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15)
2011 (144)
2015 (51)
2017 (44)
2018 (41)
2019 (58)
2020 (34)
2024 (146)
《混沌少年時》這部劇的英文名是《Adolescence》,直譯是青春期,但我更喜歡混沌少年時這個翻譯,因為少年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又的確是混沌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在逐漸形成過程中,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自我在站起來,就像一棵樹進入了快速成長期,幸運的話他會遇到好的指引,睿智寬容的父母,老師,朋友,都可以保護他平平安安地走過這一段身心都發生劇烈變異的時期,他會長成一棵樹身挺直的樹;如果萬一不幸……那麽他可能遭受到難以承受的傷害,需要一生的時間掙脫出那些傷害的陰影,而更不幸的,就是這部作品呈現出來的,犯罪和死亡,一棵樹長歪了,長裂開了,或者幹脆倒伏在地扶不起,甚至有可能被連根拔出。
我不喜歡劇中用的那個詞murder,在我的感覺這個詞意味著蓄意謀殺,而這個案例中的事實在我感覺顯然不屬於蓄意,應當屬於一時衝動殺人,這是兩個量刑級別,不過劇中最後也沒有透露怎麽判決的。
全劇分四集,從清晨的抓捕開始直接進入主題,一下子把人的胃口緊張地吊起來。在審訊的時候我甚至像那個父親一樣懷疑一直否認殺人的傑米不是殺人凶手,一直期待案件的反轉,但是很遺憾,沒有出現。
而隨後兩位警察在傑米所就讀的學校裏的調查卻讓我大開眼界。那些初中生的行為舉止遠超出我的接受範圍,這就是現在的英國公立中學嗎?那種混亂無序,教師的無能為力(你會懷疑這些教師到底用了多少精力在他們神聖的職業上),以及半大的孩子缺乏教養的氣質簡直能穿透屏幕讓人艱於呼吸,的確讓人擔心未來的這一代人會長成什麽樣子,而那時又是什麽樣的社會環境。
劇中透露出現在的社交媒體對這些還在初中階段的孩子們的影響,那個警察父親麵對自己兒子提供的線索的吃驚反應讓我覺得他有點不夠專業,因為我第一直覺就是霸淩和報複。
回想我們少年的時候也有霸淩,不過是在高中階段了,甚至學校門口也發生過捅人事件,好在大多數的同學都在一心一意地學習,準備考大學,偶爾的爆炸性新聞並沒有在學生中有太多反響,很快就被高考的壓力給壓下去了。看來青春期荷爾蒙旺盛的時候,用高考的壓力壓一下躁動的身心倒也不是太壞的事。隻是聽說現在高考雖然比我們那時候好考多了,升學率高到我們那時候根本不敢想,但青少年的抑鬱自殺卻似乎比我們那時候多多了。不知道是不是網絡在其中發揮著惡劣的作用。想起我的那對國內朋友的孩子,也在青少年期,發病原因也跟網絡有著千思萬縷的聯係,忽然覺得不寒而栗……所以我看完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劇推薦給了他們,至少這個劇可以幫助大人們了解一下孩子們的世界,那個並沒有浮在表麵,而是隱藏在視線看不見的地方的隱秘世界,裏麵同樣有可以摧垮一個不成熟的孩子的驚人的力量。
至於網絡上一片叫好的第三集那個心理評估師對案犯傑米的對話我卻覺得看得很難受。我對法官安排一個年輕漂亮沒有做過母親的女性心理評估師感到不可理解。這不是心理評估,這是陷阱一般的誘供。試想假如換一位男性心理評估師,得到的結果可能就會截然不同,同性之間的理解往往比異性的理解更能抵達真相。
人心的善惡往往在一念之間,傑米的罪行已經確定,這種心理評估隻是對他的心理的進一步摧殘。這位心理評估師的很多言語帶有誘導性,甚至誘發他的憤怒,她的確是專業的,但她的專業中其實已經因為植進了先入的判斷而帶有傾向性,她的冷漠的判斷和誘導性的發問中沒有任何慈悲和共情,你感受到的隻有冷漠和殘忍,你會忍不住想,一個少女死了,難道無情的法律還要再徹底殺死另一個少年才算公平公正?
而第四集我就更覺得不可理喻,誠然我知道這部分屬於探尋傑米的心理和性格形成的根源,但劇中已經揭示出網絡時代,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逐漸衰微,虛擬社區對這些青少年的引力作用其實大過了家庭,尤其父母對網絡暴力認知不夠的情況下。傑米的父親看上去易怒,但是我想說的是他麵臨的那些現實情形的確讓人沮喪,他的易怒完全可以理解,在貨車沒有被那些不懂事的青少年噴漆之前,他是一個甜蜜的丈夫溫柔的父親,但被欺淩這件事瞬間改變了他的形象,他變得暴躁可怖充滿暴力的可能性。即使這樣,我還是要說,他的反應正常,可以理解。但是正常和可以理解並不意味著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作為一部麵向無數觀眾的作品,我很遺憾這部作品隻是呈現問題,卻沒有提供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如果對傑米的心理正確正向地引導而不是隻有咄咄逼人又冷漠甚至帶有隱秘的蔑視的壓迫,比如傑米父親對待霸淩不是暴怒而是學會大而化之地化解,如此才能夠傳遞出正向的力量,才是無數可能正麵臨同樣困境的人群的出路。
所以我其實並不是建議父母和孩子同時觀看這部影片,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控製能力抑製住自己的情緒,以及沒有足夠智慧解決被霸淩的問題,那麽看這部片子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它暗示的一種心理是憤怒是可以被理解的,是正常的,但是就像我前麵所說,這種情況僅僅有憤怒不夠,僅僅有憤怒的話容易製造出本案的悲劇,憤怒需要轉化成理智和冷靜,隻有理智和冷靜了,解決問題的智慧才可能浮現在我們的頭腦中。
這方麵我很欣賞好萊塢的作品,他們善於置於死地而後生,在絕境裏用智慧和善良開出溫暖向陽的花,給人希望和指引。這個世界太灰暗了,這個世界充滿了難解的難題,但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就會發現,其實絕境裏有出口,黑暗中有星辰,我們需要溫暖的善意和微茫的希望才能堅不可摧地好好活下去。
然而能夠發現問題引導父母們開始關注青少年世界麵對的問題畢竟是好的,聽說這部劇會拍第二季,期待能夠有解決問題的亮點。
還要吐槽一句,劇中的英格蘭口音聽得我頭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