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何要吃餃子?
(2008-02-07 06:12:44)
下一個
初一餃子初二麵”。7日,大年初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民俗專家介紹說,餃子是一種曆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必不可少的美味。說到過年的吃,總是“初一餃子”打頭兒。
天津市民俗專家高成鳶介紹說,餃子的發明經曆了長期摸索,到三國時,《廣雅》出現的“形如堰月(半月)”的“餛飩”就是餃子,唐代《西陽雜俎》中又叫“湯中牢丸”。元朝稱餃子為“扁食”。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趙之珩說,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蜜棗、花生、栗子、硬幣等包進餡裏。吃到紅棗的人,來年的日子甜甜蜜蜜,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長壽,吃到硬幣的人財運亨通。
專家表示,餃子這一節日佳肴在給人們帶來合家團圓、辭舊迎新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