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故事

記錄我在蒙特利爾的生活
正文

2006年十大精英男性

(2006-12-27 13:49:19) 下一個
2006年11月27日,經過讀者投票、網絡票選、權威媒體評審團評選“《mangazine-名牌》2006年度十大精英男性”名單揭曉:田徑選手劉翔;環保鬥士馬軍;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張魯新;畫家張曉剛;電影導演杜琪峰;內地富豪施正榮;華誼兄弟傳媒集團掌門人王中軍;台灣弊案揭發者邱毅;新型投資家沈南鵬;新浪全球資深副總裁、新浪網總編輯陳彤獲此榮譽。

劉翔:重情男孩
  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超級田徑大獎賽上,“飛人”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創造新的110米欄世界紀錄。這位“跨欄王”,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新的“形象代言人”,他與姚明一起成為了國際上所謂的“中國麵孔”。[全文]
馬軍:環保鬥士
   馬軍長期致力於中國水資源問題的調查研究和公眾普及。著有 《中國水危機》 ,第一次全麵深入地闡述了中國七大水域麵臨的洪水、斷流、水短缺、水汙染等問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全文]
張魯新:高處人生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專家組組長。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因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因此人們崇敬地稱它為“天路”。張魯新就在這片高原上研究了36年的凍土。青藏鐵路項目確定時,不知道有多少國外專家認為,這個項目非人力所能完成。也許他們忘了,中國是一個修築過萬裏長城的民族。[全文]
張曉剛:百萬狂歡
   在2006年3月舉辦的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中,張曉剛的當代藝術作品一躍坐上亞洲當代藝術的頭把交椅,他的《血緣:同誌第120號》 (1998年作)以809.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位居整場拍賣的第一位。這無疑讓張曉剛成為了中國藝術品在世界範圍內引發熱潮的領軍人物。[全文]
杜琪峰:放逐時代
   2006年,他的兩部影片《黑社會》、《放-逐》都有超大影響力和獲大獎希望。盡管杜導的“黑片”拍得是如此層出不窮,但他執著地想讓人們看到的是:我們身邊是可能存在默契的友情、愛情的,許多的情感可超越我們的現實,甚至生命。人賴以生存,或者說,讓我們生活得不那麽麻木的,不正是這些東西嗎?! [全文]
施正榮:追尋陽光
   2006年1月,他曾“忽然”而短暫地位居中國內地的新首富,他將中國光伏產業與世界水平的差距縮短了15年。在中國大陸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富豪榜”常有人落馬的實況下,“為富不仁”成為了人們對中國富人的基本印象。也許,利用太陽之光,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陽光富豪”施正榮的出現,能夠讓人們感到溫暖。[全文]
王中軍:電影高山
  王中軍掌舵的華誼兄弟品牌創建12年,儼然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界一座讓人仰止的“高山”。2006年,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繼續發揚了生產“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產品的優良傳統,連續推出 《夜宴》 、 《寶貝計劃》 、 《墨攻》 等多部精彩製作,為國人的精神娛樂生活帶來了連串驚喜。[全文]
邱毅:水仙性格
  自從去年的高捷案至今年的台開案、SOGO案及“國務機要費案”,一連串的弊案爆發,使民進黨及陳水扁陷入了重重危機之中,而在此係列案中,原為無黨籍的 “立委”邱毅扮演了異常重要的角色,這位“報料天王”和“台灣報料第一人”,成為台灣反腐的英雄,也成為媒體時代的良心標。[全文]
沈南鵬:新投資家
   10月26日,沈南鵬和朋友一起創建的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1.09億美元。這是沈南鵬繼攜程之後,三年內第二次帶領企業來到納斯達克上市……[全文]
陳彤:博客魔法
   今年年初,新浪總編輯陳彤在新浪開辟了一個“名人博客”的公共空間,不僅使曾經的中國“博客教父”方興東無力接招,也為新浪網這一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找到了新的價值增長點。更重要的在於,他使“博客”的概念經過名人效應的放大而從此深入人心。[全文]


 

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zhangziyi-picasa.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liuruoying.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The image “http://go2montreal.googlepages.com/mcgill3.jpg” cannot be displayed, because it contains errors.
瞧瞧這隻狐狸有多火      夢中情人的照片在哪裏?        Google版蒙城故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