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2)
2009 (460)
2010 (278)
2011 (313)
2012 (348)
2013 (195)
2014 (83)
2017 (86)
2018 (143)
2019 (39)
2020 (63)
2021 (104)
2022 (98)
2023 (365)
2024 (329)
作者:哈叔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這是小說《擺渡人》裏的一句話,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靈魂叩問。
什麽是擺渡人?
顧名思義,就是在碼頭擺渡的船夫,用船將河岸這邊的人送到河對岸。
搞懂了什麽是擺渡人,人生的擺渡人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往往是指生命中出現的那些貴人,那些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人。
我相信,沒有人不希望生命中能多遇幾個貴人,多幾個擺渡人。
但是,如果一個人足夠成熟的話,他就會明白:
很多事,可遇不可求,人生中最好的擺渡人,往往是我們自己。
蘇東坡和佛印禪師是好友。
有一次,倆人同遊杭州靈隱寺,蘇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中掛著念珠,覺得很奇怪。
蘇東坡便問佛印禪師:“世人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能得到她的護佑,為什麽她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念誰的名號呢?
佛印禪師說:“也是念觀世音菩薩。”
這回答讓蘇東坡就更不解了,為什麽觀世音菩薩要念自己呢?
佛印禪師解釋道,因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真正見過世麵的人,往往都有這樣的認知。
為什麽這麽說呢?
有四點原因。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裏,小克裏斯托弗給爸爸講了一個笑話:
有一天,一個落水者在水裏快要淹死了,一艘船過來了,問他需不需要幫忙。
他回答說,不了,謝謝,上帝會來救我的。
過了不久,又有一艘船過來問他需不需要幫忙,落水者仍以同樣的回答謝絕了。
後來,落水者淹死了,上了天堂,他問上帝,上帝啊,你為什麽不救我?
上帝說,我已經派了兩艘大船過去了啊,笨蛋!
很多時候,即便你能幸運地遇到擺渡人,遇到想幫助你,想拉你一把的人,但你未必真能上岸。
與其求貴人出現,不如求求自己,別蠢到貴人伸出援手時,你看不到或者抓不住。
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們會找人傾訴,希望對方能夠知你冷暖,懂你的悲歡。
但我想潑盆冷水,這世界上有真感情,但沒有感同身受。
有些事,你覺得很重要,對方可能會認為稀鬆平常;有些痛,你覺得痛徹心扉,撕心裂肺,對方可能會認為無關緊要......
沒有親身經曆過,往往就不會有感同身受,哪怕是一起經曆了,感受也未必會一樣。
我並不是讓你不要和別人交心,而是希望你能明白:
所有的苦,最終都得靠你自己去承受;所有的痛,都得靠你自己去消化,與其求能遇到知己,不如求自己變得強大。
誰都希望這個世界多點真善美,但並不是我悲觀,在這世界上,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沒有幾個。
而且更現實的是,越是身邊的人,往往越見不得你好。
管理學上有個“螃蟹效應”,就是說,竹簍裏僅一隻螃蟹的話,是需要將竹簍蓋子蓋上的,因為螃蟹會爬出來,但如果竹簍裏有多隻螃蟹,蓋子就不用蓋了,它們是爬不出來的。
為什麽數量多了反而爬不出來了呢?
因為當多隻螃蟹在一起時,每一隻都想爬出去,一隻螃蟹向上爬,下麵的螃蟹就會用自己的兩個大鉗把它拉下來,踩在它的身上往上爬,互不相讓。
人往往也是如此,很多時候,與其求能遇到貴人,不如求自己別遇到使絆子的小人。
一個很現實的情況,一個人處於什麽樣的層次,身邊的人往往大多也都處於這樣的層次。
有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有時當你有求於別人,對方沒有伸出援手,未必是人家不想幫你,不想做擺渡人,往往是出於現實的原因,有心無力罷了。
我覺得一個人變得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能慢慢理解生命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通透、理智且溫和。
那些真正成熟的人,最後都會默默地做自己生命中的擺渡人。
電影《霸王別姬》裏有句話:人呐,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我們這輩子活得是好是壞,決定權往往就在我們自己手裏,這也是我為什麽說成熟的人都在做自己生命中的擺渡人。
如何才能靠譜地擺渡這一生呢?
也就是說,我們如何修煉成一個靠譜的擺渡人,我認為主要有這麽幾點。
不管是身居高位,還是身處陰溝,無論你身處什麽樣的階段、層次,一定會遭遇到各種暴擊,會遇到很多糟心的事,這就是真實的人生。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這樣的過程,但每個人最後的境遇又有所不同,有人扛過去了,有人被擊垮在地。
往後餘生,請修煉自己的內心,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情緒化,不輕言放棄,不玻璃心。
遇事別四處抱怨,別對誰都掏心掏肺,對於成年人來講,自我消化往往比傾訴更靠譜。
張愛玲說,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隻知道錢的好處。
人活在世上,可以沒有很多錢,但真的不能缺錢,如果你有吃過沒錢的苦,就能明白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苦楚與無奈。
往後餘生,請做一個經濟獨立的人,不要假裝不喜歡錢,別為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找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
隻有經濟獨立,往往才能人格獨立,才能活得有底氣,有尊嚴,才能更好地度過餘生。
自律的人生,才會真正擁有自由。
我是相信因果的,你想擁有一個幸福輕鬆的餘生,就不要在前半生透支安逸;你想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不要透支健康,糟踐自己...
往後餘生,做一個自律的人,管住自己的惰性,管住自己的任性,管住一切讓自己向下走的東西。
人生走到最後,你會發現:衡量一個人幸福和成功的標誌,並不是金錢和權利,而是他的靈魂是否有趣,是否豐盈。
如果你的修養,修行,無法駕馭財富和權力,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麵對生命中闖進來的人和事,那麽你的人生終將很難真正有質感。
往後餘生,做一個靈魂豐盈,精神飽滿,內心通透的人。
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在未來的路上,希望我們都不動聲色地成長,努力做好人生的擺渡。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