說一個人的福與慧,與今生的努力當然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前世修行。修福得福,修慧得慧,功不唐捐,分毫不爽。有人前生修福不修慧,故今生有福而無慧,所享受的隻是一種癡福,雖身體健康,不愁吃穿,頭腦卻很笨。有人前生修慧不修福,故今生有慧而無福,盡管聰明絕頂,卻窮苦潦倒所求不遂。有人前生修福又修慧,故今生有福有慧,身體好,相貌好,環境好,悟性敏銳,學業精進。
總之,偶然論或無因論者認為許多事情是偶然的,無因的,所以是防不勝防,無須負貪,努力也常徒勞無功。因此他們的生命是飄蕩無依,妄念紛飛的。他們不敢把握現有的,因為隨時會有不測之風雲,他們不想勞心勞力,卻常期盼有好運忽然降臨。緣起論者卻認為事情的發生,其原因或許難知,但不能說無因,既然事出有因,所以謹慎為要,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獲,天下無徒勞之事。成功是眾緣的配合,不隻靠一己的努力,功不必盡歸於己,失敗雖與因緣有關,主要還是自己的福慧不足所致,須痛自勉勵,不斷修福修慧。
植物也有生命,可以殘殺嗎?
一般初學佛的人,對眾生的定義不明,而且現在更有說∶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說不殺生,應該既不殺動物,也不殺植物。其實生命有它的層次,植物是無情眾生,動物是有情眾生,所謂眾生可分為三級,高級的為人類,具有三個條件∶一、有活動的細胞。二、有神經的反應。三、有思想及記憶。低級的為植物,隻有活的細胞,沒有神經和記憶,雖有生死的反應,沒有苦樂的感覺,更沒有思想及記憶,所以叫做無情。中級的是動物,隻有少數如狗、猴子、馬、象等。高級動物有若幹的記憶力,但沒有思想力。至於低級動物除了神經的本能反應,沒有記憶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經就有痛苦,就會怕死,所以蟲蟻都會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險。植物則不然,因此殺生的定界就是能夠知生怕死的動物,而不能及於植物。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是因為低級的鬼,依附草木,以草木為庇護,為了慈悲關及鬼神,不使鬼神生嗔,故不去破壞其居處,並非為了草木不可殺的理由。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無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
佛教的出家人是良師益友,是修行者,也是弘法者,依佛法修行,依佛法度人,修養心性,修養道德,依佛法救人,而不是神的使者,更不是靈媒,領天命等,也不是依咒力、術力、鬼力迷人。
佛法講真理,講修養道德,修心性,一般人皆喜歡講神通,講靈驗,感通,感應,若依咒力、術力、神力來救世度人,咒力、術力和道德力、修行力,何者可靠?鬼力、神力和佛力、菩薩力,何者可靠?何者正何者邪?何者真假?必須有智慧的人,才能夠有所選擇,「佛度有緣人」。
俗語說∶「賣酒說酒香,賣花說花紅。」信仰什麽教,即說什麽教好,乃是必然的事,可是我們何不拿來比較一下,衡量何者是真,有真理才有正確的目標,有正確的目標,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否則一旦走上魔道,自己還不知道,豈不是天大的冤柱。
奇怪的是,正言正語真理,每每人不愛聽,邪言邪語、謠言欺騙的話,卻有人偏愛聽信。俗說∶公有公理,婆有婆理,正有正理,邪有邪理,歪人有歪理,你說你對,我說我對,依什麽為標準?若是信佛者,當然依佛經所說為標準,各教依各教的經典。妖魔鬼怪,偏偏拿各教的經語改一改,參雜些邪言邪語,讓人正邪難分,所說都是一些謠言亂語,恐嚇之語,所以沒有智慧的人,正邪難以分別,就此步入邪道,實堪憐憫。
世間萬事,必須依理智辨別正邪,盲目的信仰,都會走火入魔,而自己還不知道。最好的方法,首先應該探討和研究,比較看看,千萬不可誤入邪教,吃虧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
辨魔
修道如行路,不怕遙遠,但怕歧途。路雖遠,隻要不停地往前行,就與目的地逐漸相近。如果誤入歧途,除了回頭再走正路之外,那就與目的地逐漸相遠。普通人走錯了路,看看情況不對,還可以知道折回來。修道走錯了路,除有特殊的因緣使他回頭之外,勢必一直錯到底。
旅行者所以誤入歧途,隻因歧途和正路極為相似。修道者所以走上錯路,更因為有人在歧路口上誘導。這就是那些魔外鬼神之流。他們所誘導的歧路,往往比正路更具吸引力。例如一般學佛的人都知道,學佛有了相當的定功,就會出現神通。最普通的是知過去未來之事,或知他人心中之事。雖然如此,但事實上學佛幾十年未必就能得到這些神通。因為神通要由定力而來,譬如水在靜止的狀態,才能照見人影。學佛未曾真實用功,沒有定力,猶如動蕩不停的水,那裏能有觀照之用,那裏能得神通。然而一些妖魔鬼怪,卻能使毫無定功的人忽然知道過去與未來,或知他人心事,或變成最好的口才。不但如此,鬼神們還會冒充天帝,冒充菩薩,甚至冒充佛,來向眾生說法,就像陀羅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法,他們都會說。以致一般人誤信他們是佛菩薩再世。誤信之後,就受他們的言語、手勢,甚至意思指揮,一步一步的遠離正道。
萬法沒有兩者完全相同,外道鬼神雖能冒充佛菩薩說法,也能表現各種神通,但不論如何相似,必與佛法有最大的差異處。佛法自始至終不離因果,學佛不論有無神通,但是如法修行,必然漸漸的減輕煩惱,以至斷惑證真。大乘起信論說,諸魔外道鬼神說法說到最後,總是教人不信因果,以及教人貪求世間名利之事。愈貪名利,愈增加煩惱。愈增加煩惱,愈在六道中沈淪。明白此理,則不論今世諸魔如何橫行,皆能識破。
智慧與聰明
目前有許多人都是有知識而無智慧,聰明絕頂卻缺乏遠見,平常說話頭頭是道,滿腹經論,做事非常精明而能幹,然而卻缺乏明辨是非,判斷善惡的睿智,更不明白人生的真諦,生命的目的,以及人身的可貴,因此凡事都隻有考慮自己目前的利益或享受,而絲毫不明了將來有一天因果循環,善惡報應的可怕。這些人由於缺乏高瞻遠矚的眼光,以及趨善避惡,擇善固執的觀念,因此在貪婪美色,心猿意馬,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的情況下,往往會做出糊塗顢頇,違背良心,甚至傷天害理的罪惡行為。
由於目前我們的教育似乎都十分偏重知識和智育,以適應升學的需要而極端忽視智慧與正見的培養,因此造成了目前社會上犯罪事件日益惡化的現象,這是一件令人擔憂的趨勢。
穆罕默德曾經說∶「一個人真正的財富,乃是他在人間的德行。」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明了因果、道德與善行的重要,那麽他就不會過分貪圖今生的、眼前的物質享受和感官的滿足,也不再渾渾噩噩,終生隻在追一己的名利和私欲,相反的他可能會竭盡心力,貢獻社會以便創造更多的德行和善行。
看破,放下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圓覺經雲∶「當知身心,皆如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這是告訴我們看破和放下的妙法。
我們生此末世,真是八苦交集,無論富貴貧賤,都有苦的感覺,原因是看不破,放不下。窮人為生命而爭,情猶可原,富人為享受而爭,頗不應該,錢是我們生活的工具,沒有它固然不行,太多也沒有什麽好處。用的得當,可以濟弱扶傾,造福社會,如果為子孫的衣食而積蓄,說實在的那等於是害他們。
利不可貪,名也不可好。須知隻是個抽象的名稱,既不能禦風寒,又不可解饑渴,倘若名符其實,當有勸善之功,否則難免助虐之過。我們之所以好名的原因,就是我執太重,尤其一般人所認識的我,是四大和合的假我,是生滅的,不淨的,是八苦的倉庫,是生死的根源,我們要想離苦得樂,就應該把這個假我當作一輛破舊的腳踏車,雖然沒有經濟價值,但是可以利用作為回家的交通工具,倘能作如是觀,那麽放下就比較容易了。不過想放下,必須先要看破,還要決心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要想把看破放下做得徹底,必須用一貫作業的辦法,來應付一切諸法,才會成功,如果是斷章取義,永遠收不到效果。
不可執理廢事
古德雲∶「執性廢修,如貧士拾豪家之券;著事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蓋童蒙讀書,雖不明理,果能熟讀,天長日久,自能融會貫通,仍有悟解之望,如愚夫愚婦隻知念佛,不研經教,但能至誠懇切,老實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必能往生。聰明人談玄說理,自以為深通經教,高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以致念佛亦不念,三寶亦不拜,不誠不敬,而欲求解脫,實無可能,所以著事迷理,遠勝於執性廢修。蓋愚人但重事相,發於至誠,能有成就,比之聰明人隻尚空談者,大有天淵之別。
報恩,念佛
學佛可以使人了生死,出六道輪回,此是最大利益之事,而一般人尚有不願學者,其故安在?就是不肯學佛。此類人自以為見解比佛還高明,對佛所說之法尚有欲批評檢討之處,此之謂世智辯聰,為人生八難之一,實為最可憐憫者。
淨念,染念
即心是佛,何必持名念佛?此學佛人之邪知邪見。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理,不可執理廢事,眾生迷惑顛倒,不攀佛緣,即攀緣六道。念頭是刹那不停的,與其攀緣俗念,不如攀緣淨念,煩惱未斷,生死未了,如想成佛,念佛即成佛的增上緣,豈可輕視持名念佛法門。
觀想,名相
持名念佛不必觀想,亦未嚐不可,須知色相已包括在一句名號之中,名必有相,先有相而後有名,名相皆不離一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與心有密切之關係,一句名號,功德無量無邊。
念佛之勝方便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並無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塵之念,蓋念佛之念無非直如之本體,即是趨向真如之妙用。
真如是清淨心,念佛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以相應,所以念佛之念,綿綿密密,能至念而無念,故曰勝方便。
學佛,念佛是迷信嗎?
或有人說,在科學昌明的今天,你們還在念佛是不是搞迷信呢?據「北平科技報」刊登一段報導,題目是「西方科學家的東方哲學熱」介紹西方科學家們正在熱烈研究東方的「老子」。「婆羅門教與佛教」前幾年科學畫報發表一篇短文,題目是「科學思想的無價之寶」內中介紹研究高能物理以及生命科學等等科學界的第一流人物中,許多人把佛教思想看為寶物。又如「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一書,其中說到∶「現代物理學的概念,與東方宗教哲學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具有驚人平行之處。」「平行之處」指兩者極為相似。可見我們不是迷信,一點也不落後,我們應當堅定信心,積極貢獻力量,發出佛教的光輝,來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和世界文化的飛躍,並為眾生謀求徹底究竟的真實之利。
擇善固執
一個人要為善為惡,全在一念之間,要成聖賢,或自甘墮落也全然決於一心,因此,「禍福無門,由人自召」一個人命運的改造,主要還是操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平時應該培養「智慧」和正見,以及擇善固執的意誌,才不會見異思遷,而誤入歧途。
學佛綱要
佛經卷帙浩繁,義理豐富,不易修學,但有一個綱領,即修一切善,離一切相。自行化他,是同時的,但有輕重之分,在未花開見佛時,重在自行,見性以後,重在化他。
舍之要義
隨便修一法,就是包括一切法,此乃一多無礙的境界。如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法,用一布施即可總持。
布施攝一切法門,唯有舍,智慧才能現前。經中處處開示,祖師也時常勸勉,有幾人肯做?舍不是舍財一種,六種根本煩惱要舍,二十種煩惱要舍,最重要乃舍脾氣,不要有個性,莫隨俗見。
戒定慧之重要
戒定慧三無漏學,包括一切法門,學戒是學佛菩薩的行為,修定是學佛的心,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動的,慧是從定中來的,心定如一麵鏡子,外麵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橫遍十方,豎窮三世,三世諸佛求無上道,都離不了戒定慧。
心好何必做善事?
我們時常聽到一般人常常表示∶「我的心好就夠了,何必做什麽善事?」「我們隻要心裏不存惡念,不害人就夠了,何必信什麽因果?」這些話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然而細加推究,實在是似是而非,因為心中不存惡念,不去害人固然是很好,然而充其量,不過是消極,卻不能行善積德,增加善業,因此過去(或前世)所造成的業障,自然也無法獲得絲毫的消解,將來因緣一到,各種應受的果報,也就必須一一加以承受。甚至由於在生之時,從未行善,屍位素養,未能善盡應盡的職責,以致使人蒙受不利,結果也可能在無形之中造成了更多的罪惡,況且是不是真能做到「我的心好就夠了」也是問題,因此千萬不應誤解,應該向前再進一步「行善積德,勤種善因」唯有如此,將來才能消滅業障,享受善報。
無生法忍
經雲∶「眾生無有生」是見眾生與真如理體無二。無生法忍是初住菩薩破無明、見法身。忍是認可之意。忍亦作完解,有安住之意。初住菩薩地位不簡單,是多生多劫修的。修淨土的人當生即可帶業往生,花開見佛悟無生,與初住菩薩地位相等,比阿羅漢高得太多了。修淨土能得到這樣的便宜,使人難以相信,所以阿彌陀經上說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信解行之看法
信解行三事不能說有無次序,說同時並進亦可,學人須先有信心,而後研究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實性,而後方能真實修行。但若行得不夠,障深慧淺,即不能了解真實義,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堅固,三事互有牽連,並無先後次第之分,真實依教做到,謂之行,真實見到佛理,謂之解,真實了達三寶之益謂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證的意義在內。
信仰佛教要由了解理論中得來
佛教徒的信仰正和科學家的信仰抱同樣的態度,他們因為已經用過理智了解佛教中的若幹理論,並沒有找得不合邏輯的地方,也找不出誑騙的理由,所以也就毅然決然的信仰其他未經證驗的理論。例如佛性,大多數佛教徒都還沒有親證到,那隻有信仰佛語不虛,然後再依教修行以求證實,一旦我們親證到了,那時已成事實,便談不到信不信了。譬如我說肚饑時吃飯可飽,此事人人皆知,用不到勸人信仰,但是我若說,肚饑時吃某種維他命丸也可以飽,這就非用學理上的論據,不能教人生信,否則隻有請人實地試驗,倘使無丸可試,或竟無人可試,這也不妨,隻要提出的理由充分,也還有人相信,若是我說,肚饑時隻要別人吃飯,我就會飽,我說這話時,不要說試不試,就是我提出任何理由,人家也不會相信,所以一般宗教家說一人死難能替萬人贖罪,這話怎能令人信受,有之,則惟迷信而已。
製心一處
佛說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整個關鍵即在改變心與控製心。心若正,一切行為自然就正,心在道上,一切行為即無過失,佛說心如狂象,儒家說心猿意馬,都形容心很難控製。修道人若不把心控製住,道業無法成就。製心一處就能生慧。
恒心行善
行善如運動,必須有恒心,長期行之必可獲得明顯的回報,因此不宜急功近利,操之過急。換言之,必須要有信心和耐心,將來才能收到豐碩的成果。
有漏,無漏
有漏,煩惱之代名詞,漏泄之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漏泄流注而不止,謂之漏。又漏為漏落之意,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故謂之漏。有煩惱之法謂之漏,離煩惱之法雲無漏。
妄念之意
眾生不明白一真法界,隻認識一切法之相。相有千差萬別,因迷於相,遂起分別執著。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即是假相幻有,非真實並非絕對沒有,眾生不知其假相,念念在虛妄之相上起分別,故稱之為妄念。
自利利他
行善不一定要有大財富,大學問或充分的閑暇,隻要發心行善,多行無畏施,盡量利用機會幫助別人,服務大眾,以解除他人的痛苦,增進大家的幸福,隨時身體力行,實踐各種美德,便是一種功德無量的善行。
佛不妄語
佛經中有一部份屬於哲理方麵的,細細研究,尚可明了其義,有一部份係屬不可了解,與人生現實生活脫節,難以相信者,似為神話,係屬不可思議部份,我們是凡夫,未到佛菩薩的境界,當然不能了解佛菩薩境界的真相,若貿然予以否定,誠屬大誤。在凡夫中有地位、有道德的正派人尚不肯說騙人的話,何況佛,豈肯打妄語。佛經中如果有一項所說與事實不符,則全部佛經均可認定是虛妄不實之謊言。謊語為起碼五戒之一,凡夫持五戒,隻能保持人身,如佛打妄語,豈不是連凡夫都不如。
佛的大能
太陽的熱能是廣大無限的,但是我們的吸收,或利用多少太陽能,則要看我們自己的努力及條件來決定。用一個普通的放大鏡,可以吸收太陽熱能來燃燒一枝火柴;用一個較大的放大鏡,可以吸收太陽熱能來燃著一個木頭;現在科學家可以用吸收鏡,吸收太陽熱能,來充作工廠之動力。佛的能力與加持,應該用這個譬喻去了解,在不壞緣起,不壞因果法則之下,去了解佛的大能。
多種善因
一個人隻是心好,「不害人」並不夠,還應該進一步行善,才能有效的消解一個人的業障,才能減輕惡報,進而種下善因,獲得善報。
不著相
離相並非不要想,隻是教人不著相。古德以金作器為喻,金是性,器是相,如不要器,也就顯不出金器的功能了。
佛教終極目標
佛教的終極目的,是為令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識心達本,業盡責空,證大涅盤,得大自在,佛教徒所追求的,也就是這些,這等境界已有不少古聖先賢曾經到達,諸佛菩薩、羅漢、祖師所獲致的道果,便是最好的證明。
李炳南老居士開示念佛方法
一、最簡單的早晚兩個課程
(一)那摩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隻合掌)
(二)那摩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前拜稱)
(三)那摩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聲。千聲。萬聲。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隻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四)那摩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
(五)那摩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觀音勢至。為彌陀左右脅士。統稱西方三聖。念完了佛。理當要拜的。)
(六)那摩清淨大海眾菩薩。(一稱一拜。極樂世界有很多的菩薩。將來皆是我的師友。也應當要拜的。)
(七)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是回向文。也就是說明我念佛的願力。願是必要發的。)
(八)禮拜而退
(附注)以上功課,每天早晚兩次行之。洗手漱口,在佛像前焚香頂禮,照法本念誦。如無佛像,或所住之處,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亦可。但麵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是一樣。再者,凡括弧以內之小字不念。
二、念十口氣的方法
盡一口氣,念「那摩阿彌陀佛」三五聲,或六七聲,共念十口氣,仍念回向文一遍,一拜而退。
(附注)這是為了很忙的人,想的一個法子,費時不過五分鍾。最要緊就是天天一早一晚去作,萬不可間斷,有佛像對著佛像去作,沒佛像就麵向西方去作。
以上兩個念佛式子,皆是為忙人訂的。若有閑功夫,可在第一個式子第二項以後,念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讚佛偈一遍,(課誦本內全有記載)那是更好。這是最簡單、最合實際、決定成功的佛法。
三、念佛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