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薪水”一詞,出自《晉書·劉寔傳》,“薪水之事,皆自營給”,說的是砍柴、打水等雜務,不是“工資”,更和錢無關。
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薪水”逐漸有了“籌勞”、“工資”的意思。盡管如此,由於整個西晉官府連一枚銅錢都沒有鑄造過,盡管官書上言之鑿鑿,說官員的俸祿種類,包括米、絹、綿、錢、菜田、雜役等種類,但即便按照這種說法,“錢”在“工資”成分中,也僅僅“行四”,重要性顯然不如糧食、布帛之類的實物。且許多具體記載都顯示,西晉的正式官員“工資”,其實隻有糧食、布帛和占田,如一品官每月俸祿為五斛,每年春、秋兩次,共發放絹三百匹,綿二百斤,占田一品官五十頃,以下每降一品減少五頃,九品官隻占田十頃。很顯然,錢這東西,即便貴為一品大員,也很難在“工資表”上看到。官員如此,尋常勞動人民自然更沒啥指望了。
從西漢末年到西晉,中國經曆了一個長達兩百年的“錢幣回潮期”,市場上錢幣的流通量和重要性都較西漢明顯下降,官員工資從以發錢為主,變成實物和錢各占一半,市場上貿易也從主要依靠銅錢,回潮成《詩經》中“抱布貿絲”之類物物交換的場景。很顯然,西晉整個朝代不鑄造一文銅錢,官員“工資”也不著一個錢字,不過是這一“錢幣回潮”趨勢的延續。
由於漢末和三國時的戰亂,和整個社會潮流對錢的反感(魯褒的《錢神論》就是典型範例,這篇西晉著名雜文對錢的弊端極盡諷刺揶揄之能事),加上當時莊園經濟開始興盛,商品交易退化,錢這東西在當時還真未必比穀物、布帛、田地等值錢、好使。當時的許多記載都表明,非但“工資”,連行賄受賄也是實物為主,如“竹林七賢”中的山濤,就曾一次收到鬲縣縣令袁毅行賄的蠶絲一百斤,且記載表明,當時許多官員都收到一模一樣的賄賂。
不過,錢並未真的“人間蒸發”,而是時不時在史書記載中露一下臉,露麵次數雖不多,數量卻相當可觀。
比如前麵提到的劉寔,曾在西晉惠帝司馬衷時代一次獲得“錢百萬”的賞賜;山濤在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受賜“錢五十萬”;司馬炎時名臣李熹,在太康年間同樣受賜“錢五十萬”。這個時代物價低廉,錢又是極端稀罕之物,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銅錢流動,又是演的哪一出?
仔細觀察便可發現,上麵這些和錢有關的大手筆,全部是皇帝對重臣的賞賜,且劉寔、李熹的“賞錢”,是對二人年老後主動按時請求退休、且一貫操行良好的表彰,而山濤的五十萬,更是死後和棺材、壽衣之類一並頒賜下的“撫恤金”。
很顯然,在政府停止鑄錢、市場上也盛行物物交換的西晉,大宗銅錢往來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上層政治社會用於充門麵、講排場的“樣子貨”,不是用來花,而是用來顯擺的。當然,由於所有銅錢都是“古代”的存貨,數量有限,能做這樣高檔“樣子”的,也隻限於皇族、皇親國戚,和個別高官中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