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森林讀書 2025年5月13日
弗裏德裏希·尼采(1844–1900)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文化批評家、詩人,被譽為現代哲學史上蕞具顛覆性和爭議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心理學和文學等領域。 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權力意誌》等。
1.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麽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2. 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而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獄的圍牆。
3. 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
4. 沒有思考,再多的體驗也毫無價值:體驗的確重要,人會在體驗中成長。
5. 人們真正喜歡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是自己的欲望。
6. 我們的認知邊界,就是我們世界的邊界。
7. 沒有真相,隻有闡釋。
8. 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隻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9. 其他人的虛榮心隻有在和我們的虛榮心相反時,才會令我們反感。
10. 不能服從自己的人就得聽令於人。
11. 好些人不能掙脫自己的枷鎖,卻能做他的朋友的解放者。
12. 唯有悲觀淨化而成的樂觀,才是真正的樂觀。
13. 當一個人對眼前出現的邪惡沒有源自本能的反感,那麽他就走失得太遠了。
14. 如果隻盯著別人的低劣之處,那就表明你的狀態也不是很好,這就是說你希望借由發現別人的缺點,將自己愚蠢又不努力的事實避開,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15. 思想深刻的人在與別人打交道時,會覺得自己像個滑稽演員,因為要讓人理解,他們必須先違心地談論膚淺的東西。
16. 生活中的災難源自你接觸了錯的人,到了錯誤的環境。
17. 毒害年輕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尊重和自己想法一樣的人,而不是去尊重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18. 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19.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隻是情緒而非事實。
20. 讀書就是沿著作者的腳印去看沿途的風景。
21. 感恩即靈魂上的健康。
22. 大量人隻是活著,隻有少數人才是醒著。
23. 誰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
24.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麵。
25. 壞脾氣的消失,可以準確地反映智慧的增長。
26. 應該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一件不可混淆的藝術品。
27.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8. 喜好用“平等”這一概念的人,大多隱藏著下麵兩種欲望。 第一種欲望,是將他人降低到和自己同等的水平。第二種欲望,則是將自己提高到和他人相同的水平。 所以我們必須明辨他人所叫囂的,究竟是哪種平等。
29. 當你的靈魂,變得寧靜、和平、喜悅時,你的眼睛就有一種深度、清澈。它們變得如此透明,以至於你能夠看到一個人的靈魂。
30. 當你愛上某人之後,你會努力不讓對方察覺到自己的缺點或短處。這並非是虛榮心作祟,隻是不想傷害所愛之人罷了。接著,你會在對方發現缺點、心生厭惡之前,盡可能糾正自己的缺點。人通過愛逐漸成長起來,成為越來越接近神明的完美無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