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先生百一十三年華誕感言(ZT李良書簡)

(2006-12-26 17:20:48) 下一個
(ZT 李良書簡)

毛澤東先生百一十三年華誕感言

(李良書簡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 湯之盤銘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康誥曰: 作新民; 詩曰: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 大學右傳之二章釋新民

今天是毛澤東先生百一十三年華誕, 回顧中國過去百一十三年來的種切, 不能不感概萬千.

適逢也是西方耶誕節, 也就是大陸所謂的聖誕節. 以聖母瑪麗亞或耶蘇為救世主的西方基督教派, 包括天主教, 救世與毀世兩相輝映, 算是功過相當吧! 我們不會忘記千百年來直到今日, 基督聖戰帶給人類的災難, 別的不談, 以死亡人數來說, 就以億計. 而對於有些微近代史觀的中國人來說, 基督教派跟帝國主義二而為一, 實在是雙生妖魔鬼怪的化身. 而今日海峽兩岸中國人為之狂歡, 認賊作父的事, 沒有比這更貼切的了!

中國民間的傳統, 對於生前為忠為孝為國為民者, 於其死後多尊之為聖為賢而頂禮膜拜. 用這個標準來看毛澤東先生造福中國人民的大德大業, 足當之為中華第一聖賢而無愧. 因此, 今天而談聖誕兩字, 舍毛澤東先生之華誕其誰耶?

毛澤東先生生前最重要的未竟之業, 中國文化大革命, 這個曾鼓動了億萬人民群眾如火熱情跟霹靂行動的大事業, 未來將何去何從呢? 是要有如火鳳凰般的再起? 還是就此掩旗息鼓, 默然地成為一件令後人憑弔的史跡呢?

王力 , 所謂文革大將王張關姚(王力, 張春橋, 關鋒, 姚文元) 之一, 一九九一年寫了一篇以 "毛主席七十三歲生日的談話裏 " 為名的回憶錄. 以第一人稱跟參與者的角色, 記錄了一些真正鮮為人知的關鍵. 時為一九九一年, 正逢叛徒鄧小平權勢如日中天的時節, 王力仍然娓娓道來, 奮筆直書, 大概是他當時唯一能做的事了.

毛澤東先生深層的智慧和悲心, 環繞在中心的隻是一個新字; 大學右傳之二章釋新民裏的, " 湯之盤銘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康誥曰: 作新民; 詩曰: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想當年也沒有太多的人能恰如其份地捕捉體會得. 大多數人都是出於對毛澤東個人人格跟他長年無私實踐的信仰, 而投身於那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 真理道上, 不乏隻有容許一人偊偊獨行的時段. 於王力來說, 他會產生 "這樣的搞法,到底怎麽樣?我有點擔心。"的想法, 與其說是他的誌行不堅, 不如說是正常凡人對不可知未來恐懼的反應.

但毛澤東先生為甚麽要進行文化大革命的答案, 跟未來將何去何從的問題, 我們都可自王力這篇 "毛主席七十三歲生日的談話裏 " 尋得解答. 你以為呢?

毛澤東先生的精神和誌業不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