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

說點心裏話,做點想做的事,給朋友一點安慰。
正文

三峽集團換帥背後

(2014-04-14 03:38:39) 下一個

 2014年3月24日下午,三峽集團召開幹部大會宣布,董事長曹廣晶、總經理陳飛雙雙被免職,另有任用,兩人職位分別由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大唐集團副總經理王琳接替。消息一出,外界為之嘩然。

  中組部副部長王京清在這次幹部大會上表示,黨中央和國務院的上述決定,是“結合中央巡視組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督導組掌握的情況,經過慎重研究做出的。”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九巡視組對三峽集團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巡視。2014年2月17日,巡視組反饋情況,明確指出三峽集團的一些問題,包括有的領導人員親友插手工程建設,一些招投標暗箱操作,辦公用房等方麵違反“八項規定”,“三重一大”事項決策不規範不透明,選人用人工作問題比較突出,等等。

  中央第九巡視組組長由有多年審計署任職經曆的中央紀委常委、上海市紀委書記侯凱擔任。此前10年,審計署曾對三峽工程進行了20次審計,發現過部分問題。

  但與工程審計不同,巡視組的中心工作為針對領導幹部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問題。據中央第九巡視組的反饋,巡視組收到了反映一些領導人員的問題線索,已按照有關規定移交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和有關部門處理。

  盡管有巡視組反饋消息在先,但大型央企“一二把手”同時被免,情況極為罕見,超出外界預料。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三峽集團領導層不和,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在巡視組巡視期間乃至巡視之前,有大量舉報信件和電話上達高層。

  同進同退

  中央第九巡視組對三峽集團進行巡視之初,組長侯凱即表明來意,“本次巡視工作重點是檢查監督領導班子及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

  巡視期間,巡視組廣泛開展個別談話。其中一位接受談話的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他談的一個重點就是“領導班子要選好,要團結”。

  針對三峽集團本次人事震蕩,一位央企中層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非同尋常”,“一般為了保持穩定,會動一個,留一個,除非班子太不團結”。

  2009年年底,原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更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並於2010年1月設立董事會,內部出身的原副總經理曹廣晶升任董事長,總經理則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陳飛調任。

  曹廣晶1985年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三峽工程籌建處,在三峽總公司首任總經理陸佑楣記憶中,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2002年,年僅38歲的曹廣晶即被提升為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

  空降而至的陳飛與三峽工程亦有密切交集。他早年任職三峽工程的重要承建單位--葛州壩集團,擔任葛州壩集團的三峽工程施工指揮部指揮長。據知情人士介紹,陳飛工作能力很強,但作風較為強勢、高調。

  曹、陳分別出生於1964年和1963年,均為央企少帥級人物,且同時獲得提拔共同執掌同一央企。曹廣晶還是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在熟悉政情的人士看來,領導班子一、二把手之間關係微妙,其中有兩個通例是,若一把手過於專斷,則難有民主,若二把手較為強勢,則團結不易。

  董事會之惑

  對央企領導班子團結之困,多位央企從業人員還指出另一個製度性背景,即央企的董事會試驗尚不完全成功。

  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國有企業要按照現代企業製度要求,規範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的權責,形成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和經營管理者之間的製衡機製。

  因此,2004年開始,國資委提出試點和規範董事會建設。但推動該項改革的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沒能在任上完成使命,其中一個問題到現在仍然存在,即大部分試點央企的董事會並沒有人事任免權,高層經營管理者仍屬中管幹部或由國資委任命。

  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建立和完善國有獨資企業的董事會試點工作的通知》曾對董事會、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責、關係有所界定,如規定“總經理負責執行董事會決議”。

  “但在運作實踐中,我們調研發現,董事長地位尷尬,總經理感受不爽。”專注央企董事會建設的北京求是聯合管理谘詢公司董事長安林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雖然國資委要求董事長不能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工作進行過多的幹預,但是對於一位身兼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長來說,不可能隻充當董事會“召集和主持人”之“如此單純”的角色。加之董事會和經理層職權界定不盡清晰,實際工作中就很容易造成董事長難以把握日常工作涉足的尺度,以至於出現若作為難免有幹涉之嫌、若不作為又不堪責任之重的雙重困惑。

  “董事長由於習於慣性,不由自主地想總經理該想的事,幹總經理要幹的活,捍衛並表現‘一把手’或者‘強勢者’的地位的情況下,總經理更容易淪為‘第一副總經理’或‘常務副總經理’的窘境。”安林說。

  而在總經理一方,由於為上級任命,“事實上並不對董事會負責,以至於出現經理(層)藐視董事會決議、不執行董事會決議,甚至是自行其是的情形,其結果‘製’大於‘衡’。”安林說,科學合理地進行董事長、總經理、黨組(黨委)書記和法定代表人的任職配置,應是今後董事會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

  “誰也難服誰。”有知情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有的央企黨組書記另有一人任職,則往往成為三股力量,情況更為複雜。

  “遷都”之後

  在三峽總公司首任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看來,三峽集團近期風波,與三峽工程本身並無幹係。

  根據巡視組通報和近期媒體公開報道,三峽集團出現的招投標暗箱和違反“八項規定”之舉,多在三峽主體工程之外,如北京總部大樓。

  三峽主體工程完工之前,三峽集團總部一直位於三峽樞紐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直到2011年,三峽集團核心部門移師北京,在北京、成都、宜昌三地形成三大總部,北京總部作為集團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管理中心、資本運營中心,宜昌總部是以電力生產為主的生產中心,成都總部是負責金沙江下遊的向家壩、溪洛渡等電站的工程建設中心,此外,昆明總部也在打造當中。

  北京總部辦公樓的豪華與超標,近期已經曝光,為外界所熟知。在《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到訪之際,集團主要負責人的辦公室已在整改當中,一些中層的超標辦公室則還在等待調整。

  招投標暗箱操作,經巡視組點破,更受外界拷問。有關招投標問題,曆年對三峽工程的審計報告中多有提及。而許多出自三峽集團或國務院三峽辦的總結性文章中,招投標製恰恰被認為是三峽工程在工程建設管理的一大成就。

  如今的三峽集團,遠非當年三峽工程業主這麽簡單,而是朝著“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目標邁進。截至2012年底,三峽集團資產總額3749億元,淨資產2250億元;從業人員16193人。

  在知情人士看來,類似北京總部、職工住房以及三峽集團旗下一些水電之外的“輔業”,外界關注度不如三峽大壩,上下其手的機會較多,尤其“遷都”北京後,“打招呼要項目的人級別越來越高”,內部矛盾也日漸凸顯。

  曹、陳二人被免後,三峽集團人事震蕩是否告一段落尚不明朗。巡視組反饋的問題之一“選人用人工作問題比較突出”。

  而新任董事長盧純、總經理王琳剛剛到任,即雙雙奔赴宜昌--三峽工程的所在地調研。三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公司既定業務和戰略方向並未受到近期風波的影響。

  4月4日,國務院三峽建委樞紐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也從宜昌三峽大壩現場考察回來。三峽升船機即將收尾,“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難度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的工程,不是什麽企業都能做的。”與陸佑楣一樣,他也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三峽集團近期風波,與三峽工程本身並無幹係。

  他還介紹,三峽集團新的負責人盧純、王琳特別強調了工程質量安全,“全世界都在盯著三峽”。

  至於曹廣晶、陳飛的下一步去向,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二人或將分別赴湖北省和國務院三峽辦任職。該消息有待官方正式確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