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家媽媽

寫兒童故事幾年,終於鼓起勇氣給大家看,請您多提寶貴意見。
個人資料
正文

鬱金香的另一個故事 (圖)

(2007-05-07 04:14:17) 下一個


 

眾所周知,荷蘭是名副其實的鬱金香王國,其出產的鬱金香暢銷120多個國家,出口量占全世界總出口量的80%以上。關於鬱金香和荷蘭還有另外一個故事。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第一起重大投機狂潮就是由美麗的鬱金香引發的,發生的地點也在荷蘭。

 

荷蘭的曆史就是一部航海發展史,它在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的航海及貿易,使其幾乎壟斷了全球貿易,令西班牙、葡萄牙等傳統航海強國汗顏。也正因為如此,荷蘭被譽為“海上馬車夫”。有鑒於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荷蘭是個具有海洋經濟意識及全球觀,並富有冒險精神的國家。在荷蘭航海貿易的鼎盛時期,其海外擴張也達到了頂點,它用自己的一個省命名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新西蘭;它在美洲建立了港口,就是今天的紐約;在亞洲,它迅速占領了菲律賓,並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它們占領了我國的台灣,可以說,荷蘭的勢力遍布全球。當時的荷蘭政府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以便與強大的海上霸主西班牙一爭高下,創造性地在世界上率先發行股票,並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

 

1554年,奧地利駐君士坦丁堡的大使在奧斯曼帝國的宮廷花園裏初識了高貴的鬱金香,驚豔之餘,他把一些鬱金香的種子帶回維也納,送給他的好友、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克盧修斯是知名的植物學家,經過他的悉心栽培,登陸歐洲的鬱金香種子終於發芽、生長、開花了。1593年,克盧修斯受聘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園的主管,就隨身攜帶了一些鬱金香鱗莖來到荷蘭。第二年春天,荷蘭的第一朵鬱金香已經含苞待放了。

 

一時間,高雅脫俗的鬱金香成了萊頓上層社會談論的焦點。或許是物以稀為貴,也或許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許多王公伯爵開始陸續登門拜訪,希望能得到一株鬱金香。但不知何故,他們的要求遭到了克盧修斯的一概拒絕,即便是出錢購買也不行。在此情況下,幾位想借機發財的荷蘭人就采用了一種冒險的方法: 偷!克盧修斯一氣之下,把剩下的鬱金香鱗莖統統送給了朋友,從此不再培育鬱金香。而鬱金香卻借此機緣,在荷蘭各地流傳開來。

 

與鬱金香同時在荷蘭流傳開來的,還有這樣一個浪漫的傳說。古時候,有位美麗的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裏,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為表達愛意,他們一個送了頂皇冠,一個送了把寶劍,還有一個送了塊金塊。但少女對三人都不鍾情,隻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 金塊變成球莖,美麗的鬱金香就這麽誕生了。

 

據說這個故事是荷蘭的花商們為了推銷鬱金香編造出來的,但故事一經傳開,更加深了人們對它的鍾愛,不久以後,具有濃鬱外國情調的鬱金香,就成為荷蘭花園裏人見人愛的花卉品種。高貴、優美、鮮豔的鬱金香,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荷蘭人,尤其是那些帶有美麗雜色花紋的稀有品種的鬱金香,更令他們愛慕之 至。很快,對鬱金香的熱愛和追逐就作為一種時尚,流傳到了德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

 

有人說,17世紀的歐洲屬於一個充滿炫耀、獵奇和好大喜功的時代。花園和鮮花是貴族和商人們奢華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無論任何時代,社會中的上等階層總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標誌,現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車、遊艇和私人飛機;而那時,豪宅、花園和鮮花,特別是異國情調的鬱金香,則是他們向往的目標。

 

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價格也極其昂貴。一般少數富有的達官顯貴家裏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塊豪華的鬱金香貼片、一次用鬱金香加以裝點的聚會、甚至奢侈地裝飾著鬱金香的窗框,都成為了一種昭示社會地位的手段。在當時,巴黎的時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鬱金香作為裝飾,便會覺得身價倍增。另據記載,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時,所有的嫁妝,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球莖。

 

17世紀初的法國,人們就已經為品種稀有的鬱金香開出了離譜的高價。據說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賣掉了自己的磨房,為的就是一隻罕見的鬱金香球莖。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價值3萬法郎的珠寶去換取一隻鬱金香球莖。

 

相比之下,樸實、認真的荷蘭人肯定沒有巴黎人那麽時尚、浪漫,但別忘了,經過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的洗禮後,17世紀的荷蘭堪稱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交易所即誕生於此。荷蘭人無與倫比的冒險和開拓精神幫助他們取得了這些偉大的成就,但也許正是這種冒險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機者的溫床。

 

由於當時荷蘭人的投機欲望是如此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 在輿論的鼓吹之下,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開始表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至於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征。 人們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而那些花朵上帶有美麗的花瓣或條紋的稀有品種,更成為人們瘋狂追逐的目標。

 

1634年開始,荷蘭百業荒廢,全國上下都開始為鬱金香瘋狂。與所有的投機泡沫一樣,參與的人們最初都實際賺到了錢。由於價錢節節上升,你隻需 低買高賣,買高賣更高。得了甜頭後,大家信心大增,傾家蕩產地把更多的錢投入鬱金香的買賣,希望賺取更多的金錢。原本旁觀的人看到掙錢這麽容易,也受不了 誘惑,加入到瘋狂搶購的隊伍中來。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投機商也紛紛雲集荷蘭,參與這一投機狂潮。為了方便鬱金香交易,人們幹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證券交易所內開設了固定的交易市場。隨後,在鹿特丹、萊頓等城市也開設了固定的鬱金香交易場所。

 

1841年出版的《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一書中,蘇格蘭曆史學家查爾斯·麥凱對這次鬱金香狂熱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誰都相信,鬱金香熱將永遠持續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錢人都會向荷蘭發出訂單,無論什麽樣的價格都會有人付帳。歐洲的財富正在向須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蘭,貧困將會一去不複返。無論是貴族、市民、農民,還是工匠、船夫、隨從、夥計,甚至是掃煙囪的工人和舊衣服店裏的老婦,都加入了鬱金香的投機。無論處在哪個階層,人們都將財產變換成現金,投資於這種花卉。……在沒有交易所的小鎮,大一點的酒吧就是進行鬱金香交易的拍賣場。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時也替客人確認交易。這樣的晚餐會,有時會有二三百人出席。為了增加顧客的滿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櫃上往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大花瓶,裏麵插滿了盛開的鬱金香。

 

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可以更加生動地說明那個時代的氛圍和人們的心情。據說海牙有一個鞋匠,在一小塊種植園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見的黑色鬱金香。 消息傳開後,一夥來自哈勒姆的種植者拜訪了他,說服他把花賣給他們。最後,鞋匠以1500荷蘭盾的高價把自己的寶貝賣給了他們,沒想到,買家中有一個人立 即把黑色鬱金香摔到地上,用腳將其踩成一灘爛泥。鞋匠驚呆了。買家們卻輕鬆地解釋說,他們也培育出了一隻黑色鬱金香,為了確保自己的花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情願付出一切代價,若有必要,上萬荷蘭盾也在所不惜。

 

1636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以一種稀有品種永遠的奧古斯都為例,這種鬱金香在1623年時的價格為1000荷蘭 盾,到1636年便已漲到5500荷蘭盾。16372月,一枚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售價曾高達6700荷蘭盾。這一價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 幢豪宅,或者購買27噸奶酪!相對於這種頂級鬱金香來說,普通鬱金香的漲幅更是瘋狂1637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維特克魯嫩球莖,市價還僅為64荷蘭盾,但到25日就達了1668荷蘭盾!別忘了,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隻有150荷蘭盾。

 

在這股狂熱到達巔峰時,也就是16361637年的那個寒冬,人們不僅買賣已收獲的鬱金香球莖,而且還提前買賣1637年將要收獲的球莖。球莖的期貨市場就這樣誕生了。球莖在實際進行貨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實際支付貨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鬱金香的投機。由於剛剛形成的期貨市場沒有明確的規則,對買賣雙方都沒有什麽具體約束,使得商人們有可能在期貨市場上翻雲覆雨,買空賣空,這更使得已經被得很大的鬱金香泡沫,在短時間內迅速膨脹。

 

沉浸在鬱金香狂熱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了。

 

今天的經濟學家都把在這次鬱金香狂熱視為博傻理論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後殘存的理性都早已遠離了荷蘭的鬱金香市場。雖然人們大 都知道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早已遠離其正常的價值,但是他們寧願相信別人會比他們更,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更高的價錢。但無論如何,投機狂潮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事實也的確如此。鬱金香狂熱的終結,終於在16372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終於還是出現了。

 

盡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投機泡沫到底是怎樣崩潰的。泡沫崩潰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人們清楚地記得,在此之前, 交易都在非常順利地進行著,誰也不知為什麽,市場突然就這麽崩潰了。也許除了說這是泡沫膨脹到極點後的必然結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一時間,賣方的大量拋售,使得市場陷入了恐慌狀態。這時的鬱金香簡直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再敢接手。球莖的價格也猶如斷崖上滾落的巨石,一瀉千裏,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勸告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 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平均已經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的鬱金香更是幾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隻洋蔥的售價。

 

等到人們省悟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於是,人們紛紛湧向法院,希望能夠借助法律的力量,兌現合同,挽回損失。很快,法庭就淹沒在鬱金香的官司之 中。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不知有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受害者當中既有文化程度頗高的知識分子,也有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因為貪婪是沒有任何階層界限的。

 

事態出現了失控的局麵,政府不得不出麵解決,但他們麵對這樣棘手的問題也束手無策,最終所有的苦果隻能由投機者自己咽下。1937427 日,荷蘭政府決定終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機式的鬱金香交易。這一下,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如今又在為突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

 

鬱金香還是鬱金香。但鬱金香事件不僅沉重打擊了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蘭全國的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加速了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的步伐。從17世紀中葉開始,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國的有力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也開始向英吉利海峽彼岸轉移。

 

本文由互聯網資料整理而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