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15)
2011 (144)
2015 (51)
2017 (44)
2018 (41)
2019 (58)
2020 (34)
2024 (146)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這句被很多人奉為圭臬的話出自尼采沒錯,但尼采還說過一句話: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所以可以推導出,尼采這句話說出了一種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比率還挺高。
沒有少年在屠龍之前想成為惡龍,但是現實的不斷發展變化和推進,各種利益局勢的改變和牽動,都會讓一個人迷失在環境的流轉中,最後隨波逐流,失去了對自己的駕馭能力,而被外物所役,如此下去,他就離惡龍不遠了。
我沒有屠過龍,所以不知道屠龍少年到底如何不變成惡龍。不過要說網上打架…… 我其實打的也不多,但是沒吃過豬也見過豬跑不是?我就憑借常識暗自揣測一下屠龍者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不會變成惡龍。
首要的,屠龍少年自身需要超級強大,這種強大不單是能力的強大,更包含道德修養的高端。一般人會覺得屠龍能力很重要,沒錯,屠龍需要力量和謀略,但是僅有這個能力不夠,道德是更重要的一種素質,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能力。因為指揮你的行動的,使用你的能力的,正是你的德性,是你的品德在駕馭你屠龍的一招一式,是你的品德在確保屠龍的目的不離初心,是你的品德在你屠龍之後幫你抵禦各種誘惑。隻有堅守正義,才不會偏斜。這種堅守需要時刻內省,時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
第二點,意誌堅定,不受權欲和利欲的誘惑。真正的考驗都在屠龍之後,無欲則剛,屠龍者隻有不為利欲和權欲,純粹隻是為了消除禍患而去屠龍,如此才能抵住誘惑。假如一個人心有所欲去屠龍,這裏的欲是指殺死惡龍之外的一切欲念,那麽他就會被欲控製,欲其實就是惡龍,惡龍的本質是越過底線的欲。降低內心的各種欲望,在不能確定自己不會被欲望操控之前,不要輕易去屠龍。
第三點,保持慈悲之心,始終記住對方是一個人,心中始終保留一線柔軟和慈悲。哪怕它是條惡龍,它也是一條生命。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變成惡人,他必也是經曆了一些難以接受的委屈,這些委屈沒有化開就變成了仇恨,仇恨容易讓一個人的麵目扭曲,這是自己看不到的。當你想到他也曾經是個可憐的被人欺負的小孩兒,而更可憐的是,他那些最初的傷口沒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和治愈,是那些始終沒有痊愈的傷口讓他變得冷漠凶狠,麵目猙獰,這樣一想,就會生出慈悲。冤冤相報何時了,放過他或許他也會反省,良知也會出現在他的頭腦中。
第四點,用做人信條強力約束自己。比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麵,比如得饒人處且饒人。是說做人要留有餘地。不要被激情控製,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和冷靜,如此才不會走極端,不越過做人的底線,把駕馭自己內心的韁繩始終緊握在自己手裏。
第五點,知止則止。殺伐果斷是一種智慧,知止則止更是一種智慧。哪怕不能全止,但也要學會抽離,不停地主動從事件中抽離出來,其實這裏的抽離帶著一種對自我審視和反思。隻有抽離出來才能夠保持冷靜,才能以旁觀者的眼光冷靜客觀的打量自己的所作所為,一個品德端方正直的人會誠實麵對自己,自信更自知,會淡然麵對褒獎與貶低,不會被外力裹挾……
本來想繼續囉嗦,不過我抽離出來發現我寫的二三四五不過都是在進一步闡釋第一點。能夠做到這幾點的,大概就不是少年了,因為很多道理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曆之後才會豁然醒悟。但是能夠懂得並堅守這些的,大概依舊還是一顆赤子之心:那種經曆世事之後依然能夠保持的正直、清澈和善良,這時的善良是返璞歸真的真善良,是根深蒂固的慈悲之心,融入了大道,這樣的人去屠龍,我相信他才不會被龍所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