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千億資金投向股市 月儲五年來首降

(2006-11-13 22:45:53) 下一個
兩千億資金投向股市 月儲五年來首降

  中國經濟在昨天聽到了兩個久盼方至的好消息。央行昨天公布的10月金融運行數據顯示,在股市分流的影響下,當月人民幣儲蓄存款減少76億元,創下了自2001年6月份以來的首次月度儲蓄下降,儲蓄過高之沉屙初顯康複之勢;而當月新增貸款則狂跌至170億元,創下了今年以來新低,僅為前三季度月增貸款平均額的1/18。



央行稱,儲蓄下降主要緣於股市的吸引力,當月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餘額為6042億元,比上月增加2161億元。

  對於急待啟動內需的中國經濟而言,儲蓄率的居高不下一向被視為陳年難愈之頑疾,但股市的強大分流效應卻似乎可能成為扭轉這一態勢的最後一根“稻草”。10月份人民幣儲蓄存款減少76億元,驚現5年來的首次下降,其中活期儲蓄同比減少21.6億元,定期儲蓄同比少增607.9億元。同時,當月人民幣儲蓄餘額為1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5%,也創下了去年4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股市分流兩千億

  央行坦承,此次儲蓄下降主要緣於股票市場的分流,當月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餘額為6042億元,比上月增加2161億元,增長了56%之多,而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長了182.9%。

  亞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湯敏新聞,湯敏說吧)昨天向早報記者表示,目前很難判斷10月的儲蓄下滑是暫時性的還是趨勢性的,“如果形成趨勢,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將逐步扭轉目前中國間接融資過高的問題。”但湯敏認為,不能由此判斷中國內需啟動已經初見成效,畢竟資金主要改道至股市,而不是消費市場。

  在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宋國青新聞,宋國青說吧)看來,本次儲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季節因素,不可輕率作出什麽樂觀性的判斷。

  盡管宋國青向早報記者表示,10月的貨幣增速、貸款增速等數據並無什麽節點式的新意,但當月新增貸款的規模下降之猛還是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新增貸款的居高不下一直令中國經濟界深感憂慮,但“幸福”卻突然而至。在9月新增貸款已大降1252億元的基礎上,10月新增貸款再次大幅減少了2031億元,170億元的新增額創下了今年以來新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月均新增貸款曾高達3000億元,足見調控在壓低貸款上的作用正逐步放大。

  貸款狂跌是暫時的

  但無論如何,今年前10月新增貸款已約2.777萬億元,央行年初確定的2.5萬億元的全年目標早在8月底便已提前用完。新華社昨天發表評論文章稱,即使後兩個月依然緊縮銀根,嚴控信貸規模,但全年新增貸款數創出近4年來的新高,幾成定局。

  中國工商銀行安徽分行行長趙鵬向新華社表示,“在已突破全年預定目標後,央行可能實施了指標控製,10月份數據因此而得到技術性下降。”但他也強調,10月新增貸款的陡降隻是暫時現象,不能反映出真實需求。後兩個月,或許不能維持這一數字。

  貨幣供應增速反彈

  但在儲蓄與貸款的“雙降”之外,貨幣供應增速在連續4個月下降後出現反彈卻也給中國經濟提了個醒。10月末,反映社會總需求變化和未來通脹壓力狀況的廣義貨幣M2餘額達33.27萬億元,同比增長17.1%,增速高於9月底的16.8%。同時,這一增速也超過了年初確定16%的目標,也創下了增速連續第17個月超過目標值的尷尬紀錄。

  M2增速的回升強化了市場對央行仍可能收緊銀根的預期,央行行長周小川上周末在德國法蘭克福也表示,中國貨幣供應增速在一定程度上高於其應有水平。交易員稱,持續增長的外匯占款導致貨幣供應量上行,並預計回收流動性仍是央行的重要任務。而就在本月初,央行剛剛宣布,11月15日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