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各界共謀助推民企破解壟斷門

(2006-11-19 11:39:17) 下一個
各界共謀助推民企破解壟斷門


  在“非公經濟36條”公布21個月後,民營經濟麵臨的嚴峻考驗,再次成為各界的焦點。

  17日,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全國工商聯共同舉辦的“促進非公有






製經濟健康發展論壇”在南京開幕。

  來自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證監會、商務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委官員聚集南京,為破解阻礙非公經濟發展的障礙而商討大計。

  打破“壟斷門”,成為與會的官員和民營企業家共同關注的話題。

  市場準入成最大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在17日的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表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和“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的發展”的方針,積極為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

  賈慶林表示,事實充分證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陳德銘在同一個論壇上表示,截止到上半年,已經有17個部門在市場準入、金融財稅、公共服務和改進監管等方麵出台了22個配套措施,各地區也頒布了200多件法規或者政策文件,還有的政策正在研究製定中。

  “整體上,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與非公有製企業的發展需要還不夠,進展還不夠大,社會還不夠滿意。”陳德銘用三個“不夠”坦陳現狀。

  陳德銘表示:“這就需要我們抓緊完善配套法規,製定有關市場準入、技術創新、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等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方向已經在‘非公經濟36條’裏麵表達得很清楚,隻是現在的貫徹程度不盡如人意。”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敬璉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民營經濟現在已經站在了一個麵臨嚴峻考驗的“門檻”上。

  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表示,各地個體、私營企業對發展環境的意見集中反映在四個方麵,包括不少地區部分行業仍被政府部門及其所屬國有企業壟斷,私營企業往往不能進入或不能充分進入;希望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減少不必要的前置性審批,提高辦事效率,改進工作作風;改善法治環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實維護個體、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快金融體製改革,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目前落實‘36條’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準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厲以寧教授向本報記者表示,這表現在民營企業還無法進入目前一些行政壟斷部門和行業、公用事業(1248.239,32.38,2.66%)和基礎設施領域,“通信、廣電、郵政、電力、金融等方麵表現更為突出。”

  在厲以寧眼中,一些行業是“明放暗不放”,設限嚴格、門檻非常高,甚至高到隻有行業內原有企業能維持或少數實力很強的企業才能進入。

  “要完善行業準入的配套措施,加快製定和完善貫徹平等準入的公平待遇原則的政策,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和行政壟斷,以及基於行政的經濟壟斷。”陳德銘說。

  “36條”遭遇“玻璃門”

  2005年2月24日,《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正式公布,因其文件共36條,被通稱“非公經濟36條”。

  但21個月之後,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非公經濟36條”的貫徹落實,在不同地區都遇到程度不等的阻力和障礙。

  保育鈞引用部分浙江的個體、私營企業主的說法表示:當前,最有用的政策是放寬市場準入,最想進入的領域是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行業,最大的外部環境問題是執法環境不佳,最頭疼的內部問題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最需要的支持是財稅金融信貸,最渴望的是科技創新的社會服務,最迫切的希望是盡快出台“非公經濟36條”的配套措施。

  類似的呼聲在今年早些時候也曾出現。今年2月份,在國務院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向溫家寶總理直陳:“非公經濟的發展因為配套措施的欠缺而碰到許多困難,導致國家鼓勵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好像‘玻璃門’一樣可望而不可即。”

  目前,“玻璃門”已經將很多非公經濟置於尷尬境地:電力、電信、鐵路、民航和石油等行業,由於操作細則和相關政策的欠缺,或者準入政策被人為地設定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條件,民營企業很難進入。

  吳敬璉認為,在這方麵,目前有些行業,如國防軍工開放較好,也有的行業如壟斷行業進展緩慢,甚至發生實行“國進民退”的情況。

  厲以寧表示,行業準入問題的“玻璃門”,究其深層次原因,仍在於政府職能沒有切實轉變。

  “人為的行政性壟斷或部門壟斷必須打破,各種不合理設限必須取消,否則會壓製市場的活力。”厲以寧說。

  吳敬璉表示,放寬對民營經濟市場準入所涉及的不止是行政法規和政策規定,還牽涉大量國家法律。因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大常委會也需要考慮對有關法律的修訂問題。

  四通集團董事長段永基建議,由國家發改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和全國工商聯等組成獨立審閱機構、建立聽證製度,排除部門利益可能的影響,對落實“36條”的工作定會有很大幫助。

  也有專家顧慮,民營資本的逐利性和國有資本的公共性如何形成利益共同點以及如何保證基礎建設的公共性。

  “這要求民營資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誠實誠信,不能有鑽法律空子的僥幸心理。”複旦大學陸誌明博士表示。

  厲以寧表示,應該指出,若幹非公企業自身素質不高、內在實力不夠、誠信意識不足、創新能力不強也是導致目前遇到的各種困難和阻力的重要原因。

  保育鈞也表示,個體私營企業也應著力提高企業誠信度和守法水平。“對於絕大多數個體私營企業來說,幫助引導的重點應該是守法、誠信、敬業這些最基本的職業操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