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教育自己' by許曉鳴 (轉載)

(2010-03-09 22:00:14) 下一個
現在中國國內, 孩子的學習是許多家庭的生活重心, 父母介入了孩子學習的所有環節。但到了北美後, 新移民家長普遍感到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一方麵是工作和生存壓 力大,作父母的自顧不暇。另一方麵對北美教育體係和文化背景不熟悉,想輔導也無從下 手。再加上孩子的英語水平很快超過了自己,在很多學科上孩子知道得比自己還多,在孩子麵前有自慚形穢的感覺。移民後環境的改變使得中國國內父母們習慣的居高臨下的教育模式不再有效。在這種新的環境下,父母在孩子教育中角色依然重要,但父母的角色應該同時是孩子的老師,同學和學生。

父母作用首先是身教, 其次才是言傳。身教包括事業, 家庭生活和社會活動。移民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種挑戰。移民後成年人都有一個或長或短的調整適應過程,這個過程中各種失望和挫敗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牢記, 自己的孩子也同樣正在經曆對全新環境的痛苦的調整適應。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師,父母的情緒和人生態度在這時候對孩子有很大影響。父母如果堅韌不拔,積極向上, 孩子也會受到正麵的影響。如果父母怨天尤人, 孩子對新環境就會有畏懼感,就會適應得慢。父母打工的感受, 在孩子麵前應多報喜,少報憂。有了進展不妨更強調些,讓孩子為父母而自豪, 讓孩子覺得北美充滿機會, 隻要努力就有好的前途。在新移民家庭常常能聽到父母對孩子說"我們都是為了你才移民北美的. 我們這一輩子算完了,隻有靠你了。" 這種講法的負麵作用, 一是讓孩子看不起父母, 進一步對父母的教誨置若罔聞,並找到了自己消極的榜樣。父母不管是做技術工作還是藍領工作, 一定要在孩子麵前表現自己積極向上的努力。

移民時間長一些,有穩定工作和收入的父母, 最易懶惰下來。這本來是人之常情,但還是應記住, 自己的行為時時刻刻在影響著孩子。你如果下班回來從不讀書, 整晚守著電視, 卻訓斥孩子不好學習;或者自己在工作上不思上進, 沾沾自喜於既得利益, 卻埋怨孩子在班上甘居中遊。這些做法都很難讓子女真正信服。 還有一些受過很好教育的父母, 自己在事業上安於現狀, 把全部心血都花在子女身上, 一心望子成龍。這種不明智的做法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即使孩子將來成功了, 對父母也隻有感激, 沒有敬佩。每一代人都應首先為自己活著。自己在工作上的努力在無形中會為孩子樹立了榜樣。要讓孩子以父母為榮。

身教還包括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中國在長期的專製統治下,形成了老百姓明哲保身,不關心公眾事務的傳統。這種意識如果傳染給下一代,則我們的下一代將不能真正成為這個國家的負責的公民,不能產生能代表自己族群利益的政治家, 在民主社會中永遠作為”沉默的多數“而存在。第一代新移民由於語言,文化背景等隔閡,很難在社會事務中脫穎而出。但我們在鼓勵子女參與社會活動的同時,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力所能及地參與各種社區活動,比如在孩子所在學校做義工,並且在各級選舉中積極參與投票。我相信許多在孩子的學校做過義工的家長都會有親身體會,自己所做的事情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自豪感。在參加這些社會活動中虛心向孩子求教,能得到孩子更多的敬重。

身教還應該包括做家務。在一個平等和諧的家庭裏,每個人都有責任分擔部分家務。父母對待家務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子女的生活習慣,甚至與孩子將來的家庭幸不幸福可能有關。

強調身教並不是說父母不能在”言傳“上對孩子的學業有所幫助。我們雖然英語不如孩子,對北美文化背景的了解遠遜於孩子,但我們所受的教育和豐富的人生閱曆對孩子也是一種可資利用的財富。我們也許在具體的課程學習中幫不了孩子,但在把握學習的大方向上,我們仍然可以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我們的跨國背景,使我們的眼界往往比許多加拿大本地長大的人開闊。下麵以幫助孩子選擇和申請美國大學為例來說明這點。

孩子將來選擇什麽樣的大學,家長的意見可能比老師的意見更有指導作用。雖然世界最頂尖的大學在美國,但沒有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加拿大的孩子很難有申請美國大學的意願。加拿大大學整體水平高,學費便宜,高中生申請加拿大的大學似乎是天經地義。除了少數私立學校有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的傳統外,大部分公立學校的老師不會主動鼓勵學生申請。我相信絕大部分加拿大的優秀學生從來沒有去美國讀本科的念頭。據多倫多現任市長Miller回憶,當時他申請美國大學讓學校所有同學都感到奇怪,因為除了他之外沒有那位校友這樣做。但Miller做了,去了哈佛。我猜測當時他能這樣做是因為他是剛從英國到加拿大沒幾年的新移民, 視野比當地長大的同學開闊。我問過幾個今年從加拿大去美國讀書的華人學生,大多數人都承認是父母首先有這種想法,自己才意識到的。

其次是幫助孩子製定申請過程的時間表。 在美國的高中階段, 大家都在準備考SAT, 選修AP課程.老師和學生每天熱心談論的話題就是如何申請大學。資訊滿天飛,各種培訓班和家教到處都是。但加拿大高中沒有這種環境氣氛,老師和學生顧問都沒有幫助學生申請美國大學的經驗。高中生很忙,家長有責任先行一步,盡量早一些全麵了解申請的過程,幫助孩子製定準備工作的計劃和申請時間表。對於很多新移民家長,研究大學申請過程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學習過程,從中可以提高英文水平,更多地了解北美的文化背景。不要認為自己的英文水平不行就把全過程推給孩子。 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 北美大學注重孩子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應在申請材料中透露家長參與的痕跡。

新移民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是大有可為的。 教育子女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自己的學習過程。 通過積極對子女的言傳身教,我們自身也會在適應北美社會的過程中提高了一個檔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