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

假如我的舞蹈像太陽,融化你嘴裏的薄荷糖,甜蜜守護著你天使的臉龐,不受傷.........收藏的關於小哇鍾漢良的影視歌美文與圖
個人資料
正文

【圖文】 《午夜陽光》

(2007-04-27 21:42:39) 下一個

by 柔火飄零

原文地址:http://post.baidu.com/f?kz=41250208





零亂錯落的小巷,七彎八拐的弄堂,攝像機從俯視角度拍下的鏡頭仿似將我又拉回了多年以前,多年以前那個唱著“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的上海。
  
   要說《午夜陽光》,不能不先提《孽債》,這部當年風靡上海的王牌電視劇。題材選擇的別具一格,角度切入的適度妥貼,如一把匕首插入觀者的心髒,溫柔且精準,賺得是一大票四十多歲上山下鄉回城知青的眼淚,勾起的是對當年沉沉往事的無盡失落無盡纏綿的回憶。《孽債》所取得的社會效應可謂巨大,上海人至今仍將“儂有孽債伐?”作為一種開玩笑的常用語句。不得不佩服編導的獨具慧眼,作為集地域性與平民化於一身的作品,《孽債》的經典地位至今無劇可以撼動。
  
   10年前求索推出《孽債》,10年後海潤出品《午夜陽光》。同樣有著插隊雲南的故事痕跡,也同樣有引發家庭倫理、情感、觀念衝突的劇情,連人物的經曆軌跡與發展時間變化都拍得恰到好處。想不將這兩部片子連在一起看都相當困難(尤其是在上海),所以絕不排除《午夜陽光》的編導故意為之。然而《午夜陽光》並沒有完全走《孽債》的路子,10年後社會環境與觀者的心理狀態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一塵不變絕對是自尋短路的捷徑。很慶幸《午》劇隻是戴了一頂《孽債》的帽子。慶幸之餘,再往下看,卻發現它居然還穿了條韓劇的裙子。
  
   兄妹戀的劇情怕不是韓劇的專利,早在20多年前,隨著那一首著名的“哇嗒西哇。。。。。”,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早已將兄妹戀演到了極致。兄妹不能相戀,如何解決?唯有一死了之。《血疑》中信子死得好有意境,讓人歎惜不已。大和民族真的是一個相當有創意的民族,腦子裏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東東。韓國人呢?韓國人是個相當有借鑒精神的民族,不斷地“拿來”精神,包裝上自己豔麗的“孕婦裝”,亮麗登場。於是,眾人眼中皆獨有《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韓國人怕不如日本人來得聰明,不過韓國人的確相當用心。細膩到了極致,到了點點滴滴。你可以不對生搬的劇情感冒,但在那不停不休的嗦叨裏,怕已經情不自禁地處於大腦麻痹,再配以演員傳神入味的演出,簡直就是一副磨也要磨出觀者眼淚來的樣子,一二滴的也成。
  
   所以說無所謂什麽老套的劇情、狗血的人物關係,隻要是知而善用,用得其法,新瓶裏裝著舊酒,一樣也可以被品出不同的味道來。《午》劇的編導應是深諳此道。
  
   下麵來談一談我看到的《午夜陽光》:

一、《午》劇的中心劇情——於夏之戀




   《午夜陽光》的劇情,其實可以按上下兩個部分來看。上部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等”,夏清優的等。
  
   一個妙齡少女,從17歲等到27歲,其間沒有交過男友,手腕上一年四季地戴著那隻男式腕表,與她那鮮豔亮麗的服飾形成著極大的反差。她犧牲這麽大,為了什麽?隻為了等待,等待那個給了她承諾的人。身邊的人都認為她是在作*自己,隻有她自己依然堅守著。“我一直做一個夢,夢裏的人看不清模樣,隻是我咬了他一口,他卻不喊痛,反而對著我笑,那樣的微笑簡直可以把我溶化掉。”有著那樣微笑的人終於被她等到了。然而,這10年間,於佑和在加拿大早已訂婚。夏清優心裏明白,嘴上不說,她依然是等。她甚至一度放棄等待了10年的感情,以促成於佑和同依雯的婚事。這樣的放棄其實還是等,等於佑和最終給她一個選擇。 

   其實這個表麵嬌弱,內心堅強的女孩對於感情一直是執著地固守,執著地令人找不到半點理由來懷疑這其中是否太過天真,是否太過單純。她的情緒極具感染力,她爽快的揮手投足間,自信滿滿的快人快語中,處處洋溢著果敢與堅決。對於這段感情,她不僅要自己堅信,還要身邊的人堅信。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她的堅持終於有了正果。

  
   夏清優的等待其實是蠻童話的。10年?好多人怕是會對這一數字搖頭歎息。有多少感情可以經得起10年的分離,音訊全無的斷決?更何況還是不知事不成熟時許下的承諾。或許不會忘記,但總把它當作眼前耳後揮之即去,招之即來的青影;亦或會一生纏繞,但憶起時不過是眼邊嘴角的一絲無奈且傷感微笑。一句“年輕時的事了!”,也就了了。因為太難做到,所以我們認為不可能,輕輕地搖著頭的,不是埋怨當初的承諾有多傻有多呆,而是歎息這郎暇褂心敲炊嗟氖率俏頤俏蘖ν熗粑蘖?崾氐模?繞涫親畛踝鈁嫻哪欠莞星椋?絞竅臚?牽??雌??恢倍閽諦睦铩?
  
  編導在此劇的最初,就將一個“愛”字寫得大大的,將“犧牲”當作節日裏高懸於門楣上的喜字。“等待”的居然是“不變”,這樣的一份感情誰不向往?誰又不渴望?不要對我說你流落紅塵太久,心裏失卻了感動。
  
   既已寫到了,不得不將演員的表演提前到這裏來品評一番。羅珊珊的表演還是比較到位的。拋去外形模樣的不說,光說她所飾演的夏清優,拿捏表現的火侯還是掌握地不錯的,較好地表現出了清優的果斷、堅決、執著,而且就效果而言,她的演技還是令人信服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夏清優這個角色終此一劇,性格的跨度幾乎沒有,她是從一開始的執著一直固守到劇終的執著。這並不是說羅珊珊表演得不好,而是這個角色的定位就是這樣的。而此劇後半部的一些重頭戲,也有羅珊珊可以稍作發揮的橋段,可惜的是後半部於佑和的戲份超重,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於佑和的身上,羅珊珊此時就算再有超水平的發揮,怕也引不起更多的關注來了。私下以為,羅珊珊的心理戲還是比較欠功夫的。


  
   《午夜陽光》的下半部也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瞞”,於佑和的瞞。
  
   此劇的後半部分簡直就是於佑和的私人舞台。矛盾的焦點、真相的引線無一不從他的身上開始。如果說在前半部裏他的形象還有些薄弱、他對清優等待了10年後回饋的那份感情還欠說得通的理由的話,那後半部戲絕對彌補了之前單薄的形象,對於那份感情,你要說得通的理由,隨你抽取,隨便哪一條理由都已足夠了。
  


   首先是他得知了自己與夏清優其實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然而更令人吐血的是,他們之前已經在一起了,麵對這樣的真相,他心裏的創傷怕已是深得可以了。但他想到的絕對是一個字“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還“騙”。故意製造假想,讓清優以為是自己對她變了心。滿嘴的謊言,唯有這一句“其實我是真的很愛你!”,泄露無盡的心酸。這也是愛,無力地去愛。


“騙”字之後是一個“躲”。尤其是在夏清優提出要做子鑒定的要求,而他卻偏偏在這關鍵時候查出得了絕症。又見白血病!他躲得很幹脆,直接就躲去了溫哥華。為了不讓他的妹妹為他擔心費神,他居然不告訴夏清優他得了絕症急需骨髓移植。他的母親心急如焚地趕來上海,欲尋女兒解決骨髓配對的事;還是他,不聽醫生的勸阻毅然中止了治療,坐飛機象坐公共汽車一樣地從溫哥華趕回,表麵上是要告訴母親,他已得知夏清優不是他親妹妹的事實,實際上還是不想讓所愛的那個人得知他的病情。這樣的關愛與嗬護,怕又是一份人間少有的深情。


  
   他自知不久於人世,帶著清優外出遊玩,或許是為了給所愛的人留一份美好的回憶,就算是最後僅有的一點愛的力量吧。臨分手了,還說了一段令人痛徹心肺的話語:“我走了以後,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不要生病,不要老是跑去喝酒,一個人不要常吃泡麵,這樣對身體不好,聽到沒有?”“還有你的脾氣要改一改,太倔了。有好的人選,不要錯過,要把自己擺到貨架上,不要放在倉庫裏發黴了。我會在溫哥華等你好消息。”。這是臨終遺言吧,不象是,因為說得太輕巧;這是分手告白吧,隻有夏清優才會這樣認為,因為她不知情,而觀者知情。越發是這樣,越發令人心痛到徹底,這樣的深情,不是人間少有,怕是人間絕無的了。 

   愛一個人,怎麽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愛了?占有、獲取、亦或是祈求回報?或許這些都是,或許都不是。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於佑和,首先是一個對愛認真,對愛負責的好情人,之後人物命運所發生的戲劇性的變化,從各個角度與方麵齊力推動了這個人物性格的多棱角發展。


  
   一次次麵對誤解,一次次隱藏真相,隻有一個目的,不要傷到那個他所愛著的女孩。他竭力去保衛去守護著她,用他僅剩的唯有的一點點愛的光亮,她是誤會也好是曲解也罷,隻要不讓真相傷到她,隻要能將這種傷害降到最低最低的程度,他受多少的委屈忍多少的苦痛,對他而言都是相當值得的。他對她實在太好,對自己卻實在太狠。
  
   最見不得他的眼眶紅了一圈又一圈,淚卻始終沒有落下。埋在愛人的胸前痛哭一場對於他來說是極盼望卻又有極近奢望。他跟她最後的告別,形同生離死別,此一去,不知他日何方,情卻還在字字句句中滴著血淚,在轉身離開時凝成僵直落莫的背影。


   
   好在夏清優於最後還是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他們不是親兄妹,知道了深愛著的人身患絕症。若是在於佑和撒手離世之後,她才明白前因後果,明白心上的那個人曾經為她付出過這麽多,這麽深,至死都還帶著委屈與遺憾。如果真是這樣,夏清憂怕是連跳河跳樓的心都會有,因為這樣的一份愛,於她來說實在太過沉重,太過深刻;沉重到可以壓住她的生命,深刻到抽骨換血都不可能忘記。
  
   於佑和告訴我們,“隱忍”居然可以這麽美麗!
  
   下半部的戲,編導又給我們寫了個更大的”愛”字!且將”犧牲”直懸到了天上,讓我們直著脖子來仰望.淚可以不奪眶,心已成汪洋!

 
   看鍾漢良的戲,絕對要摒棄表象看本質.摒棄他長得英俊的臉來看他擅長表演的眼。心理掙紮是於佑和這個人物的重頭戲。麵無表情的決絕,或是誇張到極至的痛苦,在於佑和的臉上是找不到的。鍾漢良的表演很平,給人一種很穩的感覺。我個人比較欣賞他後半段的演出,掙紮後的迷茫,痛苦後的決斷,隱忍時的委屈,絕望時的無助,你都能從他的眼中清晰地讀出。劇中於佑和沒落幾次眼淚,左右數來怕隻有二次。但你看他的感情,沒有那種臉部肌肉的抽動的樣子,或是呲牙裂嘴故作痛苦的情狀,隻在那微一皺眉中掠過到底下的眼眸,那麽深切的痛苦,那麽落莫的無奈,噢,糾結了,心開始了疼痛。你絕對能很清晰地感應到他所要傳達給的你的於佑和的感情與心理活動。私下裏認為,盡管對於佑和這個角色,鍾漢良是精準無誤地表現出來了,心理戲的吃重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但有幾個鏡頭的表演還是有待商榷,比如母親對他說出他與清優實則是兄妹的事實時,於佑和應該會是蠻激動的,因為這樣的消息對於他對於清優來說是晴天霹靂,他為什麽僅僅隻坐在沙發上斜著眼責怪著母親,盡管是流了那麽多的淚,但為什麽還是坐得那麽四平八穩?要是換了我,老早就跳起來滿屋子亂竄了。


 


















二、兩個關鍵人物——依雯與夏珊珊




 
   這兩個人物不能不提,她們在於夏之戀中扮演了不可缺失的角色。
  
   依雯的性格特征,隻要借用她的幾句台詞就可以看出來了。
  
  第一句:“你找到她了嗎?”背景:於佑和提出退婚。依雯聽後默不作聲,說完了這句,轉身離去。
  第二句:“哪天你覺得累了,記得回頭,身後還有我。”背景:於佑和與依雯已解除婚約,於佑和正苦惱於夏清優提出分手的要求。
  第三句:“我隻陪著你守著你照顧你,你不說我也不問。”背景:依雯在無意中得知了於佑和的病情。
  第四句:是一段對話,大致如下:
  依雯:“我已辭了工作。現在照顧好你是最緊要的,工作日後可以再找。”於佑和:“你對我這麽好,我卻什麽都不能回報。我欠你的太多。”依雯:“我就是要你欠著我,你下輩子一定要還,下輩子你隻能屬於我一個人。”
  
   不強迫不怒吼,隻等待隻守候,看似消極於愛,實則是最最懂愛與惜愛的。
  
   同樣麵對自己深愛的人,而對方卻不愛自己,夏珊珊的態度要激烈得多。當然在男未婚女未嫁的情況下,追求自己的所愛,甚至於用些小手段,也不失為過。各人有各人對愛的態度。但是,在得知自己是於佑和的妹妹之後,且得知他身患疾病,她為什麽遲遲不肯做骨髓配對?她不是口口聲聲說是如何如何愛他的嗎?盡管最後他們兄妹倆的骨骼成功移植,但於佑和已因此因此而擔擱了太久的治療時間,於佑和最後的死,應該是死在了這個據說是最愛他的女人手裏。因為深愛,所以不能接受是親生兄妹的事實?這個理由未免牽強。在得知於佑和的病情後,她居然還有這份閑心安穩地坐在校園的長椅上安靜地讀書?於佑和的結局,使我一直都無法原諒與體諒她。她愛自己永遠多過愛他人,這一類的人我永遠無法欣賞。
  
   從演員角度來講,夏珊珊的飾演者周月比依雯的飾演者潘麗演得精彩得多,這裏麵固然有角色出彩的程度影響,但演員自身的氣質與演技也是不容忽視的。從外形體貌上來看,於佑和與夏珊珊的確相得益彰,有兄妹象,更有戀人象。而依雯,怎麽看怎麽不象是一個富家千金,舉手投足間都不顯大氣。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對依雯這個角色的喜愛。
  
   依雯與夏珊珊這兩個人物同樣愛著一個人,而兩人對愛情的觀點與態度折射了兩個極端。這應當是編導的又一次故意為之。為這樣的相形對比擊節叫好。









三、《午》劇中的副線情節——夏舒之戀
   夏繼棟是夏清優的堂哥,夏珊珊的親哥,當然到了最後也成為了於佑和的新弟弟(但光看長相,怎麽看怎麽感覺他應當是於佑和的哥哥,而且是長了好多歲的大哥。但這是全劇最讓人不爽的一個角色。你說他窩囊,他好象也蠻MAN的,你說他MAN,他卻實實在在不象是一個男人。因為在年幼時就已知道自己的爸爸與叔叔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對堂妹夏清優的感情老早就已超越了一般的兄妹情。那愛就愛了嘛,偏偏又要招惹上清優的好友舒慧,美其名曰舒慧與清優個性相近。想騙誰?每一次見到舒慧,總要問上一句“清優呢?”如果我是舒慧,不被煩死也活活被氣死了。大婚之日,新郎居然可以為了清優與於佑和之間的矛盾衝突而逃婚,直追清優而去。難怪於佑和會拂袖而去,舒慧會當場暈倒。這還能騙得了誰?舒慧日後的那次出軌,原因多多,夏繼棟是難辭其咎。


  
   柯藍的舒慧讓人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她比夏清優單純,比夏直爽,對愛充滿了包容與幻想,再加上柯藍極富有自己的個性特色的語言表達,令這個角色增添了太多的人氣。柯藍長得不漂亮,演技卻屬一流。



四、老戲骨的壓台
   將幾位老戲骨安排到這麽後麵來講,實在是有些對不住。數一數這部劇裏中老年人物的扮演者,驚訝得不得了,哪一個不是響當當的老資格表演藝術家?王詩槐、趙靜、楊青、王華英。
  
   王詩槐的大名不用我再過多地提了。在劇中,他把一個老實、忠厚、有涵養、懂隱忍的好丈夫好父親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趙靜是個美人,身材的發福也絕掩蓋不了她的風采,氣質擺在了那裏!這樣的一位母親生了於佑和這樣的一個兒子,從視覺到心理上都讓人信服到五體投地。
 

  
   楊青擅長飾演潑辣凶悍的角角,果不其然,這次又以一市井俚婦的形象出現。聯係起前幾部反映上海的電視劇,劇中多多少少有這類的婦女形象,編導們不會真以為這就是典型的上海中老年婦女的形象吧?如是真這樣認為,我默!


  
   王華英在此劇中的純一過場人物,他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孽債》,還是《潘漢年》!
  
   這幾們老戲骨藝術家,因為劇情側重的問題,戲份都不算是很重,所以給幾位發揮的空間都不算太大(王詩魁與楊青戲份還是有些吃重的)。但由於他們幾位的加盟演出,為《午》劇壓台,著實為此劇的可看性增添了不少法碼。


五、關於《午》劇中比較想不通的問題
  
   每一部劇中都會有想不通的地方,《午》劇也不例外。我粗粗總結了一下:
  
  1、夏家以前是資本家出身,有洋房也很自然,文革時不是都收歸公有了嗎?什麽時候發回的房產啊?一發回就是整幢的樓?楊青飾演的伯母天天在叫著窮啊窮啊,這房子倒 是上上下下,一間又一間的。舒慧家沒什麽交待,但從居住條件來看,不是一點點的優越,純一私家別墅。這會不會給人一種觀感,上海人的居住環境差不多都是這樣子的呢?編導你要弄個落魄貴族還神記你就明著說嘛,不要動不動就搞那麽大的陣仗,讓我等平頭百姓好不落莫啊!我想起了我小學的時候,與一同學走在瑞金一路,她一揚手,指著一整條街說,解放前,這整條街都是我爺爺的。我頓時矮去了何止一個頭!當然,我還得聯係下她,問問她有沒有政策,她家可以將整條街全部作為私有家產收回。
  
  2、上海看來離那個三十年代的繁榮期實在太久遠了,口口聲聲在說著“老克勒”的故事,卻是真真實實見不到多少的“老克勒”了。劇中四十歲以上的的演員,幾乎都是從槍彈炮火、運動革命中滾爬過來的,老一代上海人的老資氣質他們沒怎麽見到過,新一代上海人的小資情調他們不屑去一視。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住著豪華別墅,穿著光鮮服飾,頂著董事夫人頭銜的一眾平民百姓。有些氣質是天生的,但絕大多過的氣質是後天環境造就的,這不是演員演技可以彌補與代替的。
  
  3、劇中的服飾是一處較大的敗筆。拍攝期為大熱天,自然不能穿得過多。但此劇拍攝的人物多是董事、經理、醫生、導演、空姐、金領等等,而服飾卻處處盡顯小家子氣,絲毫沒有起到人要衣裝的作用。劇中的服飾沒有質感,穿在演員身上更何談骨感。最明顯的要數夏清優與於美清這兩個角色的服飾,夏清優身材嬌小,服飾處理地嬌俏些理所應當。但角色的年齡已經27歲了啊,還整天穿著吊帶裙,露膀裝來盡顯可愛?於美清是董事夫人,可她的穿著沒有一點點的貴氣,生日宴會上居然還穿了件綠色的馬桶裝出場,讓人吐血不已。好在趙靜的個人氣質甚優,大大地彌補了服飾的缺陷。這令我不由地想起了《流金歲月》中那位高貴端莊的***(我記不起她的名字),她簡直就是此劇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趙靜的長相與身材基本與她相近,但穿著不同,出來的效果就差得太多了。
  
  4、明明是一段相當優美纏綿的戀愛,在消除誤會,真相坦然的那一刻,居然有那麽一段令人掩麵不已的場麵。於佑和坐飛機離滬,夏清優上飛機追尋,利用她是空姐的特殊身份,換上了一套空姐製服,然後飛機上的播音器中傳出優美的聲音,“祝福一對等待了10年的戀人重歸於好”,然後於佑和就看見了夏清優以空姐的姿態向他踱來,夏清優邁著空姐的腳步,兩人擁抱,一飛機的人為之鼓掌。然後我就倒下了。要煽情也來點高層次的,來點優美與想象的。難道就僅僅是為了應夏清優的那一句,“我當空姐,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在空中與他相遇。”?那你們相遇也就相遇吧,也不用讓全飛機的人都為你的重歸於好而熱烈鼓掌吧,這飛機上誰認識誰啊?一段這麽優美的感情,最終還是要在華麗盛大的背景下成就正果,安靜一點甜謐一點不行嗎?還是這樣的場景處理地好,飛機上,於佑和睡著了,夏清優將他的頭攬到她的肩上。沒有一句對白,但編導與演員想說的,觀者自然明白。
  
  5、還有就是相當相當令人費解的一個問題。夏清優在得知自己與於佑和是親兄妹時,就已經證實自己懷孕了。一般婦女通常都會在1個半月到2個月時發覺自己身體裏的變化。就算是2個月吧。那之後她又得知了於佑和的病情,又得知了其實兩人不是兄妹,經曆了尋找與於佑和有相同的骨髓配對,又千裏迢迢地跑去法國哀求夏珊珊。最終於佑和手術成功,恢複健康。兩人快樂地步入教堂。這那多的經曆,需要多少個月才可以完成?最起碼也要三個月至五個月左右的時間吧,那這樣算來,她的孕期在她步入教堂時應該已有七個月,至少也應該有五個月了吧。但夏小姐身著禮服,喜笑盈盈的時候,她的身材依然如舊!
  
 六、主題歌與片尾曲
   主題歌《愛到永遠》、片尾曲《愛還在》。兩首歌均琅琅上口且旋律優美,十分適宜傳唱。尤其是片尾曲,曲調十分地動聽婉轉,歌詞也填得很美。歌曲的成功無疑為此劇加分不少。
 


片頭曲《愛到永遠》
  詞:張曉光  曲:杜詠  演唱:謝雨欣
  
  看那綿綿流長的淚水,一天又一天地灑落,誓言已化成泡沫,真誠被謊言淹沒。
  望著那流水般的花蕊,一年又一年地飄落,容顏已消然退卻,癡心被多情淡漠。
  *我的愛需要等待,我的情十年不變,當你覺得疲憊的時候,我會在身後陪伴你到永遠。*
  *重複
  
  
  片尾曲《愛還在》
  詞:胡衡  曲:羅俊霖  演唱:羅珊珊 華少翌
  
  看潮起潮落,時光輪回,愛情來去匆匆,事與願違。
  受傷的心,搖搖欲墜一碰就破碎,我以為,心如止水。
  唱著情歌,眼淚為你無聲地墜,一段路,坎坷無數。
  幸好一同回顧,愛情黑白記事簿,不後悔,殊途同歸。
  *愛還在,感謝緣份冥冥安排;
  愛還在,為你拂去時間的塵埃;
  愛還在,真的需要你溫暖胸懷;
  愛還在,擁抱了就永遠不分開。*
  *重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