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2025 (31)
所謂的無知隻有一種,即一開口便是民族,國家和政府的安危,盛衰和榮辱,但對於自己的基本權利、自由和尊嚴,卻從不思考,對於身邊的各種不公不義和無數無辜,無助的弱者,卻漠不關心。滿口道德大義,對身邊的苦難卻視而不見。一王朔
當你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你的不愛說話就是深沉,你的壞脾氣就是個性,你的沒大沒小就是隨和。當你弱小的時候,你的不愛說話就是木訥呆板,你的脾氣就是情商低,你的沒大沒小就是沒教養。人性就是如此,強大的時候,總有人原諒你的弱點,弱小的時候,總有人放大你的缺點。-- 莫言
人生在世,知道自己需要什麽,隻不過是一個人的本能;而懂得自己不需要什麽,這卻是一個人的智慧。教育的真諦不是灌輸而是點燃,一萬次灌輸不如一次真正的喚醒。
——蘇格拉底
地獄裏最熾熱的地方,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義危機的時候,仍然保持中立的入,因為在不公正的情況下選擇保持中立,其實你已是站在邪惡的一方。
毀滅人類的七種東西:一、沒有原則的政治;二、沒有辛勞的財富;三、沒有人格的學識;四、沒有人性的科學;五、沒有道德的商業;六、沒有良知的享樂;七、沒有犧牲的敬拜。
——莫罕達斯·甘地
寒刀
大部分人所謂的正能量就是: 無視苦難,無視貧窮,無視一切不平等,無視一切社會問題,用美夢和自以為是的光明來裝點自己淺薄的腦袋……
內心富有的人,往往更懂得韜光養晦,更懂得傾聽別人,而內心貧瘠的人,反而熱衷於炫耀自己的優越,缺乏同理心,又時常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踐踏別人的尊嚴之上,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有錢的人認為錢是自己的,有思想的人認為思想是自己的,有才華的人認為才華是自己的,有美貌的人認為美貌是自己的。沒錢、沒思想、沒才華、沒美貌的人,認為國家是自己的,不允許別人批評一下。
為什麽說沒有私有財產就沒有正義,因為財產公有不符合人性道德;讚成財產公有的人並不是願意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分給大家,而是想讓大家的財產通過公有,變為自己所有。
最有效的洗腦,就是在你開始懂事、對世界還懵懂無知的時候,就在你腦子裏種植下某些“思想”“標準答案”等等精神木馬。除了少數有特殊經曆和廣泛閱讀、愛思考的人,大多數人將帶著這些精神病毒度過一生。
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很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場作戲的興趣,耳不聞人之非,口不言人之過,不羨慕誰,不嘲笑誰,在自己的世界裏獨善其身,在別人的世界裏,順其自然……
一個理想的社會,不是強者可憐弱者,也不是讓弱者變成強者,而是讓弱者能以弱者的姿態有尊嚴地活下去。
人和人如果不在一個層次上,那麽無論你做什麽,對方都覺得不對 所謂的層次 不是社會地位 而是人品和認知事物的清晰程度。
梅耶·羅斯柴爾德 當金錢站起來說話的時候,所有真理都沉默了;當權利站起來說話的時候,連金錢都要退避三舍。
再重要的人,讓你失望多了,也就變得沒那麽重要了,有時候失望到一定程度,反而無所謂了,因為你終於知道,真心換不來真心“有些事真的沒必要去追問,回頭看看每個細節都是答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僅是為了尊重別人,也是為了保護自 己,別期望也不要盼望,更別指望就不會有失望,有時候適應的退一步,既成全了別人,也保護了自己,慢慢的學會了一個人承受一切....
三毛說:過度理性讓生活喪失美感 過分感性是在慢性的殺死自己 看的越透活的越累 一尺多寬的肩膀能抗住多少事?嘈雜的世界裏 我們隨性就好……
愛就是心疼,一個人再好,對你不好,沒有用。一個人再富有,心裏沒你,也沒有用。真正的幸福: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和體貼,是生活中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惦記。愛不是甜言蜜語,也不是短暫的激情,愛是尊重,是包容,是陪伴,是擔當,是付出,更是責任。一 個真正在乎你的人,總會擔心你冷著,餓著,病著,對你心疼,把你看重,沒有刻意,不是虛情,是不經意流露出的心疼,是真真切切的嗬護!
普希金說過: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鬱悶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不要在任何一段關係裏自我感動,更不要心有不甘的去質問別人為什麽,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是你對誰越好,誰就會更加珍惜你,現實卻往往相反,更不要高估了你在任何心中的位置,到最後,你可能什麽都不是。
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鬧,真正的失望,也不是淚流滿麵,而是不再主動,也不再談心,我的話你平淡冷漠,你的事我不再過問,有一種傷害叫忽冷忽熱,有一種失望叫心知肚明,別讓在乎你的人變得不再主動,也別讓對你好的人覺得不值得,失望是離去的前奏,沉默是無奈的選擇 。
無言是一個人對某種人某些事失望"透頂",解釋毫無意義,爭辯是心存挽回局勢的心理。人心涼至冰點就是沉默無語的開始。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了不起的蓋茨比》有一段經典對白:“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往往因為並不在同一個環境,所以理解的事物也不是一個狀態。你還在猶豫今天到底穿哪雙鞋出去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機會。你在想著減肥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還在想著如何吃飽…我們的眼界是如此的狹窄,以至於我們常常誤以為,我們能看到的地方就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是如此的大,以至於我們有那麽多難以理解的東西,卻還以為自己都明白了…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讓你特立獨行;允許他人與你不同,讓你海納百川…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你錯過了最好的人,而是你錯過了那個想要對你好的人,後來才明白,有些人 隻適合相遇,而不是擁有…”沒有傷過不知道疼,不放棄過不懂拿起有多重,錯過的不是人而是自己一個經曆,後來才會讀懂現實這本書。
經曆告訴我,什麽都得靠自己,有苦自己吃,有傷自己養,有淚自己擦,咽下一切委屈,然後一字不提,擦幹眼淚往前走,沒有人真心疼你,除非你有用,在這個煙換煙,酒換酒的時代,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人這一生真的很累,你忍了再多又能得到誰的理解,你體諒別人的苦,可誰又曾體諒你的難處。種種無奈,都藏在眼淚裏…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給他人以善良,給歲月以慈悲。不評價,是克製自我的修養,更是兼顧他人的善良。
喜歡《美國往事》裏的這句話:“當我對所有的事情都厭倦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生活著,存在著,我就願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對我很重要。你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張鳴說:中國人走向苦難的過程,不一定是悄無聲息的,也有可能是載歌載舞的。不要動不動就說什麽,幹壞事的人下場會很慘。慘不慘,要看是什麽世道。世道不好,幹壞事是不會受到懲罰的,幹好事才會!
如果你不知道 為什麽要和善良的人交往,不妨聽一聽王朔的這段話:同善良的人交往,不是圖他 好到什麽地步,而是他不會壞什麽地步。人和人交往,首先要的安全感,其次才是成就感與愉悅感……!
一個人最好的底牌,不是聰明,也不是學曆,不是外貌,更不是財富,而是這兩個字:靠譜……
網上看來的:時代的逆轉已成定局,從現在開始,任何話題,都不要再與人進行討論和爭辦,因為已經毫無意義。觀念不同,想法不同,眼光也不同,不必理解,互相尊重。任何熱點真相都不要在群裏和人進行爭辯了。你最需要做的,就是確保比起他們來,你始終有信息優勢,認知優勢,選擇優勢。有些人注定是“一切代價”,而你做到“不惜”就好.....
最後的”不惜“兩個字,用得多麽決絕。飽含了對”代價”們的厭惡、鄙視、不屑,一丁點“哀其不幸”的惜憐都沒有了。這是一種怎麽樣的睿智與果斷啊!又是一種怎樣的悲憤和絕望!
你善良心軟是好事,可你活得通透心卻不硬,這將是你人生路上痛苦的源泉,當感性大於理性時,請你務必扇醒自己,否則你這輩子,有解不完的結,吃不盡的苦!你可以善良,但請你務必帶點鋒芒,不為傷人隻求自保。
當反複要求要“講政治”時,其實就是沒法再講事實了;當一再宣傳“講立場”時,其實就是不打算講公正了;當開始強調“大局為重”時,意思就是知道明明不合情理,也要霸王硬上弓了一一一所謂“講政治、講立場、大局為重”,其實就是耍流氓、就是不講理、就是無法無天、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一一一全天下的騙子隻有一個伎倆,那就是編造輝煌的過去並許諾你精彩的未來,然後,要你犧牲你的現在。
為什麽反人類的政權注定會土崩瓦解?因為它的統治成本是不斷遞增的,統治的成本隻會越來越高,它要收買自己的官員、知識分子、軍人、退伍軍人,總有一天它會收買不起。其實,一切邪惡勢力的土崩瓦解都是源於經濟破產,記住這一點,我們就有信心了。--彭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