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賞析 (文)

(2008-12-31 12:21:21)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4ef6c80100bhpp.html

 密宗神像(也稱“秘密佛像”)是藏傳佛教佛像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它種類眾多,具有獨特的藝術特征和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

  一、藏傳佛教密宗的主要神像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神像:

  1.大日如來。梵語稱為“摩訶毗盧遮那”,“摩訶”意為“大”,“毗盧遮那”意為“日”,合譯為“大日”,又因“毗盧遮那”另譯為“光明遍照”,所以又稱“遍照如來”。他是藏傳佛像密宗崇奉的最高最主要的本尊,認為密宗教法是由他秘密演說的,因而尊他為密教始祖。其像在密宗殿中居最中央位置,其形象類似於釋迦牟尼的坐像。

  2.金剛持。梵語音譯為“伐折羅陀羅”。“伐折羅”即為“金剛杵”,“陀羅”是執持義,故合譯為“持金剛”或“金剛持”,藏語稱“恰那多吉”。他是藏傳佛教噶舉派崇奉的本尊佛。藏密認為他是釋迦牟尼講說密法時所現身相,故又有“秘密主”之稱。

  3.大威德金剛。又稱“大威德怖畏金剛”,梵語稱“閻曼德迦”,藏語為“吉傑多吉”。別稱有“降淨魔尊”、“六足尊”、“六臂金剛”等。他是藏密五大明王或金剛中之大威德明王。是藏傳佛教密宗尊奉的主要本尊之一。

  4.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藏語為“德巧”,蒙古語稱“德穆欽格”,為藏密本尊之一,也是藏密無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

  5.密集金剛。又稱“集密金剛”、“密聚金剛”,梵語為“庫夫雅薩瑪迦”,藏語為“桑堆”,是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也是藏密格魯派崇奉的五大本尊佛之一。

  6.時輪金剛。藏密本尊之一,藏名為“堆柯”,意為“時輪”。據《西藏王臣記》等典籍記載,時輪金剛源於古印度北方的“香巴拉國”(稱該地如同極樂世界),約於公元12世紀傳人西藏,成為藏密無上瑜伽修法中所尊奉的重要本尊。

  7.歡喜金剛。又稱“飲血金剛”,藏語為“傑巴多吉”,是藏密五大本尊之一。

  8.馬頭金剛。又稱“馬頭明王”、“馬頭觀音”,藏語為“丹真”,蒙語稱“達木村”。是藏密中觀世音菩薩變現的忿怒像,為藏密胎藏界觀音院之本尊,係六觀音之一,還被奉為畜生道之教主。藏密各派都崇奉他。

  9.大黑天。梵語為“摩訶迦羅”,藏語稱“瑪哈噶拉”,又譯為“救怙主”。他原是古印度的戰神,進入佛教後,頗受密教崇奉。藏傳佛教密宗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化現的大護法。在藏密中,他既是護法神,又是密宗修法所依止的重要本尊。據說他的佛法《大黑天神秘密成就次第》十分秘密,不是入室弟子不得傳與。

  10.吉祥天母。又稱“吉祥天女”、“騾子天王”,藏語稱“斑達拉姆”。是藏密中的一個重要女性護法神。關於她的來曆很複雜,原是古代印度神話中的人物,梵語稱“拉吉代米”,傳說是天神和天神的仇敵阿修羅攪動乳海時誕生的。後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把她塑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女神,並取名“功德天”,又稱“吉祥天”。說她是毗濕奴的妃子,愛神之母,財神毗沙門之妹,主司命運和財富。後來她被金剛手菩薩降伏,成了佛教的重要護法神。在藏密中,吉祥天母頗受崇奉,影響深遠。據說,公元七世紀時,吐蕃讚普(王)鬆讚幹布請她做大昭寺的護法。至今她的神像仍供奉在大昭寺的神殿裏。後來她又升格為拉薩城的保護神。由於她護法有功,拉薩地區還形成了專門紀念她的節日——“白拉日珠節”(意為“吉祥天母遊幻節日”)。

  11.金剛亥母。藏語稱“多吉帕姆”,意為“金剛母豬”,藏傳佛教密宗本尊神。

  12.殊勝黑如迦。又稱“善逝八法行者”,原是西藏苯教崇奉的護法神。後來佛教將他收入,成為藏密寧瑪派主要護法神。

  13.金剛橛。又稱“橛金剛”、“普巴金剛”,藏語為“普巴多傑”,是藏密金剛薩埵佛的教令輪身(憤怒身)。據說他原是西藏苯教崇奉的重要護法神。

  14.大輪金剛手。藏語稱“恰多柯欽”,是密教胎藏界金剛手院33尊金剛之一,也是藏密尊奉的主要本尊。

  15.不動金剛。梵語稱“阿遮羅浪馱”,藏浯稱“綽沃來伏瓦”。是密教大日如來的忿怒身。


  二、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的藝術特征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和其他佛教神像一陣,是通過藝術形象來表現其宗教功用的。他們具備了藏傳佛教造像的基本藝術特征,如兩眼向上鉤,齶部呈尖狀,細腰、高乳、大臀等。又由於密宗神像是一個獨特的佛像門類,所以他們造形別致、藝術風格別具特色。

  從總體上看,這些密宗神像有單身,也有雙身,他們姿態多樣,立體感強,色彩濃鬱,具有豐富的藝術象征性。有坐、立、飛、舞、抱等不同姿勢。有紅、籃、白、黑等不同顏色,色彩濃烈,對比鮮明。充分運用鎏金、鑲嵌和繪畫技術,表現出了較高的藝術水平。有些金屬塑像上均鍍金和鑲嵌珠寶、玉石、珊瑚、瑪瑙等,使神像顯得光澤鮮豔,雍榮華貴。

  此外,每尊神像還有各自的藝術形象和特色。大日如來的形象常見為比丘形,結跏趺坐,頭戴五佛冠或結發髻冠,全身瓔珞珠寶嚴飾,顯得華麗高貴。在密宗金剛界和胎藏界他有不同的姿勢,前者兩手結智拳印,即右手握左手大拇指置胸前,後者為兩手結法界定印,即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拇指相觸,置於臍下。藏傳佛教密宗所奉大日如來常見的藝術形象是四麵二臂像,麵相慈悲,神態安詳,身著天衣,瓔珞珠寶嚴飾全身,雙手置臍下捧千輻輪,雙足結跏趺坐。
金剛持的形象是頭戴花冠,全身裝飾繁縟,形同菩薩,結跏趺坐,左手拿金剛鈴,右手拿金剛杵,兩手相交置於胸前。他還有雙身形象,擁抱明妃“孔那利菩薩”。另外,在藏傳佛教密宗殿中,其藝術形象為弓步姿勢站立,前腿弓,後腿伸。獅子頭形,頭上長毛豎起。麵部有三隻眼,齜牙咧嘴。身後披一張虎皮,胸前戴一串 50顆頭骨串成的長達肚臍的長念珠。脖子上還纏繞著一條長蛇。右手持金剛杵,高高舉起,左手置於胸前。

  大威德金剛的藝術形象有多種,常見的是牛首人身,有2臂、4臂、18臂、34臂等。有單體的,也有雙身的。其中,最能代表其修法的是34臂雙身形象。其特征是身體呈青色,有9個頭,分三層排列。最下層7個頭,居中藍色,有一對水牛角,左右各3頭,顏色各異。第二層1頭,為吃人夜叉。頂層1頭,為文殊本像。每頭皆戴骷髏冠,各有3目。有34臂,左右各17臂。中間雙手擁抱明妃“羅浪雜娃”,1麵2臂。其餘手臂伸向兩側,手中持握鈴、杵、刀、劍、箭、弓、瓶、索、鉤、戟、傘等法器。有16條腿,左右各8腿,足下踩人、獸、禽共16種眾生。主尊和明妃為裸體。脖子上掛50顆人骨大念珠。足下有蓮花座,蓮花上有太陽,背後有火焰。

  勝樂金剛的藝術形象複雜,呈站立姿勢,頭戴5人頭骨冠,足下有蓮花座。有4麵臉,分為白、黃、紅、藍各色,每臉有3目,有12臂,主臂左手持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兩手同時擁抱明妃金剛亥母(多吉帕姆),其餘各手伸向兩側,手中持斧、月形刀、戟、骷髏杖、金剛索、金剛鉤、活人頭等法器。裸體,右腳踏一伏首趴身的恐怖男者瑪哈得瓦神。該神有4手臂,各持法器。左腳踏一仰麵躺著的女者(時間符號女),此女也有持著法器的4手。他擁護著的明妃金剛亥母,1麵 2臂,麵呈紅色,有3隻眼,戴骷髏冠。兩手皆持物,右手拿月形刀,左手拿人頭骨碗,碗內盛滿血。左腿伸,與主尊右腿並齊,右腿則盤於主尊腰間。

  密集金剛形象為雙身。主尊身藍色,有3頭,3麵分別為紅、藍、白三色。每麵3隻眼,頭頂有雙金剛。戴五花瓣頭冠,有6隻持物手臂。主臂擁抱3頭6臂戴冠、飾物、持物的明妃金剛母。有兩條腿,結雙跏趺坐於蓮花座上。

  時輪金剛的藝術形象有多種,均為雙身,有單頭的,有多頭的,雙臂的,多臂的,但常見的是4頭12臂雙身像。他身體呈藍色並放出五彩光線。4頭顏色前後左右依次為籃、黃、白、紅色。麵各3目,每頭皆戴骷髏冠,頭頂有,半月和雙金剛。共12臂,每臂上又有兩隻手,共24隻手,各持物。手臂的顏色為4雙籃色,4雙紅色,4雙白色。每隻手的五指從拇指到小指顏色依次是黃、白、紅、藍、綠等色。每個手指由指尖到手掌依次為藍、紅、白色。呈站立姿勢,兩手擁抱明妃,右腿伸,腳下踩紅色欲望神。左腿曲,腳下踩白色可怖妖魔。其明妃呈黃色,4麵8臂,顏色各異,手持不同法物,伸左腿,曲右腿,與主尊相反。

  歡喜金剛的藝術形象也為雙身,雙尊置於蓮花座上。主尊為8麵、16臂、4腿形象。8麵的方位和顏色是:3麵在前,分別為紅、白、藍色。左右又各有2 麵,均為黑色。最後一麵在頂部,呈灰色。每頭戴有骷髏冠,腦後有紅色火焰,頭頂有雙金剛。16臂左右各8支,主臂擁抱明妃金剛無我母,其餘向兩邊伸展,手中都持有髏器。髏器內盛神物,各不相同。右邊的依次是白象、青鹿、青驢、紅牛、灰駝、紅人、青獅、赤貓,它們的麵都朝向主尊。左邊髏器內的神物依次是黃天地、白水神、紅水神、青風神、白日天、青獄帝、黃施財,它們的麵朝外。4條腿為前兩腿站立,後兩腿盤起。站立的兩條腿左腿伸開,右腿彎曲,胯下掛人頭,足下踩兩個仰臥人。明妃金剛無我母,身體呈藍色,1頭2臂3隻眼,戴五骷髏冠,黃發上束。右手拿月形刀,左手捧盛滿血的人頭骨碗,頸掛50人頭骨,身著虎皮衣。左腿伸,與主尊右腿並齊,右腿盤在他腰部。

馬頭金剛的藝術形象有多種,有2臂、6臂、8臂、8臂等,有的身後有翅膀。也有雙身像,他擁抱的明妃叫“多羅菩薩”。每種形象都有棕紅色身體,項掛50人頭骨念珠,腰圍虎皮,3隻眼,頭上綠色小馬頭等共同特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3頭6臂馬頭金剛。


  大黑天的藝術形象很多,常見有2臂像、4臂像、6臂像等,三種形象各有特色。2臂大黑天身體呈青黑色,3目圓睜,鬃毛豎立,頭戴五骷髏冠。2·臂在胸前,左手托骷髏碗,碗內盛滿人血。右手拿月形刀,兩臂中間橫置一根短棒。雙腿站立,足下踏一臥男人。背後是熊熊火焰。4臂大黑天,也是青黑色,頭飾五骷髏,3目。但脖子掛有一串人頭念珠,腰間圍有虎皮。4臂中,持骷髏碗、日形刀、三叉戟、寶劍等。坐勢,兩腿向內微曲,為安樂座,腳下踩兩個異教徒。6臂大黑天為青色6臂,身上飾物複雜多樣,前左右手橫執劍,中間左手執人頭,右手執羊,後左右手張開象皮,以骷髏為瓔珞。站立姿勢,右腿曲,左腿伸,兩足踩在象頭天神的胸腿上。

  吉祥天母的藝術形象是身騎黃騾,身體藍色,頭戴五骷髏冠,凶醜無比,頭頂為桔紅色頭發豎立,發上麵有半月。麵部3目圓睜,大嘴如盆,露出兩顆虎牙。左右耳分別戴蛇和獅子耳環。脖子上掛兩串人骨念珠。上下身分別著人皮和虎皮。兩手分別持短棒和盛血人頭骨碗。腰間有個記載誰該扒皮的令牌。側身坐在一頭騾子上,兩腿張開,赤腳,騾子的屁股上有一隻眼睛。座下是一張女人皮,女人頭還倒掛於騾子左側,頭發垂地。

  金剛亥母頭現豬形,女身,其像為與勝樂金剛相抱,其身有紅、黃等色,臂有2隻,多隻等,多臂者諸手執各種法器,兩臂的手無執物。

  殊勝黑如迦的形象十分複雜,身體呈紫紅色。有21個頭,分成7層,每層3個頭,從下至上由大變小,形成寶塔狀。每頭皆戴骷髏冠,頭上有熊熊火焰。每麵顏色各異,有黑有籃有紅。正麵共有21隻手,中間兩手擁抱明妃“瑪摩”。其餘手中皆持桃形物,上麵寫有藏文。腰圍虎皮,項掛50人頭骨長項鏈。有8條腿,腳下踩著虎、獅、象、豬等動物及仰臥女。身後帶有鳥類翅膀。其明妃瑪摩,身呈籃色,有9頭,分3層,頭戴骷髏冠,每麵3隻眼,顏色各不相同。共有18隻手,中間左手捧盛血人頭骨碗送到其嘴邊,右手抱其脖子,其餘手也持寫有藏文的桃形物。

  金剛橛的藝術形象也較多,有單身和雙身像,而以雙身最多。其形象是身呈藍色,有3個頭,皆戴骷髏冠,頂有火焰。3麵分別是紅、藍、白三色。每麵3隻眼,麵目凶惡,齜牙咧嘴。有6隻手,中間兩手擁抱明妃,兩手心捧一個金剛橛。其餘4手伸向兩側,分別執金剛杵和三叉戟。身後有鳥形翅膀。有4條腿,右邊兩腿弓,左邊兩腿伸,足下各踩一裸體人。

  大輪金剛手的形象是3頭6臂,站立姿勢。頭戴骷髏冠,每麵顏色不同,有3隻圓睜的眼,齜牙咧嘴,狀態陰森。6隻手或結印,或持物。下麵兩手握一條長蛇,蛇從他嘴裏經過。中間兩手擁抱明妃,明妃兩手各持人頭骨碗和金剛杵。足下踩仰臥著的兩人。

  不動金剛在藏傳佛教密宗中的形象是童子身形,右腿弓,左腿跪於蓮花座上。兩手分別持寶劍和長索。頭戴五花瓣冠。腦後有熊熊火焰。3目圓睜,大嘴張開,眉毛胡須為紅色,形狀可畏。腰圍虎皮裙,佩戴大耳環、手釧、足釧和項鏈等首飾。脖子和頭頂上各有一條長蛇。蛇頭尾彎曲,色彩斑斕,活靈活現。
 
  三、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的宗教文化內涵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別具一格,其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具有廣泛深刻的象征意義,蘊含著豐富的宗教文化內涵。

  密宗神像是藏傳佛教中地位最高、功能最大的一類佛本尊像。弟子修習的最高次第是無上瑜伽,無上瑜伽修習所依本尊便是密宗神像。藏傳佛教強調修習本尊,提倡通過身、口、意三密與本尊相應的修習方法而達到“即身成佛”的極至。即修習者選擇一尊神像來修法,這種選擇依修持者的心性和投緣而定。其身、口、意同本尊的身、口、意一致,結本尊手印,念本尊真言,觀想本尊於對麵虛空,放光罩住自己,再移到自己頭頂之上,放大光明,與自己融合為一,學本尊就成了本尊,一切言行舉動均與本尊一模一樣,本尊即我,我即本尊。因此,本尊代表人體功能像,是煉養的楷模。

  密宗神像大多為雙身、裸體、麵容凶惡,並呈男女擁抱姿勢等藝術形象出現。根據藏傳佛教密宗說法,他們表現的是佛教悲智和合與理智不二的最高佛理,是密宗無上瑜伽修法中所尊奉和依止的重要修法本尊。雙身佛是鎮壓的象征。用凶猛的力量把異教徒俘虜提到手上,踩在腳下,表現大憤怒、大無畏、大勝利的英雄氣概。此外,神像的單、雙像裸體,象征脫離塵垢界。雙像擁抱,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表智慧,兩者合一即為方法與智慧雙成之意。它代表了佛教僧侶追求“圓滿具足”之理想。

  另外,每尊密宗神像的藝術形象都有具體的象征意義,包含著宗教文化內涵。“大日如來”是一切萬物的法體,集一切眾生及諸佛教如來心性於一身。象征萬德圓滿,光明遍照。

  “金剛持”象征“大無畏,大憤怒”,表示金剛部菩薩摧魔敵之堅毅智力。

  “大威德金剛”的9頭表示大乘佛教的9部經典;2牛角表示佛教真俗兩種諦理;34隻手加上身、口、意三業表示佛教修行的三十七道晶(八正道、四智、四精進、四禪定、五根、五力和七菩提分);16足表示十六空;左足踩人獸8物表示八種成就;右足踩8禽象征八種自在;裸體表示脫離塵垢,座下蓮花象征脫離輪回;蓮花上紅日表示心如太陽當空,遍知一切。


  “勝樂金剛”的全身特征都具有象征意義:站姿和蓮花座,表示出離塵世,蓮花上的太陽象征光明普照、遍知一切;4頭分別表示增益、息災、敬愛和降伏四種事業和功德;每麵3隻眼表示能觀照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頭骨冠表示無常和勇武;頭上方的半月代表人的幸福;頭頂的雙金剛表示方法與智慧雙成;腰圍虎皮象征無畏和勇猛;長念珠代表佛教全部經典;12隻手象征克服12種緣起的方法。

  “密集金剛”主尊象征佛教最高諦理。3頭表示慈悲和息災降魔的功德;5花瓣冠象征五佛或五菩薩;手持的杵鈴象征方法和智慧雙全;手持的***和寶珠象征佛法不變和所求成就;手持的匕首和蓮花則分別象征割。斷一切無明和體性清淨。

  “時輪金剛”的五彩光線象征佛體;4頭的藍、黃、白、紅等顏色分別表示增益、息災、敬愛、降伏四種事業,象征功德圓滿;麵上3目象征洞察一切;手所持物,表示主尊的智慧和大憤怒、大無畏之威力。

  “歡喜金剛”頭頂上的雙金剛張開大嘴,露出姿容是“大樂”(法喜充滿)的象征;胯掛人頭,足下踩人表示降伏邪惡與無明;其明妃右手拿月形刀表示割斷有情。

  “馬頭金剛”的紅色頭象征無限的幸福;白色頭是安祥的表示;藍色頭代表憤怒;這三種顏色還表示人死後的三個階段,每麵三張嘴代表9種神態:前麵的表示憤怒和安靜,背景是幸福;右邊表示欲望,背景為安靜;左邊表示安靜、欲望,背景是憤怒,因此他又稱“九態將軍”。手持金剛表示專心一意;手持骨棒和短槍象征將軍的英武;手持的匕首象征智慧銳利,手執的繩索表示善惡一切都能消除殆淨。彎曲的4腿象征方法多樣化;伸著的4腿象征智慧自由;足踩蛇則是降伏龍王的象征:

  “大黑天”是藏傳佛教密宗的一個重要神像,他具有四種保護眾生的功德:①能在戰爭中保護那些祈求的眾生;②能保護眾生食物豐足;③能賜予貧困者福德;④能守護亡者墳墓。他身上的蛇飾物表示對龍王的降伏,同時象征恐怖和憤怒。身上的象皮表示驅逐無明。

  “吉祥天母”的豎發表示憤怒;獅子耳環象征聽佛道;蛇耳環是憤怒的記號;臍上的太陽象征智慧;手持盛血的人頭骨碗象征幸福;座下人皮和人頭象征異教徒被降服。

  “殊勝黑如迦”的紫紅色身體象征憤怒。

  “金剛橛”象征佛法像“金剛橛”一樣無堅不摧,所向無敵。

  “大輪金剛手”的藝術形象表示佛法偉大,威力無比,一切外道邪魔都將踩於腳下。

  “不動金剛”意為誓願,決心不動搖。

  綜上所述,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種類多樣,不同類型的神像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其獨特的形象和豐富的內容,不僅具有鮮明的審美情趣,而且還包涵著獨特的宗教文化特征。鑒賞、分析和研究這一藏傳佛教文化遺產,對於了解藏傳佛教的曆史、僧侶生活,弘揚悠久燦爛、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藝術,都有極大的助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