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十大觀念變革
(2007-10-08 06:54:18)
下一個
第1大變革:對社會形態的認識,從單一的重點論轉變到全麵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看待社會形態,至少有兩個基本角度:一個是社會製度的角度、經濟社會形態(即一定經濟基礎和相應上層建築的統一)的角度。此即“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理論。另一個是生產力角度、技術社會形態的角度。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社會迄今大體經曆了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四個階段。此外,馬克思還從人的發展的角度,把社會曆史劃分為人的依賴、物的依賴、自由個性三個階段即“三形態”說。
看待社會形態的社會製度角度和生產力角度,都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可是,長期以來,我們通常比較重視前一角度,卻嚴重忽略後一角度,忽視從生產力角度看社會形態,似乎“主義”問題或社會製度,就是社會形態的全部,統攝全部社會生活。其實,這是一種片麵的、以偏概全的觀點。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製度是社會形態的形式,而生產力發展才是社會形態的內容。所以,在分析社會形態的過程中,生產力角度、技術社會形態角度,是比社會製度角度、經濟社會形態角度更根本的角度。
現在,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但從技術社會形態的角度看,總體上仍然處於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科學概括了我國的基本國情,而其新意和重點在後一方麵。它體現了全麵性和重點論的統一。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其低級形態是工業化),社會主義製度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我們應當更多地注意技術社會形態的角度,以便夯實社會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從根本上把中國推向前進。
第2大變革:從隻重製度模式轉變到更重價值取向
長期以來,人們大多把社會主義主要甚至僅僅理解為一種社會製度,而且,這種社會製度好像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模式,無論實際情況發生多大變化,都不能改變這個模式,否則,就被視為背離了社會主義。
在這方麵,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即“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強調,實現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科學發展觀更是強調以人為本,並把它放在核心位置。因此,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說到底,就是讓老百姓普遍過好日子!
唯物史觀指明,作為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統一的社會製度,是由生產力和人民群眾決定的,是為它們的發展服務的,並且要隨著它們的發展而變更。應該說,建立在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基礎上的科學合理的價值取向是更根本的,因為它代表著社會主義的實際價值、實質意義。社會主義社會製度固然十分重要,但終歸是為前者服務的手段。
尤其應當看到,在現階段,社會主義實踐的時間還很短,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製度還很不成熟,成熟的社會主義製度究竟是什麽樣子,誰也沒有見過。現在,社會主義還在實踐中,在形成過程中,在不斷變化中,並不存在一個現成的社會主義樣板,可供我們按圖施工。這個社會主義樣板,還有待於人類包括中國人民的長期艱苦探索和創造。因此,不能把前人在沒有實踐經驗條件下關於未來社會的某些原則設想,也不能把我們自己過去在發展水平很低又很封閉條件下形成的關於社會主義的某些觀念,當作是天經地義、不可改變的東西。社會主義雖然是一種社會製度,但這種製度還很不成熟、不“定型”,社會主義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取向,即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幸福,社會主義製度及其體製都是為此服務的。認清這一點,對於我們在不發達階段既堅持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又不拘泥於某種具體體製模式,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第3大變革:從不同社會製度的絕對對立轉變到正視製度多樣化
在當今時代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同資本主義的關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這方麵也提出了新觀點。黨的十六大報告等重要文獻都強調,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社會製度和發展道路應當彼此尊重,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這坦率地承認了資本主義製度還會長期存在下去,承認了它同社會主義製度各有長短,因此才有互相取長補短、求得共同發展的可能和必要。胡錦濤同誌多次強調,應該維護世界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堅持平等對話和交流,倡導開放和兼容並蓄的文明觀,使不同文明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這些思想同過去那種簡單化的“社會主義先進、資本主義落後”、“資本主義已經垂死、腐朽”、“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是絕對對立的關係”等觀念具有重要差別。這些思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們黨對資本主義認識的新高度,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關係認識的新高度,它對於我們在現階段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特別是利用資本主義文明成果來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第4大變革:從隻重生產關係轉變到更重生產力發展
長期以來,在所有製問題上,許多同誌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即以為公有製是社會主義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似乎有了公有製,就有了社會主義,公有製越多越大越純,社會主義就越成熟,因此,動輒就問“姓公姓私”。這是離開生產力,主觀隨意地談論所有製和社會主義的一種錯誤觀念。
從理論上說,馬克思主義看待所有製問題的根本觀點是生產力標準。它認為,一切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所有製,都是合理的和進步的;而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所有製,都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我們必須從過分關注“姓公姓私”,轉變到首先關注所有製“是好是壞”,即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這才更科學、更有實際意義,也更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本義。
從實踐上看,我國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表明,公有製至少有兩類:一類是長期沒有效率和效益的公有製,一類是有效率和效益的公有製。可見,公有製不能和社會主義劃等號,有了公有製,不一定有科學的社會主義。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公有製經濟占到國民經濟的99%以上,若以公有製為標準,似乎比我們今天更像社會主義。然而那時,我國卻處於國弱民窮狀態。進入新時期以後,黨和國家調整了過分單一的所有製結構,允許和鼓勵非公有製經濟合法發展,適當降低了公有製特別是國有經濟的比重。這些措施,在隻重手段的人們看來,不啻是削弱社會主義。但是,從實現社會主義的目的或價值目標來看,情況恰恰相反,它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得到了絕大多數幹部和群眾的擁護,實質上離社會主義近了。這些措施所體現的基本原則,就是牢牢把握生產力標準,堅持社會主義的目的,調整和改變實現社會主義的手段。這應該成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長期的重要指導思想。
第5大變革:對待所有製,從狹隘“二分法”轉變到多維視角
對於所有製問題,我們長期習慣於用公、私“二分法”來分析它,似乎所有製非“姓公”即“姓私”。實際上,所有製是“立體的”、動態的,認識所有製還有多種不同角度。
例如,國家所有製與社會所有製的角度,官有製與民有製的角度,直接所有製與間接所有製的角度,微觀所有製(企業層麵)與宏觀所有製(社會或國家層麵)的角度,公有、私有的關鍵在剩餘價值歸誰所有,等等。
實際上,我們過去把國家所有製看成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的高級形式,是有很大缺陷的,當代所有製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以股份製為實現形式的混合所有製。它兼容公有、私有、國有、民有等於一身,具有一定的“雜交”優勢。我們現在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調整,實際上看到了國家所有製的局限,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合理選擇。
從所有製的發展趨勢上來看,所有製發展的基本方向,是適應生產不斷社會化的要求,逐步走向所有權的社會化,包括所有權規模的擴大(含所有者的增多),所有權的分解和製衡,資產有效利用同所有者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的關聯性,所有權的自由流動組合。我們不僅要注意發揮資本的作用,保護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更要著重維護勞動者的利益,逐步實現“勞者有其股”、“人人有其股”;既要注意終極所有權,更要注意實際收益權,因為後者是所有權的最終實現。
第6大變革:研究階級階層,從單純生產關係角度轉變到側重生產力角度
一般地說,所謂階級和階層,是指由較多社會成員所構成的社會集團或利益群體。按照我國理論界的主流認識,階層是社會分層的一般範疇,而階級則是社會分層的特殊範疇。階級就是差別和矛盾比較突出的階層或階層集合體。階級和階層兩個範疇是相容的。
劃分階級和階層有多種不同的標準,包括馬克思注重生產關係特別是所有製的標準、西方社會學的“收入、權力、聲望”三重標準以及各國統計局的職業標準等,但它們並不是絕對相互排斥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講到城鄉差別、工農差別、體腦差別(或對立),這體現了從地域、職業、勞動方式看待階層的視角,與強調所有製差別的階級分析有所不同。在我國現階段,可以而且應該從多種角度來劃分階級和階層,包括所有製、財產或收入、職業及行業、權力或地位、文化技術水平等角度。其中,按職業劃分應該是基礎的。
特別需要重視的是,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新概念。它不再囿於從有產與無產、勞動與剝削等生產關係角度看問題,而是從生產要素及其投入者即生產力的角度看問題,從而拓展了認識階級和階層的新視野。由於我國新形成的各個社會階層,都參加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都投入了一定的生產要素(資本、技術等),都對我國生產力發展作出了實際貢獻,因而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它提供了分析階級和階層的新角度,是對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的重要發展,並且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終決定力量的深層思想。
在評價各個階級和階層方麵,不少同誌通常是以生產關係為標準,即根據一個階級和階層是否私人占有生產資料、有無剝削來判定它的進步與反動。我們必須從這種生產關係標準論,轉變到堅持生產力標準。因為階級和階層主要是一個社會關係特別是生產關係範疇,正如判別各種生產關係是否合理必須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一樣,判定各個階級的進步與反動,也必須同生產力聯係起來,看它們對生產力的不同作用,即同樣以生產力為根本標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明確肯定過資產階級在曆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充當過革命的領導階級。其根據就是,在一定曆史時期內,資產階級代表了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待其他階級同樣應當如此評價。具體地說,應當根據各個階級和階層是否為當時當地的社會生產所必需,來判斷它們的進步與反動,凡是社會生產所需要的階級和階層,都屬於社會的進步力量;而在適應社會生產需要的進步階級和階層中,則應依據各個階級和階層所代表的生產方式是否先進,進一步分析它們的進步程度。
第7大變革:從階級階層之間的簡單對立轉變到多樣化的互補、合作和共處、多贏
我們過去進行階級和階層分析的時候,有一種突出它們之間的利益差別甚至衝突的傾向。這在當時,有一定的曆史合理性。即使是在今天,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客觀差別也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注意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差別和衝突的同時,也要注意不同階級和階層之間的同一、一致、互補性。隻講對立,不講統一,在理論上是片麵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
以人們比較關注的私營企業主與雇員的關係為例,他們之間既存在占有財產多少、收入高低、支配與被支配等差別和矛盾,同時,又有很大的互補性。這主要表現為前者為後者提供生產條件和就業機會,使後者的勞動潛能發揮出來並得到相應的報酬,而後者則使前者的資本和經營管理才能得到利用,並為其創造一定的利潤。在人民內部,反映這種合作、互補、共存、雙贏關係的理念應當大力宣傳,以促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相互溝通、理解、團結與合作。這實際包含著一種觀念上的轉變,一種從階級階層之間的簡單對立到和諧共處的改變。當然,在勞動力嚴重過剩的我國現階段,打工者通常處於弱勢地位,利益時常受到損害,應當注意維護他們的正當利益。
更一般地說,階級和階層差別的存在,是同長期固定的所謂舊式分工的存在密切相連的。在生產力有所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漫長的曆史時期內,包括我國現階段,這種分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階級和階層的差別也是不可能完全消滅的。而存在分工本身,就表明了不同階級和階層都不可缺少,表明它們之間具有協作或互補關係。因此,我們必須在觀念上有所轉變,努力建設各個階級和階層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
第8大變革:從理論本位論轉變到實踐本位論
我們黨一貫強調,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這不僅是一個理論態度,更是一個客觀事實。其實質意義,是要求我們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是我黨近年來提出並突出強調的一個概念。它簡約地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老祖宗”不能丟。這是尊重曆史,尊重科學,也是現實需要。二是單靠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不夠的,馬克思主義必須發展。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畢竟生活在100多年以前,他們的許多論斷都是針對當時的曆史條件和具體情況作出的。100多年來,世界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決不能簡單固守。
如此對待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的要求。實踐觀點是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石。它強調,理論來自於實踐,受實踐檢驗,隨著實踐的發展而變化,並且最終是為實踐服務的。實際情況是“地形”,理論是“地圖”,“地形”變了,“地圖”也要變,不能指望根據“地圖”來修改“地形”。堅持這樣的實踐觀點,擺正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關係,正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之點。我們必須從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和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不斷發展我們的理論。隻有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才能科學解釋並正確指導新的實踐。
第9大變革:由服從革命導師個人轉變到服膺普遍真理
馬克思列寧主義(簡稱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但我們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等同於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所有論述,其內涵應當是指馬列學說中那些“經過實踐證明是科學的並且具有普遍意義(即對當代中國仍有指導意義)的理論”,亦即普遍真理。隻有這種具有普遍真理性質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夠得到愈來愈多國家和人民的擁護,才能夠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最終在全世界取得勝利。其外延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由此展開而來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至於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學說中的那些具體結論和個別論斷,不能當作我們的指導思想。
而普遍真理既不能停滯,也不可能被任何人所壟斷。作為我們黨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必須與時俱進。幾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其他基本原理有很大發展。這種發展不僅包括我們黨的領袖人物的有關思想,而且包括其他人乃至外國人所概括的普遍真理。這些普遍真理,本質上同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相容的。像一切科學一樣,馬克思主義沒有國界,也不限於領袖人物的思想。隻要是正確的東西,即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我們也要照著去做。列寧說過:“馬克思主義同‘宗派主義’毫無相似之處,它絕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一種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從世界曆史的宏觀視野看,馬克思主義整體上是真理,但不是真理的“大全”,而隻是人類真理長河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他不少國家雖然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總體上也在發展和進步,他們的思想理論中也包含許多科學的成分。包括那些實踐水平較高即經濟文化發達國家的思想理論,也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借鑒。
可見,作為我們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源於馬克思,但又不限於馬克思,總體上高於馬克思,前者對後者存在著繼承、矯正、發展三重關係。
第10大變革:從“語錄”標準轉變到“基本精神”標準
幾十年來,我們幾乎天天講堅持馬克思主義,然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標準是什麽,卻始終沒有解決。於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一些人那裏就成了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主觀隨意性很大的事情。可見,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標準問題,是一個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多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不能把是否固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某些詞句、具體結論直至個別基本原理(如階級鬥爭原理),當作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判斷標準。他們關於所有製、分配方式、具體體製以及革命形式等許多論述,都是“曆史的科學”(恩格斯語),必須以具體的曆史條件為轉移,而且都屬於途徑、手段、方法之列,並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內核”即根本。堅持還是背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標準,是遵循還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即是否在尊重客觀規律特別是社會規律的基礎上,為絕大多數人(包括其中的每一個人)謀利益。其中,尊重客觀規律是前提和基礎,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則是核心和目的,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這個基本精神,正是我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深層意涵。就核心和目的而言,馬克思主義內在地包含著倫理的要求。沒有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奉獻精神,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
弄清這一標準,有助於我們從更深層次理解馬克思主義,對於判斷堅持或背離馬克思主義具有重大意義。所謂“忠於馬克思主義”的實質,應是忠於科學、忠於人民,而不是忠於馬克思個人及其語錄。隻要堅持了這個基本精神,就是真正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由此也可看出,一切反映客觀規律、符合絕大多數人利益要求的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或者是同馬克思主義一致的。馬克思主義必須保持的寬廣胸懷。
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主要表現,是根據實踐的發展概括出新的科學理論特別是在它指導下的實踐的進展。毛澤東思想之所以被公認為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因為它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被公認為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因為它們指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功。科學發展觀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正是因為它為解決當代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指明了正確方向。所以,判斷是堅持還是或背離馬克思主義的關鍵是能否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重大問題。我們解決的實際問題越多越重大,我們國家越日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人民生活越日益富裕幸福,我們的基本理論即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就會具有越來越強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以上觀念變革的中心內容,就是進一步破除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為綱的思想,揚棄我們幾十年來的“革命文化”,確立與時代、國情和黨情相適應的科學合理的基本理念,建構當代中國的“建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