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自由,就沒有健全的金融體係

(2006-11-12 02:30:26) 下一個



  全球目前有幾個經濟自由指數,資本自由指數還是頭一個。



這個研究證實了人們的經驗觀察:經濟最自由的地方資本當然最自由,而資本自由水平也與當地的經濟繁榮程度呈正相關關係:1999年到2004年,資本自由度最高的兩個地方一直是浙江和廣東,而這兩個地方顯然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也是市場機製發育相對最為健全的地區。

  這幾位研究者所使用的“資本”概念十分寬泛,包括資本持有的自由——實際上就是財產權保護、資本獲得的自由及資本進入各個行業、包括金融行業的自由。僅以獲得資本和進入金融行業的自由而論,應當說,從法律層麵看,各地不會有太大差異,因為,該領域的進入管製權在中央政府手裏。

  不過,不同地方政府對執行這類法律、政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比如,廣東、浙江這些地方對於民間自發的融資活動及民間金融組織執行較為寬鬆的政策。以浙江地方政府對合會的態度最為典型。可以設想,如果沒有繁榮的民間金融活動,就不可能有溫州的經濟繁榮。而如果嚴格按照全國性金融管製法律,這些金融活動中的很大部分是不合法的,它們之所以非常活躍,僅僅因為地方政府明智的執法尺度。

  據此說中國的民間金融享有較大自由,則是對自由含義的曲解。自由不僅意味著強製被控製在最低限度,也意味著在發生糾紛且當事人願意的情況下,可以訴諸司法機構進行裁判。後一點顯然不是民間金融所能享有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僅僅是放任不管,是“善意的疏忽”。但那些活動按照法律規定其實是不合法的,隻要政府願意,就可以對其予以整頓、打擊。

  那麽,民間金融有沒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即獲得一個法律予以保障的成長空間?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成功上市,讓人們對此不能不表示悲觀——這聽起來有點兒奇怪,但仔細分析,卻極有可能。

  近些年來,與其他領域的改革一樣,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措施的市場化價值取向越來越模糊。金融體製改革變成了單純的銀行業改革——最為重要的金融監管體製改革則被糜諛院螅灰?懈母鐫蟣涑閃說ゴ康墓?猩桃狄?謝蜆煞葜埔?姓?逕鮮小5比唬?謖?逕鮮兄?跋鵲糜曬?矣媚傷叭說那?岩?寫虯繅環??/P>

  有人推測,上市之後,來自股票市場上的壓力,或者來自境外董事們的壓力,可以倒逼這些企業改進其治理結構,提高效率。不過,其效果究竟有多大,人們普遍缺乏信心。看看中石油、中石化的例子吧,上市之後,其公司治理結構有多大改善?公司把多大精力拿來提高效率?

  假如隻是這樣,還則罷了,大不了還跟以前一樣,過上若幹年,再由政府拯救一把。更糟糕的是,這些企業上市之後,反而會綁架監管者。國外投資者之所以瘋狂購買這些國有商業銀行的股票,主要是看中了政府授予它們並予以嚴格保護的壟斷地位。隻要政府透露出哪怕一丁點兒削弱這種壟斷的傾向,其股價就會立刻大跌。為避免此種情形之發生,監管者很可能采取保守態度。為了維護中國金融板塊的國際形象,為了維持國內股市的穩定,監管者可能放棄銀行業市場化的目標,而全力維護這些股份製銀行的壟斷地位,甚至鼓勵這些壟斷巨頭繼續擴大規模,蠶食一切可能的金融競爭力量。從政治的角度看,到政府門前遊說的,除了國有壟斷者之外,還會加上本來已居於寡頭地位的國際金融資本,兩者的高度整合,將使其他競爭性力量的代表根本無由置喙。

  這樣的預言或許過於悲觀。但中石油、中石化上市之後,石油行業確實出現了市場化進程倒退、寡頭壟斷強化的事實,民營企業在石油開采、煉油、成品油零售等環節被政府的產業政策步步緊逼。由此得出下麵的推論,也許並不為過:在國有商業銀行紛紛上市之後,民間金融不僅不大可能再獲得法律意義上的自由,其現在所享有的那種事實上的自由空間,恐怕也會縮小。

  國有銀行成功上市跟銀行業體製改革根本就是兩回事。銀行上市,僅僅是微觀層麵上的事情,向民間資本全麵開放銀行業,對民間自發的金融提供法律保護,才是體製層麵的事情。沒有自由,就沒有健全的市場。專心推動國有銀行上市,而忘記銀行業開放這一根本問題,恐怕也無助於健全的銀行體係與金融體係之發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