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男孩

認明究竟空,達到無所求,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個人資料
snowboy12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個人越來越強大的跡象:穩

(2022-04-17 14:54:12) 下一個

作者:洞見muye

穩定,是天才以外最好的能力。

古語有言:“臨殺勿急,穩中取勝;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人生如棋局,遇事穩得住,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卡耐基也曾說過,真正厲害的人,在做事時往往有一個優點,一旦具備,就很少會出錯,這個優點就是一個“穩”字。

凡事穩得住,用一顆清醒的頭腦,才能麵對得了生活的紛紛擾擾。

01

情緒穩

著名產品人梁寧曾說過:“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係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他的情緒,他的底層操作係統。”

遇事能控製得了情緒,是一個人最頂級的實力。

資深公關李國威,有這樣一件往事。

在一次市場活動中,李國威帶著國內頂級汽車媒體和記者到國外參加車展。

由於航班延誤,落地後,媒體工作人員都很疲憊,可團隊還得加緊整理稿件。

隨行的記者因為語言障礙,交流困難,再加上倒時差,一時半會難以應對這種情況,甚至有記者在接到主編的催稿電話後,當場就急哭了。

麵對這種混亂又緊急的情況,作為主心骨的李國威並沒有慌,而是當機立斷做出了四個決定:

 

評估當天可用的備稿、寫稿時間;
讓記者全部先回酒店休息;
他一個人參觀所有展台;
到新聞中心拿到稿件的資料。

 

3個小時後,他把記者全部召集過來,憑借自己的經驗,將收集到的行業趨勢一一講出來,記者們邊聽邊寫稿。

就這樣,一篇篇報道車展的稿件迅速出爐。

哈佛大學曾有一項研究,75年的時間裏,研究人員追蹤了724個人的生活,記錄他們的工作、家庭和健康狀況。

研究發現,真正幫助一個人成功的,不是金錢與名望的積累,而是良好的情緒。

人生似銅鎖,情緒如鑰匙,情緒穩了,人生就順了。

 

02

能力穩

一個編導曾問央視著名製片人陳虻:“那誰誰都出國了,為什麽不讓我出國,我也做過××片子,我那片子做得也挺好看的。”

陳虻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衡量一個編導,不是看你做得最好的片子,而是看你做得最差的片子。最差的片子是什麽樣子,那才代表你的水平。

最好的片子沒準是蒙上的,你說你打一槍,嘣,打十環上了,蒙唄。你最差的一槍都打八環,那才表明你的水平真的很高。”

偶然做漂亮事不是真本領,經常做漂亮事才是硬功夫。

保持優秀,靠的是學習力。

作家陶妍妍,認識一個90後理發師,技術一流,有很多回頭客。

這個理發師特別舍得投入,為了保護顧客發質,他自費三千塊錢買了一台很好用的吹風機,還自費去“深造自己”。

陶妍妍有好幾次預約他剪頭發,他都不在店裏,一問才知道,他去跟國外的造型師學化妝了。

陶妍妍不解,一個當紅發型師,不在店裏好好接單賺錢,跑去學化妝?

理發師後來跟她解釋:“因為造型是整體感,客戶消費在升級,我要提前考慮到。我還準備明年去學服裝造型。”

後來,他甚至準備了一個化妝包,每次給客人做完發型,都會給她們畫個淡妝。

憑借高超的手藝和無微不至的服務,他的收入也是別人的好幾倍。

作家王耳朵說過:“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在一家單位有飯吃,而是你足夠強大,不論走到哪裏都有飯吃。”

時代在不斷更迭,沒有穩定的工作,隻有穩定的能力。

你隻有不斷學習,讓自己擁有進化的力量,才能在這大江奔流的時代,逐浪前行。

 

03

行事穩

記得有人說:“如果找一個詞包含對美好的所有期待,那一定是靠譜。”

靠譜的人,或許不是會說漂亮話的,但一定是言而有信的人;

或許不是實力最強勁的,但一定是負責任有擔當的人;

或許不是關係最親密的,但一定是能帶給你安全感的人。

歸根結底,就一句話:靠譜,是一個人最好的社交名片。

邏輯思維CEO脫不花,認識一位專欄作者,名叫香帥。

在剛簽約完一個平台的音頻講課工作不久,香帥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脫不花擔心香帥的身體狀況承受不住繁重的工作,就勸她說宣布停更,等身體調整好再繼續,用戶是可以理解的。

但香帥卻覺得,已經答應了的事,就不能輕易毀約,這是對平台不負責。

為了照顧身體和兼顧工作,香帥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

自己躺在床上養身體,然後口述,再由她的博士生去記錄文字,整理好後,再去錄音,這樣就保證了課程正常且持續地更新。

孩子快要出生時,香帥又拜托丈夫邀請了著名經濟學家徐遠,代替她上線授課一個月。

這個時代,聰明易見,靠譜難得。

靠譜是一種稀缺品質,與靠譜的人相處,不用猜疑、顧慮,不用提心吊膽。

所謂人才,就是交待給他一件事,他可以出色地完成,再交待給他一件事情,他又可以出色地完成。

對一個人最大的肯定,不是“你很厲害”,而是“這件事交給你,我放心”。

 

04

心態穩

沈從文一生最推崇的品質是——耐煩

他自己解釋說:“北方話叫發狠,我們家鄉話叫‘耐煩’,要紮紮實實把基本功練好,不要想一蹴而就。”

沈從文隻有小學文化水平,剛開始寫文章時,寄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

但他並不浮躁,沉住氣慢慢鑽研,寫完一篇文章,會連續修改好幾遍。

經常在桌邊一坐就是七八個鍾頭,不知疲倦地細細打磨。

每一篇原稿幾乎都是密密麻麻,蜘蛛網似的寫滿了修改批注。

沈從文在不厭其煩地寫寫改改中,文章也越寫越有靈氣,驚豔了整個文壇。

董卿曾說:“我永遠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著急。”

沉下心來默默蓄力,慢慢來,你終會等到自己的時區。

張涵予在參加《心路》時,講述了自己演藝生涯的心路曆程。

他在44歲以前演的很多電影中都沒有名字,第一部影片演了一個朋友,第二部電影《大腕》,在裏麵演了一個神經病,有一些台詞。

熬到《天下無賊》時,才正兒八經演了一回配角,一個臥底警察。

但是,張涵予並不著急,也不羨慕那些明星大腕,因為他知道每位演員都有自己的演繹方式,沒有可比性,也無法相互替換。

直到44歲那年,他等到了《集結號》裏的穀子地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張涵予坦言:“好多的事,你得熬到一定程度,熬到火候到了。”

正如作家馬德說的,不要急著讓生活給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時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業更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

守得住寂寞,耐得了寒暑,終見微光。

青年作家李尚龍說:“三十歲後,最大的成熟是什麽,答案隻有一個:穩。”

穩定,是天才以外最好的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凊荷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收留了。對教育子女非常有啟發!
謝謝
snowboy128 回複 悄悄話 人生逆境常有,心裏盛得住艱難人生,眼裏才留得住雲淡風輕。
沒有如意的生活,隻有看開的人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