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雙胞胎兒子--轉自《重慶晚報》
(2007-10-15 22:51:53)
下一個
故事導讀
他們是一對患有腦癱的雙胞胎。媽媽沒有放棄,20年如一日悉心培育,如今他們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其中,弟弟還在今年考上了大學。弟兄倆始終記得,媽媽常伸出大拇指,鼓勵他們:“孩子,你們是最棒的!”
艱辛的收獲
12日早晨6點,天剛蒙蒙亮。淅淅瀝瀝的秋雨中,周先其一夜沒有合眼。他仰躺著,直愣愣望著上鋪弟弟的床位,心緒早已飛到了陌生而熟悉的大學校園。
今年高考和弟弟同班的周先其,因成績稍差,與大學擦肩而過。8月底,弟弟上大學去了。與弟弟形影不離十幾年,而今才分別一個月,他就有些無法忍受。其實,他急迫的心中,還有另一個願望,就是快點踏進夢想中的大學校園。
起床,下樓。下樓時,周先其拉著媽媽的手,蹣跚著走下熟悉的144級台階。20年來,兄弟倆一直這樣走著。
汽車在雨霧迷蒙的高速公路上飛馳,直奔位於合川區的重慶市民生職業技術學院。離弟弟越近,周先其越發急迫。終於,汽車在一排天藍色的房屋前停下,弟弟周亞樂的宿舍到了。周先其扶著牆壁,緩步上3樓,弟弟已在那裏等候。
沒有寒暄,周先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大學生活。弟弟娓娓道來:軍訓、跳舞、演講比賽、講座、形體訓練……“你有舞伴嗎?男生女生?”“有家庭作業嗎?”……周先其的問題很多。“其實有些活動我也參加不了,軍訓和形體訓練我就隻能看看,畢竟我有缺陷。”弟弟有些遺憾。
雖身有殘疾,但在老師眼中,周亞樂卻是最好的學生。他認真,謙遜,熱情,有著同齡孩子沒有的成熟。“他能走到現在,家人肯定付出了不小代價。”輔導員羅老師感慨。
20年來,有多少艱辛,有多少苦澀,隻有媽媽石洪英心裏最清楚……
悲喜雙胞胎
20年前的冬天,大渡口區一戶普通工人家庭出生了一對雙胞胎。哥哥叫周先其,弟弟叫周亞樂。雖然兩個孩子早產了3個月,出生時體溫不足,但一次生兩個兒子,足以讓一家人歡喜。夫妻倆曾勾畫著孩子的未來———父親希望兒子能當兵,保家衛國;母親則希望兒子能讀大學,當一名知識分子。
可到了三、四歲,別的孩子都能說會跑了,周家兩兄弟卻全然不會。家人自我安慰:孩子早產,且一直生病,可能要學得晚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表現越發不正常。多方求醫後,最終發現是腦癱。“醫生說沒治了,我聽了如五雷轟頂。難道我把他們帶到人世,是要讓他們受苦一生嗎?”媽媽石洪英回憶。
不久,單位找到石洪英,給她一個生二胎的指標。“你還年輕,再生一個吧。”對於組織的好意,石洪英輕輕搖了搖頭。她認為,殘疾是她帶給孩子的,生了二胎就等於拋棄了兄弟倆,她不忍心這樣做!
成長中,各種疾病一直伴隨兄弟倆。到了快上學的年齡,醫生告訴媽媽,這樣的孩子上不了學,家裏照顧好就行了。一向老實的石洪英這次卻未遵醫囑,她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就這樣被判了“死刑”。她和許多幼兒園商量,希望能讓兄弟倆呆在幼兒園,家裏人到園看護也行,目的是讓他們接觸到同齡人,有一個正常的成長環境。可是,沒一家幼兒園願接收這對腦癱患兒!
石洪英想方設法從針織廠調到了孩子爸爸所在的重慶重型鑄鍛廠,從一名紡紗工變成一位麵對火花電弧的焊工。調動的目的很簡單,這個廠有子弟校,能照顧職工子女入學———夫妻倆在一起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不久,廠裏的第一批集資房落成了。因房子離學校近,石洪英舉債把房子要了下來。選房時,同事們都建議她選一樓,以方便孩子進出。可石洪英卻偏偏選了頂樓———八樓。外人不解,她解釋,這樣可以讓孩子多走路,多鍛煉。
邁過求學“天梯”
7歲,入學的年齡,兄弟倆如願背起了書包,與其他小朋友一起上了子弟校。多年後,他們才知道入學的背後,媽媽與校方有一個協議:兄弟倆在學校不算成績;兩人不能在同一個班,以免老師無法照應兩個殘疾兒童。
雖然新家離學校不遠,但要翻一道山坡,上200多步石階,加上回家上下樓的144級台階,走一趟學校要上近400級階梯,對於行動不便的兄弟倆來說,這些台階成了他們跨進校門的天梯。
一年級時,兩人還不能獨自行走,上學放學都由父母接送。每天清晨,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山坡的台階上,都會準時出現一對夫妻背著兩個孩子上學的情景。
到了學校,兄弟倆隻能坐著,不能獨自活動。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後,媽媽石洪英又會爬上山坡,趕到學校,背起兩個孩子上廁所。有一年夏天,石洪英剛爬上山坡後中了暑,幸被路人救起。帶孩子上完廁所,石洪英還要下山回到車間上班,中午放學再來學校接人。下午,她又得把孩子送到學校,放學時再來接。
如此,石洪英每天要上下3000多級台階。日複一日,她一走13年!
媽媽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們入學不易,把書讀好更不易。憶及兒時讀書的經曆,哥哥周先其用一句“像坐飛機”來形容。剛開始,沒接觸過外界的他們,同學的一個惡作劇,老師對其他孩子的一聲嗬斥,都能嚇得他們哇哇大哭。
這時,守候在教室外的媽媽,會來到他們身邊,輕聲安慰。兄弟倆聽不懂,媽媽總會伸出大拇指,不斷重複道:“孩子,你們是最棒的!”兩個孩子也會伸出拇指,斷斷續續說著:“最……棒,最……棒!”
整個一、二年級,媽媽都在教室外陪讀。孩子們上課“坐飛機”,她卻不敢怠慢。除了注意孩子的動靜,還要把課堂知識學好,以便課後開小灶。每逢下課,媽媽就把兩個孩子叫到一起,給他們講解課堂上的知識,一遍遍重複,回家還要加班。
由於殘疾,學了半個月,兄弟倆仍寫不好數字,“1”立不穩,“2”寫成“S”。怎麽辦?媽媽爸爸一人教一個,手把手練習。教了一年,他們所寫的數字終於勉強能認了。
除了身殘,兄弟倆還有程度不一的智殘。平時作業和考試,多是一排紅叉。媽媽仔細分析了孩子的智力狀況後,決定放棄理科,把更多精力放在語文等科目上。
“學好語言,首先要會說話。”為教好孩子,石洪英買回了普通話磁帶自己先學習。“我上班念,回家念,甚至做夢也在念。”孩子接受慢,每一個發音,石洪英都要教上千百遍。
日複一日努力,終於見到成效,孩子們不僅發音準了,還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了高中,高一時的教師節,弟兄倆登上演講台朗誦詩歌。“你們吃的是粗茶淡飯,卻用慈母般的心培養了我們……”抑揚頓挫的節奏,全校師生為之震驚。
當義工幫助別人
今年,兩個孩子高考,考前媽媽告訴他們:“考多少分不要緊,隻要努力了,就不後悔。”最終,弟弟周亞樂考上了大專,而哥哥周先其卻留下了一份遺憾。多年來的努力總算有了回報,石洪英感到欣慰。
因是一線工人,年近45歲的石洪英已快到退休年齡。如今,她已安排周先其學電腦,“希望他多學一點東西,以後能照顧自己,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著他。”
年初,石洪英參加了我市的一些義工組織。孩子都出去了,她不希望閑著,她想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人。一次,在一個殘疾學校看望聾啞兒童回來後,她感慨道:“對於殘疾孩子,家庭永遠比社會重要,社會也許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但卻不能給予他們親情的關愛。其實,隻要家人相信他們很棒,他們就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