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三股勢力”煽動青少年盲目追隨

(2014-04-07 06:07:22) 下一個

新疆主席:宗教極端勢力宣揚政府蓋的房不清真
努爾·白克力

  新疆是我們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園。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新疆的發展,關心關懷新疆各族人民,在各個不同曆史時期,就新疆工作作出了一係列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12月19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讓新疆廣大幹部群眾感受到希望、信任和溫暖,體現了黨中央對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關懷,對我們既是巨大的鼓舞又是有力的鞭策。我們必須進一步凝聚力量、團結奮鬥,認真落實新形勢下中央關於新疆工作的基本方針和重要部署,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紮實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一、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碩果累累、有目共睹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由於曆史、自然、社會等方麵因素的影響,長期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內地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加快新疆發展,縮小與內地的差距,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新疆各族群眾的共同願望和熱切期盼,也是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關注、十分關心的一件大事。2010年,中央專門召開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集全黨之智、舉全國之力謀劃和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出台了一係列特殊優惠政策和措施,著力推動新疆經濟科學跨越、後發趕超。四年來,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特殊關懷下,在有關部委、19個援疆省市的無私支援下,全區上下各族幹部群眾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揚艱苦奮鬥精神,齊心協力、變化變革、團結拚搏,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令人振奮的曆史性變化。2009—2013年,全疆生產總值由4277億元增長到8510億元,年均增長11.5%;人均生產總值由19942元增加到37847元,與全國的差距逐步縮小;公共預算財政收入由389億元增長到1128億元,是原來的近三倍,年均增長30.5%,增速在全國的位次由第31位上升到第4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2827億元增長到8148億元,是2009年的2.8倍,年均增長3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58元增加到19982元,年均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883元增加到7394元,年均增長17.5%。包括以上各項在內的多項指標增速持續居全國前列。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新疆的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非石油工業的比重由38%提高到56%,改變了多年來石油工業“一業獨大”的局麵;南疆三地州同全疆的發展差距、農牧民收入同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新疆同全國的差距均得到縮小。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連續開展“民生建設年”活動,啟動了數百項重點民生工程,每年用於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財政70%以上,民生建設力度之大、效率之高、受益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期積累的住房、就業、教育、社會保障、水電路氣等突出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其中,在住房方麵,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114萬套,累計解決了62萬戶城鎮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難;安居富民工程累計完成92萬戶,360多萬農牧民喜遷新居。在就業方麵,通過出台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就業培訓力度、設立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措施,實現了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2009年以前未就業的7.5萬名大學畢業生全部實現就業,選派了2.3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赴對口支援省市培養。在教育方麵,在免除學雜費、課本費的基礎上,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製學生全部享受生活費補助;在南疆三地州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並對家庭困難學生發放生活補助;高校助學金資助覆蓋麵達到在校生總數的60%以上,構建起了從學前到高校的學生資助體係。內高班規模不斷擴大,年招生規模由2010年的6378人增加到2013年的9122人,在校學生總數達到3.1萬人。在內地開辦了內地新疆中職班,在校學生規模達到9900人。在社會保障方麵,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了統籌城鄉、覆蓋全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製度,實現了“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的目標。曆史遺留的26.5萬名“五·七工”、家屬工全部納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關閉、破產國有企業的14.3萬退休人員醫保問題得到解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低保補助金、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連年提高。在水電路氣方麵,解決了300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和無電地區37.2萬人用電問題,新建農村公路近3萬公裏,南疆天然氣主管網建成投產,全麵啟動全疆燃氣化工程建設。在扶貧開發方麵,實施了1286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規劃,35個扶貧開發重點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978元增加到2013年的5814元。

  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各族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離不開中央的親切關懷、國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對口援疆省市的無私援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中央財政在政策、資金方麵都給予了我區很大的傾斜和支持。2010年中央財政對我區的補助資金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125.4億元,2013年達到1854億元,四年累計7814.6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8.9%。19個援疆省市援助我區資金564.6億元(不含兵團),實施援疆項目3223個,援助資金70%以上用於民生建設。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生的不斷改善,使新疆各族幹部群眾信心倍增、精神麵貌煥然一新,新疆各族人民切身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各族群眾心懷感激,求發展、謀富裕、思穩定、盼和諧成為社會的主旋律,全社會形成了感恩偉大祖國、共同團結奮鬥、建設美好家園的喜人局麵。新疆的曆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社會主義道路是新疆各族人民繁榮富裕的康莊大道,偉大祖國是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二、堅決鏟除宗教極端思想這個社會毒瘤

  天山南北發生的曆史性變化令人振奮,大好局麵來之不易。鞏固和發展當前經濟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的大好局麵離不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新疆,沒有穩定什麽事都幹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喪失。有了穩定的環境,才有各族群眾的幸福安寧,才有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才有社會的繁榮發展和文明進步,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近年來,境內外“三股勢力”不願看到一個走向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疆,不斷加緊滲透和破壞,喪心病狂地製造了一係列嚴重暴力恐怖案件,對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他們慣用的手法和伎倆就是打著民族、宗教的幌子,利用群眾樸素的民族宗教感情,煽動宗教狂熱、大肆散布宗教極端思想,蠱惑煽動群眾,實施暴力恐怖活動。“三股勢力”的根子是民族分裂主義,思想基礎是宗教極端主義,活動方式是暴力恐怖活動。在當下,暴力恐怖活動是影響新疆穩定的直接現實危害,而宗教極端思想是三股勢力賴以生存的土壤,是暴力恐怖活動進行思想發動和成員發展的主要手段,已成為嚴重影響新疆社會穩定的毒瘤。此禍不除、新疆難安!雲南昆明“3·01”嚴重暴力恐怖案件中,暴恐分子舉起屠刀、濫殺無辜,喪心病狂、滅絕人性,充分暴露了他們踐踏生命和人權的凶殘本性,暴露了他們赤裸裸的反社會、反人類的猙獰麵目。這起暴恐案件,再次警示我們,打擊暴恐犯罪,須臾不可懈怠。隻有嚴懲暴恐犯罪分子,才能捍衛法律尊嚴、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和各族群眾的根本利益。

  從近年來發生的一係列暴力恐怖案件中,我們不難看出,暴力恐怖團夥從宣傳煽動、糾集策劃到實施暴恐活動,無不與宗教極端主義有密切關係。“三股勢力”為了達到他們分裂祖國的罪惡目的,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從事暴力恐怖和分裂破壞活動,特別是利用宗教極端思想,煽動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盲目追隨,甚至走上從事暴恐活動的不歸路,成為其實現政治圖謀的犧牲品。為了達到煽動宗教狂熱、控製信教群眾的目的,宗教極端勢力大肆歪曲篡改宗教教義,編造各種打著宗教旗號的異端邪說,例如他們鼓吹“聖戰殉教進天堂”,說什麽“殺一個異教徒勝做十年功,可以直接進天堂”“在天堂裏想要什麽就有什麽”,以此來迷惑、引誘信教群眾,以自殺襲擊等極其殘暴的方式發動所謂的“聖戰”;他們鼓吹神權政治論,煽動群眾“除了真主以外不能服從任何人”,教唆信教群眾抵製政府管理,損毀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等國家法定證件;他們鼓吹異教徒論,把一切不遵循他們極端做法的人都視為異教徒、宗教叛徒、民族敗類,煽動辱罵、排斥、孤立不信教群眾、黨員幹部和愛國宗教人士;他們鼓吹宗教至上論,反對一切現代文明成果,排斥傳承已久的民族風俗習慣、民族傳統文化,宣揚“不能看電視、聽廣播、讀報刊”,不許人們唱歌跳舞,“婚禮不許笑、葬禮不許哭”,強迫或變相強迫年輕人留大胡須,婦女穿著蒙麵罩袍;他們把“清真”泛化,不僅在食品上,而且在藥品、化妝品、服裝上都打上清真標簽,宣揚政府資助蓋的房子不清真、內地企業生產的生活用品不清真。這一套歪理邪說雖然冠以宗教之名,但其實質並不是宗教,而是打著宗教的幌子、披著宗教的外衣、以宗教活動為借口的極端主義。

  宗教極端主義具有極端性、欺騙性、政治性和暴力性等基本特征,其本質是反社會、反科學、反人類,是當代國際政治生活中一股邪惡的反動勢力。他們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對宗教進行任意歪曲篡改,煽動宗教狂熱,煽動教派之間、不同信仰之間、不同民族之間的仇恨,製造暴力衝突。在新疆,“三股勢力”就是要通過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挑起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信教群眾與黨和政府的對立,形成對抗政府、分裂國家的現實力量,並企圖通過暴力恐怖活動製造社會動亂,破壞新疆的發展和穩定,最終達到他們分裂祖國的罪惡圖謀。

  宗教極端勢力製造的暴力恐怖活動,導致大量無辜群眾喪生,導致社會動蕩、人心恐慌,嚴重破壞各族人民幸福安寧的生活,嚴重阻礙新疆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早一天鏟除宗教極端思想的滲透擴散渠道,就早一天鞏固新疆維護穩定、實現長治久安的社會基礎,就早一天挽救滑向宗教極端、走向暴力恐怖的群眾,這是對曆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體現。各級幹部特別是少數民族幹部要主動發聲,敢於亮劍,堅決戳穿“聖戰殉教進天堂”等愚昧謊言,揭露宗教極端主義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的本質,堅決肅清宗教極端思想毒瘤,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充分認識到:隻有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才有新疆各民族的繁榮發展,才有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各族群眾要擦亮眼睛,認清宗教極端主義的反動本質和現實危害,分清正常宗教活動、非法宗教活動、宗教極端活動的界限,自覺抵製宗教極端思想滲透,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共同創造我們的美好生活。

  曆史和現實昭示我們,新疆分裂與反分裂鬥爭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憂患意識和戰略定力,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高舉捍衛中華民族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捍衛法律尊嚴的旗幟,堅決抵禦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確保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為建設繁榮富裕和諧穩定的美好新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搶抓機遇、改革創新,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展望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盡管我們麵臨著反分裂鬥爭的嚴峻形勢,但同時也迎來了三大曆史性機遇。一是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戰略部署,為我們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了銳利武器,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二是中央作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決策,新疆作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作為古絲綢之路最核心地帶,地緣、區位優勢更加凸顯,新疆的開放、發展麵臨新的重大機遇。三是中央作出全麵深化改革的曆史性決定,為新疆發揮獨特優勢、破解發展難題、開拓工作新局麵提供了難得機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新疆工作給予了特殊關懷。去年6月28日、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專題研究新疆工作。今年春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批示,向新疆各族幹部、群眾表示親切慰問,並提出了殷切希望。今年2月12日,和田地區於田縣7.3級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作出批示,明確要求加快受災地區恢複重建和發展,努力改善民族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生活水平。當前,我們必須深刻領會、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新疆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憂患意識、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搶抓“三大機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譜寫科學發展、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新篇章。

  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創造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必須充分發揮新疆自身的主體作用,切實把中央的關懷轉化為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變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實際成效。近期,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提出了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圍繞經濟發展,提出要以長治久安為總目標,科學布局,推動新疆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使經濟發展更多更好地惠及各族群眾,讓各族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尤其是要著力抓好南疆的發展,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措施,努力縮小南疆與全疆的發展差距;圍繞改善民生,提出要把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擺在突出位置,啟動實施《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支持南疆三地州發展符合當地特點、有一定基礎、能增加就業的短平快項目,鼓勵各類企業優先吸收當地勞動力就業,重點解決好大學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牧區富餘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困難問題;繼續推進雙語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落實好南疆三地州普通高中資助政策,重點抓好南疆中等職業學校和實訓基地建設,下決心解決好南疆三地州高中階段入學率偏低問題;圍繞改革開放,提出要按照市場主導、充滿活力、民主法治、公平正義、開放包容、團結和諧的要求,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改革的新突破,尤其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簡政放權,努力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全麵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把新疆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核心區,切實當好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圍繞社會穩定,提出要加強法治新疆建設,堅持反分裂、反暴力、講法治、講秩序,堅持堵疏結合、教育為先,打擊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導的一手也要硬,徹底鏟除宗教極端思想滋生的土壤,始終保持對暴恐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堅決防止發生重大惡性暴恐案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實現新疆社會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圍繞作風建設,提出要紮實抓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作風建設,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幹部脫離群眾、服務群眾不到位、侵害群眾利益等方麵的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以黨員幹部良好的作風服務群眾、造福群眾、贏得各族群眾的真心信賴和支持。自治區決定從今年起,在全疆實施“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抽調大批機關幹部下基層,深入鄉村社區,親身感受群眾冷暖,了解群眾所想所盼,增進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落實中央和自治區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機關幹部轉變作風。

  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黨員幹部必須始終保持“隻有努力才能改變、隻要努力就能改變” 的昂揚狀態,堅持變化變革、敢於擔當、務求實效不動搖,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地熱愛新疆各族人民,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凝聚起建設美好新疆的強大力量。生活在新疆這片熱土上的各族人民,要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樹立進步、開放、包容、文明、科學的現代理念,積極做改革發展的促進者、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努爾·白克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