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長期在中下層官吏群裏徘徊,甚至官貶江州司馬。原因何在?除了他喜歡寫詩諷刺現實得罪大官僚,也和唐朝的官僚政治架構有關。
唐朝後期,也算是實行“兩黨製”了,“李黨”和“牛黨”交替執政,彼此水火不容。作為中下層官吏,如果入不了兩黨黨魁的法眼,那就隻能在低位置上待著了。例如“李黨”的黨魁李德裕曾一度權傾天下,偏偏白居易就入不了李大人的法眼。這是什麽原因呢?
據宋朝的《北夢瑣言》記載,詩人劉禹錫找到正在洛陽執政的李德裕,試探著說:“大人最近有沒有看白居易同學的文集?”李德裕也不裝糊塗,直接了當地說:“蒙你提示很多次了,我也確實把白同學的文集收在家裏。不過,一次都沒看過。今天看你的麵子,我姑且拿出來讀一讀。”
等到去取白居易的文集時,劉禹錫大吃一驚,發現李德裕家裏確實有白居易的文集,但是都已經堆滿灰塵。李德裕剛打開白同學的文章,卻又合上不想看,李德裕解釋說:“我對這個姓白的早就有看法,這小子文章不錯,天下無敵,所以我就覺得更沒必要去讀。因為一旦我認真去讀,很可能因為欣賞他的文采而改變對他的看法。”
《北夢瑣言》的作者孫光憲評價說:李德裕之所以始終不肯賞識白居易,主要還是因為白同學和李德裕的政敵楊虞卿、牛僧孺走得太近了,他擔心提拔了白居易,等於是讓牛黨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